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暴紅

共有 727 則相關文章

管理

熱鬧五月,跨國科技公司紛紛在產品發布會上大秀AI軍火。像是,OpenAI推出全新大型語言模組「GPT-4o」,不僅對話無秒差,更內建即時翻譯,還兼當小孩家教。Google也在IO開發者大會展示新版的AI軟體,進化搜圖功能等,引爆社群話題。 但是,縱使這些新功能再精彩,它們獲得使用者歡迎的基本原則都一樣,就是:擁有社交語言。 其實幾十年前,AI就已經出現在大眾眼前。譬如,沃爾瑪超市引進AI系統、又或者是AlphaGo在比賽中擊敗韓國圍棋專業九段棋士,但是,這已經是八年前發生的事。 為什麼直到最近,AI才真正讓人有感、甚至有被取代的危機感? 關鍵因素是,它懂得運用社交語言。 你有沒有發現,ChatGPT出來之後,大家就越少跟Siri聊天了? 大型語言模組會紅,一部分,正是因為它有時候會講出錯的東西,有時候會「唬爛」,有時候甚至會迎合你去講一些似是而非的東西。這是AI很大的突破。 你也可以發現,AI的應對進退越來越像是你的好朋友。因為,當你說得口沫橫飛時,AI不僅默默聆聽,還願意為你的長篇大論歸納出重點與看法,讓你覺得看法被接納。即便你說的內容有誤,AI也會在一陣讚揚後再為你補充正確資料。 因為它理解「人性」,所以它明白:有時候你和AI聊天,不是真的為了確認是非對錯,而是希望有個抒發窗口可以獲得認同。所以為什麼生成式AI可以竄紅?正是因為它的語言有社交性,聊天有樂趣。 就像你今天要選擇交往對象,會比較偏好一名正經八百、不時引經據典的人,還是更偏好一名偶爾出包,但具備幽默特質的對象?很多人會選擇後者,而現在的生成式AI也更像是後者,你願意接受它的不完美。 只是,社交語言總會有一體兩面。也會有使用者對AI產品的期待,是取得真材實料的知識回饋。譬如,有些人想要知道醫學知識,但是當大型語言模組沒有相關文章授權時,就很難產生正確的醫療資料。當用戶得不到這類知識解答,就會漸漸的不信任這款AI服務,顧客就會流失。 所以,我給企業的提醒是,想開發受歡迎的AI產品,除了要善用自身專屬的內容、數據與商業邏輯,掌握消費者對產品的期待,很重要的是,不要忘了產品的社交性與互動介面給人的樂趣。 ...

