職場 全校學測考不到40級分,不是學生跟老師的錯!補教老師告訴你台灣教育最荒謬的兩大怪象 最近六龜高中學測全校成績未達40級分引起輿論嘩然,讓我想起「北一女厲害的不是老師,是學生!」以前我的高中數學老師常常這麼跟我們說。 台灣的公立高中,大概是所有教育體系裡最不平等的一個階段,所有的國中畢業生被迫以國英數社自五個科目的成績,由高到低排序填志願,兩年半後的高中學測,還要再用同樣的五個科目,再來評比一次。 大學還有特定科目加權或利用專長申請進入科系的機會,至少還有文、理組的區別,每個科系都可以採計不同的科目。大學的科系雖然也有志願排序,卻從來沒有如公立普通高中那般標準化,各個科系都有機會招收到75級分的學生,而普通高中因為大家學習的科目都是一樣的,未來要考試的內容也是全國一致,高分群的學生便會盡量往明星高中集中,使得高中的排名與成績的連結變得非常牢固。 107學測成績放榜,建北共有滿級分學生42人,建中70級分以上的學生有422人,佔全校高三比例39%,北一70級分以上學生有204人,佔全校22.7%,如果你進建中,有13以上的機率能拿到70級分以上,如果進北一,則有15以上的機率能拿在大學學測拿到70級分以上。 根據大考中心的資料,若拿到70級分以上,表示在全國所有考生中,屬於最頂尖2.45%的學子,勝過97.55%的學生,也就是說,如果班上有一百個人,拿到70級分以上就是拿到前三名的意思。 如果像六龜高中的學生,在學測中拿到40級分呢?根據資料,在40級分以下的有38.46%,也就是說,如果班上有100個人,拿40級分,大概就是只贏過39個人。也就是說,如果把建北最好的學生與六龜高中最好的學生拿來比,大概就是把一個百人班級裡的前三名拿來跟61名比較的意思。 很多人看到這樣的成績覺得很震驚,覺得六龜高中的老師教學一定有問題,北一女的老師一定教得比較好,其實這也未必。如果看學生的國中會考成績,六龜高中的學務主任說,學校裡收到的國中畢業生,幾乎都沒有一個科目拿到A,什麼意思? 根據104會考成績,對照5B以上的學生比例為55.5%,也就是說,如果班上有100個人,六龜高中收到的國中畢業生,最好也不過排第56名。 可是,如果要進入建北,則一定要有5A,甚至要有3科A++以上,只佔基北區考生的1.2%,也就是說,如果班上有一百人,能進入建北的學生,不只每個科目都要考到前幾名,而且總分還要考到班上第一名。 所以,批評六龜高中的學生學測不到40級分,就像批評一個入學時只拿到55名的學生,在兩年半後只考到第61名,而稱讚建北的學生學測超過70級分,就像稱讚一個入學時已經考到第1名的學生,兩年半後還是維持在前3名!這根本不是一件太令人意外的事情! 我們可以檢討的,反而是,為什麼我們在公立高中的教育體系,鞏固了優秀的學生仍然優秀,落後的學生始終落後的城鄉差距,同時,我們的價值觀念,竟也認為這樣的差距是合理的。 2009年莫拉克風災後,我曾與碩士班的同學一起前進六龜國小進行營隊服務,當時印象最深刻的,不僅是從高雄深入六龜的路程有多遠,而是六龜國小校門前,便是一條大卡車來來往往的產業道路,而營隊進行時,下午有些學生請假,原因是他們要集體到「外面的都市」補習。 所謂的教育資源不只是電腦與資訊課,或是課後輔導,還包括圖書館、書店、展覽資源等,讓學生接觸到文化啟蒙的機會,偏鄉毫無疑問的是缺乏教育資源。國中會考與高中學測,按照成績選填志願與分發,就是把高分群的學生聚集在一起,也把低分群的學生集中在一起,而六龜高中在招生上明顯也缺乏優勢。 那年營隊帶過的小朋友,有些可能也是今年高中聯考的考生。我很難想像,一個從國小的時候,就得花更多的成本,才能獲得更好的教育資源的學生,到底需要有多少教師的耐心,又要有多少的毅力與決心,才能在高中學測結束後,得到一個能讓自己滿意的結果。 他們不需要像建北的學生們得到那麼多的光環,但至少,他們最不應該得到的,就是如同今日的討論那般,把已經弱勢的學生,再針對他們的弱勢,狠狠諷刺的酸言酸語了。 ... 2018.02.27
