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老人

共有 2453 則相關文章

生活

根據國健署2021年健康促進統計年報,65歲以上長者高達一半人口有過重肥胖問題。以國人10大死因來看,有8項疾病與肥胖相關,包含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慢性肝病及肝硬化、高血壓性疾病、慢性腎臟病,故有「萬疾『肥』為首,百病『胖』為先」一說。 對此,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理事長、台北市立萬芳醫院院長劉燦宏說,雖然肥胖對健康會產生不利影響,但考量長者身體眾多因素,不建議長者輕易減肥。以下為口述紀要: {DS_BOX_36937} 男生胖得早、女生胖得多 根據高經濟發展國家肥胖盛行率發現,男性發胖年紀大約落在35至45歲區間,與飲食及生活方式有關,由於變胖年齡較早,發生心臟病、高血壓的機率也相對早;而女性發胖年紀大多在50歲以後,與更年期及荷爾蒙分泌有關,故長者罹患心血管疾病之比率以女性多於男性。研究也發現,男性發胖後,體重成長曲線呈現持平狀態,並不會因年紀而持續增加,但是女性因發胖年紀晚加上更年期,反而會造成中老年體重持續飆升,因此,出現老年肥胖的女性比男性還要多的情況。 國健署建議,成人身體質量指數(BMI)應維持在18.5至24區間,長者BMI應控制在22至25範圍區間,以22為理想值,25屬於微胖,25以上則有過重危機。身體累積過多脂肪會增加患病風險,尤其是癌症中的乳癌及大腸癌就與肥胖有高度相關。肥胖是罹患乳癌的危險因子之一,女性BMI大於25,會增加17%的罹患風險;BMI大於30會增加37%罹癌風險。大腸癌則與飲食習慣、纖維質攝取不足相關,長期不良飲食也是引起肥胖的元凶。 微胖才有「本錢」生病 多數人對於肥胖的認知都是不好的,或是認為體重莫名減輕,可能是因為罹患癌症。不過,根據美國研究發現,住在安養院中的退休老榮民,微胖的長者反而比偏瘦的長者活更久,不僅如此,洗腎及慢性病患者亦有此情形,故將此現象稱為「肥胖的謬論」。 所謂「肥胖的謬論」指的是,長者隨著年齡增長導致身體機能下降、骨質流失,當微胖的長者患病時身體較有「本錢」消耗,其肌力與營養可支撐抗病期間的身體耗損,且發生跌倒意外時,也有足夠的脂肪保護以降低傷害,而骨感或偏瘦的長者則反之。 維持健康的關鍵,其實在於肌肉量的維持而非脂肪的多寡。體重莫名減輕,也未必是癌症,反而有高機率是肌少症;若長者體重增加、肌肉減少則會有肌少症肥胖的問題,尤其是長者常見的飲食習慣,如:煮一餐分多餐吃、菜色單一營養不均,以及老了吞嚥功能下降、胃口不佳而吃重口味的豆腐乳或醬瓜當配菜,長期下來會導致肥胖及營養不均的情形,且無運動習慣者,其脂肪累積速度遠遠超過肌肉與骨骼的流失。 長者靠運動減肥最安全 肥胖雖會對健康產生不利影響,但考量到多數長者患有慢性病等因素,仍不建議長者輕易減肥,尤其是168、只吃單一食物等與斷食相關的減肥法一概不推薦,不僅影響長者的蛋白質攝取,長期下來還會造成肌肉流失,增加骨質疏鬆及肌少症的風險。而生酮飲食、阿金飲食法則需要先評估個人身體狀態是否合適。 有減重需求的長者應高度小心,並採2階段減重。第1階段,從運動下手、不調整飲食,以肌力訓練、有跳動之運動為主,或透過「高強度間歇運動」增加運動時間。第2階段,針對無法運動或運動減重無效者,則可微調飲食內容或遵循地中海飲食,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取,每餐的飯量減半,增加蛋白質及好油的攝取,同時搭配運動習慣。若有慢性病合併肥胖問題的長者,可諮詢醫院附設的營養衛教門診參考專業飲食建議。 雖然只靠運動減重的效果不彰,但相較貿然節食來得安全,同時又能訓練肌力,減少肌少症風險。另外,對於爬山、騎單車會不會傷膝蓋的說法不一,實際上取決於長者先前有無相關經驗和自身肌力、體力的基礎及耐受性;而快走、慢跑雖然可以減脂,但無法鍛鍊肌肉且對心肺功能的幫助有限,不建議做為肌力訓練的選擇。 {DS_BOX_36936} ...

