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商周集團 2025年春節期間出貨及服務說明

自媒體

共有 268 則相關文章

國際

日本茨城縣有一位以「最強阿嬤」為暱稱的YouTuber,本尊是高齡96歲的千代阿嬤。她的影片真實記錄5代共20人大家庭的日常生活廣受歡迎,目標是「繼續當YouTuber到100歲」。 日本讀賣新聞報導,千代阿嬤的影音頻道名稱叫做「最強阿嬤,有時候有玄孫」(最強ばあちゃんときどき玄孫),從2022年2月開設以來,目前頻道訂閱人數已超過12萬人。影像內容大多是一家人務農及阿嬤跟玄孫們的互動等,從日常生活傳遞出大家庭特有的溫暖氛圍。 這個頻道目前已上傳約760部影片,每則影片觀看次數都有數萬次,甚至有超過170萬次的影片。 上傳影片中可以看到千代阿嬤充滿活力做家事及務農的身影,不光是年輕的網友,甚至連其他高齡者都表示「(從影片)獲得力量」。 提議開設影音頻道的是千代阿嬤26歲育有兩子的曾孫女,原因是「有這麼棒的阿嬤,我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記得」。 許多網友在看完影片後留下「看了影片被療癒了」等留言,甚至還收到來自海外的信件,千代阿嬤興奮的說,「現在是我人生最快樂的時候」。 千代阿嬤平日跟大女兒及孫子生活,家庭其他成員則住在附近,她的原則就是「什麼事盡可能都自己做」。 她每天上午6時到7時起床,包括洗衣、打掃及為家人準備中餐等生活事項,都帶頭親力親為;她的食慾很好,每天一定要吃三餐。 因為很喜歡務農,千代阿嬤晴天時最多可以在田裡待上5到6小時,努力從事拔草等活動。她在500坪大小的田裡種了白菜、洋葱等約40種作物,現在還能輕鬆拔起重1公斤以上的白蘿蔔,「因為每天都活動身體,所以讓我常保健康」。 千代阿嬤1928年生於舊伊勢畑村(現在的常陸大宮市),10多歲時曾在東京都內擔任約2年的站務員,「當時幾乎每天都有空襲,從防空洞回到公司宿舍後,就看到天花板跟地上出現大洞」。 二次大戰結束後,千代阿嬤回到老家相親結婚,跟丈夫住在簡陋的小房子裡,開墾雜木林作為農田,種植地瓜及小麥等作物充飢。 千代阿嬤婚後不久生下大兒子,不幸的是小生命因為感染百日咳,出生約3個月就夭折。 經歷戰爭及戰後的苦難生活,增強了千代阿嬤「不能發生戰爭」的反戰思維,她後來拍攝的影片中也都提到這樣的想法。 在務農同時走過重重困難的千代阿嬤,目前過著被3個女兒、7個孫子女、5個曾孫子女及4個玄孫子女包圍的生活,「過著像老爺般的生活,光是活著就很幸福」。 自從影片被拍攝上傳後,千代阿嬤經常被人說「變得比以前年輕」;她談到勤做家事和拍攝影片等,認為這些需要經常思考的事也是長壽的秘訣。 千代阿嬤的目標是「繼續當YouTuber到100歲」,她說,因為想看著玄孫們長大,「我還不能變糊塗」,最強阿嬤的熱情依舊未減。 責任編輯:陳柏燕 ...

