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 面試這行為超加分!資深人資總監:回答問題前先思考幾秒 編按:作者安娜.帕帕利亞(Anna Papalia)從人才招募總監轉職為職涯教練,目前已為超過1萬名客戶提供專業建議。她曾被提名為2020年人力資源風雲人物,是面試領域備受追捧的思想領袖。 她在《面試的科學》一書中彙整了她個人對面試的見解,並分享許多建議給求職者和招募經理參考。 面試的真理 你無法選擇自己的面試風格,就像你無法選擇自己的個性一樣。 我們常常認為別人的面試方式與我們相同,而我們的方式是最好的方式。 每種面試風格都有不同的變化與學習曲線。當你處於最佳狀態時,代表你能發揮強項、弱化缺點,並針對面試者改變自己的方法。 我們喜歡面試與自己風格相似的人。 檢視與你做法相反的面試風格特質,能幫你創造更全面的面試方式,避免過度使用自己現有的優勢。 面試的迷思 面試有正確的方法和錯誤的方法。 告訴別人他們想聽的話,會讓你得到這份工作。 面試不是可以預做準備的事情,即興表現更好,一旦你做好準備,你在面試現場的表現看起來會像是照本宣科。 如果以前面試表現不佳,那麼你就不擅長面試。 求職者面試原則 撰寫履歷、思考自己的工作經驗以及練習回答面試問題,這些都能協助你自我覺察並建立信心,讓你有更好的面試表現。 使用STAR法為常見的面試問題擬定答案。 情境:描述你所處的情境或需要完成的任務。請使用來自工作、課堂或志工經驗中的真實例子,並具體說明。 任務:明確定義你在這種情境中努力實現的目標。 行動:面試官想知道你採取什麼行動。使用「我」這個主詞,搭配強有力的行動字。 結果:描述發生什麼事,以及你在事件當中發揮的作用。這應該是你大顯身手的時刻!故事應該展示你如何成為解決問題的英雄,例如,你如何挽留難纏的客戶,提前完成專案,或為公司省下四萬美元。很多時候求職者沒有給出完整的答案,以至於讓面試官有所疑惑,所以不要等待對方開口詢問,而是要主動給出答案。不要害羞!面試就是談論個人成功的時刻與場所。 如果你容易說得太多(或說得不夠),STAR方法會讓你在面試的過程中取得平衡。 對於面試官來說,使用STAR方法代表透過問問題來詢問求職者具體情況,例如:「請描述一個你成功發揮說服力,讓某人接受你觀點的情境。」或是透過一個實際案例,「逐步說明你如何在專案中分配責任,以及被指派的人如何處理這些任務。」 招募經理與人資沒有接受過提供回饋的訓練。如果你需要回饋,最好聘請一位能與你攜手改進的教練。 積極傾聽是向面試官表明你很投入的關鍵。在他們說話時,請與他們進行眼神交流,點頭,並不時發出表達贊同的聲音。 向合適的人提出合適的問題。向人資詢問有關企業文化和面試流程的問題。向招募經理提出與工作內容及未來發展有關的問題。 在練習回答面試問題時錄影。從另一個角度觀察自己,能幫助你發現自己在哪些方面還有改進的空間。 你不是不擅長面試;你只是沒有準備好。 把時間花在關注競爭對手毫無幫助。你無法證明自己對他們的假設是正確的,更把應該用來自我覺察的寶貴時間,浪費在揣測別人的想法。最好的做法不是了解你的競爭對手,而是了解你自己,並清楚表達自己是誰。 花點時間思考之後再回答,能給人留下更好的印象,這讓你看起來深思熟慮,而不是匆匆忙忙、語速飛快。 所有工作都有價值,當你以不帶批評的眼光回顧自己過去的經驗時,你會變得更加自信。更新個人履歷是一個很好的練習,可以讓你欣賞自己過去的角色。如果你能夠客觀的回顧自己的經歷,反思過去你所做的一切,就能確認自己的優勢,將你之前的經驗、技能與未來的目標和願景連結起來。 