2024.06.06

財經

面對跨國串流平台夾擊,台灣這檔不拍俊男美女卻拍叔叔、阿姨的實境節目《夜市王》,為什麼不僅能引起觀眾共鳴,還帶動夜市業績成長? {DS_BOX_39021} 年初剛落幕的美食選秀節目《夜市王》,十集累計觀看次數超過一千四百萬次,是其他網紅節目的兩、三倍。更特別的是,觀眾把這些在爐火前揮汗的夜市老闆,喝飽打嗝、落敗爆哭的夜市管理委員會主委,都當明星在追,掀全台夜市擁護熱潮。 夜市業績飆漲,網友排隊到崩潰,直呼台北南機場夜市從過去一小時可以從頭吃到尾,竟變成只夠排一攤節目上的熱門攤商英姐黑糖珍珠鮮奶;花蓮東大門夜市則平均業績漲五成,「好幾年沒有這種盛況,」東大門夜市主委黃家明說。 緯來電視網董事長李鐘培表示,這筆投資很划得來,因為節目喚起陪伴大家成長的美食回憶,許多亞洲電視台和航空公司如華航、長榮、星宇、新加坡航空都會播放,讓台灣味飄香至更多地方。 但若回推至節目播出前,這是檔前無古人的原生實境節目,就連攤商也不看好,光邀請老闆上節目就花了四個月,甚至出動製作團隊「我的檔期有限公司」負責人謝乾乾(本名謝乾鼎)、導演李伯恩分別出馬好幾回,才終於敲定名單。 為什麼一檔原本不被看好的節目,能造成現象級的回響? 不用腳本、親赴夜市量尺寸讓攤商把攝影棚當自家廚房 答案是,它讓觀眾和攤商都感覺「被在乎」。 《夜市王》選管組成員劉盈呤提到,最初攤商老闆會抗拒錄影,不是因為沒經驗,而是過去上節目留下的不愉快經驗,鎂光燈總是聚焦在藝人身上。「攤商老闆講完話,就像是被晾在那邊,」沒有被關照。 於是團隊體貼這份心情,盡量面面俱到,讓這些老闆們可以把攝影棚當成是自家廚房。節目總製片葉信孝說,他們不僅錄影時間根據攤商休息日而訂定,就連爐具的尺寸、擺放位置、爐火距離食材的高度,都由團隊親赴北中南東夜市丈量、兩個月跑夜市不下六十次。 更重要的是,他們謝絕用擬好的腳本演出,甘願花更多時間與攤商老闆培養感情和後製,提煉出夜市故事,用真實和出乎意料的內容,征服觀眾的心。 所以節目上許多片段引起話題:英姐黑糖珍珠鮮奶老闆秀出手機,介紹自己的漂亮女兒;樂華夜市阿泰鐵板燒的蒜片,竟然是用洗衣機脫水;東大門夜市無刺白帶魚捲老闆面對評審提問:「為什麼沒有選擇烤它?」卻是已讀亂回:「因為我標榜無刺白帶魚。」 還有,台南大東東夜市管理委員會主委梁育齊為選手不捨,難過落淚:「我剛剛都哭成這樣,你們還訪我,你們有沒有人性啊!」 但其實,觀眾都能在螢幕裡看見,參賽者與幕後團隊漸漸建立的好交情,又抱又哭又愛吐槽。 《夜市王》執行製作李旻紜表示,若按其他有腳本的節目做法,採訪時間只要五分鐘、採訪團隊一組就好。但是他們沒有腳本、老闆又多是素人,訪談時間硬生生拉長至四十分鐘,採訪團隊甚至會根據北中南東分工,讓受訪者面對自己熟悉的採訪者。「這是我此生看過最『肥』的素材!」李旻紜說。 但,面對全程不停機拍攝的素材從何取捨?「最直觀的判斷就是,看了,會不會出現情緒波動?」十五年前就開始將影音作品上傳YouTube的謝乾乾,懂網感、懂觀眾胃口。他說,若按一般節目剪輯邏輯,多是修正問答失誤,幫助成品盡善盡美。但他們更側重內容能帶給觀眾什麼樣的情緒。 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簡妙如在研究中指出,實境秀獲得矚目,是因為觀眾追求在電視中看見真實,「平凡真人的參與就好比是觀眾自己的參與,平凡真人面對鏡頭的不自在,就仿若是觀眾自己的不自在。」 《夜市王》總導演李伯恩過去也是藝人,他曾錄製一檔有腳本的實境節目,要他裝胃痛送醫、光屁股做大腸鏡,可是過程中讓他不太自在。 「有腳本的話,表示在發生前,我們已經想到了,那又何來的驚喜?」李伯恩說。 節目社群宣傳張嘉玲觀察,這些攤商老闆相當信任製作團隊,「所以我後來拍任何影音素材,他們都不會抗拒說:『你是電視台的,不要拍我!』」因為他們關照人心。 跟觀眾、網友站同一陣線找專人看社群風向調整內容 不只讓攤商感覺「被在乎」,因此能有最真實的情感與素材;他們也讓觀眾、網友感覺「被在乎」,因此在串流平台如此多、內容眼花撩亂的時代,仍願意一集一集追著節目。 前節目製作人、現任華視新媒體部副理熊鴻斌分析,《夜市王》帶電視圈看見高水準製作品質,也透過節目結合網路討論,讓話題延續,不只是網紅上節目當主持人。 「很多節目是他做他的,自己討論自己的,但《夜市王》會跟觀眾站同一陣線,」節目社群企畫游皓隆說,緯來與製作團隊不僅有專人經營社群,也會根據網路討論等調整節目細節與社群推播內容。 譬如,第一集有網友說烹飪畫面太少,團隊便在第二集加入更多美食畫面;見網友吃夜市美食配《夜市王》,他們乾脆在第三集增添新社群企畫,每集播出前公布參賽菜單,觀眾可提前準備好,再跟著螢幕前的評審一起吃,看看他們懂不懂吃。 《夜市王》決賽吸引逾3萬人到場參與,用當日營業額決定9大夜市冠軍。來源:緯來電視網提供 用短影音化解爭議團隊連休息都在線「海巡」 面對網路爭議,《夜市王》更是轉換心情,把公關危機當作社群素材。像是當網友質疑,節目是否抄襲韓國《黑白大廚》?外國人怎能當夜市評審?他們都用幽默短影音化解。「觀眾都很聰明,他們看得出來,有把他們意見放在重要位置的誠意,」張嘉玲說。 薩泰爾娛樂執行長潘瑋翔表示,這樣的操作,代表團隊要從日常時間抽出身,甚至犧牲休息時間在社群海巡、真正融入網路社群。 現實情況則是,團隊也因為花費比其他製作團隊多數倍的工作時數,十集節目花十六個月製作,因此在總決賽後,成員紛紛掛病號,有人感冒三週都還沒有好。 但,這份關照的誠意,也都能讓觀眾體會到。有網友留言:「後面越來越好看,代表是真的認真在拍、在改善,」「唯一的缺點就是太少集了,捨不得結束啊!」 一檔實境節目為何能締造現象話題?其實技術從來不是產品好壞的關鍵,而是你能不能與你關照的顧客產生共鳴,讓平凡變得不凡。 ...

