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特質

共有 4101 則相關文章

職場

回想自己在職場生涯裡遇過的老闆,那些讓我能夠很順利進行工作,或是讓我學到很多的老闆們,大概都有以下6點特徵: 1.願意分享資訊與知識 這類老闆通常也是好老師、好教練,他們知道,唯有部屬能力越強,團隊才會越強。所以通常都會盡量跟部屬分享自己擁有的知識,不會藏一手。他們願意花時間指導部門裡的同事,且因為已把工作的要點融會貫通,通常他們在教人的時候,會很有方法與架構。 若能遇到一個會跟你分享、也願意花時間跟你解釋方法與訣竅的老闆,是非常難得的,一定要好好把握機會向他學習。 2.有自信但不固執 好老闆通常也是厲害的工作者,所以會有一定程度的自信,但他們不會爭功或自誇。這種老闆不會靠耍權威,或是要求部屬大小事都來請示,來鞏固來自己的地位。他們通常也比較願意嘗試新作法,聽部屬的意見。 遇到這種老闆,可以嘗試多提建議,以及爭取讓自己發揮的機會,做出成果。 3.重視團隊與部屬 好老闆知道,團隊的成功才是他的成功,所以唯有團隊凝聚,才可以發揮成效。這種老闆通常都會很在意成員間的相處與分工,他們會盡量讓所有人都能擔負自己最適合的角色與責任,也願意解決紛爭,不會漠視組織裡的問題。 遇到這種老闆,記得要把你遇到的問題跟他好好討論,尋求他的意見與幫助。 4.對工作有原則 一個好老闆通常都有自己的原則,那是他最重視的標準,也是他的中心思想與底線。而他們的成功,多半也是因為堅持這些好的原則與標準而獲致。 也許你不一定完全接受這些原則,但聰明的做法是,嘗試去理解這些原則,並且一定要尊重與配合。 5.在意如何解決問題 好老闆在問題發生的時候會關心「我們要怎麼解決這個問題?」,而不是追究責任或試圖推諉或掩飾。也因為如此,你會跟他學到一件很重要的事——永遠都應該聚焦在解決問題與行動方案。 這點不只是發生問題的時候有用,在面對不確定的環境變化時也非常重要。 6.不怕承擔責任 當事情出錯,或是成果不如預期時,好老闆會主動把責任承擔下來。因為他們知道,這樣才不會讓團隊成員不敢嘗試創新,或是因為要自保而掩蓋問題的真相。此外,這也是年輕工作者需要培養的正確態度。 而且你會從中發現,比起試著推諉或掩蓋、但最後還是要面對,其實一開始就承擔責任並嘗試補救,會讓事情簡單且好處理很多,後果也沒有你以為的那麼可怕。 如何跟老闆好好相處? 要跟老闆好好相處,不是只是讓他不來「盯」你,而是發揮影響力,讓他支持你。別忘了,主管也是人,人都有七情六慾和心理需求,我們需要激勵,主管也一樣。 你得知道主管的處事風格、他的價值觀,他是怎樣的人?他重視什麼?喜歡或害怕什麼?最近碰到了什麼問題?諸如此類,都需要去了解。當你越了解,就越能管理好你的老闆。 這不是要你去拍馬屁,拍馬屁純粹是為討好而討好,但是好好跟你的老闆相處,是為了把工作做好,對組織、績效都有幫助,當然對你的成長與表現也是。最基本的是以下2點: 1.把老闆當顧客 當你向老闆報告想法或提案,想請他准許或給你資源的時候,除了資料要準備充分之外,也要記得從他的角度思考。沒有人喜歡被施壓或推銷,對老闆也一樣,如果他已經表現出不支持你的案子,你還一再反覆勸說,那就只是在替他製造困擾跟壓力而已。 這時候,你應該動用其他資源或關係,對老闆產生影響。有時候,「繞遠路」反而能更快抵達目的地。例如,透過更能影響老闆的人,可能是其他同事、客戶、公司其他主管,來幫你達成目的。甚至把這件事擱一下,等適當的時機再提,可能也是必須的過程。 2.不要給老闆「意外」 沒有人喜歡意外,如果遇到問題,一定要提早跟老闆報告,越早講越好。給對方充分的時間去消化、準備,或尋求解決方法。千萬不要讓你的老闆在狀況外,讓他成為最後知道壞消息的人,他一定會加倍生氣。 什麼是壞老闆?要如何應對? 《經理人月刊》在台灣做過一份問卷調查。據統計,只有12%的人回答「職涯裡沒有遇過壞主管」。數據看來,壞老闆應該是大家比較常遇到的,所以當然也要來談一下遇到壞老闆的情況。 常見的壞老闆類型 從統計結果顯示,職場上最常見的是控制狂型主管,占了41.6%,接著是小心眼型(37.9%)和搶功勞型(35.1%)。相較於前面提到的好老闆來對照,你會發現壞老闆大概都是因為自信不足,或把自己放的比團隊、組織來得重要所造成的。 壞老闆對工作產生的負面效應 有近60%的人覺得,遇到壞老闆會讓工作毫無成就感,並且失去動力,51.4%的人則會出現憤怒或低落的情緒。長期來說,對於工作上的成長與發展,絕對有負面的影響。 不過,如果工作者礙於想累積年資、財務上需要,而繼續留在原本的崗位。這時候,我會建議你,嘗試做到「相安無事」,讓自己盡可能不受他的影響。畢竟,如果因為壞老闆而影響自己的工作心情與表現,是很不值得的。 *本文獲「我是老查」授權轉載,原文:如果你的主管是這樣的,恭喜你,你遇到好主管了 責任編輯:湯明潔核稿編輯:倪旻勤 ...

