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碳ESG 到底有沒有要「淘汰化石燃料」?一文看懂COP28的文字遊戲 峰迴路轉,最適合用來總結今年的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8。 COP28是史上最爭議的氣候大會,主辦國是產油國,氣候主席是石油公司執行長,被賦予最大的任務是:決定化石燃料的未來。 決議草案:用字遭砲轟 COP28閉幕前不到24小時,主辦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發布了決議草案,結果砲聲隆隆,四面楚歌,因為「逐步淘汰化石燃料」一詞從草案中消失,連較溫和的「逐步減少」都沒出現。 馬紹爾群島共和國代表團團長約翰·西爾克(John Silk)砲轟:「馬紹爾群島共和國不是為了簽我們的死刑宣判來COP28,我們來這裡是為了1.5℃的目標,以及實現這個目標的唯一途徑奮戰:逐步淘汰化石燃料。」 COP26的大會主席夏瑪(Sir Alok Sharma)質疑:「這麼多的國家支持明確汰除化石燃料的用詞,這份草案到底是服務誰的利益?」 許多人懷疑是石油利益。 「傾聽各方的石油大亨」只聽到OPEC的聲音? 不然,197個締約國裡,有超過130國支持淘汰化石燃料,強調「傾聽各方」的COP28主席,兼阿布達比國家石油公司(ADNOC)執行長的賈柏(Sultan Al Jaber)為何聽不見「多數的吶喊」? 閉幕前幾天,《衛報》踢爆,有影片拍到賈柏私下說「沒有科學證據」顯示,汰除化石燃料能實現1.5度C的全球氣候目標,以及汰除化石燃料不會實現永續發展,「除非你想把世界帶回去當山頂洞人」。 石油組織OPEC向其會員國和盟友發出動員信,要全力阻擋COP28談判決議納入化石燃料汰除。包括主辦國阿聯在內的OPEC成員國控制全球近八成的已知石油儲量,占全球三分之一的每日石油產量。OPEC領袖沙烏地阿拉伯的石油收入平均佔全國總收入的75%,GDP的40%~45%。通過汰除石油,不啻揮刀自宮。 決議繞過爭議字眼 終闖關通過 談判膠著,一如以往,結論陷入難產,大會進入延長賽,一路開到清晨三點。正當眾人以為還要歹戲拖棚時,COP28卻通過了歷史性的決議:呼籲全球「轉型脫離」(transition away)化石燃料。 主席木槌落下,決議通過,全場起立鼓掌,賈柏一掃陰霾,笑顏逐開。「我們制定了一項強有力的行動計劃,以確保 1.5 度C的目標能夠實現……這是一個強化、平衡且無疑是歷史性的加速氣候行動方案。」他說。 「我們制定了一項強有力的行動計劃,這是一項歷史性的成就。若沒有各位共同的努力,我們無法達成,感謝你們!」賈伯在閉幕演說中表示。來源:COP28 UAE Official Youtube Channel 決議玩文字遊戲,巧妙地閃避了「逐步淘汰」、「逐步減少」的爭議字眼,改用較淡化的「轉型脫離」,竟闖關通過! 「轉型脫離」化石燃料 各方買單嗎? 「在三十年的氣候談判中,化石燃料一詞首次成為締約方會議的成果。」氣候與能源智庫非洲電力變革(Power Shift Africa)總監艾道(Mohamed Adow)相信,「這是化石燃料時代結束的開端。」 德國聯邦外交部國務秘書兼國際氣候行動特使,前綠色和平全球執行長詹妮弗·摩根(Jennifer Morgan)分析:「它發出一個明確的信號:未來是屬於再生能源,而非化石燃料。」決議條文中也明定:2030年前,全球再生能源產能成長兩倍、能源效率翻倍。 然而,決議通過後,爆出氣候前線的39個小島國並不在決議現場,他們甚至不知道正在進行決議。「這個進程讓我們失望了,」薩摩亞(Samoa)首席談判代表、小島嶼國家聯盟主席安妮·拉斯穆森(Anne Rasmussen)說。 儘管未提出反對,她對決議缺乏野心表示不滿,並批評條文充滿「一連串的漏洞」。「我們做出了漸進式的進步,但我們真正需要的行動是躍進式的改變。」她說。因為有些國家等不起。 例如,吐瓦魯(Tuvalu)恐怕將成全球第一個因氣候變遷而沉海的國家。它國旗上的11個環礁島已經有兩個消失,預計本世紀末國家將葬身海底。11月,吐瓦魯剛跟澳洲簽氣候難民協定,澳洲每年開放280個氣候難民名額給吐瓦魯,但照這個速度,得花上39年才能救出全國國民。