2024.02.07

國際

日本面臨快速的少子化、高齡化現象,社會發生前所未有的改變,以「家庭」為核心的傳統家庭結構逐漸瓦解,2020年的日本全國普查顯示,單獨居住的家庭佔38%,三代同堂的家庭僅有4.1%。 這種變化不僅影響了老年人的生活品質,也挑戰了社會的基本運作模式。2023年初,一名住在新潟縣、八十多歲的奶奶,因為腳骨折被送往醫院。然而,由於她沒有家屬能簽署手術同意書,醫院拒絕了她的治療。 其實這樣的案例在日本並不少見,根據2022年的一項調查,15.1%的醫院和醫療設施,在沒有家屬同意的情況下,拒絕患者入院治療。 隨著家庭結構改變,日本也出現了更多元、獨立的生活型態。 7位奶奶的共生公寓 約15年前,兵庫縣尼崎市的一棟公寓內,有7位年齡落在7、80歲的奶奶們,成立了名為「個個七人小組」的小社區,開創了替代家庭功能的共生之路。 這些奶奶不外乎是單身、離婚或喪偶,這種獨居情況,在超高齡的日本社會中十分常見。 5月中旬,個個七人組舉辦每月一次的「週六沙龍」活動,吸引30位當地居民參加。當天,一位患有唐氏症的男性鋼琴家進行演奏。當演出結束時,已經77歲的川名紀美向觀眾說到:「請大家下次再來參加。」 這一切始於一句「要不要一起?」的簡單邀請。個個七人組的成員最早有10個人,她們是在2003年4月的一場年老居住問題研討會中認識的。在分組討論時,她們萌生出「共生住宅」的計劃,理想居住條件是靠近車站、陽光充足、安靜且價格便宜。 然而,4年過去,始終沒有找到符合條件的房子。起初的10人團隊也減少到只剩7個人。直到2007年秋天,田矢菊偶然收到一張新建公寓的傳單,讓這項計畫起死回生。 新建公寓距離車站步行僅5分鐘,由於是借地興建,因此價格相對便宜。田矢趕緊聯絡了其他成員,7個人一起參觀樣品屋,隨後各自申購了屬於自己的公寓。 後來只有4人搬進來,另外2人則是繼續住在原來的地方,還有1人從東京來回通勤。田矢說:「雖然不完全符合一開始的共生住宅計畫,但能和朋友們住在同一棟樓,感覺真好。」 當時,這7人的年紀都落在6、70歲之間。她們從事的職業包含播音員、社福機構幹部、文案撰稿人或大型企業宣傳。她們參加的理由也各不相同,但有一個共同點:她們不停的工作,現在都是獨居生活。 她們決定自稱「個個七(人組)」,並訂了幾項共居原則: 保持適度距離,不依賴彼此。 不互相照護,但有困難時全力幫助。 後來,她們也開始定期舉辦每月一次的「週六沙龍」,邀請醫生、音樂家和落語家(編按:日本的單口相聲)前來主講。到了2024年5月,週六沙龍已舉辦135次,成為當地居民結交朋友的重要平台。 她們過去忙於工作,沒有培養興趣,現在開始一起學習書法和樂器,並舉辦「文化祭」,發表學習的成果。 成為彼此失智或死亡後的委託人 在週六沙龍中,還有一項特別計畫——「如果面對死亡」。她們邀請律師為每位成員簽訂「失智代理契約」和「死後事務委任契約」,並留下遺囑,以便自己罹患失智症或離世時,能有信賴的人代為管理財產、處理葬禮、遺物。 2018年,其中一名成員的帕金森氏病情加重,難以外出,開始需要居家長照服務。2019年春,一位成員搬回東京,她們也尊重這位在東京出生長大的成員,想要「在人生的最後時刻回到東京」的選擇。 2020年秋天,另一位同住成員被診斷出患有阿茲海默症。最早注意到失智症徵兆的人,正是她們。一開始交由醫生診斷時說沒有問題,但其他成員明顯感受到她的病情加重,於是帶她前往專門機構,最終確定是阿茲海默型失智症。到了2023年10月,由於無法再獨自生活,只能搬進照護之家。 現在個個七成員剩下田矢、川名和一ノ坪良江3人住在共生公寓裡,還有1位沒住在一起的市川禮子。雖然成員逐漸減少,但她們一致認為,有彼此的陪伴,現在的生活依然快樂。一ノ坪良江笑說:「晚上出去倒垃圾時,看到朋友的房間有燈光,就會感到安心。」 和誰一起度過人生最後時光? 2020年日本國勢調查指出,單身家庭比例為38%,超過育有子女的家庭25%,以及2人家庭的20%。隨著家庭結構發生變化,許多日本人對「個個七人組」的理念表達認同。 專門研究高齡生活文化的專家小谷綠,在40多歲時失去了丈夫,長年獨自生活。她說:「隨著人口減少和老齡化,無法依靠血緣關係的人越來越多。如今更重要的是在健康時找到生活夥伴。」 由「共生住宅」替代家庭。這些透過興趣聯繫在一起的團體,因為擁有共同點,比較容易參與其中。也因為擁有共同的經歷,彼此能安心的分享失去配偶的悲傷。 在面對老去、生病、死亡的時候,思考自己想和誰一起生活,是每個人都需要面對的課題。資料來源:日經新聞 責任編輯:陳瑋鴻核稿編輯:湯明潔 ...

2024.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