2025.02.06

國際

經典科幻電影《星際效應》十週年重映,寫下IMAX重映全球票房最高紀錄,背後大贏家IMAX,在二○二四年十二月,股價創七年來新高。 「IMAX已成為票房保證,」《華爾街日報》指出,全球電影票房疫後就持續下滑,可是願意觀賞高品質電影的人卻越來越多。雖然這樣高畫質的大螢幕,在全球占比還不到一%,卻貢獻全球票房逾四%的營收,達約九億美元。 到二○二五年,該公司更有機會大爆發,因為總計有十四部以這間公司攝影機拍攝的作品將上映,這數字是歷年最高紀錄,有望創下有史以來最高的IMAX電影票房。 {DS_BOX_38926} 拍生態紀錄片起家後進化從分潤到出租攝影機都能賺 可是,這家從拍自然生態紀錄片起家的公司,憑什麼能在全球電影市場不振之際,仍發光發熱? 其執行長葛爾方德(Richard Gelfond)曾對外指出,商業模式要保持彈性並不斷嘗試,最好能考慮第二套、第三套模式。事實上,它就透過服務不同客戶,摸索出各種新的獲利機會。 打開這間公司的財報,營收管道主要來自兩大業務:內容分潤、技術產品與服務(出售、出租、維修等),分別貢獻約三成多與六成多的營收,而毛利率均超過五成。 然而,內容分潤成長最快,相較於二○二○年,二四年營收可望成長逾兩倍。 什麼是「內容分潤」?就是當你掏錢購買IMAX電影時,收入有一部分會流入電影製作公司、一部分流入戲院、另一部分會流到這間公司的口袋。 通路為王,戲院老闆就是老大,為什麼他們還要跟另一家公司分潤?原因在於,因為建置他們的高畫質影廳,並不容易,甚至需要投資達數百萬美元,但IMAX公司跟戲院老闆說:他們不向電影院收取安裝費,而改為抽成。 既然有公司願出錢出力協助,電影票價又相對高,戲院老闆只會賺更多,百利無一害,他們就願意點頭答應分潤。目前每部電影依照票房,IMAX會向電影院抽兩成,也長出了全新的商業模式。 此外,他們還會向電影製作公司從票房收入抽成約一二.五%。可是,製作公司為什麼也願意讓他們分潤? 首先,它能夠提供製作公司一條龍的技術支援,從攝影機、後製優化,到放映管道。假設有一位製片人想要拍攝IMAX電影,需要向它租借器材、後製優化影片規格,再到其影廳放映。 因此他們在高畫質影片的地位相當鞏固。換句話說,如果沒有他們的支援,就無法拍成這樣的電影,到這類影廳放映。 不過光靠這些,還不足以讓他們掌握電影製作市場的話語權,他們另一個特色,就是對客戶進行不同層次的服務。 拍攝IMAX電影,需要使用到全球僅八台的特殊攝影機,每台重達約二百七十公斤,需要特殊支撐架,才能移動,還會發出巨大噪音,得有專人在旁全程協助,才有辦法拍攝。 圖表製作者:吳美欣 合作大導演奠定地位也拍演唱會、奧運分散風險 由於攝影機稀缺,製作成本也高,他們會慎選、評估合作對象,而對象也多是票房保證的「大片」導演,如與《星際效應》的克里斯多福.諾蘭、《沙丘》的丹尼.維勒納夫等深度合作,確保作品叫好又叫座。 「如果你的電影被選為在IMAX上放映,這對你的電影票房收入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加分,」加拿大導演利普夫斯基(Zach Lipovsky)說,「每個電影製片人都會想要,但它實際上掌握在該公司手中,他們可以選擇對自己與製片商一樣有利的電影。」 透過和這些具有指標意義的大導演合作,奠定他們的業界名聲。不過,如果其他導演也想拍出能在該公司影廳放映的電影,他們也能提供服務。 除了提供較為輕便的數位攝影機,該公司還有一個秘密武器:數位原底翻版(DMR,Digital Media Remastering)技術,縱使沒有辦法全程用他們的攝影機拍攝,也可以透過後製,轉成IMAX高畫質規格,不過該公司也會向製作公司收取一次性費用,並在上映後與電影院分潤。 該公司還有一個挑戰,就是當電影市場不景氣或大片不賣座時,易受到牽連。因此,他們近來把觸角延伸到演唱會、紀錄片等,擴大不同類型的影片,分散風險,降低市場衝擊。 例如,當紅明星泰勒絲舉辦時代巡迴演唱會,就已搬上IMAX螢幕;該公司也參與修復皇后樂團於蒙特婁的傳奇性表演,創下其演唱會電影獨家放映以來最好的首週末票房;二○二四年,還把巴黎奧運開幕式搬上電影院直播,運用其技術,讓觀眾身歷其境。 不過隨著大家對觀影要求提高,競爭對手也冒出頭,如韓國公司CJ 4DPLEX開發的4DX體感技術,觀眾可以感受到震動、水氣、香味,開發除了視覺以外的感官體驗,但目前營收仍遠遠落後。 這故事告訴我們:不要以為靠一招就能打天下。當時局變化快速,你必須更靈活的找出商業機會,才能在市場裡站得更穩,還活得更好。 ...

