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蝦皮店配查詢

共有 5 則相關文章

焦點

法國「黃背心」(gilets jaunes)運動持續3個月,席捲全法之際,還燒向荷蘭、義大利、比利時等歐盟核心國,這股正威脅法國經濟和總統馬克宏政治生涯。 馬克宏正面臨上任19個月來最大危機。「黃背心」示威抗議活動走調,引爆法國50年來最嚴重的警民衝突,不僅總統馬克宏被批評為「富人總統」,群眾還佔領凱旋門要求馬克宏下台。為平息紛爭,法國總理菲力普4日宣布,提高燃料稅的計畫將凍結6個月。只是這個決議將對疲軟的法國經濟和歐盟的財政紀律構成挑戰,並付出預算赤字激增的代價。 花都巴黎變得滿目瘡痍,法國大革命重演? 台灣總統蔡英文因為年改和一例一休等改革招致民怨,在地方選舉被選民狠狠教訓,其他西歐大國領袖現在也日子難過,德國總理梅克爾因收容太多難民,開始遭選民拋棄,法國總統馬克宏現在情況也是一樣被民眾批得很慘。 這次的「黃背心」示威抗議,是馬克宏上任以來面臨的最大政治危機,導火線是黃背心街頭運動抗議馬克宏的加徵燃料稅措施,整個活動最後越演越烈進而失控,讓巴黎街頭變成戰場般滿目瘡痍,不復往日的浪漫風情。 原本和平、令人同情的黃背心運動最近竟演變為如同法國大革命時期,從巴士底監獄衝出來的暴民,這些民眾甚至霸佔了法國視為榮譽象徵的凱旋門、肆無忌憚的破壞裡面的歷史文物。 馬克宏調高燃料稅,被批「劫貧濟富」 黃背心運動的起因是馬克宏10月中旬以環保、綠能、反空污的名義調高燃料稅後,明年元旦起,又將要調高一次燃料稅,這些舉措引爆小市民怒火,終於在11月下旬引爆約29萬民眾穿著黃背心上街示威抗議此舉在「劫貧濟富」,「重商人輕小民」,抗議民眾並採取封鎖2千多處道路的激烈手段,與警察爆發激烈衝突。 一位57歲示威民眾哀怨控訴:「我一個月只有賺5百歐元(1.8萬台幣),一天只能吃一餐飯,調漲燃料稅,要我怎麼活?」3個月來,這場黃背心街頭運動已演變為警民衝突的暴力活動,法國社會捲入了暴動之中。至少造成1人死亡,4百多位民眾、警察、憲兵、消防人員受傷。 戴高樂曾因大罷工而下台 一場因為環保燃料稅而引發的「黃背心運動」,將法國社會捲入1968年來最激烈的抗議活動之中。 《華爾街見聞》報導稱,1968年那場抗議活動間接導致戴高樂總統的辭職下臺。法國政府越來越擔心,這場強大的反燃油稅示威活動,將威脅法國經濟以及和法國政府、乃至歐盟的政治命運。 1968年「五月風暴」的總罷工使整個法國的經濟生活處於混亂狀態,引發嚴重的政治危機,但戴高樂提出的改革計畫卻被全民公投否決,戴高樂忠於承諾,宣佈辭職。 法國財長釋放將減稅、周日員工可上班的訊息 彭博12月4日報導,法國財長Bruno Le Maire 已經從布魯塞爾的歐盟財長會議提前退席回國,參與國內危機討論。他表示,民眾暴亂的影響十分「嚴重」(Severe)。「如果我們需要更快削減支出,能夠更快為家庭和企業減稅,那麼我已做好準備;政府也需要進行更大規模的改革,以實現多勞多得。」 Le Maire說。 同時,法國政府表示,可以進行政策調整,以限制油價上漲時燃油稅上升的影響;公司也將被允許暫時解雇員工,以及允許周日上班,以彌補員工收入的減少;受暴力事件影響的企業也將獲准延遲納稅。 抗議事件導致法國大型超市收入銳減25% 對於馬克宏來說,現在到了考驗他處理危機能力的時候了。要解燃眉之急,就必須減稅,否則政治動盪持續,將對法國經濟造成致命傷害,恐讓馬克宏的政治生命受到嚴重衝擊。 持續的暴力事件對法國經濟造成負面衝擊。彭博社引述法國財長Le Maire表示,暴民事件已經導致法國大型超市收入銳減25%,飯店訂房受到類似程度的打擊,小型零售商遭遇更慘,汽車製造商雷諾、標緻和雪鐵龍訂單增長放緩。 負面影響也蔓延到法國股市。零售超市家樂福、傢俱零售商Maisons Du Monde SA,飯店集團Accor SA和Pierre&Vacances SA以及法航-荷航(Air France-KLM)股價12月3日全面下挫。 收費公路運營商Vinci SA和Eiffage SA也因示威者干擾,導致汽車通行量下降,慘遭損失。法國公路運輸聯合會FNTR表示,該部門收入大減超過4億歐元。 擴大減稅可能進一步惡化財政,馬克宏陷入兩難 但是,只有減稅,不能解決所有問題。法國政府已經陷入兩難,一方面要穩定國內政治局勢,另一方面也要兼顧擴大財政支出保障經濟發展,還需要推動歐洲財政改革,作為一個典範國家。 擴大減稅可能進一步惡化法國財政。同時,增加財政赤字,將威脅到法國推動歐盟財政改革的公信力,尤其是考慮到歐盟正在和義大利就預算赤字水準進行拉鋸戰,歐盟已經表示,法國的財政預算存在違反歐盟規定的風險。 再者,在法國經濟疲軟的情況下,減少財政支出將可能損害經濟增長,今年年底歐洲央行可能步入貨幣政策正常化,結束資產購買計畫(QE),屆時法國經濟可能雪上加霜。 法國抗議活動大火燒向荷、比、義 但是,現在馬克宏依然不能完全掌控局勢。法國政府正在考慮是否宣佈國家進入緊急狀態。據法新社報導,馬克宏命令總理舉行對話後,「黃背心」運動領袖拒絕了談判要求。 馬克宏的麻煩還不止於「黃背心」。12月3日,法國數百名救護車司機封堵巴黎協和廣場和協和橋,抗議可能影響它們工作的幾項醫保和社保改革。示威者在巴黎市中心的法國國民議會前和協和廣場停放了約4百輛救護車,嚴重擾亂了巴黎市中心的交通。 類似的抗議活動已經燒向比利時、義大利和荷蘭等歐盟核心國家,歐洲過往數百年的歷史表明,法國的政治運動大火一旦燒起來,不及時遏制的話,會將整個歐洲抗議之火點燃,現在考驗馬克宏和歐盟政治智慧的時候真的到了。 ※本文獲信傳媒授權轉載,原文:「黃背心」贏了!法國總統馬克宏差點因為環保斷了政治路......

