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科學

共有 6624 則相關文章

職場

恭喜麟洋配奪金,也恭喜很多人突破了「每次我看,比賽就會輸」的魔咒!包括我在內,許多人應該都有類似的迷信。那天晚上邊看實況邊滑臉書時,更看到許多朋友為了比賽的付出,例如: 連續得分時不能去上廁所。 領先時剛好在吃某種食物,就要繼續吃(有朋友因此一直在撕起司條)。 穿球衣、固定位子等。 當然,我們都清楚這可能是迷信,但在這種重要關頭,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只是,我們多少也會好奇,那到底有沒有效啊!? 研究結果是——無效,卻是對選手、隊伍高度關心的展現。 觀看比賽的儀式感 研究訪問了234位大學生,請他們做運動觀眾認同表(SSIS),大致上是問: 「對你來說,這支球隊獲勝的重要性有多少?1分到8分。」 同時也做了迷信問卷,內容像是: 「如果穿上球隊T-shirt對贏球有幫助的話,你有多願意這樣做?1分到8分。」  研究先根據SSIS的結果,將觀眾分成「高認同」與「低認同」族群。接著,有趣的事發生了,高認同族群的迷信指數是53分,低認同的球迷則只有43分,標準差都是1.39。 你可能會懷疑,是不是高認同的球迷比較焦慮,容易緊張所以迷信。但研究同時調查了焦慮感及控制慾望,後者就是比較希望生活中的一切都能照著自己來。而這兩個數據,在高低認同的粉絲族群中,都沒有顯著差異。 換句話說,「迷信」幾乎可以確定就是觀眾因為「因為關心,又不知道可以做什麼,只好訴諸非理性行為」的表現,是我們對選手、對隊伍的愛。 運動選手也講究儀式? 話說回來,不只觀眾迷信,選手也會迷信(編按:羽球選手李洋曾表示,自己在奧運比賽期間習慣不刮鬍子,直到摘金後他才把鬍子刮乾淨)。 選手的迷信有用嗎?這個領域有大量研究,不過結果並非一致,整理幾個有趣的重點如下: 美國運動員期望迷信能提升個人表現,日本運動員期望迷信能提升團隊表現。 團體運動的運動員迷信程度比個人運動高。 優秀運動員的迷信程度更高(另一個類似研究是,獲勝的隊伍迷信程度較高)。 儀式跟迷信的差別在於,前者是「一連串的固定行為」,後者則是把儀式跟比賽結果連結。相較於什麼都不做,有做其中一件事情的運動員表現都比較好。(但我認為因果關係不一定)。 這也很有道理,因為運動員的心理狀況會影響比賽。而儀式讓人平靜,迷信讓我們彷彿更能掌握一些什麼,這些都跟心理相關。 總結來說,比賽充滿不確定性,當人們遇到不確定、但又希望事情往自己預期方向走時,自然會出現一些迷信行為。台灣隊在幾次國際賽事輸或是被逆轉,可能都在你我心中留下了創傷,認為自己看比賽是魔咒,還是不要看比較好。 現在可以稍微放心。研究顯示,運動員的迷信對比賽有影響,各位觀眾的迷信對比賽不會有影響,還能展現出我們對比賽的高度關心。 所以,下次也請繼續遮著眼睛看比賽、忍著不上廁所,然後上網分享你的迷信,讓選手們賽後滑臉書時,感受到我們的愛吧! *本文獲「數感實驗室」授權轉載,原文連結。 責任編輯:陳瑋鴻核稿編輯:倪旻勤 ...

2024.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