2024.04.23

職場

「認真、不懂得懷疑別人、能真誠傾聽他人說話,又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如果身邊有這種人存在,你或許會覺得他很不錯。但,其實這樣的人也可說是兼具了倒楣鬼的要素。 這世上,有在薪資和工時等勞動條件方面違反勞基法的「黑心企業」存在。我曾讀過一篇與某黑心企業老闆有關的文章,根據該文的敘述,這位老闆總是雇用「好用的人才」。他所認為的「好用人才」的部分特性,正是「認真、不懂得懷疑別人、真誠傾聽他人說話、有強烈的責任感」。 一般應該都會覺得這是理想的優秀人才吧。但我在閱讀這篇文章時,卻不禁認同這類人的確會被黑心企業給吃乾抹淨。 為何那些具有常識上被認為是理想性格的人,會成為倒楣鬼呢? 所謂認真,某意義上是讓自己符合社會規範。不懂得懷疑別人、真誠傾聽他人說話,某意義上是沒有「自我」,也就是並不珍惜自己。 一個傾向於讓自己符合社會規則、沒有自我的人,若是再發揮責任感的話,又會變成怎樣呢? 這樣的人,即使發現自己進入的企業有些不對勁、待得不是很自在,也遲遲無法辭職。因為他們會覺得其他員工都這麼拚命努力,自己卻辭職逃跑,這樣不僅對不起大家,也無法盡到責任。他們誤解了責任感的用途。 即使是普遍被認定為理想的事,如果運用不當,也會產生負面效果。 如何從倒楣鬼變優秀人才? 那麼,到底該如何運用常識才好呢? 我們必須把社會上的規則或常識視為「相對」而非「絕對」正確。當然,在多數情況下我們必須遵守它。但請不要忘記,也有一些時候,依狀況自行行動而不採用他人意見,才是好的做法。 最重要的是「不要把社會上的規則與常識置於自己之前」,而要想「最該珍惜的還是自己」。 順道補充,傾向於全盤接受社會規則與常識的人,很可能也比較缺乏對新奇事物的探索性。 人類具有無法滿足於日常生活、想瞭解新事物、能感受到學習新事物樂趣的天性,我稱之為「新奇探索性」。新奇探索性取決於遺傳,每人程度不同。 例如去便利商店買飲料時,會想嘗試新口味產品的人,新奇探索性通常較高,總是固定買烏龍茶的人則較低。每當新的電子產品或新手機上市便立刻跟風購買的人新奇探索性高,遲遲不換新機的人則較低。 新奇探索性偏低的人,一旦相信社會規則與常識是正確的,往往就會一直遵守下去,容易重視規則與常識更甚於自己。 雖然與生俱來的新奇探索性高低度無法更改,但我們可透過有所自覺,而在一定程度上改變。 例如購買寶特瓶飲料時,若發現自己總是買同樣的口味,就該意識到「我的新奇探索性偏低」。而這便能幫助你改變自己的行為,像是「下次買寶特瓶飲料時,我要勇敢嘗試新口味」,或「我很容易就全盤接受社會規範與常識,要多注意才好」等等。 你的新奇探索性是高還是低呢?若覺得自己的新奇探索性偏低,不妨好好檢視一下你是否重視社會的規則與常識甚於自己。 *本文摘自悅知文化《運氣好的人,原來這樣思考,這樣行動》 {DS_BOX_38019} 責任編輯:倪旻勤核稿編輯:陳瑋鴻 ...

