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2025最新所得稅級距整理!所得稅級距表、所得稅試算範例一次看 5月是申報綜合所得稅的季節,納稅人最想知道的就是自己今年要繳多少稅,或符不符合免稅資格。其中,所得稅級距是影響繳納金額的重要因素,尤其財政部調整2024年報稅項目,將適用於2025年申報。本文整理2025年所得稅級距新制,以及所得稅試算公式與範例。 所得稅新制 所得稅試算 所得稅試算範例 單身所得稅試算 雙薪家庭所得稅試算 2025所得稅級距新制重點 2023年底財政部公告最新的所得稅級距新制,包含調升免稅額、標準扣除額、特別扣除額等報稅項目,於2025年申報2024年綜合所得稅時適用: 免稅額調整 一般免稅額:增加5,000元,從9.2萬提高至9.7萬元。 滿70歲以上免稅額:增加7,500元,從13.8萬元提高至14.55萬元。 標準扣除額調整 單身標準扣除額:增加7,000元,從12.4萬元提高至13.1萬元。 有配偶標準扣除額:增加1.4萬元,從24.8萬元提高至26.2萬元。 特別扣除額調整 薪資所得扣除額:增加1.1萬元,從20.7萬元提高至21.8萬元。 身心障礙扣除額:增加1.8萬元,從20萬元提高至21.8萬元。 幼兒學前扣除額:提高適用年齡到6歲,第1名子女扣除額從12萬元提高到15萬元。 房租支出扣除額:從列舉扣除額改至特別扣除額,並從12萬元提高至18萬元。 所得稅免稅額、標準扣除額、特別扣除額級距 稅項 2024年報稅(112年度所得稅) 2025報稅(113年度所得稅) 免稅額 70歲以下 9.2萬元 9.7萬元 70歲以上 13.8萬元 14.55萬元 基本生活費 20.2萬元 21萬 標準扣除額 單身扣除額 12.4萬元 13.1萬元 有配偶扣除額 24.8萬元 26.2萬元 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 or 必要費用(擇一) 薪資扣除額 20.7萬元 21.8萬元 必要費用:包含職業專用服裝費、進修訓練費、職業上工具支出 每項限收入3% 特別扣除額 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 20.7萬元 21.8萬元 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 12萬元 提高至6歲以下:第一個子女:15萬元;第二名子女(含)以上):22.5萬元 教育學費扣除額 2.5萬元 未更動 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 27萬元 未更動 長期照顧特別扣除額 12萬元 未更動 列舉扣除額 房租支出扣除額 12萬元 18萬元 改列為特別扣除額 2025所得稅級距試算 所得稅試算公式 所得稅怎麼算?想要計算個人綜合所得稅要繳多少,綜合所得稅稅額試算公式如下: 所得稅試算步驟1:計算基本生活費差額 「基本生活費差額」=基本生活費 21 萬元 x (納稅義務人+配偶+受扶養親屬人數) − 免稅額 − 標準扣除額 − 特別扣除額(不含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財產交易損失特別扣除額) 所得稅試算步驟2:計算綜合所得淨額 「綜合所得淨額」=所得總額 − 免稅額 − 標準扣除額或列舉扣除額 − 特別扣除額 − 基本生活費差額 所得稅試算步驟3:計算實際應納稅額 「應納稅額」=「綜合所得淨額」 x 課稅級距稅率 − 累進差額 所得稅級距表 台灣所得稅級距劃分採用的是累進稅率制,所得越高、課的稅較重;針對低所得族群,則課徵較輕的稅賦。 納稅人於2025年申報所得稅,應以2024年(113年度)的報稅級距為準。113年度的所得稅級距表如下: 綜合所得淨額 課稅級距稅率 累進差額 所得稅級距速算公式 0~590,000 5% 0 所得淨額 x 5% − 0 = 應納稅額 590,001~1,330,000 12% 41,300 所得淨額 x 12% − 41,300 = 應納稅額 1,330,000~2,660,000 20% 147,700 所得淨額 x 20% − 147,700 = 應納稅額 2,660,001~4,980,000 30% 413,700 所得淨額 x 30% − 413,700 = 應納稅額 4,980,001以上 40% 911,700 所得淨額 x 40% − 911,700 = 應納稅額 2024所得稅級距試算範例 單身報稅試算:年收入50萬要繳多少稅? 