2025.01.07

財經

27歲那年,帕溫·蔓德(Parween Mander)已經在一間金融科技公司待了4年半,突如其來遭公司開除。這意料之外的職場滑鐵盧,通常會讓人陷入迷茫與恐懼。 然而,蔓德沒有害怕或放棄,她決定把這次危機化為轉機,全心全力地經營自己的副業。 經過將近三年的努力,蔓德的副業逐漸步入正軌,收入也越來越可觀。到了30歲那年,蔓德把原本收入只有6,300 美元(約合新台幣20萬元)的副業,變成年收入高達10萬美元的主業,最近她更把創業的秘訣與心路歷程分享在財經平台CNBC上。 失業的轉機:從被動到主動 蔓德分享,失去工作讓她覺得,自己無法在個人職業生涯中掌控自己的命運,也覺得自己隨時可能被取代。她不想再經歷這種感覺,因此才走上創業這條路,如今她也很慶幸自己勇於賭上自己的一切。 她曾經是客戶成功經理(Customer Success Manager, CSM),在2021年9月遭到公司解雇,其實心中有一部份感到幸運。原來她早在2020年4月,就開始會利用下班時間經營自己的副業——理財教練網站The Wealthy Wolfe。 蔓德擁有加拿大專業財務顧問證照,更是經認證的金錢創傷輔導師(Trauma of Money Facilitator)。她會為客戶提供專屬一對一的理財輔導與訓練,並提供貼近生活的財務建議, 擴大網路影響力 蔓德知道,如果想要吸引到潛在客戶,就需要找到這些客戶在哪。一開始,因為對內容行銷沒有經驗,她並沒有投入時間經營自己的Instagram,也對短影內容製作不太熟悉,因此她決定請一位專門研究網路行銷和TikTok的專業人士幫忙。 她開始在個人IG與TikTok上,每天發佈至少兩則短影音,成效日漸顯著,她甚至還有一個影片爆紅,被網友瘋狂轉發,因為蔓德在那段影片中,討論了借錢給移民父母的情境,以及這會如何影響你為自己存錢的動力。 蔓德表示,目前她從TikTok來的客戶佔了80%,其他20%來自Instagram、Podcast訪談,以及她為各大平台撰寫的個人理財文章。 她覺得,她能不斷吸引新客戶,都是因為她找到了自己的利基市場,且精心策劃內容、讓潛在客戶找到她,因為這些努力讓她與客戶、受眾建立起彼此之間的信任。 透過Instagram、Email聯絡人和TikTok,她的社群目前觸及了44,000人,且人數還在不斷增加中。 收入來源多元化 蔓德認為,要把生意做起來,絕對不能只有一項服務。 每個月初,她會在為期三個月的輔導計劃中,為多達15位客戶提供一對一的理財輔導,大約占了她公司營收的75%,此外她還有兩個被動收入來源,即數位工作坊和她個人推出的預算範本。 蔓德也與多家金融公司進行品牌合作,並舉辦與個人理財相關的實體企業工作坊活動。她坦言,品牌與企業合作的生意並不總是穩定,所以她不希望太依賴這些收入來源,但她了解與這些公司合作所帶來的曝光度,對自己的生意絕對是有益的。 專注做好核心,精益求精 創業初期,蔓德說她也曾陷入一種常見的副業陷阱,就是過度擴展,太快推出太多計畫和服務。 2022年,蔓德努力地讓自己的一對一理財輔導額滿,她卻同時開啟另一項團體輔導計劃,因為當時的她還不了解受眾,也讓她的客戶覺得很混亂,而且為了要讓這個計劃運作起來,她又需要付出很多額外的努力。 最後,她因為覺得壓力很大,而參加團體計劃輔導的人數也不足,她決定不要耗損自己的人力成本,完全取消該計劃,專注於一對一理財輔導,並確保她接下來整年都能持續推廣這項服務。 她的一對一理財輔導,光是去年就為她帶來了10萬美元的收入,創業以來,她也已經與超過100名客戶合作,成了她成功把副業變成主業的關鍵。 相信自己,勇敢前行 從被裁員到成功轉型,帕溫·蔓德的經歷告訴我們,即使在困境中,只要你相信自己,並勇敢前行,就能創造出令人驚艷的成果;機會永遠存在,只要你願意去抓住它。 資料來源:CNBC、The Wealthy Wolf、Parween Mander 核稿編輯:吳和懋責任編輯:林易萱 ...

