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商周集團 2025年春節期間出貨及服務說明

提離職

共有 98 則相關文章

管理

最近,我做了一個重大的人生決定,即將以45歲的大齡之姿,離開服務多年的外商職場。要做出這個選擇,過程中的艱難掙扎,並不亞於當年剛入不惑之年時,毅然踏入競爭激烈的外商領域。 最難的那一關,莫過於將這個決定親口告訴我的伯樂老闆。他是引領我入門的導師,也是合作無間的戰友。除了不捨,在他力推革新的眼下,我總感覺自己的決定,對伯樂老闆而言,既無情又難堪。 軍旅出身、識人無數的伯樂老闆,將背挺得直直的,對我的選擇,語氣十分溫柔:「其實,我不意外妳的決定。當我收到妳出的書,我大概心裡有數,Landy不會在這裡停留太久了。妳將職場上沒有被滿足的熱情與企圖,全數投入寫作。當完成創作產出,也許這裡對妳的階段性意義,就隨之結束了。」 我淚眼婆娑。伯樂老闆不愧是職涯知音。即使他並非文學出身,也對人類圖沒有涉獵,但將我的心思捉摸得分毫不差。 熬過起頭千斤難,這幾年的外商職涯如順水行舟般寫意,但一路上,我再也興不起破釜沉舟的豪情壯志。後來,甚至有一點羨慕步步驚險的夥伴。 我只能跟自己不安於現況的野心拉鋸,一邊勸誡自己珍惜得來不易的安穩,一邊卻感到這份安穩正一點一滴的侵蝕著我的生命力,包括創作的動力,以及探索人生的好奇心。 最終我發現,我是一個無法安於現況太久的人。對於自己的職涯,我仍有旺盛的雄心。 職場分手,高情商老闆不說挽留 「Good,這才是我認識的Landy。承認自己有野心,認清妳真正要的是什麼。」伯樂老闆換回當初面試我的嚴謹神情,一雙鷹眼炯炯發亮,將我們的離職面談切分為兩部分:上半場,他以自身的角度,向我分析職場的現況;下半場,他想聽聽我未來的打算,看看我的迷惘或徬徨,有什麼他可以幫得上忙。 相較於過往職場分手總是苦情挽留,變成歹戲拖棚,最後走向高壓情勒,伯樂老闆展現的情商與智慧,使我見識到,即便是「分手」,也可以轉化為對彼此有建設性的「交手」。 首先,伯樂老闆選擇誠實以告,讓很多同事感到訝異:「妳和伯樂老闆交情匪淺,在需才孔急的狀況下,他怎麼可能輕易放妳走?」但伯樂老闆反倒認為,正因為我們交情匪淺,更不應該強留我。 他沒有對我畫大餅,雖然我的職位,在組織轉型的過程中是必要的存在,但工作範圍和層級,無法跟得上我的野心,反而讓我陷入成長的停滯期。伯樂老闆說:「與其讓妳為了道義留下來,我寧可妳大膽出去闖一闖。不要停留在未知中等待,亦毋需過度恐懼未知而舉步維艱。」 伯樂老闆和我分享,每一次的職涯轉換,在舒適和熟悉之外,他也會面臨情感和道義的取捨羈絆,不是每次都能周全。 他以過來人的身分向我喊話:「職場上最耽誤時間的,是愚忠和濫情,妳只需要忠於自己,不要陷入情緒內耗裡。妳的書名不是寫了嗎?『不辜負自己,就是最好的人生』。」 其次,他向我再三釐清自己職涯的最高想望為何,這是他奉為圭臬的鐵則——「以終為始」,唯有清楚對準終極目標,方向才不至於偏移。接著,伯樂老闆向我提出了靈魂拷問:「如果再重來一次,妳會採取什麼不一樣的方法,在這裡達成妳的終極目標?」 一開始,我有點不太明白他的用意,畢竟時光無法倒流,也或許重來一次,我仍然會選擇差不多的做法,來因應組織的需求更迭。 伯樂老闆並不期待我立即回答,而跟我約定一週後再來互對答案。「這是我送給妳的臨別禮物。未來妳會面對很多苦日子,我希望藉由這個練習,幫助妳更精準的聚焦在目的地。若某一天痛苦到想放棄,隨時提醒自己,當初為了什麼原因而啟程。」 做別人不想做,甚至挑戰別人做不到的事情,一向都是我的優勢。我也曾輔助伯樂老闆落實他的政策,但看在伯樂老闆的眼裡,「這也是妳最大的致命傷,記住,『永遠要優先專注於自己想做的事情』,否則就得想辦法在公司與自己的第一優先之間,創造出最大的交集。」 最後,伯樂老闆向我請求真心的回饋,不限於領導風格、形式作派,任何我想要對他提出的針砭或建議,一概歡迎。這讓我想起第一天上班的情景,他向我展示了全然的開放和公平,如今到了臨別之際,始終如一。 沒有一種關係是永遠不變的,人情如此,職場尤為甚之。伯樂老闆告訴我,「但我們可以選擇保有一些不變的原則,像是『開放和公平』。妳從不隸屬於我,我們只是互相切磋學習,妳越進步,越會激發我,成為更成熟的領導者。」 就這樣,我首次經歷了幾乎零挽留,且百分之百感受到支持的職場分手。對於「人情留一線、日後好相見」的職場老生常談,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悟。真正的情份,不是為了未來可能的利害關係,而是我們為前程各奔東西,仍願意給予對方承諾。 伯樂老闆說,「任何時候,只要妳遇到管理或處事上的麻煩,妳知道怎麼找到我。」我也祝福他征戰職涯高峰,需要先鋒、後援、取暖或急救服務時,我的手機也會隨時保持暢通。 謝謝伯樂老闆,曾慎重與我攜手合作,又以極大的慷慨與氣度,放手讓我回應心中的召喚。我會永遠感念這雙手,不因分手而鬆手。 責任編輯:陳瑋鴻核稿編輯:倪旻勤 ...

