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 年輕人「不知道自己要什麼」提離職⋯主管3步驟幫同仁釐清問題,留人又留心 在某家知名銀行上課的空檔,熟識的副總來打招呼,敘舊中他突然聊到:「河泉老師,最近有個狀況變多,同仁要離職的理由是『不知道自己要什麼?』」他隨即有些生氣的說:「現在的人怎麼會不知道自己要什麼?這樣的離職理由真的很誇張!」 我笑著安慰副總:「副總先不要生氣,因為這個理由很可能是真的!」 副總不可置信的說:「真的嗎?為什麼?」 為什麼同仁會不知道自己要什麼? 以前的人離職原因說「不知道要什麼」,很可能是藉口,或者是不傷感情的說法。但現在年輕人如果這樣說,越來越多的跡象顯示,這句話很可能是真的。原因有兩點: 1.如果從小無憂無慮,長大可能欠缺拚命的勇氣 過去許多的人家庭生活困苦,為了改變現狀,許多人從小就會有「未來志向」,希望後能讓家裡的經濟狀況有所改變。 如今背景已經改變,許多父母不希望讓小孩吃苦,優先滿足各種物質期待,在這樣的環境下生活,不需要有太多拚命的勇氣。 2.可以選的工作太多,看來看去、無法做出決定 以前的我們挑選工作,心目中覺得好的工作有限,挑來挑去只有幾種產業或公司,很容易做決定,並且努力、長久的待著。 目前世界已改變,可以選擇的工作類別,可說是史上最多。除了一般的傳統職場以外,更多了傳統職場外的「非典型工作」,因為選擇太多,年輕世代一時不知道如何下決定,絕對是合理的事情。 主管們別急著當「管理學家」,請先扮演「心理學家」 許多主管只要聽到同仁說「我想離職,因為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就會先暴怒,因為主管認為這個理由根本是鬼扯。 不過如同上文所說,這些話的確有可能是真的。可惜許多主管為了讓同仁放棄離職的念頭,很容易沒多想就直接回應說:「怎麼可能不知道自己要什麼?你趕快回去想想,想清楚再告訴我!」 只可惜,這樣的說法,不管等多久,同仁還是會再告訴你說:「我已經想清楚了,我的確想離職!」因為同仁不是沒有想,而是不知道「該怎麼想才是真正的清楚」,當然會維持原本的想法。此時主管該扮演的就不是管理者,而是能和同仁談心的「心理學家」。 主管扮演「心理學家」的3種做法 1.認同:無論同仁怎麼想,第一時間認同他的看法 同仁:「我想離職,因為不知道自己要什麼。」 主管:「來,坐下來聊,年輕人會這樣想是難免的,我以前也會⋯⋯」也可以說:「我以前比你更糟糕,一開始以為知道自己要什麼,後來才發現不是這麼一回事!」 2.聊感受:別執著於要不要離職 扮演心理學家,最好的方式就是以「旁觀者」的角度,協助當事人客觀分析,而不要主觀的批評好壞。 主管:「最近工作的狀況如何?能不能讓我知道,哪些地方對你造成困擾?哪些地方是你覺得比較有成就感的?」 不論年輕人如何回答,都不要急著給答案,引導他正面的思考、往工作有成就感的地方深入擴大,讓同仁覺得,「好像沒那麼糟糕!」 3.聊興趣和偶像:別執著在工作上 假如同仁真的說不出在工作上有哪些成就感,主管不妨拉出另一個話題。 主管:「其實你在工作的表現不錯,跟我聊天不用太拘束。我們來聊聊,如果當初你沒有做這個工作,有沒有什麼其他想做的事?」 也可以說:「在上班以外,平常對哪些事情感興趣?有沒有希望成為什麼樣的人?