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商業周刊》1926期-訂戶雜誌寄送說明

美國職棒

共有 165 則相關文章

國際

大谷翔平作為「紀錄之子」,直接把棒球員的薪資頂到更高的天花板去。有人覺得道奇隊很盤,但也有人覺得這一切很有意義,怎麼說呢? 我曾經多次發文提到一個現實:棒球的影響力在世界上是遠遠不及足球的;而在美國,它的影響力也今非昔比。 7億美元對於棒球的意義 7月,世界足球巨星C羅拜訪日本時,被日本記者一句「有聽過大谷翔平嗎?」突襲。C羅本人雖然臉上掛滿笑容,但仍誠實的說出「No」。這提問瞬間讓場面凍到冰點,也令不少網友直批這位記者十分不專業。 「棒球和足球我都喜歡,但是棒球在世界上是少數」,一名網友的留言就是正解。 沒錯,大谷是世界上最強的棒球員,但不看棒球的人未必聽過他。C羅的不知道,這絕對不是羞辱,而是人口基數和商業運動熱度的正常反應。 然而,道奇把總薪資7億美元的合約端出來,一腳把Lionel Messi的紀錄6.74億踹下去;也許大谷可能不看重錢,但這似乎像是大谷用自己的身價向世界喊話:「各位來看看棒球吧!只要你有實力,我們這個市場也很有潛力。」 這個消息放出來後,你認為會有多少人表示疑問,這個日本人到底是誰?他怎麼可能捧著比我偶像Patrick Mahomes或Lionel Messi更高薪的合約?也許我應該試著瞭解棒球,也許我應該搞清楚這是怎麼回事。 這紙合約的宣傳效益,已經遠遠大過送6萬個、甚至送60萬個棒球手套給全世界。 道奇與日本球員的淵源 原隸屬於洛杉磯天使的大谷翔平,於9日確認轉隊至道奇後,這支球隊的討論度立刻升高。確實,它是台灣人最熟悉的隊伍之一,但對於日本球迷來說呢?其實有更深的意義。 這支球隊創立於19世紀,是大聯盟中歷史悠久且傳統深厚的球隊之一。他們總共獲得7次世界大賽冠軍,更是季後賽的常客。 最近一次是在2020年擊敗光芒奪冠。對於渴望勝利的大谷來說,道奇絕對是最理想的球隊之一。 道奇歷史中,和日本的淵源必須從1995年,被逼到走投無路的野茂英雄選擇加入開始說起。 他在第一年就取得13勝,並成為日本大聯盟球員史上,第一位獲得新人王的球員;因此,在許多日本球迷、年輕球員眼中,道奇就是他們認識的第一支大聯盟球隊。 也正是從那時開始,道奇成為那座橋樑,建立許多日本球員進入大聯盟打球的夢想。要知道,在野茂英雄以前,大聯盟可是他們認為遙不可及的存在。 在大谷翔平的紀錄片中,他也毫不保留的提到這一點:「從我很小的時候就知道,世界那端的大聯盟,就是棒球的最高殿堂。」 之後,黑田博樹、達比修有等人也前仆後繼為道奇效力。歷史上,雖然有高達9名日本球員,但從來沒有人在這支隊伍拿到冠軍過。 因此,即將成為第10位的大谷翔平,自然引起外界的高度關注,期待他能否成為在道奇奪冠的首位日本球星。 昔日恩師栗山英樹,在收到消息後也發表評論:「我一直相信他會成為世界上第一的運動員。從火腿出發經過了5年,之後在洛杉磯天使6年獲得如此高的評價。這與收入無關,而是單純替他感到高興。」 「我再一次感受到他真的很努力。但這張合約的開始不是結束,我認為從現在開始才是挑戰。在新的舞台,他必須為棒球界帶來更多東西。」 「我期待著他繼續創造更多傳奇。」 資料來源:Sportskeeda、讀賣新聞 *本文獲「小林文字燒下野本舖」授權轉載,原文連結。 責任編輯:陳瑋鴻核稿編輯:倪旻勤 ...