2025.01.16

生活

Netflix韓劇《外傷重症中心》由朱智勛、秋英宇、賀營主演,以緊張刺激的節奏和喜劇感,還有塑造頗為成功的角色魅力,讓這部醫療劇有如韓版的《醫龍》、《派遣女醫》般,讓人一追就欲罷不能,成為新春必看的熱門影集。以下來解析精彩看點和幕後故事。 《外傷重症中心》解析1:真人真事改編 朱智勛飾演的天才醫師白江赫,從三流醫學大學畢業但有驚人的醫術,還有矯健的身手,開飛機、直升機高空垂降樣樣都行。來源:Netflix 雖然本劇改編自漫畫《外傷重症中心:黃金救援》,但劇中的主角白江赫醫師(朱智勛飾)其實是有人物原型的,也就是在韓國非常有名的李國鐘教授。 李國鐘不僅是個外科高手,更曾前往雅丁灣戰地參與救援被海盜射殺命危的船長,甚至在政府猶豫是否要派直升機時,為救活人命自掏腰包,其魄力讓政府只好點頭埋單。 此外,他也曾經救援叛逃南韓的北韓士兵,在對方中槍命危的情況下,從死神手中把人搶回。在世越號慘案時也參與其中。而他也因為長年工作而險些失明,是韓國人心中相當敬重的醫師。他也是另一部知名醫療劇《浪漫醫師金師傅》的角色原型,可說是比戲劇還要傳奇的存在。 《外傷重症中心》解析2:朱智勛形象多變 身高188公分的朱智勛是模特兒出身,2006年在《宮—野蠻王妃》中飾演皇太子李信走紅。來源:Netflix 人氣男星朱智勛近來的角色形象越來越多變,是《支配物種》歷經滄桑的保鑣、《照明商店》的神秘老闆兼陰間使者,也是《愛在獨木橋》的帥氣理事長。 在《外傷重症中心》化身醫術高超、個性古怪的白醫師更是讓他再衝一波高峰。劇中他除了是個手術狂人,也會視情況展現身段、耍些小聰明,但始終如一的是堅強的決心與責任感,角色魅力鮮明。 《外傷重症中心》解析3:配角群功不可沒 賀營飾演外傷重症中心的護理師千薔薇,頗受好評。來源:Netflix 說到《外傷重症中心》的配角群也是功不可沒,飾演徒弟的「肛門」秋英宇、熱血護理師「黑道」賀營,人狠話不多的麻醉師鄭宰光都各自詮釋出不同的特色。 還有尹敬浩飾演「可愛又迷人的反派角色」,由黑轉粉的過程讓觀眾看得既好笑又爽快,以及「大魔王專業戶」金義聖飾演的院長,也表現得相當到位。 《外傷重症中心》解析4:充滿爽感的醫療劇 《外傷重症中心》劇情高潮迭起,不只有緊湊的醫院刀房生活、你攻我防的醫院權力鬥爭,還有戰爭、山難、火災等場景,少有冷場。來源:Netflix 《外傷重症中心》之所以成功,可說是把醫療劇的爽感全都發揮了出來,從輕鬆解決高難度手術、嗆爆醫院腐敗高層、在鬼門關前把人搶回來,以及對患者無私的愛,各種元素全都集滿。 不僅如此,在接近結局時還拉了一波高潮,讓角色到戰地出任務,還加入了動作元素。最後,主角白江赫受重傷接受手術時,也給了徒弟一場合格考驗的試煉,增添不少劇情的爽度和深度。 《外傷重症中心》解析5:第二季伏筆 看完外傷重症中心還不過癮?原作作者透露可能還會有第二季!來源:Netflix 劇情的最後,也按照Netflix的慣例留下第二季伏筆。白江赫在傷勢復原後,成功爭取到了預算,也建立了直升機救援制度,並帶領著小組成員們繼續出任務。 另外白江赫也向軍醫徐東柱(金載原 飾)表示,退伍之後來找他,暗示外傷重症小組將迎來新成員,也期待在後續的劇情中,迎接更多的挑戰。 *本文由「Bella儂儂」授權轉載,原文出處:Netflix韓劇《外傷重症中心》真實改編!5大看點解析:朱智勛化身「韓版醫龍」,埋第二季伏筆敲碗中 延伸文章:韓劇《玉氏夫人傳》迎結局4看點!飆出開春古裝劇最高收視,林知衍、秋泳愚「假夫妻」激吻話題奪冠Netflix《現在撥打的電話》衝上排行榜冠軍!7 點認識魅力男神柳演錫,與韓劇女神金智媛曾爆熱戀? 責任編輯:倪旻勤核稿編輯:陳瑋鴻 ...

