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 越南「轉大人」爆4難關!房市倒10萬家、大缺電⋯台商:沒發生這些才要怕 越南先是歷經房地產市場動盪,而後,又有出口金額連續衰退;今年5月,電子業群聚的北越,更爆發一場無預警的缺電風暴... 2023.07.13
焦點 2024總統大選》候選人「能源」政見總整理,核電怎麼解決?誰能讓台灣不缺電? 國民黨候選人侯友宜、民進黨候選人賴清德,針對核能、再生能源,各提出哪些政見,怎麼推動台灣能源轉型同時確保不缺電... 2023.10.16
國際 AI耗電只是冰山一角!「這項設施」成最大吃電怪獸 人工智慧(AI)崛起,然而科技大廠憂心高耗電將成為制約AI發展的瓶頸,可謂沒有電就沒有AI。 AI到底多費電?數據分析能嚇死人 美國新聞網站Vox一篇分析指出,國際能源總署(IEA)1月發布今後2年全球能源使用預測,首度納入資料中心、加密貨幣和AI相關領域的電力消耗評估。IEA估計,截至2022年,這3類領域的用電量加總占全球能源需求近2%;然而到2026年,需求量會翻倍,相當於日本全國一年的用電量。 報告認為,能源需求成長最快領域之一是訓練生成式AI,它需要大量能源進行訓練和產生查詢答案。舉例來說,訓練像OpenAI的GPT-3這種大型語言模型一回,就需用上近130萬度的電,約合130個美國家庭的一年用電量。更直觀一點,串流媒體Netflix播放1小時約需0.8度電,訓練GPT-3一回的用電等於能讓一個人看185年的Netflix。 另據IEA的資料,每請求ChatGPT解答一次的用電量,是用Google搜尋一次的9.7倍,如果ChatGPT納進平均每天進行約90億次搜尋的工具,每年將增加10億度電,相當於歐盟居民150萬人一年用電。 美國的科技新聞網The Verge指出,荷蘭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VU)博士生德伏里斯(Alex de Vries)專研加密貨幣與AI耗電。根據他的計算,到2027年AI領域一年用電約為850億到1340億度電,「這等於屆時光AI耗電就約占全球用電的0.5%」。 AI耗電只是冰山一角,資料中心更是吃電怪獸 AI耗電看上去是天文數字,卻遠不及加密貨幣和資料中心。包括微軟(Microsoft)遇到的難題顯示,制約AI發展不僅是AI本身能耗,還有配套基礎設施的能耗及電網的承載力。 資料中心標準組織Uptime Institute發表的報告顯示,2020年全球大型資料中心的平均能效比約為1.59,意即資料中心的IT裝置每消耗1度電,配套裝置就消耗0.59度電;額外能耗中絕大部分用於冷卻系統。有調查研究顯示,冷卻系統的能耗可占資料中心總能耗40%。 隨加密貨幣和AI發展,各家科技大廠的資料中心規模不斷擴大。據IEA統計,美國在2022年坐擁2700間資料中心,消耗全國用電4%;預估這一比例到2026年將達6%,屆時恐電力吃緊。 富國銀行(Wells Fargo Co.)發布評估未來電力需求的報告指出,AI興起、半導體和電池製造擴張及車輛電氣化,預計到2030年美國整體電力需求將增20%。美國一些營運商認為在可預見的未來,大量新的核電容量還來不及上線,建設將可再生能源連接到電網的輸電線也需好幾年時間,電力供應短期內仍將仰賴天然氣。 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4月發布的報告顯示,天然氣預計將滿足AI和資料中心電力需求成長的60%,剩下40%才是再生能源或其他來源。 氣候暖化雪上加霜,科技巨頭未雨綢繆 但隨氣候極端化,許多地區的電網更脆弱。 