面試不只是與獲得工作有關,它也可以是了解自己職涯目標的練習。就像你在面試中注意到自己喜歡的事物一樣,面試時,也要留意自己不喜歡的事物,以及與職位有關的每件事、招募經理的特質或與企業文化相關的細節。這些事將有助於你做出明智的決定,幫助你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 如果你不告訴別人你是誰,你就無法推銷自己,你就是你的故事當中最重要的部分。 不是每個團體或公司都適合你。融入一個能反映你的價值觀並尊重你的地方當然很棒,但要找到這樣的地方,你必須先了解自己。 招募經理的面試原則 我們的第一印象往往是錯誤的,而且一個人在面試中的表現未必能準確的反映出他是否能勝任這份工作。 如果守門人抱持著偏見招聘員工,積極強化某些行為,他們就只會創造出偏頗的組織,以及不代表社會、只能反映自身偏見的群體。 結構化面試,也就是向每位求職者提出相同的問題,這是在面試過程中減少偏見的好方法。 招募經理的經驗比求職者少,而且90%的人沒有接受過面試訓練。你不是不擅長面試,你只是沒有做好充分準備。 我們經常進行社交面試,這種面試比較接近談話。但行為面試,也就是透過提問,根據求職者過去的經驗來預測他們未來的工作表現,可以減少模糊空間,而且更有效、更少偏見。 招募經理在面試中講話的時間應該比求職者少。你應該專注於提出問題,然後給求職者足夠的空間來回答、分享自己,並證明為什麼他們有資格。 *本文摘選自遠見天下《面試的科學》 {DS_BOX_38443} 責任編輯:陳瑋鴻核稿編輯:倪旻勤 ... 2024.10.29
職場 老闆丟出不切實際的想法,如何拒絕又皆大歡喜? 想勸退老闆突然丟出的計畫,該怎麼辦? 旺季來臨,人手已經不足,沒想到老闆還要求加辦一場耗費人力的活動,而且對生意根本沒幫助。即使員工們勇敢的向老闆建議不要舉辦,仍無法勸退他,該怎麼辦? 這不僅浪費人力,旺季檔期更重要的工作也會被拖延,但不執行,每週又會被老闆追問進度。如果你遇到這種情況,建議你從老闆的心態出發,找出更好的做法。 找到老闆心態轉變的根源 突然冒出來的計畫,往往不是老闆自己想到的。想一想以下幾個問題: 這個計畫能解決老闆心中的什麼問題? 老闆會焦慮這個問題的原因是什麼? 引起老闆做出不理性決策的焦慮是什麼? 什麼原因讓老闆做出不理性的決策?連下屬的建議都聽不進去 可能原因像是老闆被顧問、導師刺激出新想法,或是業績被同業超車,或企業形象被批評。仔細探究,總能找出老闆心中的焦慮。 同事A在勸退老闆失敗後,轉而用恭敬的態度詢問老闆,為什麼一定要在這個時間點舉辦活動? 老闆回答:「我最近聽說同業C公司舉辦這個新媒體的活動,得到很多新客戶,營收也增加了,開拓市場非常有效,我們真的要跟上才行。」 原來是老闆擔心落後同業C公司的焦慮,若沒有跟上就會「輸」,老闆不喜歡輸的感覺。 安撫老闆的3種做法 找到老闆的焦慮與堅持的原因後,可以採取以下的應對方法: 1.提出其他更好的方案 即使你不想浪費時間做白工,也別忽略老闆的焦慮與壓力。 從老闆焦慮的源頭找出替代方案,提出增加業績的對策。當老闆的焦慮有更好的方案得以解決,重點就不再是執行老闆突然丟出來的計畫,而是有沒有更好的方案,可以同時解決老闆的焦慮,並且完成原本的重要工作。 2.向老闆說明現況 明確告知老闆旺季的資源分配情況,這個做法是暗示老闆目前人力吃緊。因為老闆有時會忘記現況,需要人把他拉回實際面。 3.讓老闆抒發焦慮 向老闆說教、講道理是沒有用的。