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大成催生全台第一顆生食蛋 賣飼料到賣疫苗轉型盤算 農畜龍頭大成布局5年,推出台灣第一顆生食級雞蛋,單顆要價20元,是旗下另一品牌白蛋的3倍;它也推出無抗生素飼養的雞肉品牌益活雞... 2023.10.19
生活 立冬進補吃什麼?補冬養生食材、開運食物,立冬習俗禁忌一次看 在24節氣中,「立冬」是冬季的開端,萬物活動進入休止期。對應到農業上,此時基本上已進入農閒期,農人歷經一整年耕作的辛勞,趁著冬日休養生息,恢復元氣。但由於台灣緯度較低,二期稻作會至小雪前後才真正結束收割。 立冬日期 立冬習俗 中醫師教你立冬怎麼吃 立冬開運食物 立冬禁忌 立冬商機 立冬vs冬至 24節氣 立冬是哪一天? 2024年立冬在11月7日星期四,每年立冬日期約為國曆11月7日或11月8日。 立冬習俗有哪些? 立冬有「補冬」的習俗,補冬也就是在冬日進補養身、養精蓄銳,為隔年春天做準備,相關俗諺有「立冬補冬」、「補冬補嘴坑」、「入冬進補,來年打虎」。但在現代社會中,現代人較不缺乏營養,立冬時也不宜過度進補。 立冬進補:立冬吃什麼? 常見的進補物有用四物、八珍、十全等藥材燉煮出的湯,從中又延伸出羊肉爐、薑母鴨、燉雞湯、藥膳排骨、藥膳火鍋等佳餚。 中醫師王大元指出,進補大致可分為2種類型,一種是「食補」、一種是「藥補」。 食補:可多選用羊肉、牛肉、雞腿、排骨、腰子,加入韭菜、青蔥、薑片、胡椒、麻油、辣椒、蒜頭或洋蔥等辛溫佐料。 藥補:可以再搭配花旗參、黨參、高麗參、黃耆、肉桂、桂枝、當歸、川芎或杜仲等藥材。 立冬進補、來碗熱湯,能讓人暖心又暖胃,但王大源也提醒,吃補分成「溫補」、「涼補」和「平補」,每個人體質都不同,應該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食補法。 溫補:如果平常容易手腳冰冷、大便軟散、容易疲倦或舌頭胖大,就比較適合溫補。溫補類的食物如:當歸生薑羊肉湯、十全大補湯、藥燉排骨、薑母鴨等藥膳湯。 涼補:如果身體容易燥熱、大便乾硬、口乾舌燥或舌質鮮紅,就應該要選擇「涼補」。例如:吃木耳、百合、白蘿蔔、海帶、冬瓜、白菜和水梨等食材,才不會越補越上火。 平補:如果怕冷又怕熱、容易消化不良、精神萎頓,你的體質攝取過冷或過熱的食材都不適合,應先顧好腸胃。可以吃茯苓、芡實、山藥、薏仁、蓮子(四神湯組成)或白朮、葛根或黨參等藥材來「平補」。 立冬開運食物 餃子 在中國北方有立冬吃餃子的習俗,有一說是水餃的造型和「耳朵」相近,吃了可以保護耳朵不受凍;另一說是「餃」音與「交」相近,以吃餃子代表秋冬交替。 生蔥 蔥味辛性溫,相傳老一輩人家會在立冬食生蔥,幫助排出體內的寒涼氣,增加血液循環、降低生病機會。 橘子 冬天是橘子盛產的季節,有「吉」的諧音,象徵吉祥圓滿。 立冬禁忌 避免過早、過晚外出 由於立冬天氣開始轉涼,早晚溫差變大,俗諺云「立冬一日,水冷三分」,長者在早晨、晚間更要注意保暖,避免外出。如有必要早早出門,也要備妥禦寒衣物。 避免過於劇烈的運動 因天候轉涼,若進行過度激烈的運動,很容易導致血管快速收縮、心跳加速、血壓升高的壓力,長者應特別注意。 立冬商機 由於傳統習俗上,立冬是開始進補的時機,不論是立冬或冬至,都能看見店家推出各式進補鍋物,甚至電商、超商也開始有進補湯包、生鮮宅配等商品,讓人們絕對不會忘記冬季要進補。 立冬和冬至有什麼不同? 「立冬」是冬天的開端,而「冬至」是一整年裡黑夜最長、日照最短的日子,過了冬至,黑夜會開始慢慢變短。今年冬至的日期是12月21日,習俗上冬至會搓湯圓祭拜,祈求闔家平安、圓滿,此外,冬至吃湯圓也有「取圓以達陽氣」迎接陽氣的意思。 24節氣 冬天 立冬是代表冬天到來的第一個節氣,接下來的冬日節氣依時序分別為: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春天 春天節氣依序為: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 夏天 夏天節氣依序為: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 秋天 夏天節氣依序為: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核稿編輯:林易萱 ... 2024.11.07
財經 【女性創業菁英獎】從捕撈轉加工,鮪軒拚出臺灣超低溫鮪魚一片天 洪慧惠並建立起貿易分級制度,將鮪魚分成5個等級,最高等級生魚片專門出口至日本,其次也有鮪魚細胞仍活化有彈性的生食等級... 2025.03.18
焦點 草蝦業一夕全垮教它「創造餘裕」 元家拚出台灣冷凍水產王 客戶提出邀請,元家創辦人、顏志杰的父親顏元博沒考慮太久,就決定大膽從生食轉熟食調理食品,二○○七年投資六千萬元新設調理加工廠... 2024.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