2024.10.15

職場

「為什麼我跟公司提出離職沒被挽留?小張提辭呈,老闆卻約訪兩次還幫他加薪?」對於提出離職的同仁,老闆決定要不要挽留的關鍵和思考點很簡單,就是「判斷你是公司的資產或費用?」資產代表有價值、能為公司產出;而費用則像公司要砍掉的多餘預算,能省則省。 什麼樣情況下,老闆會為員工離職感到惋惜? 錠嵂保險經紀人通訊處經理郝杰、潤澤國際高階主管洪慧茹一致表示,當公司有長期栽培計劃,或是交予員工一個新任務,若是對方決定離職時,會特別感到惋惜。在員工眼中,可能會以為是公司故意刁難,對於未知的職涯發展感到恐懼,卻不知這正是老闆信任你,願意提供訓練、給予你表現的大好機會。 別讓驕傲凌駕你的能力和團隊 郝杰認為,公司考核員工時,特別看重團隊合作能力,其次是態度和抗壓性。如果能力好,但不懂得團隊合作,再好的人才也無法走得長久。 「態度與抗壓特質,決定一個人能否持續成長!」在思考離職時,具體確認「自己不滿現況的問題點是什麼」更為重要。同時要留意,省思自己是不是過於放大自身的貢獻,忘了團隊的存在才是讓大家成功的重要因素。若是看見公司的問題,能勇敢、具體的向上反應,並提出建設性解決方案,反而有機會讓主管、老闆看見你的價值。 想要走得瀟灑不後悔,先這樣準備 但工作難免會面臨到去留的問題,先想清楚動機與理由很重要。 例如:是公司問題?環境因素?還是人際關係?甚至根本問題在於自己還不夠全力以赴。無論是工作任務太多、壓力太大、還是不具挑戰⋯⋯這些問題的解答方向,都有著極大的差別。 第一步就是「能不能被解決?」 與其急著離開,不如試著在舊環境中做出新突破,充份的學習、付出,累積到經驗值和能力後再離開,千萬別在學習過程中途放棄。 在現有領域認真耕耘,才可以累績實力。郝杰處經理提醒,離職前:「要有正確的信念與態度,再來是有能傾訴與信任的長輩或對象,在迷惘時向他請教、尋求方向。並且透過運動,保持樂觀開朗的心態。不要衝動辭職,成熟的思慮才能帶你做出正確的決定。」 正在思考要不要離職的你,應有這樣認知 很多人換工作,往往只是為了擺脫讓人感到煩躁的環境,或是看不順眼的人事物,結果到了新公司才發現,相同的問題依舊存在,主管、老闆、同事、客戶問題一堆。若學不會解決問題,這些問題就在下一站招手等你。最後發現,世界依舊沒變、公司仍在運轉。唯一改變的,卻是你不停歸零重計的年資,最後擊垮你的,沒有別人,就是自己。 *本文獲「果子傳媒」授權轉載,原文:想離職?職場停看聽!解密老闆如何看待員工離職 責任編輯:陳瑋鴻核稿編輯:倪旻勤 ...