或是像誰一樣,可以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以上聊天的目的,都在於幫助年輕人「找回對某件事的熱情」,或者找出「將來希望成為的人」。只要能說出比較具體的內容,主管就可以找出槓桿,建立「工作外的共識」,再設法拉回工作內。 心理層面的溝通,最重要的就是耐性 許多主管有強大的專長,但是常欠缺的是「溝通的耐性」。傳統的主管總認為效率重於一切,所以不用跟同仁說太多,只要直接給結論就好。 可惜現在年輕世代,最抗拒的就是「別人直接給我不想要的結論」,許多主管應該慢慢的會發現,這反而成為年輕人想離開的理由之一。 主管有一天終會了解,在磨練年輕同仁的過程中,最終也是在訓練自己。 責任編輯:倪旻勤核稿編輯:陳瑋鴻 ... 2023.09.01
減碳ESG 缺工危機持續中!日本資安公司「從零開始手把手」留人更留心 運用徽章制度及教育訓練 留人留心 特別引起村上印象深刻的是關於B型企業員工照顧面向的評估,如「您公司雇用那些就業困難的員工有多少人... 2024.05.01
生活 周海媚辭世,享年57歲...還原金庸小說 「最美周芷若」永留人心 香港演員周海媚證實於2023年12月11日逝世,享年57歲,過去她曾有「全港情人」美稱,更因金庸武俠劇「倚天屠龍記」周芷若一角聞名,使角色彷彿從書中走出,至今無人能超越。 據「周海媚工作室」今晚於微博發布的訊息,周海媚因病醫治無效12月11日辭世,享年57歲。 周海媚工作室微博發文指出:「我們沉痛的告知大家: 海媚姐因病醫治無效,於2023年12月11日離開了我們。願天堂沒有疾病,願來生我們再相識!」 她的母親率家人發文說:「親愛的海媚,希望你到了另一個世界會繼續快樂,家人以你為榮。」 周海媚1966年出生香港,但祖先為中國滿清八大姓氏之一的瓜爾佳後裔,有滿族貴族血統。她在17歲時參加香港小姐選美,雖未能晉身決賽,但成功引起電視台關注,接連演出港劇「流氓大亨」、「義不容情」等,成為90年代TVB當家花旦,還曾擔任張學友「吻別」女主角,有「全港情人」美稱。 1994年周海媚以台視製播「倚天屠龍記」爆紅,無論從外在容貌、裝扮、個性舉止到內心感情戲,彷彿讓周芷若活生生從書中走出,迄今無人能超越,獲得「最美周芷若」稱號;不僅打響台灣與中國演藝知名度,更在電視劇播畢後,獲原著作家金庸贈與親筆簽名的「倚天屠龍記」小說一書。 2018年第53屆金鐘獎頒獎典禮時,當樂團八三夭演唱到「倚天屠龍記」主題曲時,周海媚更重扮周芷若從後台走出,讓電視機前許多觀眾都激動不已。 電視劇「倚天屠龍記」後時隔25年,周海媚2019年再次受邀演出新版「倚天屠龍記」,角色卻已是「滅絕師太」;初期她原本想拒絕,因當年演出的周芷若已是大家心中經典,不想破壞,但後來與導演聊過後才轉念答應,拍胸脯保證要把她打造成「最美滅絕師太」,果真讓觀眾留下難忘印象。 令人惋惜的是,周海媚本月6日剛過完57歲生日,還曬出最新美照,感恩大家多年來的喜歡與陪伴、願大家平安健康喜樂,今天證實11日已因病醫治無效逝世,「最美周芷若」永留大家心中。 責任編輯:林易萱 ... 2023.12.13
