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職位

共有 3468 則相關文章

職場

SEMICON Taiwan國際半導體展落幕,匯聚超過1110間廠商參展。今年AI熱潮爆發,能帶動半導體薪資成長嗎? 104人力銀行觀察近10年20萬筆半導體產業求職會員薪資,2024年平均月薪5.9萬,在63個產業中,僅次於電腦及消費性電子製造業、排行全產業第二。 依地區,北部半導體平均月薪突破6萬、中南部逾5萬;依職務,上游產業的類比IC設計工程師平均月薪逾10萬,下游產業的國內業務平均月薪5.8萬,擠進下游產業的前5大高薪職務,也為非理工科系最有機會切入的半導體高薪職務。 半導體薪資全產業第二!5年薪資增幅15% 居高薪產業之冠 來源:104人力銀行 104人力銀行大數據顯示,2024年半導體平均月薪5.9萬,年增幅4.6%,高於去年增幅2.8%,2024半導體景氣回溫加上AI帶動產業應用發展,企業留才攬才更願意提升從業人員薪資。 看長期,近5年半導體業薪資增幅15%,居5大高薪產業(電腦及消費性電子製造、鞋類/紡織製品製造、投資理財、軟體網路業)的最大增幅,半導體產業依舊為近年台灣經濟的重要支柱。 北部半導體平均月薪破6萬最高,南部半導體增幅5.5%最多 2024年半導體各地區平均月薪,北部6.2萬最高,中部5.3萬,南部5.4萬;各區增幅,受惠於2023年南科產值超越竹科,南部半導體薪資年增幅5.5%居各區之冠。 IC設計薪水可達9.2萬以上!上游演算法工程師薪資成長10% 半導體上中下游前5大高薪職務(單位:元) 排序 上游IC設計 中游IC製造 下游IC封測 職務名稱 平均月薪 職務名稱 平均月薪 職務名稱 平均月薪 1 類比IC設計工程師 103,672 類比IC設計工程師 94,106 硬體研發工程師 60,531 2 數位IC設計工程師 98,723 數位IC設計工程師 91,584 半導體工程師 59,668 3 演算法開發工程師 92,190 韌體設計工程師 88,328 軟體設計工程師 58,940 4 硬體研發工程師 91,169 FAE工程師 72,594 FAE工程師 58,075 5 韌體設計工程師 90,270 電子工程師 69,744 國內業務人員 57,892 資料來源:104人力銀行 AI熱潮持續,半導體產業鏈上中下游的15個高薪職務中,有14個為工程師。以上游類比IC設計工程師平均月薪10.4萬最高,在上、中游從事類比或數位IC設計職務,薪資可達9.2萬以上。 演算法開發工程師薪資9.2萬,與2023年平均月薪8.4萬相比,薪資成漲近10%;唯一非工程師的職務為下游國內業務,薪資5.8萬,是非理工科系投入半導體爭取高薪的切入點。 *本文獲「104職場力」授權轉載,原文:2024年半導體平均月薪5.9萬年增幅4.6% 上游類比IC設計工程師月薪10萬最高 責任編輯:倪旻勤 ...