若一名單身小資族,年度總收入50萬元、儲蓄投資所得未超過27萬元,帶入個人所得稅試算公式,計算出基本生活費差額、綜合所得淨額及應納稅額如下: 基本生活費差額 = 基本生活費21萬 − 免稅額9.7萬-標準扣除額13.1萬-特別扣除額0 = −1.8萬,負數可計為0。 綜合所得淨額 = 年收入50萬-免稅額9.7萬-標準扣除額13.1萬-薪資扣除額21.8萬-基本生活費差額0 = 5.4萬元。 應納稅額 = 5.4萬 x 5% − 累進差額0 = 2700元。 單身報稅試算:年收入100萬要繳多少稅? 若一名單身人士,年度總收入100萬元、無買房、租屋支出,儲蓄投資所得未超過27萬元。帶入個人所得稅試算公式,計算出基本生活費差額、綜合所得淨額及應納稅額如下: 基本生活費差額 = 基本生活費21萬 − 免稅額9.7萬-標準扣除額13.1萬-特別扣除額0 = −1.8萬,負數可計為0 綜合所得淨額 = 年收入100萬-免稅額9.7萬-標準扣除額13.1萬-薪資扣除額21.8萬-基本生活費差額0 = 55.4萬元。 應納稅額 = 55.4萬 x 5% − 累進差額0 = 27,700元。 單身報稅試算:年收入200萬要繳多少稅? 若一名單身人士,年度總收入200萬元,無買房、租屋支出,儲蓄投資所得未超過27萬元。帶入個人所得稅試算公式,計算出基本生活費差額、綜合所得淨額及應納稅額如下: 基本生活費差額 = 基本生活費21萬 − 免稅額9.7萬-標準扣除額13.1萬-特別扣除額0 = −1.8萬,負數可計為0。 綜合所得淨額 = 年收入200萬-免稅額9.7萬-標準扣除額13.1萬-薪資扣除額21.8萬-基本生活費差額0 = 155.4萬元。 應納稅額 = 155.4萬 x 20% − 累進差額147,700 = 163,100元。 單身報稅試算:年收入300萬要繳多少稅? 若一名單身人士,年度總收入300萬元,其中儲蓄投資收入(股利所得)50萬,帶入個人所得稅試算公式,計算出基本生活費差額、綜合所得淨額及應納稅額,可分為股利所得合併計稅和分離課稅: 股利所得合併計稅: 基本生活費差額 = 基本生活費21萬 − 免稅額9.7萬-標準扣除額13.1萬-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27萬=−28.8萬,負數可計為0。 綜合所得淨額 = 年收入300萬-免稅額9.7萬-標準扣除額13.1萬-薪資扣除額21.8萬-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27萬-基本生活費差額0=228.4萬元。 應納稅額 = 228.4萬 x 30% − 累進差額413,700 =271,500元。 股利所得分離課稅: 基本生活費差額 = 基本生活費21萬 − 免稅額9.7萬-標準扣除額13.1萬-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27萬 = −28.8萬,負數可計為0。 綜合所得淨額 = 年收入250萬(先減去股利所得50萬)-免稅額9.7萬-標準扣除額13.1萬-薪資扣除額21.8萬-基本生活費差額0 = 205.4萬元。 50萬 x 28% = 14萬元。 應納稅額 =(205.4萬 x 20% −累進差額147,700)+ 14萬 = 40萬3100元。 雙薪家庭報稅試算:年收入100萬要繳多少稅? 若一雙薪家庭,無子女,合併年度總收入為100萬元,帶入所得稅試算公式,計算出基本生活費差額、綜合所得淨額及應納稅額如下: 基本生活費差額 = 基本生活費42萬 − 免稅額19.4萬-標準扣除額26.2萬-特別扣除額0 = −3.6萬,負數可計為0。 綜合所得淨額 = 年收入100萬-免稅額19.4萬-標準扣除額26.2萬-薪資扣除額43.6萬-基本生活費差額0 = 10.8萬元。 應納稅額 = 10.8萬 x 5% − 累進差額0 = 5400元。 雙薪家庭報稅試算:有1名3歲子女,年收入200萬要繳多少稅? 