2025.02.08

生活

如果你最近有點懷疑人生、有點累,或者正好卡在「到底還要不要堅持」的路口,《瘋狂獨角獸》也許會給你答案。 《瘋狂獨角獸》是Netflix上映的泰國迷你劇,全劇只有7集,卻拍得像一場現代創業者的修羅場。不煽情、不講大道理,節奏快、衝突密集,甚至帶著一點反骨與幽默。 它是真人真事改編,以泰國山區出身的年輕創業家李發順(Komsan Lee)為靈感。這位來自山村的年輕人,憑著一己之力在2017年創辦閃電達快遞(Flash Express),僅用4年就將公司估值拉升至21億美元,成為泰國史上首家獨角獸公司。 如今的他,年僅38歲,每天管理的包裹超過200萬件。這部劇,講的就是他的故事。講述一個普通人如何穿越懷疑、背叛、孤獨與失敗,堅持走向屬於自己的方向。 為什麼推薦《瘋狂獨角獸》?我想給你3個「必看」理由 1.信任,從來不是全有或全無,而是一種拿捏 劇中主角「善迪」天生帶有強烈的使命感。他相信自己,也只信自己。這樣的特質在創業初期幫助他快速做出決策,但也在後期成為最大的盲點。 當他發現團隊內部竟然早被競爭對手滲透,才明白信任不是選擇人,而是選擇怎麼信,以及信到哪裡停手。有些人是來幫你的,有些人是帶著課題來教你的。 2.價格戰不是戰略,是一場自我消耗 這段劇情很貼近現實:為了爭奪市占率,善迪選擇打價格戰,試圖以市場占有率壓倒對手。但他沒想到的是,這場戰役不只削弱了品牌價值,更讓內部資源迅速耗損,幾乎走向瓦解。 這一段讓我反思很多,「以量制價」聽起來好像是一種有效的成長策略,但如果背後沒有更長遠的思維與風險預判,那就是在用未來換現在短視的決策。 3.創業不是爽,而是一場與自己的馬拉松 整部劇的節奏從熱血啟動,到後段逐漸收斂。善迪一路上幾乎沒什麼「幸運降臨」,靠的只有堅決不妥協的精神。他跌倒、失敗、身邊的人離開,卻還是選擇繼續往前。 他不一定是你理想的創業榜樣,但他一定是你曾經懷疑自己時,很想借力站起來的那種人。這股精神,會讓你在每一集都忍不住問自己:我對自己的夢想,還有多少認真? 給還沒點開《瘋狂獨角獸》的你 這不是一部單純熱血的創業劇。它有衝突、有翻盤、有背叛、有堅持,也有「當所有人都不看好你時,你怎麼看待自己」的誠實。 而它最打動我的,不只是劇情本身,而是那個來自泰北山區的年輕人,真真實實的走出那條路。 他不是完美的人,但他讓我相信:就算從山裡來,也可以闖出世界舞台。就算現在什麼都沒有,只要還沒放棄,就沒有輸。 如果你正在創業、準備轉職,想找一部有內容又能提振士氣的劇,那麼《瘋狂獨角獸》絕對值得你點開。 *本文獲「Emily Wu」授權轉載,原文 責任編輯:倪旻勤核稿編輯:陳瑋鴻 ...

2025.06.10

國際

今年萬聖節,美國最夯的是一款吃來又脆又Q的糖果,而它的開發過程,竟是來自老闆不管數據的一意孤行。 這款糖果,就是Nerds Gummy Clusters(以下簡稱NGC)。《華爾街日報》指出,Nerds這個品牌六年前總營收不到五千萬美元(約合新台幣十六億元),但今年截至十月底光是NGC一款糖果,就創造逾五億美元營收。 Nerds這個不久前還被認為過時的品牌,究竟是如何翻身? 二○○一年時,Nerds曾推出一款名為Nerds Rope的水果味軟糖。外頭裹著脆顆粒,但後來卻未受消費者青睞,原因是它會弄髒人們雙手,並到處掉落顆粒。 後來團隊設計類似糖果,更容易食用且乾淨,但在網路上調查時,卻發現消費者認為無法理解其設計理念。二○一九年,再次於美國中西部進行焦點小組測試,參與者的評分仍不理想。 卡戴珊家族助攻聲量 於是廠商試著調整口味。即使事前消費者評價毀譽參半,仍在二○二○年夏天將取名為NGC的新品上市。 幸運的是,此時消費趨勢也已改變。市調機構歐睿國際(Euromonitor)數據顯示,從二○二○年以來,糖果銷售成長率大幅超越巧克力,大廠紛紛加開糖果產品線。Z世代此時也步入青年時期,具有消費能力,也使Nerds新品充滿希望。 二○二一年,當時在Instagram擁有兩億粉絲的詹娜(Kylie Jenner,著名的卡戴珊家族成員),在社群上分享NGC,其瞬間聲量暴衝。這款糖果今年累計營收已占Nerds近九成,幾乎供不應求。「從沒看過這類別中的新產品,成長如此迅速,」投資銀行TD Cowen分析師默斯科(Robert Moskow)表示。 《華爾街日報》指出,NGC上市前,所有數據都顯示它不會受歡迎,在一個所有決策都倚賴數據的國家,該公司卻憑直覺推出商品,結果大獲成功。這或許可以給依賴「演算法」的廠商帶來一些啟示。 ...