2023.12.12

財經

「他是那種寧可在平安夜繼續練習棒球,而不是帶女孩子出去吃飯的人。我意識到只有像他這樣的人,才能去到無人想像的地方。」 栗山監督說。 那一年的12月,大谷翔平被捕捉到一個人在空盪盪的室內打擊場練習;而不到10年,他已經在大聯盟寫下諸多紀錄;今天,他再度以全票拿下MVP,這是歷史上的頭一遭。 當時有一個男人帶著他的團隊,對著少年說:「我們希望你走別人從未走過的路,請來這裡實現你的夢想。」 他們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少年被打動;隨著時間推移,少年儼然已成長成為一名出色的男人,並且站上世界的舞台巔峰。 今年初,男人接受美媒訪問時說:「我要向日本孩子們展現,不管你來自哪裡,只要你努力,就可以站上這個舞台。」 當時,全世界的孩子們都被他所感動。然而,這一切感覺似乎已久遠。不過,那僅僅是12年前,故事要從一條令人心碎的裂縫開始⋯ 無法被定義的人 2011年6月,人們還停留在東日本大地震的驚恐中。時任球評的栗山英樹,正在觀察一支因震災受損的高中球隊。 那支球隊將和花卷東舉行練習賽;在哪裡,栗山英樹首次見到大谷翔平。 「從後方觀看到他的投球和打擊,我確信了他的潛能;只是感覺沒有人能定義他是投手還是野手,我認為沒有人能夠扼殺其中一項。」 然後,彷彿命中注定般,栗山在那一年的秋天接下北海道火腿兵符。球季開始前,他不只掌握球隊的運行,還對當年選秀發表個人意見。 「我們應該指名誰?」 和GM山田正雄及吉村浩會議中,他初次提起大谷翔平的名字;討論中,管理層多次詢問。 「他到底是投手還是野手?」 我只能說,他是無法在兩者中被選擇的球員;當時所有人中,沒有任何人能清楚說出他是誰。 「二刀流」這個名詞誕生以前,栗山英樹及火腿管理層都對他身上,巨大的才華感到敬畏。 他比我想像更加強大 2012年選秀會前一個月,火腿的球探總監訪問了花卷東;他去找大谷翔平,本屆選秀的一尾大魚。 「我知道他打算直接挑戰大聯盟;但老實說我認為這是瘋狂的,甚至我以為談到過去的例子,就能夠輕易動搖他。」 出乎意料,大谷保持著冷靜如鋼的態度。 「無論我怎麼說,他的表情絲毫沒有改變。我感受到一股難以置信的意志,並且意識到這不只僅僅於表面,而是發自內心深處的本質。」 他比我想像更加強大,真是尷尬。 即便如此,北海道火腿並沒有更換第一指名。「選秀是為了得到我們想要的球員,而不是能夠得到的球員」,這是GM山田堅定不移的話語,就如同大谷鋼鐵般的意志。 2012年10月25選秀會當天,北海道火腿成為十二球團中,唯一指名大谷的球隊;然而,大谷早已表明要前往大聯盟了。 選秀後一週,球探總監獨自去一家親子餐廳,他仍然在尋找改變大谷想法的一絲希望;在那裡他萌生出一些想法⋯⋯。 岩手奧州市,預計進行的第二次大谷家中拜訪,一個模糊的進展出現了。 我們並不是要求他加入火腿,而是邀請他來這裡實踐夢想,每個人都是抱持著這種感覺。 「我想如果繼續嘗試說服大谷,談判馬上就會結束,因為在他眼中,我們是阻止他前進夢想的敵人;所以我想如果是他的父母,可能是最理解他的人。我把報告整理並交給他們,也許,大谷會有機會看到它⋯⋯。」 「大谷翔平;夢想指南」,大渕總監將這份30頁的詳盡報告書交給他們,並用投影機進行解釋。 結束後,他們也向媒體公開這些資料;開始,輿論發生一些變化,北海道火腿似乎變成一個不錯的選擇⋯⋯。 揮之不去的焦慮 由於決定權在大谷手中,談判隨時可能會結束,這樣的焦慮一直存在大渕總監的腦海;此時一個全新的詞彙出現了,它就是「先驅」。 「過去的談話中,我們曾經得到的情報。大谷的願望之一,是他想成為一名先驅,我認為這是他最大的夢想。」 這個夢想也源自,為何他想直接挑戰大聯盟;雖然確實這在日本是第一次,但南韓已有先例了。 