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碳ESG 綠色人才1(上)》綠領始祖洞察:2024綠色工作關鍵字 為什麼你選擇點開這篇文章? 永續投資看漲、企業減碳需求大增,綠色職涯前景如何? 是因為看到新聞說再生能源、儲能、碳權、低碳解決方案服務商賺得盆滿缽滿,甚至買永續ETF、00850都賺錢,似乎錯過初升段,要趕緊進場搶主升段嗎? 是因為感覺市場被逼到了非做不可的時間點,品牌商要求減碳、歐盟推行CBAM、金管會提剛性要求、環境部收碳費等,現在進場時間點很好嗎? 是因為極端氣候造成北極無冰,北極熊活不下去;夏天的海水溫度高達38.4度,魚被迫泡溫泉,珊瑚都死光光,擔心下一代的未來嗎? 這些都是不錯的動機,而最好的動機,是為了你自己的未來。 吞舟之魚,不游枝流;鴻鵠高飛,不集污池。我們每個人一輩子至少會在職場工作幾十年,除了賺錢之外,你想要追求職涯的發展,甚至想在產業發展中扮演角色,自然想要解決產業的問題,讓所服務的產業成為經濟的領頭羊、投資人的首選。如此一來才有更好的升遷、更好的發展,誰會想要在沒有發展前景的產業裡工作呢。 綠色人才市場的三大趨勢是什麼?反ESG只是短期現象、新能源業發展備受關注、人才軟實力超重要 你可能覺得不只是綠色產業,AI產業也符合上面的描述。你別看AI這麼火紅,人類好像成了造物主,AI再怎麼神,沒有電力供應,也只是談資而已。土地、水、森林、空氣的健康才是你我的頂頭上司,如果忽略了這些最基本的限制條件,你的夢想都只是幻想。 在替自己規劃人生方向時,帶著環境意識的認知地圖,投資自己成為綠色人才,你將贏在起跑點。我們這群產業資歷加起來超過1,000年的綠色帶路人商量後,決定從職涯發展的角度、解構綠色人才市場出發,提供三大趨勢、十大最有潛力的綠色工作,為你建構一份新的認知地圖,助攻所有在綠色產業裡尋找機會的人、工作者、創業家、企業,讓我們開始吧! 土地、水、森林、空氣的健康才是你我的頂頭上司,如果忽略了這些最基本的限制條件,你的夢想都只是幻想。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趨勢一:反ESG只是短空,時間線拉長,全球目光將落在「碳中和」 綠色工作是為了保護或恢復環境品質,碳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不過因為全球已經進入「氣候緊急」狀態,可以預期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所有綠色工作將優先服務碳中和。 不過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電影中英雄的旅程一定需要出現反派,這就是ESG投資成長過熱、川普現象、通膨、經濟衰退、戰爭扮演的角色。「反ESG」勢力提出所有的質疑都很有道理,但最終是地球決定我們能不能舒舒服服地活下去。 這裡面透露出來的訊號是短空長多,歡迎你勇敢地進場,已經進場的,就勇敢地加碼,犯不著跟市場(地球)作對,對吧?! ... 2024.04.16
減碳ESG 綠色人才1(下)》徵才內容怎麼寫?百人百色的綠領職業描述,人才連職缺都搜不到 上一篇〈加總破千年資歷!綠學院親曝入行關鍵能力,相關科系竟不是首要考量〉提到的趨勢,都指向綠色產業將有更多職缺及人才養成需求。但當你上求職平台搜尋工作、在求才平台上刊登職缺,就會發現案情並不單純。 企業人資最有感的3大求才痛點 痛點一:各種自創職稱,人才找不到公司 因為品牌商、政府、投資人對企業ESG越來越重視,公司要額外做很多工作,需要新的人手。比較認真的老闆可能去聽了某一場研討會,回來就拍腦袋決定了職稱。這使得職稱五花八門、天馬行空,看職稱就可以約略猜到這個職缺是哪一個時期出世的。沒有去聽研討會的老闆則沿用公司既有的職稱,可如此一來又讓人無法搜尋到,根本不知道有這種綠色工作。 痛點二:職務描述不清不楚,人才剛上就落跑 新產業的特性就是大家都在摸著石頭過河,也因此無可避免出現人才和企業對彼此的期待有巨大的落差。 