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 建立孩子的自信先從「正確的讚美」做起!向成功者學習這7個特質,正向教養出樂觀心態 每一個成功者都失敗過,但從不認為自己是失敗者。舉例來說,莫札特是作曲天才,卻被神聖羅馬皇帝約瑟夫二世(Emperor Joseph II)批評他譜寫的歌劇《後宮誘逃》(Die Entführung aus dem Serail)裡面的「音符太多了」;畫家梵谷的畫作在現今拍賣中創下天價,但他生前只賣出過一幅畫;歷史上最多產的發明家愛迪生年輕時被認為是不可雕的朽木;當代最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在慕尼黑上小學時,老師當面給他這句評語:「一輩子都沒出息。」 我認為所有偉大的成功者必定都遭遇過很多挫折,足以令他們認為自己是失敗者,然而他們沒有這麼想,反而堅持不懈。面對逆境、拒絕、失敗時,他們依舊相信自己,絕不肯認定自己是失敗者。 真誠的讚美使人強壯 我推崇讚美他人的行為,尤其是讚美兒童,事實上我相信只要你寄予期望,對方就會盡量爭取好表現,以配得上你的期望。然而我也相信讚美必須建立在事實之上,不能捏造虛假的好話。我利用下面這個方法鼓勵和領導他人: • 尊重他人• 稱讚對方的努力• 獎勵優秀的表現 我對所有人都用這個辦法,甚至套用在自己身上。我工作的時候必定等到工作完成之後,才會給自己獎勵。當我從事一項任務或專案時,必竭盡所能,不論結果如何都問心無愧,晚上睡得很好。不管在哪裡失敗,或是犯了多少錯誤,我都不會因此貶低我這個人的價值。就像俗話說的:「上帝任用失敗的人——因為沒有人從不失敗。」 你可能也像許多人一樣,經歷過困難的時期,依舊保持樂觀心態,避免覺得自己是失敗者。請了解這一點:不管你現在是什麼處境、過去有什麼來歷,都有可能培養對自己樂觀的態度。 與逆境同行需要的七項能力 以下是成功者運用的七項能力,使他們雖然失敗受挫,卻不會自怨自艾,反而持續與逆境同行: 一、成功者拒絕被拒絕 哲學家詹姆斯.艾倫(James Allen)說:「人是思想的產物,一個人的特質就是他所有思想的總和。」正因為如此,確保思想維持正軌極其重要。 有的人從不放棄,只會不斷的嘗試,因為他們不把績效視為自我價值的基礎。反之,他們的自我形象奠基於內在。這種人不會說:「我是失敗者」,而是說:「那件事我失手了」,或「我犯了個錯」。 心理學家馬汀.塞利格曼(Martin E. Seligman)相信,人們失敗的時候有兩種選擇:內化失敗,或歸咎外因。「失敗時責怪自己的人……認為自己一無是處、沒有天分、不值得人愛。」塞利格曼說,「失敗時責怪外在事件的人,不會在遭遇壞事時失去自尊心。」為了保持正確的觀點,你要為自己的行動負責,但不要把失敗都怪在自己頭上。 二、成功者認為失敗是暫時的 認為自己是失敗者的人,會把問題當作深陷其中、永遠無法掙脫的黑洞。反之在成功者的眼裡,任何困難的處境都是暫時的。舉個例子,一九二二年,三十八歲的杜魯門負債又失業;一九四五年,他宣誓就任美國總統,成為自由世界最有權力的人,高踞全球最顛峰的職位。假如當年他認為失敗是永久的,可能就會身陷其中,而不是繼續嘗試,相信自己擁有潛力。 三、成功者將失敗視為獨立事件 作家利奧.巴斯卡利亞(Leo Buscaglia)有一次說到他很仰慕烹飪大師茱莉亞.柴爾德(Julia Child):「我真喜愛她的態度,她會說:『今天晚上我們要做舒芙蕾!』然後她開始攪拌這個、打發那個,又不小心把東西掉在地板上……。