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誰是驚喜感受的殺手? 修習葡萄酒30多年,品嘗葡萄酒時,越來越難有意外的驚喜,特別是歷經自然派革新運動的洗禮,許多葡萄酒的陳規逐漸被打破之後,什麼都可能發生,什麼都不再奇怪了。慢慢發現到太多經驗和知識的累積,開始變成享受葡萄酒的阻礙,無法再經常的從一瓶酒的風味中發現另一個全新的世界。 確實有些遺憾。在成為專家前,葡萄酒最吸引我的,是每喝一瓶酒都像是開啟一趟探索未知領域的旅程,充滿期待和新鮮感。但現在,最常有的,只是在辨識與理解一瓶酒時,心領神會的愉悅,雖然品嘗葡萄酒仍然充滿樂趣,但已不是過去那種直擊心靈的喜悅和感動。 也許正因為南非酒喝得不多,認識淺薄,最近出乎意料被觸動的,正是一款2022年份、來自開普敦不帶甜味的白酒,雖然用的是我相當熟悉偏愛的榭密雍(Sémillon)葡萄釀成,但完全不走平淡內斂的調性,酒體不僅厚實,還像是高聳逼人的雄偉大山,充滿張力和生命力。 在酒展裡不經意喝到,甜熟蜜桃的香氣噴發,酒中咄咄逼人的熱情直擊而來,讓人無從閃躲,一點也不像我所熟知,年輕時總是帶點留白,有些溫吞害羞,需要多年的瓶中熟成才慢慢展現風采的榭密雍。 直觀的味覺驚豔與震撼之後,才從酒的身世找到葡萄園所在的法蘭史胡克(Franschhoek)這個關鍵字,一個由法國新教徒在17世紀建立的歷史古鎮,被迫離鄉避難的移民在花崗岩的谷地重建南非的法國小角落。有著法文名字的農莊裡,從300多年前就種著來自故鄉的葡萄,至今保留著榭密雍古老且多樣的基因和老樹園。園中經常摻雜在榭密雍原生地,法國的西南部已經消失的黃、琥珀、灰和粉紅等各色的多彩別種。 如果先認識法蘭史胡克,再喝這瓶Alheit Vineyards酒莊以86年花崗岩老樹園釀成、歷經舊橡木桶18個月培養成的Monument Sémillon,就會變得理所當然。心中難免要懷疑,這樣喝酒還會有驚喜嗎? {DS_BOX_38203} ... 2024.09.19
國際 為何中國放大招,港滬股反重挫?解讀「國富民窮」怎變人民幣殺手 放大招放到市場大跌,這是北京的處境。為了提振中國經濟,官方宣布要放出財政與貨幣刺激,市場卻不領情,這是政府未放棄「國富民窮」模式的結果。 中共首度表態防範經濟危機官方重投資,排擠民間消費 二○二四年十二月,中共陸續召開政治局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為二○二五年經濟政策定調。值得注意的是,這是官方首次表態要防止經濟危機。 過去即使經濟下行,官方仍堅持「穩中向好」。然而這次政治局聲明,卻說要防範「系統性危機」。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甚至表示,貨幣政策要「適度寬鬆」。 上次官方宣布貨幣走寬鬆路線,是二○○八年全球金融危機。十六年後北京又再度提出「危機」、「寬鬆」等字眼。《華爾街日報》就稱,「這是中國領導人第一次採用了危機時代的用語。」 雖然北京放大招,市場卻不領情。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後,十二月十三日滬、港股收盤重挫逾二%,中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也跌破一.八%。 殖利率下跌表示市場在搶購債券。《華爾街日報》分析,中國公債的大買主之一是國有銀行,它們寧可拿資金買債券賺取微薄利息,也不願投入實體經濟,「投資人不相信決策者能提振經濟成長。」 近來三十年期中國公債殖利率已降到比日本還低,這反映了中國面臨通貨緊縮的壓力。