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顯然也對結論不滿意,全力支持汰除化石燃料的他發文說:「 無論你喜不喜歡,化石燃料的淘汰無可避免,但願它不會來得太晚。」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顯然也對結論不滿意,全力支持汰除化石燃料的他發文說:「 無論你喜不喜歡,化石燃料的淘汰無可避免,但願它不會來得太晚。來源:COP28 UAE Official Youtube Channel 那多晚,算是太晚? 決議條文會不會守不住1.5度C的安全底線 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要守住升溫1.5度C的安全底線,以2019年為基準,2030年必須至少減排 43%,2035 年至少減排60%。結論中也重申這點,這意味著各國在 2025 年提交新的國家承諾時,必須大舉提高目標和政策。 讓我們一次看關於減碳的決議條文: 2030年前,全球再生能源產能成長兩倍、能源效率翻倍; 加速汰除未減排的煤電; 使用零碳和低碳燃料,在2050年前後加速全球能源系統淨零轉型; 以公正、有序、公平的方式,讓能源轉型脫離化石燃料,加速這七年的行動,以實現2050年的科學淨零目標; 加速再生能源、核能、低碳氫能、碳減排和除碳科技,如碳捕捉、再利用和封存等零排放或低排放技術,特別是難減排的產業。 2030年前,加速並大量減少二氧化碳外的溫室氣體排放,尤其是甲烷。 透過一系列減碳路徑加速道路運輸的減排,包括開發基礎建設、儘速部署零排放與低排放運具。 盡速汰除未因應能源貧窮或公正轉型的低效率化石燃料補貼 認可「轉型燃料」在能源轉型和確保能源安全上扮演重要角色 認可增加風、光、儲能科技的可負擔和易取得的必要性。 智庫分析:呼籲力道太弱、碳捕捉恐成化石燃料後門開脫 石油業真的自宮了嗎?COP老將,Carbon Brief副主編兼資深政策編輯賽門・艾文(Simon Evans)及記者阿魯納·錢德拉塞卡(Aruna Chandrasekhar)分析決議條文中的門道: 有些缺乏目標,如甲烷減排。 有些期限訂得太遠,壓在2050年的終點線上,中間無檢查關卡。 有的連期限都無,如汰除煤電。 「轉型燃料」一詞將同屬化石燃料的「天然氣」偷渡進決議裡,並獲得官方蓋章認可。 草案中的「快速」逐步減少煤電,被換成了更模糊的「加速」;「限制新建和未減排煤炭發電」整個被刪除。 依賴尚未證實能規模化的碳捕捉技術,以及放行天然氣,都是為化石燃料大開後門。 另外,所謂「公正、有序、公平轉型」也可能各自表述。OPEC秘書長海瑟姆‧蓋斯(Haitham Al Ghais)就在COP28上說,開發中國家有權開挖他們的石油,並用「能源轉型必須要公正、公平和包容」來包裝它。 氣候智庫Carbon Brief總監李奧・希特曼(Leo Hickman)認為真正的魔鬼藏在「呼籲」(call for)這個字眼裡。 「在《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法律術語中,這意味著『邀請』或『請求』,更重要的是,它是此類勸告的所有術語中『最弱』的一個。」他說。但為了讓產油國買單,「呼籲」已經是本屆大會能用的最強動詞。 儘管條文中談到核能,但大會上20多國發起的2050年「核能三倍」宣言,並未納入大會決議。 另外,沒進入決議的全球碳市場也值得關注。 漏網之魚的碳定價市場規範 今年,自願性碳市場醜聞纏身,市場信心崩盤,眾人希望藉由通過《巴黎協定》6.4條,由聯合國建立全球碳權交易機制,重建人們對碳信用市場的信心,相關談判卻在COP28上全數破裂,只好明年再議。 「這是一場災難,都是因為大會主席未充分重視碳市場造成的……整個談判,向希望維持低品質碳市場的沙烏地阿拉伯、中國和印度傾斜,歐盟無法接受這點。」蘇黎世大學碳市場專家阿克塞爾·米夏洛瓦(Axel Michaelowa)告訴《衛報》。 石油業能否成為氣候夥伴?阿聯主辦的COP28帶來了甚麼進展? 兩個星期,近兩百國,破十萬人與會,賈柏和阿聯希望用COP28向世界證明,氣候界的批評都是錯的,石油業可以是氣候夥伴,「帶領」世界對抗氣候變遷。 他交出了成績單:COP28開幕,「氣候損失與損害基金」(Loss and Damage Fund)通過啟動,至今獲得八億美元捐款。COP28閉幕,決議納入轉型脫離化石燃料。他稱這次的決議是團結一致、合作的「真正勝利」。 路透社的標題下《各國在 COP28 會議上達成脫離化石燃料的協議》。有協議總比沒協議好,COP開了快三十年,進展熹微,但從明確的汰除、減少,一路退到轉型脫離,我們到底能否宣稱勝利呢? 大會落幕前,亞塞拜然(Azerbaijan)被選為下一屆COP29的主辦國。這又是一個產油國,去年石油和天然氣占92.5%以上的出口收入,全國GDP的一半。這場氣候與石油的對抗,預計還會持續下去。... 2023.12.15
