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商周集團 2025年春節期間出貨及服務說明

數位金融

共有 173 則相關文章

財經

在消費者個人需求日新月異的今日,許多消費者透過跨境電商平台尋求更多元的貨品供給,卻因相對複雜的金流與支付手續而卻步,深諳洞悉顧客的痛點並能加以解決才是贏家。 中國信託攜手支付寶透過淘寶APP購物的服務,是全台唯一的跨境帳戶支付ACL,面對跨境購物的龐大需求,提供更安全、便利與快速性的支付方式,領航創新支付應用場景。 跨境電商興起與支付工具線上滲透引領全新支付趨勢全球消費行為產生巨大變化,電商銷售額逐年攀升,除了歸功於智慧手機的普及網路無國界的便利外,也帶動跨境電商Cross-Border e-Commerce的崛起,根據國際調研機構Insider Intelligence於2023年二月發表的「Global Retail Ecommerce Forecast」顯示,今年全球電子商務市場總額將達6兆美元,往每年將以8%至9%成長速度持續擴張,截至2025年,規模將超越7兆美元。也因此,在跨境電商的蓬勃發展下,消費者只需上網就可輕鬆買到境外商品。 過去線上購物,每一次消費都需不厭其煩地輸入個人資料及信用卡卡號,隨著電商購物及訂閱制等新興消費型態興起,不少消費者為了便利申請綁定,就能免除每一次交易得重新輸入資訊的行為,減少出錯機率,進而造就整個支付行為的改變,不只在線下大力翻轉,連線上也開始慢慢滲透。而隨著輸入動作減少,接下來個資的隱密安全性也被關注,再加上跨境電商的興起的這三個趨勢下,如何為消費者提供更快、更簡單且更安全的支付方式,也形成一個有待被解決的消費痛點。 不為產品銷售而創新 從顧客痛點找出解方提高創新成功率事實上,在中國信託,以客戶為中心並不是一句口號,而是創新方法的根本,不斷思考客戶的需求如何演變,中國信託推動持續創新,以解決客戶痛點並感到滿意,進而提高創新成功率。 因此,回應場景支付需求,中國信託致力於推出不同的支付方式,不僅讓消費者選擇更多元,更橫跨任何時空與場域限制,透過大量縝密的調研,結果顯示,在跨境購物時,消費者更希望能將寶貴時間投資在享受「逛」的過程,為創造良好的使用體驗與黏著度,讓消費者能暢快享受無痛的購物體驗,中國信託考量使用者的支付習性,簡化結帳流程,讓電商系統與用戶習慣無縫接軌、打造操作流程更簡單快速的跨境電商支付新模式,便成首要課題。 中國信託祭出利多深化ACL服務黏著 增加多元應用場景讓支付成為生活入口 在眾多跨境電商中,淘寶為中國信託用戶最愛消費的電商平台之一,中國信託也戮力透過與不同的深度合作,進一步發掘新的消費需求,推出更多豐富消費者體驗的創新服務;因而從淘寶所作的調查結果也顯示台灣是淘寶客單價最高海外市場,支付選擇更直接影響客戶體驗。進一步剖析析目前淘寶APP付款的痛點在於手續費太貴、擔心個資問題及付款選擇太少,中國信託挾帶著在全台擁有幾近千萬的銀行帳戶,平均每兩人就有一人使用中國信託帳戶的優勢下,首開台灣ACL綁定付款之先河,讓消費者能透過中國信託帳戶支付服務,於淘寶APP進行購物,點選授權扣款完成交易,大幅提高便利性,使用也更有保障。未來,消費者於淘寶APP購物時,無須至超商或外接讀卡機轉帳付款,可直接連結中信銀行存款帳戶付款,讓消費者體驗一站式支付的便利。 中國信託為鼓勵用戶使用並加速ACL服務的落地應用,除了祭出每筆消費手續費立減優惠以培養客戶支付習慣、增加粘著度外,針對新客也提供使用誘因,消費滿1,000元立減70元,吸引綁定消費,配合1%手續費的減免,等於最高享8%立減。另外,適逢年度購物節慶雙十一即將來臨,再提供消費滿6,000元立減250元加碼優惠,種種利多釋出,就是希望加強消費體驗、網購回饋更有感,也降低消費者對跨境網購操作的難度。 攤開支付的發展歷程,在科技助攻下,交易流程得以大幅優化、快捷,應用場景也變得更加多元,而且改變的背後都是基於相同目的,就是以使用者為中心,讓交易變得更簡單、方便,這也成為驅動中國信託持續拓展金融生態圈,並持續打造更全面優質購物體驗的關鍵里程碑。 將金融自主權交給客戶,不分年齡,每一個人皆能依據自身需求及對於支付服務的偏好,選擇最簡單方便的支付服務,也將金融服務融入於日常生活行為中,中國信託讓支付不只是一種工具,更是消費者的生活入口。 ...

