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媽寶男有教化可能嗎?婚姻清醒神劇《童話故事下集》演什麼?橫掃4國排行榜 金鐘影后柯佳嬿首度合作劉以豪主演《童話故事下集》,區別檯面上的浪漫愛情劇,以「真人真事」揭露婚姻黑暗面... 2025.02.20
MIT-U企業探照燈 你的驚險火場、他的工作日常 消防中隊長胡靈智:救人,是這輩子最有成就的志業 驚險一瞬的事,實在太多,才說完一段故事,下一段故事,甚至差點讓他差點逃不出火場。... 2024.11.21
生活 「鬼家人」獲泰國改編 台灣故事靠什麼跨海打動人心? 最近一部在泰國票房破億泰銖的泰國片《冥婚鬧泰大》,故事概念出自曾創下三・六四億票房的台灣原創故事《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 2025.05.15
MIT-U企業探照燈 做POS竟跑去務農!下田找痛點 國興換腦大作戰 花十年成為農民背後「省錢王」 清晨透早,天光漸明,彰化田中鎮的稻作區,農民拿起手機打開動態農聯田間管理系統,透過熟悉的六宮格圖形介面,查看今日工作曆、天氣資訊,還能一鍵上傳作物照片尋求專家診斷建議。這些貼近農民使用習慣的功能背後,其實是一間公司的十年換腦大作戰! 這樣看似簡單的日常操作,卻為農民們省下龐大成本。以彰化縣田中鎮稻米產銷專區為例,透過系統提供的葉稻熱病預警技術,農民可減少兩次噴藥次數,降低農藥成本40%以上,每公頃節省1.98萬元。米廠也能透過系統精準掌握水稻生長狀況、品質與產量,提升整體營運效率。 國興原本專注於零售業POS、政府財會資訊系統開發,十年前,在母公司興農集團的推動下跨足智慧農業。結合同為興農集團旗下的玉美生技以及263家興農供應中心,國興開始推動智慧農業系統研發,協助農民提升生產效率與管理精準度。今年,更成立子公司「數農智匯」,為台灣第一家數位農事服務公司,期望加速農業轉型升級的腳步。 「台灣農業正面臨重大轉型期,」國興資訊董事長吳壬堯指出。 近十年來,極端氣候使天災損失明顯增加,傳統防治方法面對極端氣候時的效果越來越有限。同時,農村人口老化、缺工問題日益嚴重,讓許多小農難以維持經營規模。 此外,連鎖通路的市占率持續提升,要求農民必須提供更穩定的品質和供貨量,讓規模化、標準化生產成為必然趨勢。「現在的農民必須同時面對天災和通路的雙重壓力,單靠經驗已經不足以應對這些挑戰,」吳壬堯強調。 彎腰跟農民學經驗! 開發智農系統 從董事長到資深研發主管都下田 隔行如隔山,國興跨足農業從頭學起,不只是相關開發人員需要下田,連董事長也不例外的要與農友學習 唯有善用數位工具才有辦法解決困境。然而,要讓習慣依賴經驗的農民接受數位工具,對國興與農民都是困難。 為了突破這個瓶頸,國興把最好的人才,都壓在田裡。綽號「朗哥」的資深同仁到集團旗下以種植番茄、小黃瓜為主的玉美生技溫室實習。這位原本負責政府標案的主管,從此告別了冷氣辦公室,天天早上七點就得到農場報到。 「農作物不分假日,你今天該除草、該採收,就是得做,一天不做,隔天雜草就瘋長。」朗哥回憶。在40度高溫的溫室裡,他從番茄、小黃瓜到辣椒的栽種,事事親力親為,他笑說,短短三個月就瘦了4公斤。 為了確保開發的系統真正符合農民需求,他在農場一待就是一年多。「這也讓我更理解,為什麼要幫農民打造一套真正好用的系統。」他強調。 連董事長吳壬堯也免不了經常下田,親自體會農民的辛勞。「資訊系統講求標準作業流程,但農業沒有SOP,」吳壬堯指出,「從種子、育苗到採收,每個環節都是跟著老天爺走。我們必須真正下田,才能理解農民的需求。」 