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 為什麼法國小孩上餐廳,都能夠乖乖不吵鬧?一個台灣母親的兩地觀察 我的法國婆婆 遠嫁法國,最大的好處應該就是「不用跟婆婆住」吧!也不用被婆婆管東管西,忍不住想要這樣說。 每次回台灣,跟以前的姊妹淘聚會,話題中一定不會少了「婆婆」這號人物,不管有沒有跟婆婆住在一起,總是有無限量的抱怨飆來飆去,不是「婆婆偏心對她不好」,就是「婆婆管太多」、「老公又不站在我這邊」。這個時候,我只能在旁邊默默地微笑,一句話都插不上,心裡很同情她們,卻沒有辦法提供半點建議,因為我完全沒有婆媳問題,跟婆婆相安無事。 朋友都很羨慕我,不用跟婆婆住,婆婆也不會插手管我的生活,更不會管我怎麼教育小孩。這個讓台灣女人稱羨的婆媳關係,卻幾乎是每個法國家庭的常態啊! 在法國,16歲之後,搬出家裡獨立生活,是每一個人的夢想,年滿18歲之後,通常就會自己搬出去住,自力更生,過著獨立的生活,甚至有些法國家庭,如果孩子不搬出去,父母還會要求孩子搬出去。法國人認為,孩子已經長大了,具有獨立生活的能力,應該自立門戶,為自己的人生負責,父母也想保有自己的生活空間。如果成年之後,還繼續跟著家人住,可能會被其他人議論。 亞歷爸也不例外,18歲之後,他就搬出家裡,自己在外面工作租房子。跟我結婚之後,我們就住在自己的房子。只有一些特別的節日,像是婆婆的生日等等,我們才會帶著孩子回亞歷爸的老家一起慶祝,或是偶爾婆婆會到我們家來拜訪,每一次的見面,我們就是吃吃飯、聊彼此的近況,相處地非常好。 第一次回婆婆家的時候,讓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婆婆準備了非常豐盛的餐點迎接我們,度過一個非常開心的下午,吃完飯,我就很自然地將碗盤收進廚房,準備開始盡一點為人媳婦的孝道(笑),正在捲袖子的時候,婆婆就急忙阻止我,要我到客廳去休息陪孩子,她來收拾。 面對這個狀況,我受寵若驚,心想:「我的婆婆不但不會對我有任何意見,還這麼體貼不讓我做家事啊!」覺得自己很幸運,應該是上輩子有燒好香。雖然有點過意不去,但婆婆盛情難卻,我就恭敬不如從命,飄到客聽去休息了。 在台灣通常的情形是,飯後媳婦不去收拾碗盤,讓婆婆洗碗盤,就算沒有被冠上「不孝」的標籤,也會被認為是不懂事、不識大體的媳婦。親戚朋友的冷嘲熱諷讓妳抬不起頭,怎麼可能還能像我輕鬆地在客聽玩小孩、和老公聊天。 後來,跟一些嫁到法國的人妻朋友聊起這一段經歷,才發現「大部分的法國婆婆都這麼nice」,正當我慶幸自己嫁到法國的時候,有一位人妻朋友解釋了這個現象:「法國婆婆覺得媳婦回家,等於是客人來拜訪,因此不會讓客人洗碗做家事。」原來如此,我還以為是法國婆婆特別呵護媳婦,哈哈。 無論如何,這種「互相尊重、保持距離」的婆媳關係,還是讓我的台灣人妻朋友們,超級羨慕。每當她們用一種羨慕的眼光看著我的時候,我會直接跟她們說:「但是我的婆婆完全不會幫我帶小孩喔!」 教小孩,自己來 每次我帶亞歷和肥安回台灣,他們可愛的樣子常常引起很多親戚朋友的關注,但是,伴隨而來的總是各種意見的教育方式,一個人一個意見,批評的聲音搞得我快煩死,雖然表面還是要假笑說:「謝謝」,畢竟通常會發表意見的都是長輩,基於禮貌不得不。其實,心裡的白眼早就翻到外太空。「為什麼我一定要聽你的?」、「年紀比較長的意見就比較好嗎?」腦袋被這些疑問占據。 在法國,則完全不會出現這些狀況,法國人完全尊重每個人教育小孩的方式,即使他們不認同你的教育方式,也絕對不會出言批評或給予任何意見。他們認為「這是你的小孩,你選擇的教育方式,其他人都無法插嘴。」我覺得這種尊重彼此不同想法的文化很棒,每個人的腦袋本來就不一樣,思考的方式也會有所不同,不同的教育方式都應該被接受,小孩的獨特性也才有可能被激發出來。 千萬不要因為輿論的壓力,而放棄自己的教育理念,我覺得這樣是讓小孩失去了學習的大好機會。 法國小孩上餐廳乖乖不吵鬧 我剛到法國的時候,亞歷爸帶我上餐廳,那時候亞歷還沒有出生,有一個景象大大地震撼了我。