總之她做一切正常人會做的妙事。然後她做好舒芙蕾,扔進烤箱,開始和觀眾聊一會兒天。最後她宣布:『現在做好了!』可是烤箱打開時,舒芙蕾瞬間坍塌成一塊煎餅。她有沒有驚慌失措或痛哭流涕?沒有!她微笑著說:『嗯,你不可能每次都成功。請慢用!』」 當成功者失敗時,他們會把這次的失敗當作短暫的事件,而不是持續一輩子的大問題。失敗無損個人榮辱,如果你想要成功,就不要讓任何單一事件扭曲你對自己的看法。 四、成功者保持務實的期望 你渴望實現的成就越大,就越要做好準備,如此才能克服障礙和長期堅持。假如你想在鄰近社區散散步,大概不會碰上什麼問題,隨時可以出發,可是如果你打算攀登聖母峰,情況就截然不同了。 克服挫折需要時間、努力和能力,過每一天都要有合理的期望,即使不能事事順心如意,也不要傷心難過。 一九五四年MLB球季開賽那天發生的一件事,恰恰說明了這一點。當天密爾瓦基勇士隊(編按:勇士隊於一九六六年遷到亞特蘭大)和辛辛那提紅人隊對壘,雙方各有一個新人首次在大聯盟球賽亮相。紅人隊的新人選手擊出四支二壘安打,幫他的球隊以九比八的比分贏得比賽。至於勇士隊的新人五次上場都掛零。紅人隊這名球員叫吉姆.葛林格拉斯(Jim Greengrass),你很可能都沒聽說過,至於勇士隊的新人名叫漢克.阿倫(Hank Aaron),後來成為棒球史上最厲害的全壘打王。 阿倫對第一場球賽是否懷抱不切實際的期待,沒有人曉得,那場球賽之後他大有可能放棄棒球。阿倫肯定對自己在當天的表現很不滿意,可是他沒有認為自己是失敗者,他已經在這條路上辛苦太久、走得太遠了,並不打算輕易放棄。 五、成功者聚焦在實力上 成功者還有另一個辦法不讓自己將失敗和個人劃上等號,那就是聚焦在他們的實力上。有人問職業冰球隊紐澤西魔鬼(New Jersey Devils)的前任會長鮑伯.布泰拉(Bob Butera),是什麼因素造就贏家?他回答:「贏家和輸家之間的差別,在於贏家永遠聚焦在自己『能夠』做什麼,而不在意做不到的事。假如某個球員射門很厲害,溜冰卻不那麼出色,我們就告訴他,只要想著射門、射門、射門——絕對不要想其他人溜冰比他快的事。重點是記住你的成功。」 萬一弱點已經生成,那就必須特別注意,應該把重心放在支援,直到情況改善為止。如果不是這種情況,那麼與逆境同行的最佳選擇就是展現你的能力,並且竭盡所能發揮最強的實力。 六、成功者採取多種方法成功 勵志作家布萊恩.崔西(Brian Tracy)在著作《成就心理學》(The Psychology of Achievement,暫譯)中描述四個在三十五歲以前就發財的百萬富翁,他們平均參與過十七次創業之後,才找到那門讓自己飛黃騰達的生意。他們不斷嘗試、不斷改變,最後才找到適合自己的那個項目。 成功者願意採用各種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不僅商業如此,各行各業也是如此。舉例來說,如果你熱愛田徑比賽,一定很喜歡看跳高比賽,像我自己就總是為男子、女子跳高選手跳躍的高度驚歎不已。跳高比賽有一件非常有趣的事,一九六○年代這項體育的技巧出現重大變革,讓運動選手能夠打破舊紀錄,攀升到新的水準。 促成那項變革的人是迪克.福斯貝里(Dick Fosbury)。以前跳高的運動員都採用腹滾式,也就是面向橫桿跳躍,一側的手臂和腿先越過橫桿。福斯貝瑞發展的技巧是頭部先過橫桿,以背部朝著橫桿跳躍,因此稱為背越式(或背向式),又稱作福斯貝里式跳高。 發展一種新的跳高技巧是一回事,獲得別人接納又是另外一回事。