「最大的學習是,要從農民的角度出發,」數農智匯執行長陳良新表示。 農作物栽培管理、符合產銷履歷 歷經四次改版終於找出農民使用眉角 最簡單的反而最困難,要讓農友以最直覺的方式操作系統,可說是讓國興花費許多研發時間 實際下田向農民學習,他們發現,最簡單的,反而最難!這群資訊背景出身的人,起初想的是:功能越多越完整越好,技術門檻才高。 原本系統將所有功能整合在一個平台,結果50至80歲的農民完全無法接受。經過四次大改版,團隊開發出分層的解決方案:第一線農民使用簡化版的圖形介面,只要打開手機就能輕鬆記錄施肥、用藥等日常作業。 不管是農企業或產銷班,只要農友願意定期記錄,這些第一線收集到的數據,不只轉化為全面的農地管理紀錄,更能直接與產銷履歷系統串接。從施肥、灌溉到病蟲害管理,所有栽培過程都有完整紀錄,確保產品的可追溯性。 他們也發現,華麗的功能,不如直接解決農民損失。而蟲害,就是農民的痛。國興技轉自農試所開發出水稻病蟲害預警系統,透過無人機搭載多光譜相機或農民巡田用手機拍攝作物根部的影像,系統會分析這些圖像,及早發現病蟲害的跡象,讓農民能在病蟲害擴散前採取防治措施。除了系統主動預警,農民也能用手機拍攝可疑的病徵,上傳到系統進行辨識,獲得即時的診斷建議。 此外,傳統的噴藥時機,大多依賴農民多年累積的經驗。但面對極端氣候,這樣的經驗法則越來越不可靠。為此,系統結合氣象站資料,提供精準的天氣預報和施作建議,讓農民能掌握最佳的施藥時機,也降低極端氣候帶來的災損及用藥成本。 {DS_BOX_38752} 從數轉到綠色雙軸轉型他們敞開心胸不斷學習 成為智慧農業最強後盾 今年十月,為了讓服務能更貼近農業現場,國興獨立出子公司數農智匯,而董事長吳壬堯(圖左),也要將重責大任交棒給數農智匯執行長陳良新(圖右) 數位轉型的下一步,他們著眼於綠色轉型。隨著消費者對永續農業的重視提升,碳足跡認證將是農產品打入市場的關鍵。透過盤查數據,農民不只能優化生產流程,降低成本,更能在綠色通路中取得競爭優勢。 國興建置農產品碳足跡雲端平台,透過簡單的登錄用藥、施肥紀錄及物聯網建置經驗,他們已輔導魚池鄉農會的「台茶18號」、玉美生技的「牛蕃茄」、台灣生菜村的「結球萵苣」完成碳足跡盤查。 在稻米領域,則與彰化縣政府合作,成功在田中建新米廠導入低碳栽培模式,已成功讓低碳米上架大型通路。 理工腦的他們,並不滿於現狀,為了更貼近農民需求,國興才決定更近一步獨立出子公司數農智匯。 「我們希望能更懂農民心聲!」陳良新表示。雖然自己原本從事流通業,但為了理解農民的需求,這半年來走遍各地農場,從田中到花蓮,親自體驗不同作物的栽培挑戰。他們更計畫招募更多農業相關科系畢業生,再減少與農民的溝通隔閡。 放下身段、保持開放學習的心態,是國興成功換腦在農業領域站穩腳步的關鍵。從系統整合商到農業服務者的蛻變,需要的不只是技術的創新,更是真心理解農民需求的決心。未來,國興將交棒給數農智匯,由這支更專注、更貼近農業的團隊,成為台灣農民數位轉型路上的重要夥伴。這條協助台灣農業升級的路,將邁出更精彩的一步。 {DS_BOX_38753} {DS_BOX_38754} {DS_BOX_38755} ... 2024.12.26