2024.08.20

職場

工作這麼多年以來,我接觸過形形色色的人。而一個人有沒有本事,是可以從他的言行舉止中看出來。我發現,越是沒本事的人,越是有以下5種表現。 1.愛抱怨 你身邊肯定有這樣一類人:他們遇到不好的事情的時候,很喜歡抱怨。抱怨工作難做、抱怨公司不好、抱怨環境太差、抱怨社會不公,甚至抱怨公車太慢、父母太窮等。 他為什麼會這麼做?從心理學上來說,抱怨、怪別人、怪環境可以轉嫁一部分責任,能減輕一部分痛苦。 但抱怨根本解決不了問題,任何事情都是因果的,當你有不良的想法的時候,所有好的事情都不會來找你。 正如稻盛和夫說:「人生一切的不幸,沒有別的原因,都是由自己的心靈吸引而來的,是無休止的傾訴不幸、牢騷不斷的那顆心,喚來了不幸。」 的確,每一個人身邊都有一個磁場環繞,雖然無法被看見,卻在悄悄的影響著我們的人生。如果一個人總是抱怨、牢騷不斷,心想「為什麼倒霉的總是我」?到最後就會被反噬、被悲傷的情緒吞沒,終將一事無成。 消極的人總是抱怨問題,積極的人只想尋找答案。因此不要抱怨,而是要尋找問題的根源,然後解決問題。 2.愛挑剔 這類人喜歡挑別人的毛病,卻從來沒有什麼建設性意見,他只是在挑刺的過程中,享受到一種虛幻的優越感。 你說這件衣服好看,他說你審美觀不好;你說那個地方好玩,他說你沒品位;你提了一個方案,他說不夠全面;你完成了一個大案子,他說這算不了什麼,跟誰誰誰比起來差多了,而且還花了那麼多錢。 總之,他總是一副什麼都懂的樣子,對你指指點點、說三道四,但他自己從不行動,哪怕連一點點有用的建議也給不了。他甚至連「紙上談兵」都算不上,只是見不得別人好。 有用的回饋是具有建設性的、是利他的,而挑剔是具有破壞性的,是自私的。從人性上來說,愛挑剔是嫉妒心在作祟,因為自己做不到,但心裡又覺得自己無所不能,所以就透過挑刺,來貶低別人的付出。這樣,才不會顯得他過於無能。 3.愛反駁 有些人,不管別人說什麼,凡事他都要槓一下。他喜歡習慣性的反駁,愛提反對意見,沒有合作態度。 如果說愛挑剔是有意識的,那麼愛反駁就是下意識的。很多時候你話都沒說完,觀點也沒表達完全,他就下意識的回嘴,頭腦發熱,反唇相譏。一個人陷入習慣性反駁,背後主要有3個原因: (1)不接受別人的觀點,認為自己永遠是對的 他常以自我為中心,總覺得別人沒有自己厲害,自己永遠是對的。所以你說的觀點,他壓根不會聽。 (2)不關心別的,就想贏 他只是享受贏的感覺,無論何時,都想要爭個高低。他不會管你掌握了多少資訊,做了多少調查,無論你說什麼他都會反駁;他不是為了做好事情而爭論,而是為了爭論而爭論。 (3)不願意承擔錯誤,逃避責任 有的人之所以愛反駁,是因為他不願意承擔錯誤,逃避自己的責任。