福斯貝里說:「大家一而再、再而三告訴我:我永遠不可能成功、絕對競爭不過別人、那種技巧根本行不通。我只好聳聳肩說:『咱們走著瞧。』」 結果大家果真看到了:福斯貝瑞在一九六八年墨西哥市舉辦的奧運會上奪得金牌,打破以前的奧運紀錄,同時奠立新的世界紀錄。從此之後,幾乎所有世界級跳高選手都採用他的技巧。為了達成目標,福斯貝里採用不同的跳高方式,隨便他人怎麼評論,都不會讓他覺得自己是失敗者。 七、成功者能振作起來 所有成功者都有個共通點,他們經歷失誤、錯誤、失敗之後都能重振旗鼓,捲土重來。心理學家西蒙.卡露瑟絲(Simone Caruthers)說:「人生是一連串的結果,有時候結果是你想要的,那太棒了,想想自己什麼地方做對了。有時候結果非你所願,那也很棒,想想自己哪裡做錯了,下次不要再犯。」這就是振作起來的關鍵。 不論發生什麼事,成功者都能繼續往前邁進,因為他們記住一件事:失敗不會使他們變失敗者。沒有人應該把錯誤和個人劃上等號,你也應該以這種方式,將自己從失敗中剝離出來。 《與逆境同行 [全球暢銷經典]:領導學大師的16堂失敗訓練課,讓你翻轉慣性思維、突破困局》☛立即購書:商周Store、博客來 {DS_BOX_37448} 責任編輯:高郁捷核稿編輯:張勝宗 ... 2024.05.14
職場 生了小孩後,我才開始懂我媽⋯母親對子女的愛是心疼、擔憂和愧疚 當女兒成為青少女後,我常思考我是怎麼度過這時期的,也會經常想起我媽媽。當年並不像現在一樣豐衣足食,而是「賺一天過一天」。那時候的青春期,應該跟現在有著不同的意義。 某天,我打電話給媽媽,我很好奇她對我的青春期有什麼印象。 「媽,妳當年養我很辛苦吧?」 「哪有什麼辛苦,我跟妳爸都忙著賺錢,根本沒怎麼關心你們。你們就是自己長大的。」 「妳當時肯定很辛苦,只是妳忘了而已。在這麼艱難的環境下,還養育我們三姊弟。」 「我是在你們都已經長大了好久之後,看電視節目才知道,原來那時候的你們正值青春期。當時我們根本不知道孩子在經歷這階段,日子就這麼過了。」 「媽,妳還記得嗎?我上高中時,妳每天都會在我的便當盒裡放一張紙條,上面寫著『媽媽愛妳,好好吃飯,快樂過每一天。』現在回想起來,妳每天凌晨都要幫我跟弟弟準備便當,一定很累吧?妳怎麼會想到要寫這種紙條?」 「我有嗎?那時候的妳也還是個孩子,因為妳是老大,從小就被使喚來使喚去,很抱歉沒能給妳一個富裕的成長環境,紙條可能就是用來表達我的歉意。我從來不覺得把你們帶大很費勁,我只抱歉沒能為你們多做點什麼,沒能再更愛你們一點。」 「對不起什麼啦!妳那麼努力把我們養大,真的辛苦了。」 說這句話的時候,我早已哽咽,雖然眼眶裡積滿淚水,但我深怕萬一我哭了,媽媽也會跟著哭,而強忍淚水。我們之間只要有一個人先潰堤,感覺我就會站在街上,拿著手機嚎啕大哭。 我想,媽媽肯定也忍住不落淚。我們努力裝作若無其事,關心完彼此後便掛斷電話。我抬起頭,假裝望向天空,把淚水收乾。 我其實原本已經忘了媽媽每天都會寫「我愛妳」小紙條的事,跟她通電話後我才突然想起來。因為當時的我看著這些紙條,一點也不覺得感動。當時我堅持要去離家很遠的高中上學,每天還都必須晚自習到10點,為此我的身心靈都非常疲憊不堪。 我每天回到家都超過晚上11點,能見到爸媽的時間不超過5分鐘,有時候可能連一面都沒見上我就睡著了,隔天凌晨又接著去上學。媽媽肯定心疼我了,所以才會把她的心意寫在一張紙上,想藉此傳遞給我。 那時候的我,有給予媽媽任何回覆嗎?我想不起來了。我以為我的青春期過得毫無痕跡,但也可能是我的錯覺。青春期藏不住,我現在才了解,能藏得住的,就不叫青春期了。 