「這加劇了人們對中國經濟『日本化』的擔憂,擔心中國可能陷入日本一九九○年代資產負債表型衰退。」彭博新聞網如是說。 為什麼北京放大招不獲市場青睞?當局未放鬆干預經濟,或許是原因之一。 中國經濟成長模式,乃是「重投資,輕消費」,就是將資源集中在公部門手裡,投向官員偏好的領域。從房地產、高鐵到新能源車,都是這種模式。 政府為何要資源一把抓?由於官員升遷指標之一,是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這導致各地爭相「刷數據」,舉債大興土木。德國《明鏡周刊》稱,如今中國地方債尾大不掉,就是各地借錢大建新機場、高鐵以及數十萬棟高樓的結果。 這種模式讓中國硬體建設突飛猛進,代價是資源被公部門拿去刷投資與GDP,民間消費因此積弱不振。如今民間消費只占中國GDP不到四成,和歐美等已開發經濟體有不小差距。 圖表製作者:楊少強 民間消費被排擠,人民無錢可花。加上政府主導投資,將資源投往決策者偏好的領域,包括新能源車、太陽能等,這些政府主導的領域,幾乎都產能過剩。 這導致生產者不斷殺價競爭,一些本土業者倒閉裁員,倖存者向海外大量出口,這又引發歐、美關稅報復。內、外夾殺使經濟前景不明,民眾更不敢消費。 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表示要「整治內捲式競爭」。然而這種內捲,正是因為政府干預經濟、「集中力量幹大事」的結果。 因此,中國經濟能否持續反彈,不在於財政與貨幣刺激多寡,而在於扭轉這種政府主導的「國富民窮」經濟發展模式。 摩根士丹利研究報告就表示,北京要想經濟復甦能持續,最佳選擇是削減投資,並採取措施加強中國陳舊的社會安全網,增加民眾信心,以推動民間消費持久回升。 北京大學經濟學家張維迎也說,目前討論中國經濟救市,大多著眼於「二階問題」,也就是財政赤字多少,貨幣要多寬鬆;但真正關鍵的是「一階問題」,那就是市場化、法治化的貫徹,因為這才能夠恢復民間信心。 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二○二五年首要任務,就是「大力提振消費」,包括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醫保財政補助標準。同時要擴大服務消費,促進文化旅遊業發展,「積極發展首發經濟、冰雪經濟、銀髮經濟。」 官方重視民間消費,對經濟是正面訊號。但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又說要「以政府投資有效帶動社會投資。及早謀畫『十五五』(第十五個五年計畫)重大項目。」這又是政府帶頭主導經濟。 既要提振消費,又要政府投資,這種「既要、又要」,顯示當局仍不願放棄干預經濟,這或許是市場不看好北京放大招的原因。 因應關稅,人民幣擬貶至7.5政策將更寬鬆,未來恐再貶 雖然財政與貨幣刺激能否救中國經濟,還在未定之天。但由於官方確定要貨幣大放水,這可讓中國化解一部分貿易戰衝擊。 據路透報導,隨著美國新總統川普上台,北京打算將人民幣兌美元貶至七.五,以應對將來關稅戰。如今官方聲明貨幣將更寬鬆,未來人民幣恐易貶難升。 二○二五年春季,北京將舉行兩會,屆時或將推出更具體的財政與貨幣刺激政策。對有意投資陸、港,或是持有人民幣資產者,或許要及早因應。 隨著北京大招陸續出爐,普通人投資已不只是為了獲利,而是為了自保。只有透過投資避免財富縮水,才是這波大浪下生存之道。 ... 2024.12.19