IEA報告指出,受乾旱、降雨不足和提早融雪影響,2023年全球水力發電占比跌到30年來新低,已不到發電結構的40%;被視為能源轉型過渡的天然氣,在冬季極端天氣下並不穩定,2021年一波超強寒流潮襲擊美國德州導致大面積斷電,致災一大主因就是天然氣管道結凍造成發電廠停擺。 然而包括美國在內,許多國家短期支應AI發展又不得不靠燃氣等化石燃料發電,形成惡性循環。 各國正敦促資料中心節能減排。歐盟要求大型資料中心設立餘熱回收裝置;美國政府注資研發能源效率更高的半導體;中國政府也要求資料中心從2025年起能效比不得高於1.3,並逐年上調再生能源使用比例,到2032年須達100%。 臉書母公司Meta執行長佐伯格(Mark Zuckerberg)曾在受訪時指出,AI在繪圖處理器(GPU)的供給瓶頸已緩解,但電力不足將限制AI的成長性,他相信能源生產很快會值得投資。 特斯拉(Tesla)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4月時預測,全新AI模型的能力很可能2025年底時就超越人類智慧,但前提是電力供給及硬體能滿足這個日益強大科技的需求。 OpenAI執行長阿特曼(Sam Altman)相信,核融合是AI耗能嚴重問題的解方,他已對核融合投入數億美元。 微軟5月簽署價值100億美元的綠色能源協議,是迄今最大一筆購買再生能源的企業協議,將啟動全世界再生能源建設熱潮。 雖然投資者瘋狂湧入AI領域相關投資,但高盛的分析師認為,公用事業、再生能源發電和工業領域的下游投資機會被低估,AI發展需要這些領域的投資和產品,才能永續成長。 *本文獲「全球中央」授權轉載,原文:AI與資料中心耗電驚人 正在「吸乾」全球電力? 責任編輯:倪旻勤核稿編輯:陳瑋鴻 ... 2024.09.04
彭博:台電大虧 威脅台灣晶片業 台電公司不穩定的財務狀況,正在威脅台灣的乾淨能源雄心,同時傷害台灣作為全球最大晶片製造商製造中心的吸引力,甚至增加在與中國發生衝突時的脆弱性。 彭博資訊報導,台電預測今年將再次出現巨額虧損,在維持低電價的政治壓力下,國營的台電無法將天然氣和煤炭的上漲成本完全轉嫁客戶;此外,台電押注於離岸風電,但隨著成本和延誤的增加,這種再生能源技術在世界各地都遭遇困難。 報導指出,如果台電無法在乾淨能源發電獲得足夠進展,台灣可能會喪失作為晶片製造目的地的一些吸引力。全球最大的晶片製造商台積電,是蘋果和輝達等公司的晶片供應商,台積電的目標是在2040年前使用百分之百再生能源。 台灣約有80%電力來自天然氣、煤炭及石油,重度倚賴進口的化石燃料,使其在受到中國的攻擊甚或封鎖時,變得很脆弱。 研究公司Rystad Energy的分析師巴特巴亞爾表示,「台灣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再生能源來填補核電的空白。」她指出,增加更多綠色發電需要大量資金,而台電的財務狀況引發了主要晶片製造商供電可能中斷的擔憂。 台電代理董事長曾文生日前表示,截至去年底累虧達3826億元;若今年電價平均調漲3%,今年單年虧損為1887億元。 台電28日回應,國內再生能源發電占比約10%,在國際供應鏈的要求下,綠電需求愈來愈明顯,但經過經濟部標檢局調查,國內的綠電都跟得上廠商要求的量,而台電也配合政府政策,持續開發再生能源。 工總表示,產業的發展首先要關注的是供電是否足夠,以及穩定性是否有保證,這是基本的問題,其次才談到綠電是否能滿足產業需求,由於半導體產業對於綠電的需求很高,因此政府必須重新盤點能源政策。 工總表示,太過於依賴火力發電,無法解決淨零的問題,在地緣政治影響下,對台灣也很不利,對於核電是否延役,台電已表示交由新國會決定,但即便核電廠能延役,綠電也還是不夠。 