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藝術體育雙軸並行 史博館新特區 世界級館藏生活 博物館被視為人類文明的薈萃之地,隨著時代的演變,現代博物館的定位也被賦與新意,除了既有功能外,更成為觀光產業的一部分,為國家級城市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以博物館數量及種類奪冠的台南為例,博物館形成的生活圈已是近年居家重要的休閒活動之一,而在政府的大力推動下,更是辦理了許多系列的特展,吸引大量人潮前往參觀,更進一步的帶動了博物館周邊的經濟活動;對此,在台史博開館十週年之時,台南市長黃偉哲更期勉透過博物館的串連深化台南學知識體系,共同建構台南400年核心論述與文化價值,帶動文化觀光與區域發展,共同形塑大台南博物館群品牌。 以台灣歷史為主題的國家級館設為核心 形塑具文化底蘊的生態友善區域 而在這些博物館中,從2021年10月升格為國家三級博物館,位於台南的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簡稱台史博)可說是別樹一幟的存在。台史博館長張隆志表示,台史博有兩個重要的特色,「首先,它是國家級的館設,再來在台南雖有各式各樣的博物館,但以台灣歷史為主題的,只有台史博。」 「要體驗台史博有不同的方式,主要可分成室內及戶外;室內最重要的就是二樓的常設展,無論是從台灣的角度,或是從世界史的角度來介紹,皆是不容錯過的台灣故事,另外,四樓也有三個特展廳,設有不同主題的特展,像是目前所展出的「跨.1624:世界島臺灣國際特展」就傳遞了1624這一年,是台灣與世界相遇的年份,也是台灣歷史重要的記憶點,也因此這個展集結荷蘭國家博物館、荷蘭國家檔案館、日本神戶市立博物館等近20所國內外代表性館舍,共百餘件精品,非常難得。」張隆志說。 室內之外,戶外體驗絕對是台史博得天獨厚的亮點。「台史博的室外,擁有兩個全台南最好、最完整的綠地草坪,已是附近居民、遊客,甚至是南科新貴們喜歡的休憩之處,由於園區本身就是一個富含生態的區域,有非常多的動植物景觀,除環頸雉、水雉等鳥類外,去年引起賞鳥界轟動的棉鴨,在在證明這裡的大自然生態維持非常好。」張隆志接續分享,「也因史博特區擁有良好及完整的生態,因此對於政府、地方里長等想要把園區與台南的棒球園區相關的水域及綠帶聯合成一個生態友善的區域,我們是非常樂見其成,也將建立友善的生態園區納為新願景,同時也將串連棒球園區,規劃更具特色的活動,擴大觀光效益。」 台南作為美食與文化兼具的城市,且氣候怡人,是非常適合移居的台灣好城市。定居於台南的知名作家「我是小生」則表示,「史博館區很適合南科工程師居住,相對新竹市、善化有著靠近市區的優勢,假日到市區玩方便外,平日也能在史博館的綠地休憩,像是放風箏、蹓小孩。」而隨著亞太棒球訓練中心的落成,身為前工程師的他認為更有機會帶動此區域的發展,並吸引更多南科新貴來此定居。 國際級棒球中心落成帶動台灣棒球成長 挺進世界舞台 過去受限於場地,必須分批練球的統一獅,對於同樣位於史博館特區、鄰近台史博的亞太國際棒球訓練中心也有著高度的期許。統一獅總教練林岳平表示,「亞太國際棒球訓練中心擁有很好的硬體環境,若是運科系統軟體能夠大幅提升,建立完整的運動科學系統,勢必對於台灣職棒選手提升絕對是正面的幫助。」 作為台灣目前最完整的棒球環境,亞太棒球訓練中心擁有成棒主球場、副球場、室內練習場、戶外牛棚區、內野練習場外,還有少棒主、副球場,功能性相當完整,不僅能在地提供棒球訓練,也能成為日本及韓國職棒來台春訓的首選,「國外球隊移地訓練到台灣,除能藉由交流學習增長實力外,對於當地政府城市相對的也會帶來觀光、住宿等周邊效益,以沖繩春訓基地為例,每年在春訓期間便為沖繩帶來相當可觀的春訓效益收入,這便是亞太國際棒球村開始營運後可效仿學習的對象,綜合而論,對於台灣棒球環境成長也會有顯著效益。」