我們去的是一家氣氛還不錯,燈光稍微有點昏暗的法式餐廳,餐廳裡的客人打扮正式優雅,最令人吃驚的是,小朋友也都穿戴整齊,乖乖地坐在座位上,靜靜地吃著面前的餐點,曾有一瞬間,我忍不住閃過一個念頭:「他們真的是小孩嗎?」因為他們真的太乖巧,跟我印象中小孩上餐廳的經驗差太多了。 一開始,我以為大概是這間餐廳的客人經濟條件比較好,小朋友被嚴格要求遵守餐桌禮儀。但是,後來我有機會到不同的餐廳,小孩依然還是乖乖地坐在位置上吃飯,我就開始納悶了:「法國人是怎麼做到讓小孩上餐廳不吵鬧?」亞歷爸跟我說:「我們不會把小孩當成小孩,而是當成大人,從小就讓他們跟著大人上餐廳,學習大人的禮儀,不會因為他們是小孩,就特別關注他們。反而能在無形之中,讓小孩融入大人的氣氛,禮儀也就漸漸養成。」 亞歷出生之後,我們也帶他上餐廳。第一次上餐廳,我還是有點擔心他會吵鬧,出門之前,我先跟他說:「我們今天要去餐廳吃飯,請你乖乖地待在座位上吃飯。」他點點頭。 進入餐廳就座之後,點餐、上菜、吃飯,從前菜到甜點,亞歷都非常乖,靜靜地在座位上吃飯,其他桌的小孩也都很乖巧,完全沒有任何吵鬧的情形。吃飯的過程中,我和亞歷爸聊天,也跟亞歷聊天,亞歷表現出來的樣子,讓我也一度忘了他只是一歲多的孩子。平常在家裡,吃飯時間他都不見得願意乖乖待在椅子上,我想是環境的因素吧!他看到其他法國小孩都乖乖地坐著吃飯,他也有樣學樣,做起乖小孩,哈哈。 帶著亞歷回台灣,也會跟台灣朋友一起帶著小孩上餐廳。這種時候,乖巧亞歷就會變身成搗蛋亞歷,看到朋友的小孩在旁邊玩,就會忍不住想一起玩,最後就會導致有點失控的場景,我只好出面喝止。 我覺得每個小孩的本質都一樣,不會因為是法國人或台灣人就有所差別,我也曾經在法國餐廳看過法國小孩吵鬧,但是以整體比例而言,真的少之又少。不像我們在台灣,很容易遇到小孩在餐廳吵鬧的情形。就像亞歷爸說的,如果大人都能做好榜樣,遵守餐桌禮儀,並且讓小孩融入大人的話題,我相信,小孩在餐廳吵鬧的情形一定會大幅減少。 法國小孩不用兒童餐具? 在法國上餐廳,我特別注意小孩用的餐具。觀察之下才發現,法國小孩真的幾乎不用兒童餐具,和大人用同樣的金屬餐具。幾次觀察之後,我有一點收穫,如果我們一直為孩子營造一個過於安全的環境,他們就減少了學習的機會。 亞歷可以吃主食品之後,在家我還是會讓他用兒童餐具,但是,我沒有變成焦慮的媽媽,沒有每天隨身攜帶兒童餐具。我們到任何地方或餐廳,當下有什麼餐具可以用,我就會讓亞歷試著使用,當然我會在旁邊看著,避免危險。 小孩的潛力真的超乎大人的想像,即使金屬的餐具很大很重,亞歷還是可以靠著自己的力量吃東西。從這些經驗,我覺得法國人教育小孩,是讓小孩去配合環境,而不是塑造一個舒適的環境來配合小孩,在這樣的觀念之下,小孩的適應力和學習能力更能被激發出來。 再舉一個例子,我和亞歷爸曾經在台灣拜訪過一個有小孩的朋友家裡,一進門我就傻眼,客廳完全變成麥當勞的兒童遊戲區,地板鋪著彩色的軟墊,放著各式各樣的兒童玩具,沒有一個正常客聽該有的樣子,家具的邊角也都包上防撞的彩色軟墊。 朋友看我和亞歷爸驚訝的表情,露出尷尬的笑容:「沒辦法啊!有了小孩就變成這樣。」對於法國人來說,這樣的居家佈置十分不可思議,把一家人的公共空間變成小朋友的遊戲空間,而且佈置都是以「不會讓小孩受傷」為優先考量,「這又不是只有小孩的家,那大人的空間呢?」當時,亞歷爸應該在心裡用法文這樣怒吼。 反觀我們法國的家,亞歷的玩具只會放在他的房間,即使拿到客聽來玩,最後的收納位置還是他的房間。家裡的桌角或是櫃子的邊角,沒有特別包上防撞裝置,插座也沒有刻意保護。我們會叮嚀亞歷和肥安,這些都是容易使人受傷的地方,需要特別小心,盡量不要靠近。如果他們還是因為好奇心而觸摸,甚至受傷,藉由這樣的親身經驗,對於危險的概念會更深刻。下一次他們就懂得,這些地方不能輕易碰觸。 我到其他法國人的家裡做客,也是如此,他們不會因為生活出現小孩,就改變居家佈置。我覺得這樣的觀念很值得分享給大家,小孩擁有本能適應各種環境,我們都應該給小孩機會去適應,而不是塑造一個安全的環境迎合小孩。 {DS_BOX_16470} ... 2016.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