管理 建立「面試腦2.0」,把面試當客戶服務!舊方法找人才行不通了 最近不論去哪個企業上課,主管都不約而同的發出求救信號,表明目前公司人員「想走的留不住、有缺的補不了」。 如果您的企業完全沒有缺人的問題,那麼先恭喜您,是百中選一的難得企業。可是,大多數人才究竟去哪裡了? 常看本專欄的主管會知道,缺人才的真正原因並非少子化,而是「非傳統職場」崛起(包括網紅、外送、電商⋯⋯),能夠自我做主的工作方式,吸走了太多優秀的年輕人。 那麼,應該怎麼辦呢?誠摯建議企業高階主管的大腦內,必須下載「面試腦2.0」App。 面試腦2.0:別執著找最棒的人,找出公司吸引人的最大誘因 最近有許多暢銷書和專家告訴我們,面試應該要找對的人,並且提供許多手法和技巧,甚至告訴主管要研究肢體觀察和性格分析,才能找出面試者特質,幫公司選出「最對的人才」。 以上的觀點並非不適用,但是有特殊的背景限制: 1.只適用屬於超大型企業,或「面試者非常想進入的公司」或「畢業生心目中的10大幸福企業」。 2.只適用於「人求事」的過去時代。 時代變了,現在許多優秀的應徵者,都未必投入「傳統的公司」。他們有太多自己創業的想法,他們真的只想為自己工作,即使有過投入一般公司或團隊,認真工作的念頭,都可能在短時間瞬間轉變。 堅持只找對的人,會陷入不斷的輪迴 如果公司還是堅持找對的人,可能出現以下循環: 1.公司為了找對人,先投入大量成本,包含研究人格特質、徵才平台⋯⋯。2.費盡心思找到的這些人,他們自己很有想法,未必會來。3.即使這些人真的來了,如果公司無法滿足他們需求,也未必能待很久。 面對人力挑戰的企業,必須思考的3個前提: 1.上述這些不斷輪迴的狀況,是不是我們所要?2.請思考我們公司「有多少吸引力和誘因」能夠留住這些人才。3.請把重點放在,找出公司能吸引人才的真誘因(不一定是錢)。 請相信,即使企業學會找出百分之百最對的人,如果公司本身未具備吸引這些人才的因素,這些人才也會毫不留情的離開。 與其不斷責怪現在的年輕人不投入工作,企業更應該思考,我們的做法,為什麼這麼多人不埋單? 面試腦2.0:把面試過程當作客戶服務 我在之前的文章提過,面試官就是公司的「形象大使」,每一次的面試過程中,都等於在進行公司的國民外交。不論應徵者來不來報到,公司的形象都有可能被傳播到每個角落。 那麼主管該如何做好最棒的「公司外交」?提供一個不錯的做法,就是「把應徵者當作潛在客戶」。 主管請更新大腦,不論主管想如何扮演好面試官,都會情不自禁出現應徵者不喜歡的態度。不如換個方法,每次準備進會議室面試時,把應徵者想像成「有機會成交的客戶」。 那麼,保證走進會議室的主管,絕對會「眉開眼笑、態度良好、禮貌介紹、有問必答」,而以上的作法,不就正好讓應徵者感受到公司的尊重和專業,以及主管的客氣和體貼嗎? 以往的同仁,只是公司心目中的旗子;現在的同仁,卻可以成為老闆最有利的夥伴,想要讓人留得住,真正的解方還是在公司高層。 或許我們公司很棒,但是很多人才認為自己更棒 請面對現實,以前是公司選人才,現在更多的是人才選公司。我們可以對人才品頭論足,人才也可以對公司挑三揀四。 或許我們的公司真的很棒,但是人才也沒有非來不可的理由。 責任編輯:倪旻勤核稿編輯:陳瑋鴻 ... 2023.05.18
管理 聘書接受率高達82%!台達人資長:讓人才看見「到職後的生活樣貌」 你的人生清單,要如何找到一群夥伴一起實現?在2021年,台達電子工業為員工舉辦為期10天的單車環島活動,讓原本不會騎腳踏車的工程師黃秋源揪團成功,完成他的人生目標。 台達人資長陳啟禎表示,台達每年都會為員工規畫舉辦一日樂活日,讓員工可以攜家帶眷參與活動,從5年前不到千人參加,成長到2022年有1萬1232人,其中員工涵蓋率達33%。 