林岳平補充。 以藝術、體育雙軸並行,奠基於過往400年人文薈萃累積的台南府城將從史博館特區出發,不單是亞太國際棒球訓練中心將為台灣揮棒重擊世界舞台,同樣地,展望未來,台史博也從台南出發,在「台史博2.0」的願景藍圖下,將積極與國外博物館合作,甚至連結運動賽事策展,從地方、全國到國際,從「台灣的博物館」往「世界的台史博」邁進。 城市,因文化而偉大,嶄新的史博館特區,將吸引旅人們特意到訪,對於當地的文化與生活亦受到眾人傾慕學習,進一步打造出令人稱羨世界級館藏生活。 ... 2024.04.03
財經 科技觀光定錨世界焦點 史博館特區躍升迎接台南時代 擁有豐沛觀光資源的台南,觀光興盛,在CNN「Where to go in 2024: The best places to visit」的報導中,羅列了24個2024年最值得造訪的地點,並提到2024年是台南建城400年,台南已是國際舞台上的台灣旅遊熱點,在過去兩年的整體旅館住房率高居全台之冠,甚至超越首都台北。來台南玩除了享用美食、欣賞古蹟外,台南也如世界級城市般,擁有多元的博物館底蘊,近來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便是台南的新興景點。 台史博連結亞太國際棒球訓練中心 觀光休憩串連擦亮城市招牌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以下簡稱台史博,有著吸睛的外觀,富有先進設計感的太陽光電設施「光電雲牆」是由1,755片板面組合而成,設計除了象徵先民渡海之際雲天壯闊的意象,也是支援博物館電力的環保設施,成為許多網紅拍照打卡的景點。對此,台南市觀旅局表示,台史博與亞太棒球村周遭公園綠帶,約有30公頃,不但有稀有保育類動物水雉、環頸雉,也有台灣原生種植物,「豐富的動植物生態,實在很難得,因此在空間的設計上也與自然相呼應,展現建築與自然環境融合共生的關係。」 根據歐盟預估,運動賽事一年所產生的經濟效益占全球GDP的2%,由此可知一座城市的競爭力,可從運動風氣是否盛行看出端倪,運動不僅能帶來健康與動力,藉由大型賽事的舉辦,也能帶動當地經濟效益。將棒球視為台南市體育的重點發展項目,台南市府成功爭取到WBSC世界盃少棒錦標賽2015年至2027年連續7屆舉辦權,代表世界肯定台灣在棒球的發展,更成為世界盃少棒賽的比賽基地,讓台南市成為「東方的威廉波特」計畫目標終得實現。 因此,為完善棒球基礎硬體設備,提供球隊良好的訓練環境,也斥興建亞太國際棒球訓練中心,隨著亞太國際棒球訓練中心逐步完工啟用並舉辦各項國際級大型賽事,觀旅局更是大力肯定中心落成有助於藉由賽事期間辦理「運動觀光」。由運動賽事促成的經濟規模非常可觀,美國聖地牙哥大學便曾分析美國大學足球季後賽的41場比賽,這些在不同地方舉行的盃賽,總計每年都有450億台幣的額外產值。可預期的是,未來在亞太國際棒球訓練中心落成後,將是台灣最新的國際級棒球場地,更是台南爭取國際級賽事最有力的後盾及延伸運動觀光最大的效益。 以「智慧、科技、永續」打造宜居城市 台南崛起活絡經濟發展隨著高科技產業從台積電、聯電、群創、ASML等全都落腳台南,南科營業額更是從2021到2023年,連續三年產值破兆,居三大科學園區之冠,也是三大園區中唯一正成長,就業人數超過九萬人的科學園區;值得一提的是,南部科學園區2023年營業額達1兆5855億元,已超車竹科、中科躍居全台科學園區之最,受惠全球AI晶片需求快速成長,在台積電5奈米、3奈米晶圓廠落腳南科,量產關鍵性的3奈米晶圓的磁吸效應下,美商應材、日商東京威力科創、美商科林研發、美商科磊、德商創浦集團等外資半導體業者紛紛落腳於此,完整了台南半導體產業鏈,也讓台南一躍成為國際半導體產業的重鎮,更帶動就業及人力需求。 