首先企業提供的工作內容描述大多天馬行空、很不清晰。面試時如果遇到很會畫大餅的老闆,你可能還被他迷住了,反正三言兩語也無法溝通清楚、先去了再說。上班後發現不喜歡,就說一句「與當初預期不符」,來了又走。企業覺得人才來了又走,真是浪費我時間,久而久之就不想花錢培訓員工。 痛點三:這不是我要的即戰力,問題是新產業上哪找即戰力? 綠色政策與法規推陳出新,也經常需要跨界整合,光是要入行就得先自學一段時間,要熟捻至少五年。公司新業務發展蒸蒸日上,誰有時間等你五年,都希望人來了就有即戰力。這對人才造成很大的壓力,陣亡率非常高。 雖然企業覺得付錢給人但是換不到產出很委屈,但我們要接受市場短期內不會有足夠的即戰力人才,因此企業得老老實實準備培訓預算,培養新人上手。 我們也要意識到,公司花錢培養你,是公司的氣度,不要視為理所當然。武功練成,就把自己論斤計兩來賣。這裡是新產業,你是共同發展產業的人才,不是豬肉。 促進綠色人才市場發展的三大解方 綠學院十年磨一劍,從領航儲能、電力交易、碳中和、碳權等經驗中學習,接下來行內人推薦的十大最有潛力的綠色工作文章,將針對上面三大痛點提出解方: 解方一:找不到適合人選?第三方協助業界定調職稱 有些工作自帶不同層次(Layer),例如在圈外人看來職稱掛ESG、永續、低碳、碳管理都像描述類似的業務,在行內人來看這些其實是不同層次、也會因公司重點不同而各異的工作,但公司可能完全大外行,全混在一起使用。 所以我們會整理市面上常見的職稱,先定調適合大部分公司使用的主要職稱,同時替你列出不同職稱、但其實類似工作的關鍵字,助你精準搜尋。期待藉由拋磚引玉,逐漸凝聚市場各方共識,避免錯過好人才或好的工作機會。 解法二:人資寫不出職務描述?行內人來寫 我們將根據每份有潛力的工作,說明其職缺出現的背景、工作內容,以及需要的學科、專業及核心能力。許多公司開條件嚇死人,開價笑死人,我們希望藉由提出行內人認同的工作內容描述,幫助老闆順利把腦中的想像化為可執行的內容,減少雙方的期待落差。 解法三:人才陣亡速度快?公司應花時間培養即戰力 在大自然裡,真正的捷徑是曲線,我們從未見過一條直線的河流到得了大海。與其守著自己的直線思維,不如透過培訓花時間,展開這個職位對內的關係、合作的對象、對誰提供附加價值等利害關係人圖像,豐富這個工作的內涵,用時間換空間,更加速即戰力的養成。 在交付給你這套新的認知地圖之前,想對你說,五千年來,有很多人改變了遊戲規則,也用他們的方式形塑了世界,這一次,該輪到你了。我們下一篇見! *本文獲「綠學院」授權轉載,原文為:【綠色人才領航地圖一】10個綠色工作就開出破萬職缺,現在進場贏在起漲點 {DS_BOX_34651} 責任編輯:張薰云 ... 2024.04.16
財經 綠領人才 開創臺灣的2050淨零未來-綠色和平於論壇中呼籲政府正視綠領人才培育總體規劃 臺灣政府的腳步明顯不足,綠色和平出席《看見臺灣改變10*10》的與會代表,專案主任張皪心呼籲政府應該系統性地培育綠領人才... 2023.08.07
財經 鎖定產業趨勢,2024年十大亮點工作、薪資出爐 CBAM碳關稅將在2026年實施收費,淨零碳排是高耗能產業轉型當務之急,如鋼鐵石化業、製造營造業等,再加上綠領人才相當稀缺... 2023.12.12
焦點 《看見台灣》十周年 「看見台灣 改變10x10論壇」擴大跨界永續對話 綠領人才需求攀升 成為年輕世代職涯新選擇 隨著企業積極落實ESG目標與淨零轉型策略,培養綠色職能或開啟綠色職涯... 2023.08.15
國際 「淨零時代 好YOUNG 行動」第三屆新北青年氣候論壇 多元視角打造未來氣候人才 ,也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永續管理與環境教育所團隊帶領青年,探索未來在永續浪潮下崛起的職能發展趨勢與新興職業... 2023.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