雖然感覺到大谷想走一條從未有人走過的路,但他自己也不清楚這條路到底是什麼;對他來說,浮現在腦中的是王牌投手和最強打者的雙重身分,這也是栗山英樹在眾多會議中,多次提到的。 「大谷是,一名不只是投手或是打者的球員。」 第二次交涉,大谷本人出席了。似乎,他已經看過那份報告了,但無論談話為何,他仍然不為所動。 「他一句話都沒有說,我意識到他一直堅持在說『不!』的態度。」 但當山田明確表示,球團決定將他訓練為王牌投手兼四棒後,大谷表情改變了⋯那一刻!他似乎微微笑了一下。 隨後隔一天,球團組織將這個計畫正式定調為「二刀流」,它被公布在每一家報紙的頭版上;接下來,排山倒海的批評聲浪,不斷迎面而來,並解釋這一切有多不尋常。 當事情開始發生變化後,大渕總監決定把剩下的工作交給栗山監督。 「山田做出網羅他的決定,我訴諸邏輯,最後再交由栗山監督提供情感,我認為唯一能做到這點的就是他;當栗山接管球隊以後,火腿球員們明顯發生變化,他是一個能真正為球員設身處地著想的人。」 一條全新的道路 栗山監督在第三次交涉見到大谷,從見到他的第一天,他就說了這段話。 「我希望你走一條別人從未走過的路。」這是對一名二刀流球員的邀請。 「根據我多次前往美國並觀看那裡的比賽,小聯盟是不承認二刀流球員的。那裡環境競爭激烈,有更高的受傷風險;我認為翔平是可以改變棒球的存在,因此堅信這條路是絕對正確的。」 「如果是你的家人,你會怎麼想?」 「你想要怎麼做來實現你的夢想?」 沒有任何計畫的我,只能用這些問題來觸碰他的心;我甚至一次都沒有說過,「來北海道火腿吧。」 和大谷的最後交涉在奧州市的一家酒店舉行,這是最後決定,他是否前往美國的場合。 最終,在這充滿緊張氣氛的房間裡,栗山監督得到了他想要的答案;面對這位在岩手球場就留下深刻印象的年輕人,他的才華讓人感到無比喜悅。 但那個快樂非常短暫;下一個瞬間,一種完全不同的情感佔據了他的心。 「我開始感到害怕,從未有過那麼害怕的感覺⋯曾經堅信我們能夠成功,但現在卻開始懷疑自己。因為,我們還沒有任何具體的作法讓二刀流成為現實,這種恐懼是我唯一能感受到的。」 「一條別人從未走過的路」,這句話也可以當作是對栗山英樹自己說,因為他必須引領大谷翔平,進入這全然未知的領域。 不斷迎面而來的逆風 從2013年開始,火腿隊上的空氣產生改變;來自於這位與眾不同、開創新徑的球員。 「你還好嗎?」這個問題指向他的身體,還有投手、打者的雙重訓練;當然,也指向心理狀態。 對於一位二刀流球員來說,逆風總是吹拂而來。有批評者曾經說他應該是投手或是打者;然而現在卻又說他應該專注打者、或是專注投手,完全顛倒過來。 各方不斷湧現出消極的意見,認為他的才華正在被浪費,二刀流應該被放棄才對;而且不止於外界,甚至在球隊內部,也有一些人保持這些觀點。 「每個人都是根據經驗在判斷,在看過翔平的投球和打擊之後,我感覺自己無法做出決定;但解釋是完全沒有用的,我們必須用成績來抵銷這些批評。」 作為監督,每天都必須面對勝敗的壓力,對於這些批評栗山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大谷只有20歲,他是否會被這些批評而擊倒呢? 這樣的擔憂,讓栗山選擇在一個安靜且安全的地方,詢問大谷對於那些批評適應的狀況如何。 但大谷的回答沒有在表情上產生變化。 「什麼?我沒有聽到任何批評。」 在當時的訓練主教認為,應對批評聲浪最好的方式就是以結果回應。 「但大谷完全沒有意識到那些批評,而且他似乎更專注於如何在這兩個職位上表現出色;精神上和身體上可能有許多困難,但他從未向任何人展示過。」 二刀流的存在是為了球隊 2016年也就是大谷職業的第四年,是栗山監督終於感到走向二刀流之路的開始。 五月底和樂天的比賽,他們取消DH制度,指派大谷作為6番打者的投手出賽。 這場比賽他投出七局,球速超過160公里且只失掉1分,打者部分貢獻3支安打,並在比賽中每個環節都擔任主導角色;此時此刻,毫無爭議的二刀流終於誕生了。 