2024.09.13

職場

我一直以「交接達人」自詡。記得第一次離職,我便留下長達數十頁的excel交接表單,小至商品庫存擺放的位置,大到年度業績的推算邏輯,我都鉅細靡遺的留下工作守則,務必做到讓下任新手無痛接軌的程度。 然而,我對工作交接抱持的當責和善念,卻從來沒有回到自己身上。這十幾年來,每當我是那個接任的新手,交到我手上的總是一紙殘破不全、僅寥寥可數的交接清單。很難從其中探知完整的來龍去脈,有的甚至沒有交代必要事項,像是迫在眉睫的專案、預算動支的幅度、還有檔案存放的位置。 所有想得到、想不到的一切,都要重頭親自摸索。直到我將脈絡摸熟,再替接任新手留下全套的SOP武林秘笈為止。這個週而復始的循環,在我離開外商的時候,被徹底打破。 不需要在交接工作上逞英雄 當我熟門熟路的依循過往經驗,再度準備起草一份無敵細瑣的交接清單,一位身經百戰的好同事,忍不住出聲提醒我:「不需要在交接工作上逞英雄。」這是什麼意思?我沒聽懂。 原來,同事觀察我好一陣子,「我知道你是使命必達的人,但,別把交接本身,當成使命,只需要盡到清楚交代的義務就好。尊重並相信接任的新人,會用自己的方式看待這份工作。」 當下,我受到不小的震撼,同事對於我的觀察分毫不差。而她看待交接的觀點,雖與我背道而馳,卻直指被我忽視已久的盲點。我之所以堅持留下萬無一失的交接清單,除了責任心、榮譽感,還有骨子裡的驕矜與自傲,深信唯有按照我留下來的方式或步驟,才能達成超水準的工作表現。 真的是這樣嗎?我已無從查考。不過,印象中,我記得不是人人都感激如此鉅細彌遺的交接清單。在交接會議上,我常常看到漫不經心、左耳進右耳出的敷衍表情,有可能他們不是對接任新工作欠缺熱情,只是不想被下指導棋。 尤其是當工作到一定年資,爬升到管理職級,交接宜簡扼、不宜拖沓。重點不是教導接任者「如何做」,因為大家各有經驗與技能去重新賦予職能新的意義,充其量只需要精準傳遞「有哪些重要的事」,說明這個崗位的範疇與職責。 於是,我在外商留下的交接清單,是我有生之年以來最簡要的版本,只涵蓋了任務與目標、資源與KPI、進度與期限,但仍然被不少外商熟手戲稱為「三娘教子」。 大家異口同聲的告訴我,「幫助繼任者勝任工作,不是你該擔心的事情,你該做的,是以最具效益的方式,把工作交付出去,然後做好準備,接手你的下一份工作。」 專業工作者不抱怨交接詳不詳細 交接工作的心態發生質變以後,我也以全新的眼光,來看待轉赴新職的交接作業。不再像過去那樣,心裡暗自責怪對方,文件準備不夠齊全、背景交代不夠周全。我已經不是初入社會的菜鳥了,前手原本就沒有義務教會我,該怎麼成為一個團隊的領導者,那是我的工作。 所以,在有限的時間內,我將提問的功力發揮到極致,不拘泥細節,只專注大方向,去釐清部門的優先排序、團隊戰力和潛在的風險。我心裡也打定主意,不管聽到什麼,都要有從零摸索、打掉重練的覺悟。 看到這裡,請別誤會我是在勸人「擺爛」,如果你正預備離職,確實交接的確是當責的表現,然而不需要交接過度,將個人經驗製作成秘技攻略,留點空間給新手發揮探索,更留點餘裕讓自己轉換心境。 如果你是承接新職的繼位者,最好的就任準備,是減少被交接的期望值。我的經驗告訴我,看似處處留白、模稜兩可的交接清單,反而是一種祝福,更易於遵循自己的意志,大破大立進行改革;也利於在短時間內展現個人實力與風格,讓上下和平行單位見識到你的實力。 職涯來去難免,移交與承接,各有其時。移交工作的時候,專注在交付職務的本質,而非切身觀點。輪到承接之際,則要有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的沉著鎮定,記得自己所為何來的初心,就連風雲變色都無法輕易動搖。 責任編輯:陳瑋鴻核稿編輯:倪旻勤 ...

