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商周集團 2025年春節期間出貨及服務說明

窮人

共有 873 則相關文章

財經

「許多致富的人並非出於渴望,而是因為恐懼。」知名暢銷書《富爸爸‧窮爸爸》中寫道,「很多富人們以為錢能消除貧窮的恐懼,結果只是更恐懼、甚至比貧窮時還要恐懼,因為他們害怕失去所有⋯⋯不想失去大房子、車子、和錢帶來的上等生活,甚至擔心一旦沒錢,朋友會怎麼說,許多人在情感上相當絕望,儘管他們很富有。」 不管是心窮還是真窮,對於財務的焦慮恐懼感你也有嗎? 擁有一份穩定的工作、每天吃得飽、穿得暖、有地方住、能跟朋友吃頓飯,偶爾還能來個小旅行。賺的錢明明都「夠用」,卻還是覺得自己很窮,看著存款的浮動就感到焦慮恐慌,也許你是患了「金錢焦慮症」!種種來自對錢不夠的想像帶來焦慮,讓你漸漸過得不開心!到底如何才能如何擺脫金錢焦慮、找回內心的平安富足呢? 1.沒錢有時是「想像」來的:掌握財務現狀,可降低焦慮 許多金錢焦慮症大多數都是大腦「想出來」的,有些過往經驗,會讓你在花錢的時候連結到「錢不夠用」的場景。原本賺錢是為了過更好的生活、達成人生的目標,卻因為這種不安全感而開始追逐錢本身,反而沒辦法好好享受工作為生活帶來的快樂! 透過了解自己的財務狀況,把想像「量化」,了解自己每個月的花費,找出自己的消費習慣哪邊需要調整。例如,每個月薪水3萬元,就要控制自己每個月的花費大約在2萬5000元以內。花錢不超過自己賺的錢,並逐步擁有一些積蓄,就能減少對未來的不安感;如果負債,也可慢慢規劃還債,一步步走出「無法掌握錢的焦慮感」。 2.人的價值用「錢」衡量?找出專屬自己的快樂生活 有個年輕人覺得自己很窮,有位長者看他愁眉不展,就問他,我砍斷你一根手指給你1萬元好嗎?年輕人回答,不好!長者又問,那眼睛瞎掉給你100萬呢?年輕人又說,不行!長者又說:如果你現在死掉,我給你1億呢?年輕人問:我死了的話,要1億做什麼呢?長者說,很好!那你起碼擁有1億的財富了! 雖然這只是一個小故事,但有趣的是,我們時常會把錢當成唯一一個富不富有的判斷指標。 Youtube頻道窮奢極欲分享到,錢只是一種生活的「工具」,卻能影響我們的情緒,甚至有人為了錢而失去自我。原因在於,我們把錢視為社會地位的唯一衡量指標,認為「其他人」都是用錢在衡量我們。 想擺脫金錢焦慮症,我們應該將目光放回我們自己的身上,斷開有錢才能如何如何的思維,問問自己想過怎麼樣的生活,明白錢不是衡量自身價值的唯一指標。 其實你想要的那種快樂生活,不一定要賺更多錢才能達成,像是:培養一些自己負擔得起的興趣,替自己設立短期且容易達成的目標。享受自己擁有的一切、找到自己的價值,就能不在意他人如何衡量我們,不再被金錢綑綁。 3.找出不安的源頭,讓錢變回生活工具 知名心理師廖偉玲曾分享過,自己曾有嚴重的金錢焦慮症。經過心理諮商才發現,原來她對錢的不安全感,是來自於小時候的記憶,因為父親忙於賺錢,母親獨自照顧家庭面露憂愁,讓小小年紀的她想「賺錢」幫助母親。 她說,找到了這個對錢感到焦慮的連結後,她就清楚明白「現在的自己」不用為母親「當時的情緒」負責,現在賺再多錢,也回不到過往去拯救母親。她理解到,她不用再透過賺錢讓媽媽開心,就能專心在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上,讓錢變回生活的工具,而非目標。 事實上許多人會因為把不好的經驗連結到「沒有錢」,而對錢產生不安全感,唯有改變自己與錢的關係,找到自己對錢不安全感的源頭並面對它,才能放下那個「愛錢勝過自己」的情緒。 錢沒有不見,只是變成你喜歡的樣子 有句話說,其實「錢沒有不見,他只是變成你喜歡的樣子」。想克服貧窮的心魔,讓錢變回生活的工具,可以試著練習為「無價但快樂」的事情標價,例如,跟家人在餐廳共享美好晚餐,需花費上千元,但幸福與滿足價值在你心中的標價超過百萬! 為「無價」的美好事物標價,就能輕鬆享受「用錢買幸福」的富足感,也能消除對花錢的不安。 「我不教你們如何賺到大把的鈔票,那處理不了恐懼和渴望。如果你們不先處理恐懼和慾望,即使致富了,也只不過是高薪的奴隸而已。」《富爸爸‧窮爸爸》中的富爸爸如此告誡孩子們。要克服對錢的恐懼,學習當金錢的主人,並善用財務,將它視為過上美好人生的工具,才能擁有真正的富足人生。 *本文獲「果子傳媒」授權轉載,原文:沒錢好可怕!你是真窮?還是金錢焦慮在作祟? 責任編輯:陳瑋鴻核稿編輯:倪旻勤 ...