減碳ESG 能源系統擺脫燃煤‧石油‧天然氣… COP28決議終讓產油國、將沉沒島國都點頭 近200個國家齊聚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杜拜開會,首度達成協議,要推動全球從化石燃料往其他燃料過渡,各方反應不一,有人喜出望外,也有人對此多所疑忌。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8次締約方會議(COP28)達成這項協議,目的是要對抗造成代價高昂、毀滅性後果的氣候變遷。 這份協議比先前遭嚴厲譴責的草案措辭還要強硬,呼籲「以公正、有序和公平的方式過渡,從能源系統中擺脫化石燃料,在這個關鍵十年加速行動,以便在符合科學的情況下在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 這是聯合國氣候高峰會28年來首次提及所有化石燃料。 法新社整理部分重要反應如下: 美稱:有理由樂觀 美國氣候特使凱瑞(John Kerry)表示:「在爆發烏克蘭和中東戰爭的世界上、在其他所有挑戰陷入困境的星球上,每個人都應該為此而高興。」他強調,「有樂觀的理由,有對在場每個人感激以及某種非常恭喜的理由」。 歐盟:後化石燃料時代 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在社群媒體發文稱:「今天的協議標誌著後化石燃料時代的開端。」 產油國表達感激 代表阿拉伯集團(Arab Group)的沙烏地阿拉伯官員陶非克(Albara Tawfiq)對這項磋商表達「感激」。 全球最大產油國沙烏地曾經強烈反對,在協議文本中提到「逐步淘汰」或「逐步減少」化石燃料這種字樣。 已開發國家的責任 中國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告訴COP28:「已開發國家對氣候變遷有著不可動搖的歷史責任,因此必須先於世界其他國家,帶頭開始投入(升溫不超過)攝氏1.5度之路。」 「以身作則」 巴西環境部長席瓦(Marina Silva)在杜拜說:「已開發國家帶頭展開化石燃料過渡至關重要。」 小島國:我們需要指數型大躍進行動 小島國家聯盟(Alliance of Small Island States)輪值主席國大洋洲國家薩摩亞的首席談判代表拉斯穆森(Anne Rasmussen)說:「我們已經針對一成不變改採漸進式發展,真的需要在行動上發生指數型大躍進。」 「過渡」行動不具顛覆性 小島國家聯盟在聲明中指出,文本呼籲世界過渡、擺脫化石燃料,這「向前邁出一步」,但只是「漸進的,不具顛覆性」。 主席:值得驕傲的成就 COP28主席賈比爾(Sultan Al Jaber)說:「我們應該對我們的歷史性成就引以為傲。對於能夠發揮作用、幫助推動這項進展,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理所當然地引以為傲。」(譯者:何宏儒核稿:楊昭彥)... 2023.12.14
焦點 民間兵推…台灣面對戰爭時 能源問題最脆弱 指台灣因應戰爭威脅重點是強化社會的堅韌性,不宜輕信「矽盾」而認為可以「挾半導體令諸國」;更嚴重、脆弱的是能源供應,戰備儲量燃煤至多... 2023.11.08
財經 營收被Shein超車、投資新創破產,減碳商機會是H&M逆轉關鍵? 根據非營利組織發布的報告《Synthetics Anonymous》,Shein每年碳排量630萬噸,相當180座燃煤電廠... 2024.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