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 商務艙、五星酒店都體驗過了,為何還是不快樂?高薪族的幸福被困在哪 lives in offshore 」粉絲專頁、「The Bottom Line」電子報,著重剖析文化差異、職涯發展及國際金融經驗... 2024.10.18
職場 你可以選擇不看老闆臉色!哈佛商學院公開「打造多元職涯」4關鍵 ,無須受到傳統線性職涯的限制;多樣化的資源以降低個人和體制風險;以及彈性,能夠根據實際需求安排時間,平衡工作與生活... 2024.01.11
職場 年過45歲,才發現自己除了工作什麼都沒有⋯過來人:人生有更值得的事 Letter:我年過45歲,現在單身。目前面臨世代交替,請告訴我如何自處。我一心投入工作,回過頭發現,自己沒有家人、小孩和顯赫職位。後進人才輩出,覺得自己快跟不上時代的變化和工作節奏了。幾年前,我還很樂在工作,覺得可以做上一輩子,但在這一年感覺角色已經有所改變。由於我不是主管,所以必須聽年輕一輩的意見。我知道職場或許已經不需要我了,但考慮到生活、經濟和年紀,我沒有勇氣辭職,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當時如果這樣做就好了」,我不想有這種後悔。面對現在這樣的情況,首先該怎麼做才好? 年過45歲還繼續工作的人,應該多少有「自己好像不是主角的感覺」吧。目前的日本社會,四十多歲的女性多半把重心放在家庭,很多都做打工等非正職工作。對於那些感覺「明明一直以來都把人生奉獻給工作,角色卻變了」的人,我想說,工作不是人生的一切。 單身時代、育兒時代,和過了育兒時代,隨著年齡變化,重心放在工作和私人領域的比例也會不同。單身的人和沒有孩子的家庭,往往會把重心放在工作,但是人生不等於工作。 世上絕大多數的工作,都是換人做也可以,社會本來就是這樣運作。以我為例,即使病患門診時指名要找「高尾醫師」,還是有其他婦產科醫師可以替代我,要是代診的機會一多,患者總會習慣由別的醫師看診。 當然,演員和藝術家等表演藝術相關工作,有時非特定人物不可。不過,就算把人生都奉獻給工作,如果發生事故或生病等意外事件,很可能就必須找別人來取代。 也就是說,幾乎所有工作都是換人做也可以。因此,把人生的大半只拿來奉獻給工作,真的很可惜。 45歲後,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定位 本篇這位讀者首先能做的事,就是努力在職場上再次提升自己的存在感。可以嘗試運用以往建立的交際能力,重新思考自己在職場上的定位。年過45歲以後,很多人大致可以看到工作的前景,既然還有15年才退休,或許可以更加發揮才能吧。若本身抱持何種想法,也會大幅影響未來。 另一種方法就是,想通人生不等於工作,只把工作當作賺錢手段,為的是有錢可以愉快生活,所以繼續工作。 由於繼續工作可以得到安全感,如果公司沒有勸退,不妨用溫柔守護後輩的立場繼續工作,並且規劃如何善用薪水享受往後人生。欣賞電影、舞台藝術,或是投入運動和觀看賽事都很不錯。試著尋找值得投入時間、金錢的嗜好和樂趣,讓工作以外的時間更加充實。 {DS_BOX_35936} 責任編輯:倪旻勤核稿編輯:陳瑋鴻 ... 2023.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