經歷過女兒轉大人,我這才明白,當年只能眼睜睜看著女兒歷經青春期的我媽媽,心裡該有多痛。孩子怎麼可能自己成長?沒有父母的愛和保護,怎麼能好好長大成人?如果沒有爸媽始終如一的信任,又如何長成為一個擁有健康靈魂的人? 我的媽媽並不是一個多愁善感的人,她不是很懂我,也不太會說一些暖心的話,她無時無刻都信任我、在原地等我。一直到我結婚生子,背著不斷哭鬧的女兒,在夜裡以淚洗面時,我才明白了這一切。 孩子不像綠豆一樣,澆點水就會自行長大。當我生下第一個孩子時,媽媽雖然替我感到高興,臉上卻帶著一絲悲傷,我現在才知道她為什麼會有這種矛盾。聽到我生完孩子的消息,趕到醫院的媽媽不是先問孫女的情況,而是先問我是否健康平安。 我媽媽跟我女兒說:「不要讓我的女兒太辛苦。她雖然是妳媽媽,但她也是我最心愛的女兒。」就算我成為了一位母親,對媽媽來說,我依然是她的女兒,對生了女兒的我而言,我也依舊是媽媽的女兒。 面對即將步入她後塵的我,媽媽並沒有說太多,她轉而拜託我女兒,不要讓她的女兒太辛苦。每當我想起當時媽媽內心有多沉重,我就會打電話給她。 「媽,我不知道原來當媽媽這麼難,所以我常常想起妳。妳以前也這麼累嗎?是不是也很常哭泣?」我雖然想這麼說,但我們倆仍然裝作若無其事,只是關心完彼此的近況後就掛電話。至於這段話什麼時候才不會把我惹哭,我也不知道。 *本文摘至大是文化《青春女兒,更年媽媽,誰先成熟》 {DS_BOX_37438} 責任編輯:湯明潔核稿編輯:陳柏燕 ... 2024.05.10
職場 一個母親的告白:我養孩子的終極目標,是讓他能好好離開我 我養小孩的目標,就是希望孩子最後能好好的離開我。 同樣是給小孩一輩子的禮物,比起音樂和排滿課表,我情願孩子擁有的,是自由、自主和自我調節能力。 過於強調成就,會忽略人生的主要課題 就用我先生來舉例,他雖然是做為進入醫學系畢業生的考試制度勝利者,但卻做過「把雞蛋直接丟進微波爐加熱」這種極其不符合生活常識的危險行為。更不要說在剛結婚、還會吵架時,他基本上沒有控制自己情緒和用詞的能力。 那陣子,我們倆吵過最有意思的架,就是非常認真的探討:為什麼他的人生中,從來沒有人要求他「做錯事情要道歉」,以至於他下意識的認為,自己是絕對不會犯錯的。 後來我才發現,由於他考試和技能表現實在太好了,任何生活、社交能力上的錯誤,都只是個無傷大雅的小問題而已。就連班上大吵大鬧,同學都會很有默契的把他拉出去頂罪,因為主任只要發現受罰的名單有他,也只能看在成績的份上,大事化小,放過一馬。 現今的教育制度,常常讓小孩以為「成績和得獎」是人生的全部,是會不會被當作是成功者的關鍵,但學會生活與自我管理,才是一個人一輩子過得好不好的主要課題。 華人式的教育,非常喜歡少年天才,爸媽培養小孩,就像在玩養成遊戲一樣(編按:模擬生活情境,玩家以培育者的角色來進行的遊戲),家長只要能夠用最經濟的方式,把小孩送進某個階層或某種獎項,那就達到了通關里程碑。 這種思維,略過了兒童進入青少年必經的發展歷程,例如探索和選擇的能力、莽撞與失敗的可能性、甚至是叛逆和拒絕的機會,也就間接縮小了他們培養這些能力成長的可能性。 同時,這類家庭都有個特點,就是家長會把各種基礎的生存能力,濃縮成一張標榜著「你以後會感謝我」,所以應該由爸媽規劃、「對你來說最好」的時間表。然後,人生重要的課題,諸如自我時間管理、健康活動、飲食調配、金錢運用、休閒娛樂、自我情緒洞察和人際交互⋯⋯都被家長越俎代庖。 這些家長沒有考慮到,到了他們「必須離開掌舵者角色」的那一天時,孩子到底還有沒有能力,在社會的雷霆暴雨之中握好方向盤。 