2024.06.29

財經

這是一次典型的一元商店購物,當馬丁內斯(Yahira Martinez)離開達樂商店(Dollar General)時,購物車裡頭有阿司匹靈、面紙、爆米花和健怡可樂(Diet Coke)。 一元店竟漲價,低收入常客減購 她晚上擔任保全,白天照顧家人。她自述,多數時間她覺得自己就像個機器人,努力追上房租、車貸和保險,當然還有食物。 她喜歡達樂商店的價格,但最近在那裡購買的東西減少了。「太可怕了。價格漲得太多了。就像我們都被迫節食一樣。」她說。 數據提供商Circana統計,截至七月,像達樂商店和同時還擁有家多樂(Family Dollar)的美元樹(Dollar Tree)這類的連鎖店,約占美國日用百貨銷售額的一○%。但對較貧窮的消費者來說,它們已成為食品和基本商品的重要來源。 達樂商店執行長瓦索斯(Todd Vasos)說,自家的顧客,大多數來自年收入低於三萬五千美元的家庭,而全國家庭年收入的中位數是此數字的兩倍多。 一元商店已成為美國低收入群體財務壓力的指標。 消費縮水,連鎖店下調銷售預期 這些連鎖店擁有大量但相對較小的門市網絡,光是上述前三大品牌就擁有超過三萬六千家門市,它們注重低成本,提供有限的商品種類和便宜的售價。 近期,達樂商店和美元樹都降低了銷售預期,並示警其核心消費者面臨壓力,引發了股價下跌。通貨膨脹和利率上升對低收入客戶的影響尤為嚴重。一元商店已成為美國低收入群體財務壓力的指標。 馬丁內斯說,她想知道哪位候選人更有可能降低物價。「現在我是獨立選民,」她說。「我更傾向於民主黨(Democrat),但有時候投票都不值得了。」 根據密西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的調查,近一半的美國消費者將個人財務狀況歸咎於高物價。據調研公司晨間諮詢(Morning Consult)的數據顯示,收入低於五萬美元的家庭支出,從三月份開始下降。 在達樂商店,瓦索斯表示,越來越多的顧客不得不使用信用卡,以支付基本家庭需求。約三○%的人,至少有一張信用卡已刷爆,四分之一的人預計在未來六個月內會無法支付帳單。 特爾西諮詢集團(Telsey Advisory Group)零售分析師費爾德曼(Joe Feldman)說:「消費者行為似乎發生了變化,購買性價比高的商品有了更多選擇,而且一些競爭對手,在提供極具競爭力的價格方面做得更好。」 美元樹的創辦人布洛克(Macon Brock)曾堅持一美元的價格政策。一九五五年,老特納(Cal Turner Sr)在肯塔基州開設了第一家達樂商店。四年後,家多樂在北卡羅萊納(North Carolina)開業。 這三家連鎖店之間存在些微差異。達樂商店主要集中在農村,家多樂主要位於貧困的城市社區和鄉村小鎮,而美元樹銷售非必需品比例較高,在中產階級郊區的影響力較大。 圖表製作者:王貞懿 補貼結束,低收入家庭用盡儲蓄 過去十年中,美元樹和達樂商店新增了一萬二千五百家店鋪,超過了大型零售商如沃爾瑪(Walmart)、塔吉特(Target)、好市多(Costco)與主要超市連鎖店的總和。 然而,疫情時政府推出的補貼已結束。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首席美國經濟學家斯威特(Ryan Sweet)表示:「低收入家庭已經用盡了所有的儲蓄。」 雖然通膨目前正在消退,但消費者物價仍比五年前高出二三%,而租金和汽車保險成本持續上漲。 美元樹的營運長克里頓(Michael Creedon)表示,通膨、利率和其他總體壓力對購買行為產生了明顯影響,即使是年收入超過十二萬五千美元的客戶也受到影響。 由於商品、運費和工資成本的上升,公司不得不做出因應。布洛克曾說過,一美元的價格「過去如此,現在如此,永遠如此。」但美元樹已在二○二一年將價格調整為一.二五美元。 這些一元商店在門市內的人員配置、倉庫管理上也採取了激進的措施,這導致了一系列衛生與安全等問題,三家公司被裁處了百萬至數千萬美元的罰款,並被要求改善。 它們通過更換高層管理人員來應對,不過,仍堅持開設更多門市的策略。然而,其存在並未受到普遍的歡迎,已有數十個城市通過政策來限制其擴張。 分析師和高管們正在討論,一元商店目前的業務放緩,有多大程度是預示著美國經濟前景,或是反映競爭激烈的零售市場正在發生變化的訊號。 但是以有競爭力的價格聞名的沃爾瑪,以及經營會員制度的好市多,最近一季仍報告了強勁的銷售成長。 一元商店平均面積約為八千平方英尺,比典型的超級市場小得多,但它們往往更加方便,通常在城市社區的步行距離內,在農村地區則只需較短的車程。許多顧客會將去一元商店購物與其他零售店結合。 「從長遠來看,這些連鎖店不會消失。它們對於美國那些剛脫離貧窮線的人群生活結構至關重要,」出租許多店面給一元商店的購物中心業主DLC執行長伊夫辛(Adam Ifshin)說,「對於靠工資生活的家庭來說,這類連鎖店的重要性怎麼強調都不為過。」 ...

2024.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