隨著南科三期的擴建,將引進既有科技深化之半導體產業、智慧機械、精準健康及產業創新等,台南市經發局也表示,將積極推動南科特定區開發,協助周邊道路的闢建,完善交通路網,持續吸引高科技上下游產業進駐投資。 以總開發經費158.67億元的台南「北外環」快速道路為例,便是南科最重要的聯外道路,原先史博館特區往南科需耗時約20分到30分鐘,在「北外環第三期」開通後,只要約10分鐘即可抵達,到高鐵特區也只需20分鐘,徹底解決市區與永康交流道塞車的問題,同時也讓台南史博館特區躍升為南科新貴的重要生活圈。 將「智慧、科技、永續」的宜居城市作為願景,台南市經發局戮力鏈結產官學界與民間充沛的創意,好讓公、私部門可共同協力以賦予文化古都的科技新都新氣象。其中,在經濟產業方面,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不僅是實現政府「5+2產業創新計畫」綠能產業的指標性行動方案,更是「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綠能建設中重要項目,同時為達到2050國家永續發展目標,自2019年起,更是啟動陽光電城計畫,積極推動屋頂型及地面型太陽光電,期能兼顧「綠色經濟」、「能源轉型」、「產業發展」、「永續家園」的均衡發展。 而在積極推動高科技帶動經濟發展之餘,經發局也不忘深化庶民經濟,除了辦理好店、好禮徵選及購物節等多元行銷活動,也持續輔導業者導入創新營運模式,推動低碳與智慧化升級轉型,打造商圈特色及店家品牌形象,並帶動傳統市場轉型,賦予傳統市場故事性與新創作為,讓更多民眾可感受傳統市集的嶄新魅力。 2024年將屆滿400年的台南,其建城歷史的延續與進程對於「台灣」乃至「國際」皆具有重要的時代意義,台南的古都形象是最好的城市招牌,一如台南市長黃偉哲所言,「上一個400年,台南參與見證了台灣的崛起;下一個400年,台南將帶領台灣自信前行邁向國際」,除了展現台南的自信與驕傲,也廣邀世界感受台南的創新、美感與魅力,朝科技與文化兼備的世界古都邁進,迎接「台南時代」! ... 2024.03.22
財經 微型商辦勢不可擋 ETF置產心法 樂當企業包租公 2020疫情以來,香港、臺灣、新加坡、南韓的商用不動產需求上揚,推究原因可分為熱錢推動與青年創業風潮兩大因素。 外在條件來自「美中貿易摩擦,帶動臺商回臺投資」、「臺灣資安風險較低與半導體優勢吸引國內外大廠擴大對臺灣投資」以及「臺灣防疫得宜及遠距商機,帶動出口,廠商持續擴廠」等三大因素,臺灣更因為磁吸中國外溢熱錢,上揚走勢居各國之冠。 內在則受惠於青年大創業時代來臨,自疫情爆發以來,臺灣新設公司行號家數連續2年成長,2020年更突破十萬家,新創企業中超過99%為中小企業,新創事業中以網紅、新媒體社群行銷、遊戲企劃、網購業者等主力,團隊人數多為五人以內,帶動辦公室需求;其中25∼45坪大小的微型商辦,不但是辦公室,更能兼當網紅直播間、形象展示館、攝影工作室、電競直播、工作室等用途,成為新創公司的首選。 如果再聚焦到臺灣都會區的具體觀察,自疫情爆發以來,台中新設公司行號家數連續2年成長,年增率達11%,帶動台中商辦投資漲勢。