職場 看不見的職場殺手「微壓力」!一個金融界高層,不記得上次睡好覺是何時 有哪裡不太對勁。是胸痛嗎?他也說不清楚,那種感覺稍縱即逝,他在慌亂中去掛了急診。 布萊恩在一家舉世知名的投資銀行擔任常務董事,一向以注重保持健康自豪。他是個全心投入的自行車隊好手,在任何一天都能告訴你他的平均心率、速度、阻力和功率輸出的閾值強度。 布萊恩的職場導師最近才因心臟病去世,他非常清楚自己胸口的異樣感覺對一個健康的38歲男子來說並不正常。當一系列的檢查都沒有發現什麼異常,布萊恩假定他胸口的那股壓迫感就只是他的想像。他告訴我們:「老實說,我當時有點害怕。」 布萊恩不記得他最後一次在夜裡好好睡上一覺是什麼時候了。「我就是無法在夜裡靜下心來,」他告訴我們。 「可是並沒有什麼大事,就只是一堆小事。」他列舉了當天縈繞在他腦中的事。他認為他是在和我們分享他的待辦事項清單,而我們聽到的卻是一張微壓力清單: 他醒來時想著有2位同事尚未完成分析報告,那是他2天後向其他常務董事作簡報時要用的。他開始擔心自己為了彌補同事的不足而得要做的工作。 由於他的公司橫跨了世界各個時區,他每天早晨一醒來,就幾乎都會收到大量在夜裡寄出的電子郵件,帶來令人煩惱的消息,關於金融市場或是在公司內部其他地方發生的事。 他的上司一向喜歡在深夜寄發緊迫盯人的電子郵件,更改他之前交代布萊恩完成的工作。重要客戶也經常在深夜寄發類似的電子郵件。 微壓力不僅是指待辦事項清單過長,也是不容易解決的情感包袱。微壓力的來源很少是典型的麻煩人物,像是難搞的客戶或是可惡的上司。 相反的,它來自與我們最親近的人:我們的朋友、家人和同事。在我們首次交談時,布萊恩甚至沒想到要提起他個人日常生活中許多的其他微壓力,例如他對他85歲的父親的掛念。 他父親說自己「正在實驗」所服用的藥物劑量,想看看自己感覺如何。結果是他父親有時候會根本忘了吃藥,導致他白天經常都在睡覺。由於白天睡得太多,他父親夜裡無法入睡,摸黑在家裡走來走去時更常跌倒。因此,布萊恩和妻子輪流去他爸媽家探望他們。 人際關係中的情感,不管是正面或負面,都會增強壓力源所造成的影響。微壓力也許很小,但是卻很複雜。 壓力和微壓力有何不同? 【案例1】 壓力:應付一位善變的主管,他每天的情緒會影響全辦公室的人。 微壓力:本意良好的主管又一次更改你的工作重點。 次級微壓力:當你召集團隊進行重組,因為你們原本拚命想完成的工作已經不再是優先事項,而你必須要再次重新調整。 【案例2】 壓力:被診斷出癌症第二期。 微壓力:當你明白你無法和朋友進行每週例行的網球比賽,沮喪的感覺到自己的體能正在逐漸下滑。 次級微壓力:當你把這個壞消息告訴朋友,你看得出來他們對你有怨言。你擔心他們會把你踢出網球小組,讓你不僅失去鍛鍊身體的機會,也失去和這群朋友的定期往來。 【案例3】 壓力:明白你年邁的父母已經無法獨立生活,而你必須重新安排自己的生活來協助他們。 微壓力:當你試圖安排家人通話,以討論該如何照顧年邁的雙親,而你的兄弟姊妹住在不同的時區。 次級微壓力:當你向配偶說起最近和手足所作的交談帶有被動的攻擊性,因為你們對於父母親需要什麼有不同的看法,而你的配偶指出你的兄弟姊妹對你不夠感激,使你更加惱怒。 【案例4】 壓力:你的小孩有嚴重的飲食失調問題。 微壓力:你在開會時看了一下手機,看見你正處於青春期的小孩傳來一則隱隱令人擔憂的簡訊:「就只有我沒被邀請去參加理察的派對。」 次級微壓力:當你不再專心工作,而把下午剩下的時間用來偷偷監控你小孩的社群媒體,試圖找到線索來了解發生了什麼事。 【案例5】 壓力:收到主管的最後通牒,說你的部門如果無法達成高難度的銷售目標,你就會被解雇。 微壓力:當主管宣布公司正在更新和長期客戶的標準合約,要求加快付款速度,而你得負責把這個壞消息告訴客戶,雖然明知道要他們遵守這些新條款會很困難。 