職場 為什麼補習班老師要取藝名?●偉老師系列根本是偶像團體出道啊!一篇告訴你補教秘辛 第五,補教老師為了塑造專業感,要盡量教授單一科目。一個什麼科都能教的老師,會讓消費者質疑。... 2017.05.04
職場 一招掌握自學英文妙方:英文電影、影集推薦!筆記怎麼抄?英文字典怎麼查? 今天邀請到擁有20年教學經驗的補教老師,跟我們聊聊他自己愛用、更熱愛推廣給學生的神奇「曬筆記」學習法。... 2016.09.29
職場 一個補教老師的現場觀察:1/3小孩數學老是考不好,問題出在「國文」太差 我們都知道,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是最膚淺的一種醫術。因為,症狀的本質往往不再於現象本身。 多數的家長看到自己的孩子數學成績不好,就針對數學作加強,或是針對他錯誤的問題做解題上的指導。其實,數學程度不佳,其原因有各種各樣,很難一概而論。但以現在的教育環境來說,普遍學生的語文能力(文字理解能力)並不好,所以對於很多知識領域的學習都造成的某種程度的障礙。以我的經驗觀察,有至少13以上數學不好的學生,其本質來自於語言能力不足,所以文字理解能力不好。 尤其是那些在小學數學表現還不錯的,到了小五、小六或是國中一年級,數學成績突然掉了一個級距。這些學生,通常都是來自於語言能力的不足。所以,在國一之前的補救方式,除了在數學上面補強之外,我都建議讓學生大量閱讀課外讀物。課外讀物只要是身心健康的,以文字書為主,都無妨。無論是武俠小說、哈利波特、散文、童話故事、歷史書、科學讀物...都很好。但「圖文書」只適用於幼教啟蒙階段(或是特殊孩童)讓孩子大量接受各樣資訊刺激,對於文字、語意的理解力沒有太大幫助。 當然,如果國中就讀學業壓力特大的一些私立名校,你根本無法讓學生在課餘放鬆心情的大量閱讀和課業成績不直接相關的書籍。除非他是奇葩,那他也不可能會有數學問題了!(基本上我不鼓勵某些私立名校) 讓學生大量閱讀,除了提升文字理解力之外,其邏輯能力、溝通能力也會提升,這對於孩子在未來人中有莫大的助益!如果也培養孩子寫作的興趣,拿對於思維的組織能力也會大大提升,語文邏輯也會變得更為嚴謹。未來在文字的表達,也更會有邏輯、有層次,不容易有表達障礙。 所以,今天和各位分享的,就是「數學程度不好,有可能來自語文能力差」。不要本末倒置的亂醫一通,對於學生不會有幫助的! 各位家長要特別注意,不然醫錯了重點,數學程度一直上不來,只能罵孩子、怪老師,然後讓孩子信心低落,進入惡性循環,永不見天日而已! 本文經受作者授權同意轉載,原文在此:數學不好就從數學下手,對嗎? 作者尚明老師,19年資歷的資深補教名師,也是知名家教老師,曾被媒體封為「年輕闖王」、「豪門家教」,深受學生喜愛與尊重。曾獲得2014年中國我是好講師百強封號,目前也是中華華人講師聯盟的秘書長。 ... 2016.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