不曾擁有過自由的人,往往不知道什麼叫做自主性,更難以有機會去體驗如何和「自己的情緒」、「自己的需求」協調共存。 真正該在這個階段發生的教育,應該是問問看2位以馬內利的同學,如果沒有錯誤答案的話,自己該如何排這張時間表,為什麼?同時,反過來問家長,如果孩子現在回答不了這個問題,那你期待到什麼時候才放權,讓他們可以不顧正確答案、試著尋找這個問題可以有的各種答案呢?真的到了那時,他們為了找到答案而試錯的代價,你真的覺得值得嗎? 讓孩子學習照顧自己、獨立思考 我24歲就生了第一胎。從孩子滿2歲的那一天開始,我給她的每一項教育都是為了讓她做好「能夠離開爸媽」的準備。現在的她,能自己換尿布、穿衣服、吹頭髮、在父母看不到的地方,拒絕任何甜食、手機、平板,在所有人看電視的時候,選擇去旁邊拿書和點讀筆;在她難過或想生氣時,她能主動跟我說自己的情緒狀態,跟我討論「這時候該如何解決」,如果她很想要做某件事情(好比去公園玩)也完全可以跟我協調、互相配合;我帶她出門參加活動,或者是我老公帶她出門參加活動的時候,她都可以有約半小時到1小時,能穩定的做自己的事情。 隨著身高和穩定性都增加,她開始跟我一起逛超市,學習如何運用錢和控制預算、合理的規劃每一餐應該要攝入的食物、簡單理解廚房裡的化學應用,也開始感受天氣的差異,會如何影響自己每天穿衣的搭配。 出門買玩具,也是她在做決定,近期在看到可愛的小廢物時,多半阻止我亂買東西的那個人,都是孩子。 養育不是讓家長重玩一次人生遊戲 我們很尊重她,所以凡事涉及她的決定,都會跟她討論,也很相信,孩子有能力能夠把這些基礎的技能越做越好,所以常常會放手讓他嘗試。我完全能理解,家長做為養育小孩的角色,就像是在二刷一款已經打通關的遊戲,你總是忍不住想要下手、去指點江山,且認為在自己的運籌帷幄之下,這隻新的角色肯定能有最好的發展,卻忽略了「我孩子的生活,並不是我的賽局和遊戲」。說到底,我只不過是跟他互動非常親密的一個NPC而已。 家長的責任,是陪伴他成長、在必要的時候引導方向。不是代替主角,把所有的困難跟特殊關卡全部走完。你感到技癢難耐,是你的事情,練習評估資訊、自由選擇並認知到「承擔」,是小孩成長階段中最重要、最低成本學「為自己負責」的一個過程。 家長插手,只不過是為了蠅頭小利,墊高小孩未來「學習面對失敗」的成本而已。 讓他追求自己想要的世界 我們之所以選擇給3歲小孩這樣的教育,很大程度是來自於我相信只有她自己,才完全有能力為自己的生活瑣事和決策負責。家長才能確信,在未來一天,她因為人生有所追求、或和我們有想法上的差異,想要暫時與我們分離時,她會好好照顧自己。當孩子有足夠的能力可以照顧自己,才有能力為自己想要的世界跟家長談判,我們也才能在親子交涉之中擁有對等的關係,不需用擔心當作約束的藉口。 從她出生那一刻起,我想給她的一切,都是為了讓她有能力在多年後,能夠沒有束縛的離開我。 我希望她在這段兒時經歷中,做好一切面對社會和未來的準備,讓她妥善運用這些能力自主、自由的為自己負責。 做為一個經歷過「擁有式教育」時代的人,我理解只有做好「能夠讓小孩好好離開家長」的打算,她們才會足夠喜歡自己、足夠勇敢嘗試、足夠有能力的走進想要的世界,並且足夠主動的因為愛或快樂,自願與你分享生活的美好。 說到底,就是所羅門王的故事,只有預備好與捨得,關係中的雙方才都是自由而自願的。 *本文獲「陳睨」授權轉載,Facebook原文 責任編輯:陳柏燕核稿編輯:倪旻勤 ... 2024.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