台中七期更因為創業環境、生活機能、 產業鏈包圍等優勢,勇奪九項全國第一,成為投資和自用兩合宜的微型商辦絕佳地點,商周舉辦的「青創浪潮崛起 錢進微型商辦世代」2024投資展望論壇,聚焦討論台中七期商辦的發展動向,吸引四百多位投資者到場,與會貴賓商周集團顧問朱紀中、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健全、KPMG畢馬威不動產顧問公司副總經理林昇恒、投資專家夏韻芬等一致肯定台中微型商辦潛力。 境外資金閉鎖期滿 資金溢出有望導向房地產市場 朱紀中表示,過去十年間,美國商辦市場因利率上升而萎縮,但台灣卻因產業需求和國際趨勢的推動,反而迎來成長機會;他指出《境外資金回台專法》5年閉鎖期今年8月期滿目前還沒動用的金額有1380億元,當閉鎖期滿後可分3年提取,換句話說,未來3年每年有四百多億可自由運用國內外投資,代表資金有機會流入房地產。 商周集團顧問朱紀中 2024年經濟審慎樂觀 帶動微型商辦機會 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健全提到儘管美國和中國大陸的經濟成長可能放緩,但台灣因AI技術的推動以及半導體產業的發展,經濟成長仍將保持穩定,他預估2024經濟成長將有3.81%,2025也逼近3%。 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健全 王健全分析臺灣二十年房地產景氣,提到除了SARS和2018年有下跌,其餘基本是往上走的態勢,主要原因在於臺灣超額儲蓄率大約15%,熱錢多、市場利率低加上缺乏投資標的,這些錢多半流入房地產和股市。他更提到評估房地產走向,短期可以看利率,中長期看兩岸關係,長期看少子化的影響,投資者可以從這三點分析房地產投資影響。他也特別提到台商資金回流將有助於青年創業發展。「第一次創業平均年紀落在三十五歲,通常以小搏大,影響創業成敗因素包括資金不足、地點不佳。」 TOD運輸加持 台中七期發展一路走俏 看好商用不動產市場,KPMG安侯建業今年也宣布成立畢馬威不動產顧問公司,副總經理林昇恒分析台中七期發展軌跡類似於東京的麻布台、虎之門等地區,這些地區通過以大眾運輸為導向(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的發展模式,實現城市功能的整合與商業價值的提升。他提到:「台中七期區域,已成為台灣中部地區商業活動的核心,吸引了金控公司和外商進駐。隨著軌道交通的發展,該區域的商辦需求將持續成長。」他還強調,外商在選擇商辦地點時,最重視的四大因素分別是交通便利性、生活機能、大樓硬體設施、空間彈性,台中七期正符合這樣的投資條件。 KPMG畢馬威不動產顧問公司副總經理林昇恒 在全球創業風潮席捲台灣下,以及疫後產業模式轉變帶動新型辦公型態崛起:「大坪數A辦的高租金已經不符合創業需求」位於市中心24∼45坪微型商辦成為市場寵兒,目前台中七期商辦租金已經有每坪二千元以上的實價登錄表現,加上台中市已是全臺灣人口第二大都市,根據經濟部的經濟統計數據分析,台中市2023年新創企業超過一萬家,24∼45坪適合新創公司的微型商辦空間需求可觀。 ETF投資法則 實現租金月月配 投資專家夏韻芬從投資者的角度分析今年以來最夯的ETF,認為高配息ETF未必能夠帶動高成長性,反而他發現在台中有另一種ETF概念很值得投資:「台中七期的微型商辦,也是一種ETF,商辦環境好,交通好,過去投資者買不起大型商辦,但現在把微型商辦當成ETF投資,我們也可以當企業的房東」 財經節目主持人夏韻芬 業界分析,微型商辦也有ETF法則,也就是: 1. Exterior地標外觀 Exterior地標外觀,最好是正市中心、地標門面:「外觀是新一代企業主相當重視的指標,位於市中心高顏值微型辦公室更受青睞」。 