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 理性與感性並進:台灣三菱電機深植分享文化,點燃正向變革原動力 皆出自台灣三菱電機員工之口,他們在集團內部推展的「My Purpose(我的志向)」活動中,大方分享彼此的「職場真心話... 2025.03.17
職場 離職時該不該跟主管說真心話? 前人資:遇到一狀況真的沒必要 你的職場真心話留給好閨蜜、兄弟黨聽就好,因為他們才是沒利益關係的人,可以給你安慰和情緒價值,也不會對你的職涯產生什麼大影響... 2024.08.27
職場 有例句!讓人願意對你說出更多真心話的技巧 「跟隨的技巧」是專注的言語層面,會向說話者傳達:「我有在聽,請繼續說。」你可以用四種方法表示自己有跟上:敲門磚、最少的鼓勵、開放式問題、專注的沉默。 如何用「敲門磚」的技巧接話 我們在對某事感到厭煩或興奮時,通常會傳遞非言語的線索。我們會在臉部表情、語氣、身體語言和活力上透露這些感覺。 舉例來說,平常熱情洋溢的東妮一連四天沒參與公司的茶水間閒聊了。這天她離開辦公室時,一個同事問:「妳這幾天看來不大對勁。好像在煩什麼事。想聊聊嗎?」東妮的同事用了敲門磚。 敲門磚是非強制性的談話邀請。有時沒有必要使用敲門磚,因為說話的人會直接開口。但有時候,你感覺對方想要聊聊,但需要一點點刺激,就像東妮那樣。 也有些時候,說話的人已經開啟對話,卻不確定該如何繼續。像這樣的敲門磚或許有幫助:「我還想再聽你多講一點。」 人們常在更適合使用敲門磚的時候把門關起來(設置溝通路障)。當孩子彎腰駝背、皺著眉頭從學校回到家,家長常以評斷的方式回應,使得孩子更不願意敞開心胸。 「你今天脾氣很大喔。」「這次又幹了什麼好事?」「要擺臉色去你房間裡擺。」 有時爸媽會試著安撫:「加油啊。」「情況會好轉的。一定會。」「下星期你就不會記得今天發生什麼事了。」 在這樣的時刻,給予忠告是另一種受歡迎的策略:「不要一天到晚無精打采,那於事無補。」「你為何不去做些你喜歡做的事呢?」「我相信,不管發生什麼事,都不值得毀掉你一整天。」 與其屈服於使用路障的誘惑,爸媽不如運用敲門磚:「看來你今天過得很辛苦。如果你想聊聊,我有時間唷。」「學校發生讓你不高興的事嗎?想要聊聊嗎?」 敲門磚一般包含四大要素 1. 描述對方的身體語言 「你笑了欸!」「你今天看來有點沮喪。」 2. 邀請對方開口或繼續說下去 「想聊聊嗎?」「請繼續說。」「你說的我很感興趣。」 3. 沉默 給對方一點時間,決定要/不要說,以及要說些什麼。 4. 專注 目光接觸、運用投入的姿態,向對方展現你的興趣和關注。 這四大要素未必全部存在於每一塊敲門磚之中。我常和一個朋友分享想法和感受,一天,他見我煩惱,便指著一張椅子淡淡地說:「說來聽聽吧。」還有一次,他自個兒坐下來,身體傾向我,等我開口。 這些簡單的開門舉動成效良好,因為我們之間本就充滿信任,時常自動透露心聲。若換成別人對我說這句話,我搞不好會更封閉。傾聽者的性格、兩人的關係和其他因素會決定在特定情況,什麼樣的敲門磚最有效。 要使用敲門磚,需要明白並尊重對方可能會有矛盾心理──他們可能既想開誠布公,又猶豫不決。如果說話者看似難以啟齒,凸顯事實可能會有幫助:「看起來真的很難開口啊。」 還有一招可以應對心裡糾結的人:確定你的敲門磚是邀請,而非命令。敲門磚不該是強制性的;不幸的是,有些人不只把門打開,還試圖把對方拖進去。 喬伊絲:你看起來一臉難過,想聊聊嗎? 馬克斯:不想欸。 喬伊絲:我看得出來你很苦惱,什麼事都可以跟我說喔。 馬克斯:我現在不想講。 喬伊絲:你知道你真的該一吐為快。 馬克斯:我知道,可能再等一會兒吧。 喬伊絲:可是最適合傾吐的時機,就是你有所感覺的時候……。 都開門見山了,我們很難因為不被接受就放棄。但有同理心的人會尊重他人的隱私,小心不去侵犯。 責任編輯:林易萱 {DS_BOX_37580} ... 2024.06.10
職場 領導大師5道「真心話提問」,拉近你和夢想成真的距離 夢想,根據定義,不該以現實為出發點﹔夢想應該是奇妙、不可思議、超越框架的。畢竟,夢想源於希望、渴望和可能性,是想像力和創造力的產物。 然而,這也帶來一個問題,如果夢想沒有機會成為現實,那麼是否值得努力追求呢?我認為不值得。 現實……可能使幻想破滅,卻無法擊敗夢想。 談到夢想時,許多人都被推銷了一些美化不實的東西,他們聽過父母、教育家和勵志演說家說過類似的話,比如「你的夢想可以無限遠大」、「只要你有信心,就能實現夢想」等;或許也讀過一些專家的觀點:「你有能力實現你想追求的一切,你內心蘊含一切能夠想像的潛力。總是要設定超越你自認為能力所及的目標,因為你往往會發現你能實現任何目標。」 這真是胡說八道!我不相信你可以,我也不信我做得到。 沒錯,我們確實需要設定高遠的目標,然而,我們沒有能力達成我們渴求的一切。我沒有能力實現我夢想的每一種潛在可能,也不相信任何目標我都能達成,這是不切實際的。 