剛開始,初始的投球總是小心翼翼,我對此感到擔心。直到他開始轉換二刀流上場,壓制對方打線並接連著安打,看到這一切,我想⋯⋯ 「噢,也許這是可以的!」 「我感覺到它終於開始了!」 然而奇蹟發生了,火腿在今年賽季不斷追趕領先的軟銀;距離11.5勝差時,他們最終以王牌投手大谷的1安打無失分,高達15次三振贏下壓倒性勝利。 「過去有人說,我們不可能同時創造出,一個王牌投手和最強打者;但現在兩個都擺在我們手上了。」 當然,如果只是創造一位二刀流球員,那意義顯然不夠重大,二刀流球員的存在是為了贏得比賽。 這個賽季,他成功做到了。在結束的最後階段,只要再投三局就能拿下防禦率王的獎項,我問大谷這個時候該怎麼做,他回答說:「這不在我的考慮範圍之內。因為你說過,我應該幫助球隊贏球,對吧?」 平安夜的打擊練習 那個賽季,栗山成為日本最頂尖的監督。大谷被選為投手和指定打擊的最佳九人獎,這是日職首次的創舉。 然而對兩位來說,這並不是巔峰。 那一年12月24日,栗山英樹收到了一份令他心碎的禮物。就在太陽快下山時,手機響了;一段影像從火腿公關部門發送過來。 他們說,大谷被捕捉到在一個空蕩蕩的室內練習場,進行打擊訓練。 「他是那種寧可在平安夜繼續練習棒球,而不是帶女孩子出去吃飯的人。我意識到只有像他這樣的人,才能去到無人想像的地方。」 栗山監督注意到承諾的時間快到了,他已經徹底窺探到了大谷的內心。他會出國嗎? 「我會去美國」;大谷的回答非常堅定。 2017年賽季結束時,他將前往美國。大谷向大聯盟所有30支球隊發出詢問涵,經過快速篩選,最終與7支球隊談判。 最後,決定前往洛杉磯天使;因為他們表現出最好的意願和環境,以維持大谷的二刀流之路。 離開時大谷說:「初來乍到,幾乎沒有人認為我能夠成功。但那些人都是為了我而來的,這對我來說就是一切。」 栗山在兩人獨處時問大谷一些問題。 「你真的沒有聽到任何人對你的批評嗎?」 「你在心理狀態上是否曾經到達瓶頸?」 大谷聽到這些問題後微微一笑:「不,呃⋯這⋯比我想像還要少。」 他理解周圍所有人的觀點,之所以會說沒有聽到任何批評,只是因為不想讓任何人擔心。 他們告別時,栗山送給大谷的投手板上刻著:「我相信你會成為世界上最偉大的運動員。」 然後,那一刻栗山終於得到了解脫;自從大谷選擇北海道火腿後,他一直被恐懼所困擾著。 「雖然我相信他在某個時候會回到日本,但也有一種不想再和大谷打球的想法。我一直擔心、一直害怕,如果像他這樣的天才被毀掉,我必須付出很大的責任。五年來我每天都很害怕,但無能為力,這就是為什麼我會說是一段美好的回憶。」 這些人的決定,才開創出這條路 2021年賽季,大谷在天使隊擔任王牌先發,同時參與美聯的全壘打王爭奪戰。他成為了焦點,美國對於二刀流球員感到震撼並引起騷動。 看到這裡,大渕總監心生感概。「如果他沒有先在日本打球,也許難以做到現在美國的表現,在我心中這是毫無疑問的。我認為大谷和栗山監督能夠做到,當時的我能夠想像,這是因為有他們的堅持。」 他以這個組織,當時所有人所做的每個決定,因此開創通往美國的二刀流之路而自豪。與此同時,彷彿一切從一開始就已經被確定下來了。 「不僅僅是我們引導了他,我覺得從一開始就註定他會走上那個舞台,他只是被他所需要的環境所吸引而已。」 每當看到大谷不將任何事當作阻礙時,就感覺很神奇。 「頂尖運動員不斷提升自己,雖然可能有很多人受到使命感驅使而付出努力。但我感覺大谷只是認為這樣很有趣,他覺得能同時投球和打擊,比棒球中的任何事情都還要更有趣。」 最近,我一直在想,這也許是他最大的特質。 *本譯文獲「小林文字燒下野本舖」授權轉載,原文連結/出處:文藝春秋。 責任編輯:陳瑋鴻 ...

2023.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