2023.10.19

焦點

本週星展銀行即將購併花旗台灣的消費金融部門,正式接收後者在台耕耘近一甲子、所累積的286萬卡友,登上台灣最大的外商銀行寶座。 近年,它陸續被《歐元雜誌》、《環球金融雜誌》等選為全球最佳銀行、全球最佳數位銀行,《哈佛商業評論》曾將它的轉型成功撰寫為教案,並稱它是「過去十年全球策略轉型前十大成功機構」。 去年,它營收、獲利雙創歷史新高;它在亞洲的滲透率,已超越對手花旗與渣打,逼近滙豐銀行。短短10年間,它從地區銀行,一躍成為亞洲銀行新強權。 曾經連ATM都搞不定、滿意度吊車尾,如今卻翻身全球最佳數位銀行,它究竟如何辦到? 改變的第一步,先忘記自己是銀行像科技業一樣思考:什麼是客戶真正需要的 商周記者飛到新加坡,獨家專訪過去14年領導星展一路蛻變的掌舵手——星展集團執行總裁高博德(Piyush Gupta)。發現讓它翻身的核心思維是:忘記銀行,把自己當科技公司。 時間拉回2014年,一次與阿里創辦人馬雲的會面,高博德發現這家中國科技巨頭,跟金融業毫無瓜葛,卻提供存款、基金、保險買賣等服務。他意識到,「(像阿里巴巴)這樣的競爭,有可能會把我生吞活剝。」當銀行業務再也不是銀行的專利,傳統銀行必須開始迎戰「明日的戰爭」。 於是他卸下銀行思維,回歸本質、學像一家科技公司去思考,什麼是客戶真正需要的。 他選擇師法6大科技巨頭,原因是他們都提供了消費者「最棒的顧客體驗」;其次,這些成功品牌,如臉書、阿里等沒有一個如銀行分行般的實體據點,卻能招攬到上億用戶,靠的都是數位管道獲客。 帶主管從頭學,梳理600種客戶旅程客製訊息提醒「何時能買入」「花太多錢」 「如今,全球有15%的GDP(國內生產毛額)是在線上發生的,而你也必須出現在那,不要指望客戶主動找你,」高博德說,「這不僅是新加坡,在台灣也是一樣⋯,如果你不下這些賭注,你就會輸!」 為此,高博德召集數百位主管層從頭學,梳理出600種客戶旅程,它不是向客人推銷商品,而是提供服務,如推播客製訊息:外幣再次買入的機會參考點、喊聲提醒「花太多錢」等。根據星展統計,在2022年數位客戶為銀行帶入貢獻的收入是傳統客戶3.1倍。 當全球銀行都高喊數位化的時刻,星展目光並未放在同業身上,它如何回到最源頭反思、最終走出一條自己的路? 一鍵訂閱!「世界上最好的銀行」9年崛起實錄・營收、獲利雙創新高!它如何從地區銀行躍升亞洲銀行新強權?・人們不需要銀行,但需要銀行業務!星展總舵手獨家專訪談致勝關鍵・「1200個工作將消失,但我們將重塑你」揭密一個人都不能少的轉型密碼・5、60歲員工掌管AI!設勇於失敗獎、推甘道夫計畫⋯它怎帶近2萬人轉向?・設加密幣交易所、用AI招才⋯星展如何打下一場明日戰爭? ...

2023.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