2018.12.06

管理

企業在面試求職者時,經常會問:你希望未來的主管如何與員工互動? 多數上班族會期待主管能善體人意、教導部屬,同時也能積極與部屬溝通互動;但是,這樣的想法與期盼,可能會事與願違,因為主管與員工的相處,是很複雜的交叉組合,很難有一定的公式與章法。 在人際相處的動態與變化中,雙方如果不能展現同理心,終究會落入相互埋怨、不歡而散的結局。 那麼,主管既然不能成為「萬人迷」,如何謹守分際,成為一個受人尊敬的主管?以下觀察,提供參考: 忠於自己的職責 領導團隊、達成組織交付的使命,是主管的職志,任何作為不能違背這個宗旨,因此在招募人才、規劃制度、領導統御、考核賞罰,包括主管的一言一行,都要站在這個工作的高度來加以檢視。 例如,主管不能因為個人的喜好,偏愛聽話的部屬;也不能無視績效數據,而做出不公平的調薪與昇遷。此外,遲到早退、虛偽造假、違反倫理等行徑,都會失去部屬的信賴。 展現專業風範 「員工尊敬的是專業,不是職務」如果不能展現專業的知識與技能,同時規劃具有前瞻性的決策,自然不能得到部屬的信服。 許多主管經常被批評「官大學問大」、「外行領導內行」,一旦組織產生這樣的認知,績效與士氣必定大打折扣。 主管不是所有事情都懂,善用專業分工、整合不同想法與意見,才能避免淪入「一言堂」的困境中。 對事不對人 這是主管的一大挑戰。組織裡充斥許多的流言蜚語,主管日理萬機,無法事事求證,容易產生錯誤的認知,或是憑單一事件及片斷的發言,就判定部屬的對錯與是非,往往造成管理的失誤。 主管們不要陷入這樣的情境中,尤其企業內部總有許多利害關係及人際的糾葛,要能做到「對事不對人」很不容易。 給部屬發展的空間 組織扁平化是趨勢,「快速承責」也是發展人才的重心。主管要能下放權力,給員工有發展的舞台。很多企業主管不相信部屬,總認為自己最優秀,往往會扼殺了員工的創意與雄心。 往來中國大陸的上班族都看到一個現象,彼岸的企業高管及總字輩經營者,越來越年輕,因為主管敢於授權,也造就了更多的企業戰將。 有企圖心的員工在意未來發展更甚薪酬,主管不要辜負了優秀員工的期待。 克服自己的盲點 位居高位者,通常會忽視「盲點」,因為權力與成功的糖衣,會層層包裹缺失,並助長盲區擴大。馬雲說:「90%的人,會重犯自己99%的錯誤」人是習慣的動物,而習慣通常也是錯誤與盲點滋生的溫床。 部屬往往都很清楚主管的習慣及個性,也會有因應的配套措施。如果企業上下相處的哲學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那組織就會停止進步的腳步。 真心關懷部屬 與上班同事相處的時間,比家人還長,部屬與主管共同打拼績效,榮辱與共,如果主管不是真心對待員工,時日一久,部屬必定點滴在心頭。 如果團隊只是利益的組合,終究無法凝聚向心力,也不能挑戰困難的任務與目標。 志同道合的人才難覓,主管與部屬的凝聚力,展現在關懷的落實上。功利化的社會,人際之間變得冷漠,如果每天共處一室的主管與同儕,離心離德,企業就無法建立有競爭力的文化。 沒有好文化,就沒有展現績效的強大力量。 主管難為的時代,大家要更努力、更積極,學習做一個受部屬尊敬與歡迎的主管。 ...

2018.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