2. Traffic交通軸心 其次是必須位於「Traffic交通軸心」,軌道交通站點附近的商辦物件,通常具有較高的增值潛力,人潮就是錢潮,是長期投資的優質選擇。 3. Flexible彈性靈活 ETF投資法則最後一項是Flexible彈性靈活,必須具有節稅功能、容易投資、流動性高等優勢,購置辦公室不僅可做公司及商業登記,還有節稅用途。租金收入穩定,容易進場也能輕鬆脫手。 25∼45坪微型商辦 置產投資首選吸引資金進場 在「青創浪潮崛起 錢進微型商辦世代」最後與談中,王健全指出,隨著半導體產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才進入這個領域,但由於職位有限,許多人選擇創業。他強調,政府應該提供更多支持,改善創業環境,避免人才外流。 林昇恒點出台中微型商辦市場的成長空間,特別是在七期地區,選址和管理是房地產投資成功的關鍵,在適當的地點提供商辦空間,可以吸引相關企業進駐,形成聚集效應。 夏韻芬表示,年輕創業者更加注重辦公室的位置和形象,認為這對於建立企業信任感至關重要。她還強調,在當前的知識經濟時代,選擇合適的微型商辦,並妥善管理,不僅有助於提升資產價值,還能支持年輕創業者實現夢想。 25~45坪大小的微型商辦,不只是辦公室,也可化身為網紅直播間、形象展示館等工作室,深受新媒體社群行銷、網購業者青睞 {DS_BOX_38196} 朱紀中呼應專家觀點,認為微型商辦空間靈活運用,可開公司或商業登記也可收租、置產、賺增值,加上租金收入穩定,總價又比傳統大坪數商辦低,如果以公司名義購買不動產可抵營所稅,長期投資選擇具備增值潛力的地段,台中七期正是深具潛力的區域。 ... 2024.09.19
焦點 建案吊臂砸中捷軌道⋯車頭有障礙物偵測系統,為什麼會直行釀禍? 台中捷運10日發生建案塔吊吊臂掉落意外,有乘客質疑吊臂已掉落軌道,但列車卻未停造成意外。中捷公司表示,獲通報與撞擊在差不多時間點,反應時間太短而撞上,意外原因仍待調查。 台中市南屯區文心南五路、文心路口一處建案,10日中午12時29分,發生吊臂掉落意外,直接砸破台中捷運綠線的隔音牆,更刺穿車廂,造成1死10傷,傷者陸續送醫。 其中傷者加拿大籍柯姓男子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列車當時停在捷運站時突然發生巨響,就看有東西掉在軌道上,此時車門卻開始關上準備開車,旁邊的人說:「不要走、不要走」但列車還是啟動。 柯男說,列車內的工作人員有用無線電大喊「不要開車」,但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列車還是持續行駛,接著就撞上掉落的吊臂而發生意外。 另外,事發當時在第一車廂的林姓乘客也告訴媒體,當時吊臂卡在列車軌道上,但列車正起步加速,列車撞上後,持續往前推行了一段距離,車輛才慢慢停下來,列車穩定後,乘客才開始下車逃生。 台中捷運公司發言人許泰銘接受中央社記者電話訪問時表示,接獲通報與撞擊都在差不多的時間點,吊臂掉落點離捷運站不到200公尺,因反應時間太短造成列車煞車不及,列車停下後在相關人員協助下進行乘客疏散。 許泰銘指出,捷運列車採無人駕駛,列車上都配有隨車員,列車車頭設有軌道障礙物偵測系統,若發現異物會立刻停車,但因吊臂當時與軌道是懸空而無法及時偵測。預計明天會提出初步調查結果,但最終調查結果須以運安會及司法偵查結果為依據。 至於乘客理賠,許泰銘說明,捷運公司有旅客運送責任保險,每人最高額度是新台幣500萬元,傷者的部分第一時間已有先發放慰問金,後續依據單據進行理賠。 責任編輯:劉怡廷 ... 2023.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