2024.11.14

生活

▍作者簡介:高穎超,美國維吉尼亞聯邦大學社會系副教授。研究領域包含性別與性制、全球化與跨國主義、宗教保守性與進步性、酷兒亞洲研究、同志政治,和全球反同、反性別運動。正在製作新書《Fear of Queer Taiwan: Anti-LGBTQ Movements between Taiwan and the U.S. Religious Right》,預計2026年春天,由紐約大學出版社出版。 2025年,金曲獎36屆的集體歡騰中,台灣誕生了一支新原生種的女性主義:「『肖查某』女性主義」(siáu-tsa-bóo feminism)。 女歌手李竺芯以台灣台語(Tâi-gí)《Suí 水》專輯,入圍了6個獎項,最終獲頒最佳台語女歌手獎、最佳台語專輯獎,及年度專輯獎等3項大獎。 《Suí 水》以獨特的「法式台語」唱腔,徹底翻轉了過去在威權時期,台灣台語(Tâi-gí)在華語文化霸權下被視為「方言」,太草根(因此難登大雅之堂)、太粗野(不夠文明與優雅)、太在地(難以與國際接軌)的各種污名與刻板印象。 台灣查某:Suí=水=漂亮啦! 《Suí 水》以全球文化品味鏈中,頂級的法式香頌唱腔演繹台語歌詞,發展出台語歌曲的新蹊徑,頗具時尚質感、國際高度。核心意涵挑釁又反叛,聲響美學上卻又極其優雅。 僅在一張專輯的篇幅裡,李竺芯與音樂製作人鍾興民便用音樂帶我們穿越疆界、環遊世界。從女性身體意識出發的〈荷爾蒙〉,性感、優柔、又帶溫柔的陰性力量;到〈足芳足芳〉(好香好香)的台法混血;連接到〈Sakura Gansha〉揉了日式演歌、拼貼「嘿秀嘿秀」(內山姑娘要出嫁)片段,再偷渡一句女性情慾(「嘿秀嘿秀真快樂」),結尾於隱藏在日語裡的漢字「顏射」。 〈懸踏仔咬跤〉(高跟鞋會咬腳)一定要用耳機或音響聽,歌曲的重低音鼓點,性感到像是直接側耳聽到少女心臟的怦然心動聲,用女性穿高跟鞋的不適來形容愛情的考驗,卻又故意藉由「懸踏仔咬跤」(koân-tah-á kā kha)的台語諧音梗,串接到古巴西班牙歌謠(Guantanamera)全球在地化進台灣後的鄧麗君式《關達拉美拉》。 如果《Suí 水》是一趟女性順著水流探索自我的泛舟冒險,專輯最後2首歌,〈伍冬拾冬〉透露希望與和諧,最後回到〈台灣查某囝〉的內心戲與呼喚自我。 似乎,透過了這35分鐘以台灣台語為載體的音樂世界旅行,台灣女性(以及所有擁抱陰性力量的靈魂,不分性別、國籍、族群的靈魂),在那「一直行、一直行」的人生道路上,講話有「溫暖的古早味」不再被當作「土」、「庄腳拙」,不會因為講台語(與台灣國椅)而被取笑、被迫掛狗牌,或是被帶有華語優越感的主持人當作丑角來貶抑、開無聊當有趣的玩笑。 因為,台灣的查某囝「走路有風、溫柔驕傲」,「口味高尚、思想堅強」。 因為,我們台灣的查某囝,「毋管別人按怎咧講」,「行著家己選擇的路」(不管別人怎麼講,走著自己選擇的路)。 從「痟查某」到「肖查某」 早在1932年版的《臺日大辭典》裡就收錄了「痟查某」(siáu-tsa-bóo)一詞,解說是「起痟ê cha-bó人」。2016年版的《iTaigi》沿用同樣漢羅寫法,多加了對應華文註解:「瘋女人」。2002年的《台華線頂辭典》把「痟」一詞轉成動詞使用,「痟查某」的對應華文是「沉迷女色」。 換言之,在1930到2010年代的80年中,「痟查某」一詞把女性與3種負面意涵相連節: 1.「痟」查某與「病態」的連結 那個「肖」被壓在代表疾病的「疒」部首下,指射女性的「痟」充滿了「頭痛、酸痛症狀」(《詩經·四月》:「春時有痟首疾」),又是中醫病症(糖尿病、水崩症等患者會喝多、尿多的消渴類疾病),同時代表「衰微、虛弱」之義(如:痿痟、痟瘦)。 2.「痟」查某把「瘋癲」與女性做刻板化連結 暗指女性瘋瘋癲顛(痟痟,siáu-siáu)、裝瘋(佯痟,tènn-siáutìnn-siáu),裝瘋賣傻(佯顛佯戇,tènn-tian-tènn-gōngtìnn-tian-tìnn-gōng;佯痟搦顛,tìnn-siáu-lak-tiantènn-siáu-lak-tian)(iTaigi)。 3.「痟」當動詞用時,「痟」查某又將女性物化成慾望的客體(objectified)、性化(sexualized) 這彷彿意味著女人又是紅顏禍水,讓異性戀男人起「痟」(siáu),彷彿「畜類發情、精神無正常,掠狂」(《1932臺日大辭典》)。 