工總也說,除了核能以外,氫能也是最好的綠電,新政府一定要加快腳步。 台電去年平均電價調漲11%,但與同期燃料成本的增幅相比,台電的漲幅相形見絀。燃料成本上漲的部分原因是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出現的全球能源緊縮,2022年亞洲發電廠煤炭基準價格飆升近160%,雖然去年回吐了大部分漲幅,但仍遠高於2019和2020年的水準;天然氣也有類似情況。 能源顧問公司伍德麥肯茲(Wood Mackenzie)的亞太區電力和再生能源研究主管羅伯特.劉說,「台電是一家國家獨占的公用事業公司,因此無論哪一黨執政,它都面臨著確保低電價的政治壓力。」 亞洲其他國家的綠色雄心也受財務不佳公用事業的威脅,例如供應南韓約70%電力的國有韓國電力公司,也面臨類似困境。 台灣政府仍希望再生能源的大部分成長將來自離岸風電,即使其中許多計畫由於成本上升和延誤加劇而陷入困境;此外,要求開發商向台灣設備製造商購買設備(國產化原則)的規定,已使整個產業的麻煩雪上加霜。 ※本文由《聯合新聞網》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2024.01.29
焦點 2024總統大選唯一「企業家民調」:理想總統出爐,誰在CEO心中治國能力第一? 最怕缺電、核電熱度高 搶企業選票先穩供電・缺工又低薪,46%企業發愁,誰能解決拚經濟最大怪象・兩岸牌、... 2023.12.27
焦點 政治是可能性的藝術 大選塵埃落定,台灣人民透過選票,巧妙的對外表態、對內避險。 對外,綠營賴清德取得4成選票,雖未過半,但比第2名勝出逾九十萬票。若票數能說話,這數據表達出,主權立場與國際定位,人民選擇維持現狀,但對新領導人並不放心。 對內,藍綠未贏得立委過半席次,這意味著許多選民對兩大黨的執政、監督能力,都投出不信任票,透過選票分散權力,讓其彼此制衡。 柯文哲取得26%總統選票,且在台灣各縣市得票均超過2成。這顯示許多選民的需求未被兩黨重視,讓第三勢力得以開拓新藍海。這也埋下新政府後續可能被民間輿論與網路聲量牽制,形成「小總統vs.大網紅」局面。 回顧前總統陳水扁執政初期,立院朝小野大,內閣更換頻繁,政策空轉。跟蔡英文總統8年完全執政,通過年改、綠能、同婚等重大政策,迥然不同。 新總統恐面臨「阿扁困境」。但這一定是壞事嗎?要看從哪個角度。 未來4年,台灣情勢嚴峻。三勢力彼此制衡,可以預見,雖不效率,卻也不出格、不意外。這是選民的自動避險,也代表企業須自立自強。 這4年變數極多。美國總統大選、中共建軍百年,美中台關係進入深水區。印度、印尼、德、法舉行大選,雙印製造基地、歐洲龍頭的對台態度,將影響台灣經濟與企業布局。 在國內,物價、能源、缺工、低薪,都可能激化世代、階級、產業矛盾,掀起巨大辯論。 此時,德國鐵血首相俾斯麥(Otto von Bismarck)的名言:「政治是可能性、可行性的藝術,是次優的藝術(Politics is the art of the possible, the attainable – the art of the next best)」,特別值得參考。 性格強悍的俾斯麥,外交內政的手腕卻很靈活。為追求德國統一,他在國際上以退為進、各個擊破;為獲民意支持,反社會主義的他,推動德國成為歐洲第一個有社會保險的國家。 這種政治現實主義,也適用此時的台灣。選民把珍貴的一票分給三陣營,絕非期待內耗,而是迫使政治人物必須更務實,在爭議中找出可行性,不強求理想方案而是次佳方案,才能帶領台灣在艱險中走向未來。 ... 2024.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