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 寶林茶室案累積31例,5重症2人恐換肝,為何嚴重程度不一? 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累計至4月1日上午維持31例。衛福部次長王必勝說,重症5人中有1人好轉、2人恐要換肝,還有1人仍在用葉克膜;食藥署表示,細菌培養最快下週出爐。 衛生福利部4月1日公布,截至上午10時,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累計通報31人,其中2人死亡、5人住加護病房、3人在一般病房、21人返家休養;與3月31日傍晚5時30分統計相較,無新增個案通報。此31例中包含饒河店2例,以及台北市信義區百貨店29例。 王必勝4月1日上午接受廣播節目「POP撞新聞」採訪,談及加護病房5人病況表示,其中1人狀況好轉,可望轉到一般病房,其他4人則仍在昏迷中,且肝臟損壞嚴重,其中2人考慮可能要換肝,並有1人還在用葉克膜。 米酵菌酸沒有解毒劑,王必勝指出,其在人體內半衰期長達4天,且病例少、各界處置經驗也少,27日晚間的專家會議上,收治醫院彼此討論病例,在支持性療法之外,提出用「血漿置換術」(俗稱洗血)幫患者洗出體內毒素、讓風暴過去,盼讓臟器恢復。 至於個案症狀有輕有重,王必勝說,疫調發現大家都有吃粿條,但推測粿條上毒素分布可能不平均,民眾攝食可能又沒有整份吃完,加上患者本身身體狀況可能也有影響,才造成嚴重程度不同。 農業部先前指出,唐菖蒲伯克氏菌有4個病原型,其中只有1個「椰毒亞型」才可能產生米酵菌酸,經長期觀測台灣植物及土壤,並沒有發現到椰毒亞型存在。王必勝說,不排除是在某些機緣下沾染到這種菌、帶進國內,因此菌是主要關鍵之一,因此已到寶林茶室做環境採樣,看能否培養出這種菌,但細菌培養需2週時間,「這個快不了」。 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長吳秀梅4月1日在立法院衛環委員會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環境細菌培養初步結果預計最快在下週出爐,「我們也希望會盡快完成」。 責任編輯:劉怡廷 ... 2024.04.01
焦點 「沒理由反對人權」柯文哲支持代理孕母、安樂死,衛長:重點是能不能有共識 衛生福利部長薛瑞元回應,曾與各界討論安樂死推行,但離有共識很遠;對於代理孕母議題,中央無既定立場。... 2023.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