若一雙薪家庭,有1名3歲子女,合併年度總收入為200萬元,帶入所得稅試算公式,計算出基本生活費差額、綜合所得淨額及應納稅額如下: 基本生活費差額 = 基本生活費63萬 − 免稅額29.1萬-標準扣除額26.2萬-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15萬 = −7.3萬,負數可計為0。 綜合所得淨額 = 年收入200萬-免稅額29.1萬-標準扣除額26.2萬-薪資扣除額43.6萬-幼兒學前扣除額15萬-基本生活費差額0 = 88.3萬元。 應納稅額 = 88.3萬 x 12% − 累進差額41,300 = 64,660元。 雙薪家庭報稅試算:有1名就學子女、1名6歲以下幼兒,年收入300萬要繳多少稅? 若一雙薪家庭,有1名就學子女、1名6歲以下幼兒,合併年度總收入為300萬元,帶入所得稅試算公式,計算出基本生活費差額、綜合所得淨額及應納稅額如下: 基本生活費差額 = 基本生活費84萬 − 免稅額38.8萬-標準扣除額26.2萬-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22.5萬-教育學費扣除額2.5萬 = -6萬,負數可計為0。 綜合所得淨額 = 年收入300萬-免稅額38.8萬-標準扣除額26.2萬-薪資扣除額43.6萬-幼兒學前扣除額22.5萬-教育學費扣除額2.5萬-基本生活費差額0 = 166.4萬元。 應納稅額 = 166.4萬 x 20% − 累進差額147,700 = 184,100元。 雙薪家庭報稅試算:有2名就學子女、1名65歲母親扶養,年收入600萬要繳多少稅? 若一雙薪家庭,有2名就學子女、扶養1位65歲以上直系尊親屬,合併年度總收入為600萬元,帶入所得稅試算公式,計算出基本生活費差額、綜合所得淨額及應納稅額如下: 基本生活費差額 = 基本生活費105萬 − 免稅額48.5萬-標準扣除額26.2萬-教育學費扣除額5萬 = 25.3萬。 綜合所得淨額 = 年收入600萬-免稅額48.5萬-標準扣除額26.2萬-薪資扣除額43.6萬-教育學費扣除額5萬-基本生活費差額25.3萬 = 451.4萬元。 應納稅額 = 451.4萬 x 30% − 累進差額413,700 = 940,500元。 雙薪家庭報稅試算:扶養超過70歲以上父母,年收入1000萬要繳多少稅? 若一雙薪家庭,合併年度總收入1000萬元,有成年2名子女、扶養1位70歲以上直系尊親屬,在療養機構,帶入所得稅試算公式,計算出基本生活費差額、綜合所得淨額及應納稅額如下: 基本生活費差額 = 基本生活費63萬 − 免稅額33.9萬-標準扣除額26.2萬-長期照顧扣除額12萬 = −9.1萬,負數可計為0。 綜合所得淨額 = 年收入1000萬-免稅額33.9萬-標準扣除額26.2萬-薪資扣除額43.6萬-長期照顧扣除額12萬 = 884.3萬元。 應納稅額 = 884.3萬 x 40% − 累進差額911,700 = 2,625,500元。 參考資料:財政部 核稿編輯:陳虹伶 ... 2025.04.21
財經 2025收入多少免報稅?單身小資族要低於「這個數」 年每人基本生活費用,調升至21萬元,比前一年度的20.2萬元,再增加8000元,將於114年2025年5月申報綜所稅時適用... 2024.11.29
焦點 2024繳稅刷哪張信用卡最划算?分期0利率、現金點數回饋、萬元禮券⋯各大銀行優惠一次看 星展銀表示,單筆繳綜所稅金額達10萬元、30萬元或50萬元以上,可分別享有3期、6期及12期分期0利率優惠... 2024.05.02
財經 2025節稅攻略》單身如何節稅?高所得者如何節稅?10大節稅方法公開 若有第二名子女以上,每人加成至22.5萬) 長照費用支出 儲蓄投資 捐贈(如為公益團體,可在綜所稅... 2025.04.23
焦點 長輩變最大地主?65+納稅人暴增、男女差距創低、贈與攀升⋯台灣財富版圖要改寫了? 財政部發布統計專題,從營利事業經營、綜所稅、財產稅等賦稅指標中,揭露高齡族群就業與所得概況。... 2025.04.28
財經 資產規劃必備 國泰世華銀行《2025重要稅負指南》開放下載 本指南涵蓋六大主題,包括:金融投資商品、美國金融商品稅制、海外所得、不動產稅務、綜所稅申報,以及資產傳承下的遺產與贈與稅等... 2025.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