例如長官剛要指出他的問題,話還沒說完他就立馬打斷說,不是我的錯,跟我沒關係。哪怕是一個既定的事實,他也會不斷反駁你,找一大堆藉口。 愛反駁,本質上是為了掩蓋自己內心的虛弱、性格的軟弱、實力的孱弱,因為弱才會逞強,因為弱才會強迫性的去自證他的厲害。 富蘭克林曾說:「爭辯和反駁或許能給你帶來暫時的勝利,但你無法透過表面的勝利得到對方的好感和尊重。」所以,愛反駁到最後一定是贏了口舌,輸了前程,真正有本事的人不會這麼做。 4.愛撒謊 這類人不管大事小情、不管時間和地點,總是習慣性說謊。小問題如出門總是遲到,他總會找出各種理由來掩飾。大問題如工作中出現失誤,他能編造很多謊言證明這不是他的原因,儘管所有人都知道是他導致的。 更嚴重的是,為了邀功和討好上級,有些人就會把壞事歪曲成好事,甚至虛報數據,行為造假;沒做過的事,沒取得的成績,他也能說成是他做的。 愛撒謊的人一方面是害怕別人看扁、看低自己,所以他不承認自己不行,用謊言來掩蓋缺點。另一方面,他害怕直面問題,不願接受懲罰,於是用謊言來掩飾過錯、逃避懲罰。 無論怎樣,這種人是不真誠的、不可靠的,我個人會第一時間遠離他。有句話說得好,愛撒謊的人,不是蠢就是壞。而說到最後,還是蠢,因為你說了一個謊,就需要用千個謊來掩蓋前面的謊。 第一個、第二個謊,可能可以騙過一些人,但是不可能一直有好運,總會有個謊言會被人戳穿。而只要一個謊言被戳破,就會喪失別人對他的信任。所以,撒謊是最愚蠢的行為。 5.愛推責 有擔當是一個人成熟的標誌,沒本事的人則愛推責,他會表現在2個方面: (1)不承擔 面對有挑戰的事情,他會迴避、下意識退縮,而遇到一些壓力和困難的時候,他又容易崩潰,方寸大亂。 他想的總是:「這超出了我的能力範圍。」「我做不到。」「我無能為力。」這就是不承擔。 (2)不負責 有些人取得成績時,把功勞歸於自己;遇到困難時,找人甩鍋。他有一種受害者思維,出現困難的時候,第一時間從外部找原因,覺得都是別人的錯,把自己看成受害者。 他總是說「這是他做的」、「上面的長官說的」,試圖撇開責任。愛推責的人是沒什麼前途的,因為他贏不得別人的信任,讓人覺得不靠譜。 長此以往,朋友會遠離他、同事會孤立他,肯定做不成什麼事。敢當大任、敢扛重責,才是真正了不起的人。 總之,人沒本事,一看便知,越是沒本事的人,越是愛抱怨、愛挑剔、愛反駁、愛撒謊、愛推責,真正有本事的人,都會遠離這幾個壞習慣。 *本文獲微信公眾號「張麗俊」(ID:zhanglijunCherry)授權轉載,原文:越沒本事的人,越是有這5種表現 責任編輯:倪旻勤核稿編輯:陳瑋鴻 ...

2024.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