女體讓男人「痟」查某,情不自禁地發情、沉迷、沉溺、耽溺(《2002台華線頂辭典》、《線頂媒體索引》)。此舉也把男性同質化成單一物種,只會以小頭牽著大頭走,以獸性掩蓋人性、理性,卻看不到男性與陽剛氣質的多樣性。 簡言之,在過去,「痟查某」一詞的形象是病態、頭痛、孱弱,瘋癲不理性,又是被物化、性化的慾望客體與紅顏禍水。 然而,經過上週的金曲獎2025,我們見證了從「痟查某」典範轉移到「肖查某」的革命性時刻。 移除了那個病態的部首,「肖」的正面意義來自她透過仿效、模擬各種典範(如法國香頌、西班牙歌謠、日式演歌)維妙維肖之後,所混種、搓揉、拼貼出的一種新的範型,充滿挑釁和越界的樂趣。 「肖」查某是「不肖」(不孝,不賢,無才能,品性不良)的對立面。但「肖」查某卻不急著自證存在著一個穩固的核心意義,而是透過各種流動性的「相似、相像」,「比擬、仿效」的相對性關係與創意連結中,一點一滴的、一字一音的,慢慢的長出「肖查某」的自我形象。 在〈台灣查某囝(誠心推薦版)〉中,李竺芯描繪出的肖查某形象是:雖然常常「為別人想」、忽略了自己的同時,但逐漸找到女性的自我意識。「不管別人怎麼講,走著自己選擇的路」、「走路有風、溫柔驕傲」、「口味高尚、思想堅強」的台灣女性,一種在2025年誕生、有台灣特色的女性主義典範。 我稱她為:台式「肖查某女性主義」(siáu-tsa-bóo feminism)。 在此,我用簡寫的「台式」、台灣女性代表這種「台」是由下而上的草根力量。繁體字的「臺灣特色」代表具有國族意涵、想像共同體、可以在全球舞台上與其他女性領導者、女性主義流派抗衡的台灣原生女性主義典範。 台灣「肖查某」的起義宣言! 李竺芯在金曲獎(華語系音樂界的最高殿堂)上所發表的3段得獎感言,如果串在一起讀,宛如一篇史詩般的台灣「肖查某女性主義」的起義宣言。 領取台語女歌手獎時,她開口第一句:「Bonjour!(法語早安、日安)Bonsoir!(法語傍晚好)Pōng-bí-phang!(台語磅米芳、爆米香)」。這來源不是法語老師,而是《鐵獅玉玲瓏》中許效舜的角色。 在澎恰恰、許效舜《鐵獅玉玲瓏》時代的「肖查某」芻型,是草根鄉村大樹下的、好笑的。在那個「笑死、笑爛」還沒有成為青少年流行語(或是過時的流行)的年代,《鐵獅玉玲瓏》版的「肖查某」女性主義前驅,已先將台語的流行表演文雅化,揉合念詞、歌唱、竹版快書、綜藝、本土典故等不同族群的文化元素。 順性別男性藝人的身體,透過跨越性別扮演草根藝界女性戲劇角色的說學逗唱,早就在小竺芯心中種下了文化越界、超越語言疆界的種子。 在舞台上,百萬雙眼睛的注目下,李竺芯特意優雅的穿上黑色圍裙(另一個婦女特徵),才正式領取金曲獎座,用法文說「merci」(謝謝)。 她接著用台語、華語雙聲道,鄭重的發表台式「肖查某女性主義」宣言: 李竺芯獲頒最佳台語女歌手獎。來源:台視提供 「歌聲是很誠實的,在裡面會隱藏很多個性、和我們經歷過的事,例如我的個性,就是一個肖~查~某~。」 「自11歲開始錄音、唱歌,我一直想把最好的歌聲送給大家,結果遇到我『仙』的Baby(鍾興民)老師,他告訴我:如果我繼續這樣唱,他就叫AI來唱。所以我才發現,當我願意接受我認為的那個『壞的歌聲』,把好的、壞的標籤給她撕掉,我~就~自~由~囉~。」 她感謝在音樂路上遇到的貴人們、支持她的家人們:「你們是我最好的鏡子,讓我自!由!了!」「Merci、多謝(to-siā)、超爽(台語足爽,tsiok sóng,音近法語Jouissance,具有享樂、快感之意)」! 李竺芯台式「肖查某女性主義」所帶來的賦權力量(empowerment),不僅透過母親的舌頭(mother tongue)把身邊共享榮耀的父母都逗笑了,更是深深打進了所有在現場台下、螢幕前無數的全球觀眾心裡。 第二次上台,領取最佳台語專輯獎時,李竺芯帶出了「肖查某女性主義」的第二個層次:台灣台語是國際語言,是族群多元、語言多元的台灣可以自然融入任何族群日常的文化養分,如同我們習以為常的K-Pop。 她說: 「記得小玲老師說,『現在我們的音樂,不只做給台灣、還有華人音樂聽,尚重要的是,我們的音樂是放上國際串流平台的。」 我們不會西班牙語,但是會唱1、2句西班牙歌;我們不會韓語,但是會唱「APT. 阿帕次」(ROSÉ Bruno Mars《APT.》)。