2024.06.29

焦點

AI 浪潮衝擊全球知識產業,台灣出版業更是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據統計,出版業營收自 2010 年開始一路下滑,降幅將近五成,各家出版業者因應數位化及 AI 衝擊,無不謹慎以待。 連續七年擔任總統盃黑客松專家顧問、時任數發部 NPO 數據賦能教練的謝昆霖,觀察到出版業界的困境,著手打造「BookAI 智慧書僮」,希望運用 AI 的力量翻轉危機,為出版商、作者及讀者帶來三贏局面。 謝昆霖觀察到出版業界痛點,打造「BookAI 智慧書僮」,運用 AI 力量翻轉出版業困境。 「主權知識地圖」概念獲青睞 一年與五大出版商合作 「BookAI 能夠為出版業帶來新契機,」謝昆霖表示,「主權知識地圖」是 BookAI 的核心技術,它就像是圖書館藏書的 Google Map,幫 AI 用地圖找書、找知識,讓書僮講話引經據典。由台灣團隊自主研發的 Methis 知識地圖技術,可以理解讀者需求、推送正確知識。不須訓練 AI,是保護作者智慧財產的黑科技。 他進一步指出,BookAl 可以用類似直播帶貨的方式介紹書籍,協助引起購書興趣,既保護出版商和作者免受侵權爭議,書籍搭上 AI 話題也能提高曝光度、創造營收,「每個參與者都能夠受益。」 一位知名老牌出版集團負責人參與了 BookAI 的誕生過程,真心表示:「書僮真的了解書籍內容,把知識融會貫通後介紹。這會提升閱讀風氣,可以救台灣出版業!」 目前 BookAI 已為將近 1,600 萬字的書籍建立知識地圖,涵蓋各類領域的台灣在地重要著作、論文與報告,短短一年時間,就與 5 家台灣重量級出版社合作,包括三民書局、新文豐、華藝及崧博都名列其中。 BookAI 能在保護作者智財權的前提下,為讀者提取書籍重點、打造個人化閱讀體驗,同時推薦購書連結,讓讀者、出版商、作者從中受益創造三贏。 以書僮概念打造 AI 產品 優化讀者閱讀體驗 讀者可以向書僮分享閱讀的新知、討論書籍裡的疑惑,快速整理書籍重點、甚至模擬考試題目,翻譯成多國語言。「BookAI 書僮」產品家族有四款:直接服務讀者的 Miva,和專供出版業應用的 Osmi、Heka 以及 Coeus。 Miva 是讀者的私人知識導航員,用更有效率的方式找到書籍文件、用專屬知識地圖管理知識;Osmi 則是重新定義電子書閱讀、提升電子書的閱讀體驗;Heka 是新一代搜尋引擎,了解讀者要找的書並直接介紹和推薦書籍,改善圖書和知識的搜尋體驗;Coeus 則是可以提供特選書單服務,能夠為企業和研究機構打造專屬知識庫。 「想像一下,你給 BookAI 一個閱讀主題,系統就可以幫你找到合適的書籍,標示章節段落,甚至匯整多本書籍的重點,讓讀者可以比較參考。」謝昆霖比喻,書僮就像蝙蝠俠電影中的管家阿福,你有疑問,他就從書架上幫你找書,引用書籍的知識回答你。「知識地圖」是讓書籍在 AI 時代發光發熱的重要體現。 BookAI 將打造跨語言、跨文化的無國界閱讀新紀元,為出版業帶來新商機。 尤其閱讀古文、有深度的書籍,BookAI 的表現更是非凡,「只要下指令,AI 就會幫你解析古文的意思,讀起來特別有趣。」 一位參與測試的出版社主編指出,BookAI 不只是單純處理文字,系統能夠理解知識內容的脈絡,從讀者的角度介紹書籍,介紹每一本書獨特的價值。 終極目標放眼國際 打造跨語言知識平台 儘管 AI 工具目前已令人眼花撩亂,開發團隊認為 BookAI 書僮的短期目標,是扮演好「說書人」的角色,協助出版商促進書籍銷售,為出版業的商業模式注入活水,並逐步透過主權知識地圖的技術改寫數位內容的未來。 「BookAI 的終極目標,就是把台灣的書籍推向全球,讓知識無國界。」根據研究人員內部評測,目前 BookAI 在跨語言處理方面,正體中文已達 95% 以上的準確率,忠於原著。日語和英語自動翻譯也分別達到 92% 和 90% 的水準。 AI 引發的知識革命才正要開始,從出版社亟欲合作狀態看來,BookAI 將促進社會閱讀風氣,為台灣出版業開創另一榮景,相當令人期待。 12 月 5 日 BookAI Day 發表會將在台北登場,現場將首次展示主權知識地圖技術,並邀請出版業界專家探討 AI 時代數位內容的新機遇。限量席次即日起開放索票,請至 BookAI.com.tw 登記,共同迎向數位內容嶄新商機! ...

2024.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