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碳ESG 塑膠汙染難解,《全球塑膠公約》將推強制性規定!影響逾7千億美元 170國攜手推動《全球塑膠公約》,誓言消除塑膠汙染 2022年在聯合國的環境大會,170個國家承諾成立有約束力的全球性協定,以規範塑膠的生產、使用和處置。這是《全球塑膠公約》(Global Plastics Treaty)的起點,最終目標是在2040年達成零塑膠汙染。 因此,這170國組成了政府間談判委員會(INC),計劃在2022-2024年舉行5場談判會議,要在2025年前推出公約。上個月(2024年4月),第4次談判會議(INC-4)剛落幕,各國正為了最後一次會議能順利進展,而加速各項討論中。 全球塑膠公約會打到誰?這些企業已著手應對 由公約目標可知,《全球塑膠公約》的管制對象即是大量運用塑膠製品的產業,諸如負責生產塑膠製品的石化產業,大量採用塑膠容器與包材的民生快銷品業及物流業等。根據Statista統計,2023年全球塑膠產業市值7120億美元,並將持續增長。... 2024.05.15
減碳ESG 生物可分解塑膠淪「問題兒童」?業者呼籲政府協助專屬回收管道 ,呼籲政府打造獨立回收體系,且生物可分解塑膠是一般塑膠的替代材料,一味將PLA視為「問題兒童」無助於減塑目標... 2023.09.18
生活 「榕」情入景,綠色旅宿「禧榕軒大飯店」掀開台南火車站生活圈文化慢旅新生態 2022年11月正式開幕後,團隊從維護基地的百年樹木、力行減塑及永續環保理念的推展,到引領市民與遊客展開多采多姿的文化美學體驗... 2024.09.03
減碳ESG 2024世界地球日》空瓶回櫃秒領8折券、「早睡即減碳」...對抗氣候變遷靠這50招 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你知道這項著名節日的由來嗎?為了保護地球,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世界地球日由來 2024世界地球日主題 歷屆世界地球日主題 2024世界地球日有哪些活動 企業如何響應世界地球日 1. 世界地球日由來 1970年的春天,美國加州的聖塔芭芭拉外海曾爆發嚴重環境汙染事件。因一座油井爆炸,導致海洋生物大量的死亡,並造成海灘汙染。曾參與反戰運動的青年丹尼斯海斯(Dennis Hayes),與來自威斯康辛州的參議員蓋洛德尼爾森(Gaylord Nelson),在全美大學院校號召2千萬人,共同倡議環境保育的重要性,最終促成美國環保局(EPA)成立及清潔空氣法、清潔水源法等環境法規,也成功喚起人民的環保意識。 這場延續反戰運動精神的環保主義浪潮,從美國擴及全球,如今成為國際重要的年度環保活動。現在由國際非營利組織EARTHDAY.ORG主辦,訂立每年的主題。 2. 2024世界地球日主題 2024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題叫做「Planet vs. Plastics多一塑不如少一塑」。EARTHDAY希望促進大眾認識塑膠對環境的危害,並呼籲2040年前減少60%的塑膠製造。 EARTHDAY呼籲人們正視塑膠危害,並減少製造塑膠。來源:EARTHDAY.ORG官網 塑膠製品在使用中或被丟棄後,會逐漸分解並釋放出「塑膠微粒」,進入環境、被吸入人體。塑膠微粒不只影響環境生態,更被證實會對人體造成多種危害,包含器官功能障礙、代謝紊亂、免疫失調,神經、生殖毒性等,更會在循環系統中逐漸累積,漸漸增加身體負擔。... 2024.04.22
減碳ESG 喝完即可撕開吃掉的果汁瓶?塑膠容器垃圾的新解方 你外出會隨身攜帶環保杯嗎?儘管自備環保容器的習慣已逐漸風行,臺灣也有針對一次性包裝的法規上路,但許多餐廳、超商仍是充滿了一次性塑膠容器。根據Minderoo基金會最新研究報告顯示,全球塑膠垃圾的數字只增不減,2021年更是達到1.4億噸的塑膠垃圾,相當於產生4.6億噸的溫室氣體。 生物可分解材質的嶄新一步 來自瑞典的設計工作室Tomorrow Machine試圖打破這個困境。工作室表示,塑膠包裝內的食品通常在幾天或幾周後就會變質,但遺留下的包裝垃圾卻可以存在千年萬年,這是他們想要挑戰現有食品包裝的原因。 他們在瑞典創新系統署(Swedish Governmental Agency for Innovation Systems, VINNOVA)、永續發展研發單位Formas和瑞典能源署合資企業BioInnovation的支持下,進行可分解容器的開發工作,孕育出「GoneShells」的原型。 當瓶子使用完畢後,它可以被食用、做家庭堆肥,甚至可以溶解在廚房水槽的水龍頭下。 GoneShells是一款由馬鈴薯製成的生物基果汁瓶,生物可分解並不是什麼新概念,然而GoneShells的獨特性在於它分解的速度以及多種處理方式。當瓶子使用完畢後,它可以被食用、做家庭堆肥,甚至可以溶解在廚房水槽的水龍頭下。 來自自然界的包裝概念 GoneShells被製作成一種透明的軟包裝,受到自然界的啟發,其概念來自於果皮,瓶身在使用後可以撕開——就像剝水果那樣。當瓶子的結構被破壞,讓內部材質接觸到水份後,便會產生化學反應開始溶解瓶子。 Tomorrow Machine設計總監Maria Glansén說,他們希望GoneShells能有效減少環境和回收系統的壓力,並減少包裝垃圾最終進入大自然與海洋的問題。 雖然目前GoneShells仍處在開發階段,但其針對生物基材質進一步的創新概念,讓人期待未來商品量產後的可能性,或許不失為減少塑膠垃圾的其中一種解方。 參考資料: GoneShells官網 Report: World is producing more single-use plastic 'than ever before' *本文獲綠媒體授權轉載,原文為:〈【永續設計】GoneShells:飲料喝完後瓶子也順便吃掉!靈感來自果皮的生物基包裝〉 責任編輯:張薰云 ... 2023.11.15
生活 花王(台灣)60週年 攜手台灣消費者一起Kirei每一天 闡述環境問題與人們生活的緊密關聯,不僅呼應花王(台灣)ESG的目標,也讓民眾漫步捷運地下街最美光廊的同時,推廣永續生活,反思生活減塑... 2024.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