成長幅度這麼大,其實是台達分析參與族群組成、眷屬比例、年紀等資訊,兼顧家庭、移工等不同族群和個人喜好,作為舉辦參考,過去也有過路跑、龍舟競賽等,活動結束,也有7成員工願意提供相關回饋。 自由發問、提案的平台,促成核心價值的實踐行動 而且,員工想做的事情,只要符合企業的核心價值,也可以自主提案。例如,台達的環境志工有一次在潛水時,發現珊瑚白化問題嚴重,拍下照片並提供給台達基金會,催生珊瑚復育計畫,達成2022年復育1000株珊瑚的成果。「做對環境好的事,同時也凝聚向心力。」環境志工也順利在中國、泰國等地展開下一波活動。 結合台達品牌「節能環保」的核心價值,促成環境志工的實踐行動,也培育約300位潛水志工。陳啟禎表示,不只員工要有環境意識,也要有信心說出來會被接納、團隊願意執行,高階主管也要支持。他說,這些討論與提案,「已經變成我們的日常。」 除了行動,員工會在台達內部建置的知識管理系統(Delta Management System)主動提問或提案,一旦討論結束,就會總結到知識庫中,成為未來新人及同事可以參照的資源。 主動揭露徵才與學習機會,向潛在人才招手 面對全球性的人才戰,陳啟禎認為,企業不能坐等人才上門,要主動出擊把台達的好傳達出去。他強調,要先提高品牌價值,才能提高人才吸引力。為了擴大品牌知名度,台達在臉書成立「台達 Delta Career」粉絲專頁,專門發布學習及訓練發展、員工福利、海內外招募等消息;目的在於讓潛在人才、學生「進來前就能知道,台達員工工作與生活的樣貌,這對他們是有影響力的。」 同時台達也設立聯合研發中心,進行產學合作、產碩專班,或舉辦工程師體驗營等項目,並針對實習進行前、中、後期的滿意度調查,作為過程及下次活動的參考,「一點一滴這麼做,就會形成很重要的使用者體驗。」 另外為了提升求職者體驗,透過數據分析強化精準度,在人才招募流程上,降低求職、接收offer等待時間等,「可控元素一定要控制好,讓他們覺得這公司招募流程體驗很好,也可以用這個指標來看雇主品牌是否提升。」 台達2021年的聘書接受率(全球專業技能及管理職缺接受聘書的比例)高達82%。也就是說,台達每發出100張聘書,就有82人接受職位,提前達成2027年的年度目標。 除了福利之外,求職者另一項重要考量就是學習及發展機會。台達在近期的員工敬業度調查發現,員工對學習及人才發展的需求度高,為了滿足這項需求,台達分析了各職位必備KSA能力(Knowledge、Skill、 Attitude),也根據不同職等及年資,提供相應學習資源;推動學習地圖,涵蓋超過9成員工。 在2022年道瓊永續指數(DJSI)的評比中,台達在「人力資本發展」項目獲得滿分。 員工心聲(黃秋源,照明事業部韌體工程師,加入台達5年) Q:為什麼喜歡在台達工作? A:台達有很多資源可以運用,主管也願意採納我所學或創新點子融合到產品上,比較有發揮空間。我也樂於參加台達的活動,可以跟同事一起完成一些不敢自己參加的人生清單,像環島、路跑、划龍舟。一起完成這些活動,會有很強的革命情感。學生時覺得工作就是努力領一份薪水,但在這裡會感覺到這是我第二個家,會願意付出更多。 台達人資長Profile 陳啟禎,台達人資長。1995年加入台達電子工業,先後擔任人資處處長、台達上海企業管理行政處處長、中國區人資長、東南亞區人資長。擁有國立中央大學EMBA學位。... 2023.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