2025.01.07

職場

有網友說我不買房是魯蛇(Loser)觀點,我看了哈哈大笑,如果43歲、擁有千萬退休金的人是魯蛇的話,那全台灣90%的人都是魯蛇了。 特斯拉(Tesla)執行長馬斯克,現在也不擁有任何房產,他在墨西哥邊界租了一幢平價房,他當時的女友說他們的生活「有時生活水準在貧窮線下」、住安全堪慮的組合屋,若說沒有房產就是魯蛇,難道馬斯克也是魯蛇嗎?馬斯克說:「我已擁有火星了,還要房產做什麼?」資產有很多種形式,不動產、有價證券、藝術品、 黃金⋯⋯都是資產,不是有房子才叫做「資產」,且在會計學上未還清房貸的房子是負債而非資產,另外,不動產變現性差,亦無法分批變現,若需款孔急時,又碰到景氣差市場行情不佳,遠水難救近火。 最理想的狀況,當然是能買房又能存到退休金,但現實非常骨感,薪資不夠高、中年容易面臨失業,若退休金儲備計劃還不到位,就要面臨失業、公司逼退,怎麼辦? 買房好,還是存退休金好? 我43歲時因不願接受公司調派,離開職場跟同事朋友們宣布「退休」,保險公司的前同事們聽到我的退休計劃,是在29歲時買了當時公司的保單,而做的一連串退休規劃後,面面相覻。已婚的同事說:「唉呀!沒辦法,我們要養家、養小孩,哪來餘錢存。」 說完一大堆理由後,大家的目光遊移到A同事身上,因為她跟我一樣單身,沒有養小孩的理由和藉口,她在大家銳利眼神注視之下,一時情急說: 「我有買房啊!不像她租屋那麼恐怖!」我曾經請她來我30坪租屋的家,吃我親手做的牛排大餐,傍晚時分走過沒亮燈的樓梯間,竟被她形容成像鬼屋一樣恐怖,聽了她刻薄言語之後,我們從此沒有再往來了。 經過幾年,有天她打開久未使用的FB帳號,看了我的動態,這個舉動讓我感到很有意思,久沒聯絡的前同事來看我的動態,通常是因為在媒體平台上,看到我的報導或聽周邊同事說起,所以來探虛實。 她的房子當時購價約300萬元出頭,貸款利率低、成數很高,幾乎是零頭期款買入,屋況好不好見人見智, 我不發表意見,經歷10年也應該漲了不少,成了有屋階級,人生應該很開心踏實吧? 公司前一陣子易主,從外商變成本土公司,易主前他們總自豪是業界的資優生,易主沒多久新東家就出了大差錯,被金管會罰款及限期改正。已屆退休年資門檻的同事,想必在等待好時機申請退休,比較難過的是那些年資還差幾年才能達到退休門檻的同事,要讓資優生每天面對二流的管理者,真的是有如活在地獄般煎熬。根據我的經驗,外商老闆比較遵守法令,該給的退休金會乖乖給付,本土老闆並不像外商老闆大方,會想盡各種辦法,能少付一個是一個。 照理他們晚我10多年才經歷公司易主,應該有充分時間準備吧?A同事雖然有房,卻瀟灑不起來,她無法像我有骨氣的立刻說「退休」,更不甘願放棄超高的年資,現金流還是最現實的問題,退休金存不夠怎能有骨氣呢? 我年輕時選擇存退休金而不是買房,所以在職涯動盪時,支持我挺起腰桿做選擇的是「退休藍圖」,可以毫不猶豫的拿回人生主導權。 存財富、體力、健康、能力,缺一不可! 如何做到不買房,也能擁有樂活退休人生,粉圓妹提供「4存」解方: 存財富:有錢不怕沒地方住,擁有充裕的現金流,要住飯店、旅店、養生村、安養中心都可以。 存體力:身分證上的年齡無法改變,但可以改變身體年齡,永保青春不顯老態,比年輕人還要活力充沛,上山下海通通行。 存健康:均衡飲食抛除三高、慢性病、文明病, 心情放輕鬆不操煩,保持運動習慣,培養興趣、持續學習,讓身、心、靈3方面都健康。 存能力:獨立自處的技能、新潮開放的思維、具國際觀的眼界、廣納百川的心態、適應環境的身體,用少少錢也可以游牧世界。 這「4存」說起來很簡單,共通點就是「紀律」, 若能像粉圓妹一樣懂得長遠布局、紀律執行,把自己塑造成年輕人的體態、年輕人的思維、年輕人的技能,凡事不需要依靠別人,吸引許多人主動說要將房子租我, 而不是拒絕我。 *本文摘自金尉出版《29歲開始做 43歲提早退休》{DS_BOX_37760} 責任編輯:陳柏燕核稿編輯:湯明潔 ...

2024.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