MIT-U企業探照燈 台灣牛精神磨平日本人的龜毛 日本上市企業與政府機關為何都指定要他? 你是否覺得日本人很龜毛?日本市場很封閉?但打下日本市場的網擎資訊來說,不是問題。根據富士總研調查,連續十五年蟬聯日本政府機關和上市櫃公司市占冠軍的國產郵件歸檔軟體,正是網擎與日本代理商聯手之作,可說是貨真價實的「Made in Taiwan」。 這家行事低調的公司,靠著技術實力高調發光。今年,網擎獲得素有「中小企業奧斯卡獎」之稱的國家磐石獎肯定,成為少數獲此獎項的純軟體業者。他的日本代理商CyberSolutions光靠銷售網擎的產品,明年即將在東京證交所掛牌上市。只是,這條路並非一路順遂,二十四年前網擎初次進入日本市場,受足了震撼教育。 與龜毛共舞 台灣牛耐磨精神贏得信任 「跟日本人做生意,需要花很長的時間建立信任,但獲得的長尾效益超乎想像。」網擎資訊執行長廖長健回憶,當時網路產業剛興起,日本對軟體技術需求孔急,網擎計畫藉此開拓第二成長曲線,卻因此吃足苦頭。當時,日本代理商異常執著將所有流程標準化,每個功能、介面設計,甚至顏色和字體間距的微小差異都必須不斷反覆調整,讓初學者也能按圖索驥、解決所有操作問題。為此,網擎開發團隊無數個深夜留守在辦公室,經歷了兩年艱辛磨合,才終於得到客戶點頭。 從企業套裝軟體走向訂閱制雲端軟體服務,網擎持續耕耘資訊與郵件安全領域相關技術,成為市場信任的領導品牌。 台灣牛,走路不怕慢、只怕停下來。二十多年來,網擎與CyberSolutions各自扮演技術研發與行銷推廣的角色,也從十幾人的小公司逐漸壯大為百人規模。廖長健分享2015年雙方共同贏得的關鍵戰役,當時,日本政府為了強化資安,要求全國地方政府導入無害化郵件方案,這項法規的龜毛程度,幾乎像是要求民眾脫光衣服換穿無塵衣才能進入洽公,許多資安業者認為過於繁瑣、不可能成功,但日本代理商告訴廖長健,這一定會成為長期需求。 廖長健回憶道:「我完全信任他們的判斷,克服萬難全力研發相應產品,搶得先機。」從北海道到沖繩,這款產品在日本全境大受歡迎,幫助網擎搶攻近百億日圓的商機。 {DS_BOX_38582} 轉型雲端訂閱制 打進日本電信供應鏈 另一方面,東日本大地震後,網擎觀察到日本企業對數位韌性的重視,果斷確立「Cloud first」策略,從套裝軟體轉向訂閱制的SaaS雲端軟體服務。 這並非簡單轉型,而是運營邏輯和組織架構的全面變革。廖長健解釋,過去銷售套裝軟體的作業方式相對單線:先專注於開發功能齊全的產品,產品上線後則集中維運。然而,SaaS雲端軟體服務必須同步進行開發與維運,產品功能的更新頻率和人員配置都必須重新調整,資安防護更成為重中之重,必須確保客戶儲存於雲端的資料安全無虞。 「訂閱制讓營收變成分期到位,我們必須有強健的財務體質,才能撐過短期的營收衝擊,這很煎熬,但我們清楚這是必經之路。」廖長健分享當時遇到的挑戰,他說,雖然過去套裝軟體帶來一次性可觀收入,但訂閱制的穩健性更符合長期發展的需求,這也是網擎最終贏得國家磐石獎肯定的關鍵之一。 網擎資訊榮獲2024年國家磐石獎,廖長健認為,這項榮譽不僅是對團隊多年努力的肯定,亦象徵台灣軟體業在國際市場上的成長潛力。 熬過轉型之路,網擎的SaaS雲端軟體服務成功打進日本電信公司供應鏈,不但成為日本電信業者背後的技術軍火商,更取得累計近百萬個黏著度超高的付費訂閱會員。現在,網擎在日本營收有95%來自雲端服務,並以每年至少20%的速度急速成長。在台灣也趕上後疫情商機,雲端服務收入達49%、預計在2025年達到黃金交叉。 攜手國發基金瞄準台灣AI藍海 「我們就像是台灣牛,勤懇耐磨,重視每一個承諾。」廖長健說,在國際化道路上,網擎的成功來自靈活應變、快速市場反應和對品質的嚴格把控。由於網擎已通過國發基金搭配投資人審查,未來,網擎將攜手國發基金,鎖定AI、雲端服務、資安主題,策略性投資台灣新創與中小企業。 這頭土生土長的台灣牛,正在串連更大的產業力量,攀向國際舞台的高峰。 {DS_BOX_38583} {DS_BOX_38584} ... 2024.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