最好的方法是聆聽、做筆記,讓老闆盡情抒發他的想法,然後確認你聽到的重點,是否是他想表達的。 要不要執行是一回事,但聆聽這一段不可少,試著了解老闆想做計畫的細節是什麼。不論結果如何,至少你在這個過程中也能多了解老闆一些,這有助於你未來與老闆的溝通和協作。 老闆肯定比你在意業績,因此當他的焦慮無法被抒發時,就會嘗試找新方法。但老闆不在第一線工作,因此對於什麼才是有效的對策與手段,不如實務經驗豐富的你熟悉。 所以試著耐心聆聽,找出焦慮的源頭,對症下藥,找出共識和最佳解方,你和老闆的合作關係將會更加穩固。你也能為同事們擋掉不合理的工作要求,這樣對任何人都是好事。 下次又遇到同樣情況時,與其跟老闆爭論或消極抵抗,不妨試試積極聆聽老闆,找出更好的解決方案吧! 責任編輯:陳瑋鴻核稿編輯:倪旻勤 ... 2024.09.14
職場 面試薪水怎麼談?說這2句話都可能讓你拿不到好薪水 ▌作者簡介:莎拉.古柏(Sarah Cooper),曾經在Yahoo!及Google等公司工作多年,現為知名作家、喜劇演員、演說家。她也是Netflix熱門喜劇特別節目《莎拉.古柏:天下太平》的主持人。Yahoo!評論她的作品為「是一本給想要出人頭地的女性的幽默指南」。 如何在面試時表現優越, 又不會太卓越?在當今競爭激烈的就業市場中,想在下一次工作面試中順利,請記住以下幾個規則。 笑得恰到好處 來源:一起來出版提供 面試的時候,你應該笑得多開?正確答案是:不能太多,但也絕對不能太少。你可以先練習一種介於這兩者之間的微笑,雖然這會讓你看起來好像快中風。對,這就是你最好的選擇。 聲量大小 來源:一起來出版提供 當你在面試過程中說話時,充滿熱情是十分重要的,但也不必太大聲,以免嚇到面試官。也記得別太輕聲細語。不過,在腦中跟自己對話就沒問題,這還可以提醒你不要滔滔不絕說個沒完。 音調高低 來源:一起來出版提供 音調高低,對於女性來說是個棘手的問題。我們正常說話的聲音不是尖銳又煩人,就是太低沉、不像個女人在說話。事實上,我們可能得練習一輩子,因為到底怎樣叫「剛剛好」,到現在還沒人知道。 邀功 來源:一起來出版提供 要描述自己的成就,你得在「吹噓」和「隱藏」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這當然很困難,因為如果拿不出成績,你看起來就是不夠格,但如果表現得太過,又顯得你目中無人。在此我只能祝你好運了。 談判 來源:一起來出版提供 還沒談好薪水之前,絕對不要先接受那個職位。但你提出要談判的話,可能會顯得咄咄逼人,而如果都不談判,對方又會以為你覺得自己沒價值。所以,你得試探一下新老闆的態度。問問如果他們是你,在這種情況下會怎麼做。或者乾脆別問了,這註定失敗。 當你找到一份新工作,這些相互矛盾的建議可能會讓你困惑,甚至不知所措。然而,如果你表現得太強勢或太有權力,那麼最終你可能會落得兩手空空。 你得讓一切順其自然。所以,忽視這些建議,但也要遵循這些建議,同時保持獨立思考。這一切,就是為了找到那個根本不存在的完美平衡。 *本文摘選自一起來出版《這樣說話,最聰明!》 {DS_BOX_37722} 責任編輯:陳瑋鴻核稿編輯:倪旻勤 ... 2024.06.25
職場 職場高手都懂用!4個小技巧,「番茄鐘工作法」幫你提升工作效率、提早下班 本文將詳細介紹「番茄鐘工作法」的使用原理、6大具體操作步驟、4大優勢及4大技巧,助你遠離病入膏肓的拖延症... 2024.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