「但是不是有可能,讓不會台語的朋友、外國朋友,聽到台語歌他也會「Je prends, je prends. Je vais voir」(足芳足芳),或是「拌拌咧、拌拌咧」(puānn puānn lè,拍一拍身上塵土),沒事啦! 而李竺芯口中的製作人之一鍾興民「Baby老師」aka「台南歐吉桑」也表示,「台語終於可以走出自己的道路來」。 第三度上台,領取「年度專輯獎」時,李竺芯為了不耽誤時間,光著腳、衝上台領獎。顛起腳尖,湊向稍高的麥克風,彷彿她好不容易攀進這個文化殿堂、被國際業界認同的門檻後,用她當晚最後一次發言機會,對所有正在創造自己世界的人,發表「肖查某女性主義」宣言的第三趴: 李竺芯領取年度專輯獎時,光著腳跑上台。來源:台視提供 「我很榮幸可以再次站到這個麥克風前面,把這件很重要的事情傳達給所有正在看、正在聽,以及台下所有正在創造自己世界的人。 《Suí 水》這張專輯的概念是女性、也就是我本人,自我探索過程中的身心靈冒險。這張專輯不僅獻給女性,也獻給所有人。 我們會遇到這個社會給我們的定義,就像我曾經被定義成很奇怪的人,但是,剛好我遇到了更奇怪的Baby老師。那也會有我們自己給自己的定義。」 「如果我們放下這所有的定義,順著水流,就能創造無限的主流,水啦(漂亮啦)!」 「最後我要說:這世界是一場夢,只有想不到,沒有不可能!謝謝分享這張專輯的所有人,也謝謝所有正在創造自己世界的人!」 我也是「肖查某」! 台式「肖查某女性主義」的起義宣言,很明顯的引起廣大的共鳴,而且台式陰性賦權的力量,正在Threads、臉書,和各種媒體和身體裡,擴散當中。 奪得華語女歌手大獎的魏如萱,上台第一句話用台語說:「我也是一個肖查某!」(guá mā sī tsi̍t-ê siáu-tsa-bóo ,娃嘛是一ㄟ肖查某),接著彎腰從襪子裡拿出講稿(因為美美的表演洋裝沒有口袋,因此她把講稿藏在襪子裡)。 魏如萱用「肖查某」呼應了李竺芯,同時也延伸了「肖查某」的意義。 過去30年,在英語文獻裡各種「酷兒」(queer)理論下,曾經負面的奇怪、乖誕、怪異、酷異、邊緣、污名、被排除的人事物,可以透過酷兒理論的詮釋翻轉成正面、積極、挑釁、顛覆、自信驕傲、革命性的各種意涵。 2025年,我們有了「肖查某」陰性革命,「酷兒」突然有了非常台、非常具辣台妹的味道散發出來。 或許,我們可以不再只倚賴舶來品「酷兒」,台式「肖查某女性主義」可以是另一個讓思想家、實踐者、運動夥伴一起瘋、一起「肖」的新理論,建立如同「三月瘋(肖)媽祖」一樣的集體意識。 為了達到極致的女性美,過去許多女性服飾是不舒服的(例如李竺芯歌中咬腳的高跟鞋),缺乏機能的(例如魏如萱身上沒有口袋的舞台服)。 但自從「肖查某女性主義」的誕生,各種在不方便、不舒服的結構中,女性、陰性力量所進行的各種行為和符碼上的抵抗、挪用、與翻轉,突然可以透過「肖查某」這個方法論,得以正當化、合理化、充滿力量和進步意涵。 無論性別、種族、語言或國籍,我們都可能是「肖查某」,我們都可以是「肖查某」。我們都可以透過「肖查某」理論,活出屬於自己版本的「肖查某」。 「肖查某」代表了:將台灣台語從一個被嘲笑、打壓、噤聲的母語,革命性翻轉成一個國際共通語言的平權想像。 「肖查某」代表了:抵著那個往往不由自主的幫別人著想、讓自己隱形的集體主義,一步步逐漸發展出自覺:無論別人怎麼講我,都有能量和機會「行著家己選擇的路」(走著自己選擇的路)。 這裡的「家己」,有個人自己,有家庭,有國家,都可以走我們自己選擇的路。 「肖查某」不再是代表病態、瘋癲、被性化的女性,而是旁觀看似瘋狂,但充滿勇氣、頗有自覺地突破各種既定界線、成規的破壞式創新。 台灣的肖查某「走路有風、溫柔驕傲」,「口味高尚、思想堅強」。 或許,在我們逐漸擁抱多元族群與語言的文化多樣性的同時,我們可以在借鏡西方(英美)女性主義與酷兒理論的同時,也同聲慶賀:2025年,我們一起見證了台式「肖查某女性主義」(siáu-tsa-bóo feminism)的誕生! 台灣的肖查某,水啦! *本文獲「Ying-Chao Kao」授權轉載,原文:台式「肖查某女性主義」(siáu-tsa-bóo feminism)的誕生 責任編輯:倪旻勤核稿編輯:陳瑋鴻 ...

2025.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