小說家李察.巴哈(Richard Bach)同樣斷言:「當你有一個願望時,通常也會擁有實現這個願望的能力。」如果你稍微理性思考一下,就會知道並不是真的。 幾乎每個孩子都有過想要像鳥兒一樣飛翔的時刻,那不是太棒了嗎?然而,不管我們多麼生動的想像,這都是不可能實現的。 如果你不相信人們有多麼信奉這種虛假承諾,只要看看實境節目《美國偶像》(American Idol)就知道了。 如果你曾看過這個節目,就會明白我的意思。數萬人報名參加《美國偶像》的選拔,但只有表現最優秀和最差的人,才有機會在評審面前試鏡,這些評審會挑選出有資格簽錄音合約的競爭者。 有些參賽者搞不清楚自己本身有多少實力,唱得荒腔走板、尖銳刺耳,還激動的吶喊嘶吼,然後驕傲的向所有人宣告對自己的才華極有信心,就連那些從未在公眾場合演唱過的人也是如此。 當他們面對評審(包括一位專業音樂製作人、一位有六首冠軍歌曲的專業歌手、一位唱片公司高層,加起來六十多年經驗)的負評,這些渴望成名的參賽者會大發脾氣、辱罵評審,並宣稱:「那只是你個人的看法!我是很棒的。」 我必須承認,我覺得有一些參賽者的試音很好笑,但我不得不懷疑試鏡者的朋友和家人在哪裡,難道不曾有人告訴他們真相嗎?難道沒有人給他們真實反饋嗎?除了參賽者本人以外,大家都知道他們完全不具實現歌手夢想的資格! 光是相信夢想並不夠,渴望實現夢想也不夠,這些參賽者對個人夢想充滿熱情嗎?是的。他們有在全力追求夢想嗎?至少在那時確實如此。 但他們真的能成為全美偶像嗎?不可能!為什麼?因為他們的夢想和現實並沒有交集。 人生的一大無奈是,你必須了解現實,同時不讓自己的夢想破滅。這取決於你是怎樣的人以及你的夢想是什麼,可能很難辦到,也可能很容易,完全因人而異。 幽默作家山姆.列文森(Sam Levenson)回憶他父母夢想移民來到美國的經歷,他說:「我的父母是移民,他們受到了美國夢的影響,認為街上遍地是黃金。當爸爸來到這裡時,他發現了三件事:一、街上並沒有遍地是黃金,二、街上根本沒有鋪好的路,三、他應該來鋪路。」 對於列文森的父母來說,他們來到美國後才看清現實狀況。好消息是,當他們面對現實的挑戰時,並沒有打算訂票返回祖國,而是繼續向前,努力工作,為自己創造美好的生活,我希望你也會這樣做。 並非每個人都能做到這一點,馬克.吐溫曾說:「先掌握事實,然後隨你任意扭曲都行。」不幸的是,夢想往往對許多人產生了這種影響,我們的渴望可能如此強烈,以致扭曲了對現實的看法。 這正是《美國偶像》許多參賽者的情況,他們不願意改變他們自己,或是改變他們的夢想,而是寄望現實會改變以迎合他們。 夢想越是不切實際,你就越可能依賴你無法操控的因素以求實現夢想。關鍵在於平衡大膽的夢想與現實情況。你要勇敢追求超越你自認為的能力極限,但同時也要基於自身優勢和可掌控的因素來行事。 你越是關注你無法控制的事,就越不會致力於改善你能夠掌控之事,這麼一來,你會開始沉浸在虛幻的世界中。 你能否肯定回答歸屬問題:這真的是我自己的夢想嗎? 想要實現你的夢想,不僅要全力以赴,還要確保你已充分發揮長處,這代表要了解自己的能力所在。 廣告和公共關係教授凱瑟琳.阿爾斯(Catherine B. Ahles)在擔任麥康姆社區學院副校長時,她觀察到:「我們二十多歲大部分時間都在探索自己可以做到的無數事物;但三十多歲時開始明白有些事我們永遠不可能辦到;當我們進入四十多歲以後,面臨的挑戰是將自己的能力和局限整合起來,成為我們能做到最好的自己。」 檢視你個人目前的狀況,確保一切有助你實現夢想。請回答下列問題: .我的夢想是什麼? 如果你還沒有寫出你的夢想,現在就寫下來。 .我的起點在哪裡? 明確界定你目前的現狀,如果你遵循前一章的指示,你可能已經描述過這一點了。 .我的優勢和弱點是什麼? 描述你最重要的三到五個才能。你希望實現任何夢想都必須基於這些優勢。 若有幫助,可以將這些優勢畫出一個圓圈,任何不在圓圈內的事都是弱點!你可以利用這幾個優勢來實現你的夢想,其他的任何事情都得依賴你無法控制的因素。不妨根據現實調整你的夢想。 .我目前有什麼正面和負面的習慣? 畫出三個欄位,在第一個欄位中,寫下目前所有對你的夢想有正面幫助的好習慣。 在第二個欄位中,寫下目前所有阻礙你進展的壞習慣。 在第三個欄位中,寫下你需要培養的新習慣以助你實現夢想。如果你對這一步不太確定,可以請教一位很了解你又值得信賴的導師,或是在你感興趣的領域有經驗的人,聽取他們的建議。 .我需要練習這些習慣多久才能發揮我的潛力? 自我評估需要多少努力才能讓你成為能夠實現夢想的人。找一位值得信賴的導師或顧問審視你的評估。 {DS_BOX_37135} 更多好書 請上商周.COM: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bookshop ... 2024.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