次級微壓力:當你再三斟酌該如何傳達這個消息,而不至於損害你努力建立起的顧客關係。這份焦慮使你無法打電話給客戶,因為你擔心自己會做錯。 14種常見的微壓力,按照類別區分 耗竭你個人能力的微壓力 角色和優先順序不一致 同事的工作表現略有不足 難以預測的權威人物 溝通方式欠缺效率 責任激增 耗盡你情緒儲備的微壓力 擔任管理職和維護屬下 衝突性的對話 缺乏信賴 二手壓力 政治操弄 挑戰你身分與價值觀的微壓力 和你個人的價值觀有所衝突 損及你自信的人際互動 和家人或朋友的負面互動 你的人際網路被打亂 當你掃視這張清單,想來你立刻就能至少勾選出幾項你正在承受的微壓力。按照我們的估算,布萊恩幾乎承受著這全部14種微壓力,而且還僅只是在某一天裡。 在各欄中的每一種微壓力也許看起來都是可以控制的,畢竟那都只是些瞬間。可是我們往往沒能看出微壓力會引發第一波、第二波乃至於第三波的後果,這些後果可能會持續數小時或數天,干擾你的生活,卻並未讓你聯想到原初的壓力。微壓力能導致無數的問題,包括: 1.耗盡你的時間 如果你必須花費太多時間來處理並解決一件事,你就會用掉需要用來履行其他工作義務的時間。這種時間的損失會給你造成壓力,因為你擔心自己對其他人所作的承諾,擔心要如何找出時間來完成工作,擔心同事會有什麼反應——如果你敷衍了事或是沒能如期完成工作。 2.使你偏離自己的目標 被拉往不同的方向使你處於被動狀態,使你無法把努力投注在你個人在乎的事情上。結果你總是忙忙碌碌,卻無法去做那些對你事業的長期成功以及人生意義而言至關重要的事。 3.讓你犧牲你個人所作的承諾 分秒必爭的完成工作可能導致你逃避或減少你對家人、朋友以及你所屬之其他團體所作的個人承諾。誰不曾煩惱必須向家人傳達壞消息,說你無法遵守你所作的承諾?而且這不僅是由於錯過孩子的足球比賽或學校戲劇演出而心存內疚,也會造成你逐漸把近親之外的活動和人際關係從優先事項中移除。 為了應付無窮無盡的微壓力而限縮你的生活,這可能會嚴重損害你的身心健康。 4.把至親好友拖進你的工作壓力中 當你由於工作上的微壓力而被迫取消你所作的個人承諾,你就替你在工作之外的人際關係添加了微壓力。或是你把你承受的微壓力告訴親人,用你的說法轉述你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配偶和朋友支持你,往往會發揮同理心,和你同感憤怒。 他們的反饋在當下讓你覺得很痛快,但事實上,這可能會再度引發你的情緒,擴大了微壓力最初的影響。你說得沒錯,他們是在占我便宜!你在微壓力中陷得更深,而現在你的至親好友在情緒上也被拖下水。 5.破壞你人脈中的人際關係 在承受微壓力時,許多人都會私下找人幫忙。也許你會請求一名組員熬夜加班,替你即將要作的簡報進行一項分析或草擬一段幻燈片的內容,或是拜託同事請某個供應商幫忙。 可是一個客戶或主管突然改變了期望,從而改變了你需要完成的工作,使得你的請託以及對別人所造成的壓力變得毫無意義。「假如我知道你並不需要在週一早上拿到這些資料,我就不會在週末加班了。」 而且你需要應付的微壓力當然從來不會只有1、2個。就像布萊恩,你可能在一天之內就得面對幾十個微壓力。而這些微壓力會累積,週復一週,月復一月。於是你筋疲力盡,疲累不堪,但你卻很難指出是為什麼。 *本文摘自平安文化《微壓力》 ... 2024.09.10
財經 國際大廠過去推不動的病理診斷數位轉型,雲象科技如何用AI讓醫院買單? 數位病理結合AI,真正解決醫界痛點、創造殺手級應用 「單純的數位化,只是從看顯微鏡變成看電腦螢幕,... 202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