2024.03.05

職場

近期Dcard有一名網友以「應該領完年終再離職嗎?」為題發文,表示他現在的工作做了3年多,想換工作,但又擔心領完年終就離職,讓公司對他觀感不好。 我看到這篇文章只想感嘆,網友怎麼這麼天真,會擔心領完年終就離職觀感不好?年終獎金本來就是要獎勵你過去一年的辛勞,有付出,領年終獎金是天經地義。 就我過去當人資的角度,也覺得網友有這樣的擔心,其實是高估了自己對公司的重要性。除非你是核心人才,否則就不用擔心麻煩了誰,因為公司也不太在乎誰要走。老闆若平時虧待你,還可能是故意想讓你走,江湖比網友想的險惡多了! 過來人的職場覺醒 為何這麼說?幾年前,我曾與一位資深人資聊到留才的話題,同業朋友說,公司其實深知要花錢留下誰才值得,因此會幫優秀人才加薪、升遷、給特權。至於長年來為公司付出、只有苦勞卻沒升遷加薪的人,就應該要知道,自己其實是公司願意「自然流失」的對象。 他的那段話對我影響很深,也讓我提前看破紅塵,年紀輕輕時就決定不再忠於任何公司跟老闆,只忠於成長機會。 幾年前,我曾經從一家薪資福利都很好的公司離職,當時我認為應該換個環境、發揮自己的專長更好,因此不顧老闆的慰留,去其他地方追求夢想。 我那時是在發績效獎金的前夕離職,原以為應該領不到,但我主管在我離職後的一個月,還是給我那半年的績效獎金。我才知道,離職能看見主管的人品,但是願意這樣對待離職員工的老闆並不多。 一個創業家的職場成功心法 台灣職場是一個極度講究忠誠度的環境,離職不但會被情緒勒索,還可能被貼上背叛的標籤。但以上都是老闆的想法,你自己怎麼想才是關鍵,更決定未來你會成為什麼樣的人、有多大的成就。 我有一位身家上億的朋友,很懂得用大公司資歷為自己的能力背書,白手起家的他,在墊高自己的江湖地位後出去創業,不但大大的成功,還財務自由。 他某天跟我吃飯時告訴我,職場成功的關鍵就是「背叛」。他的意思是,任何老闆其實都將員工視為圓夢的「工具人」,如果你受制於人、走不了,或是沒有其他選擇,那你一輩子就是替別人工作的勞工。 他甚至對我說,千萬別在職場上對誰重情重義,因為主管和同事都不是你的家人或朋友,職場本來就是一個因利而聚、因利而散的地方,你不會因為有情有義而成功,但你會因為先己後人的「自私想法」提前致富。 取捨機會的關鍵智慧 我曾經有幾年是個重情重義、願意幫老闆背鍋的天使部屬,不過我卻因為某天跟老闆不再有共同利益時,被當成箭靶、被視為叛徒。 在我工作多年後,終於體會到朋友說的話都是對的,我也看清,唯有自己的能力跟人脈,才是能帶走的資產。 那些會叫你不要走的老闆,是因為他們還需要你的價值,因此會給你好處留住你的心。更厲害一點的老闆,不僅會給你錢利誘你,還會給你滿滿的情緒價值,就看你願意留多久。 不能給你錢、不能給你情緒價值,又沒辦法教你的老闆,就不建議繼續跟了。這樣的老闆,不僅沒看見你的貢獻,也會讓你心生委屈。我建議還在職場求升遷、求加薪的人,多多學習西方人的求職觀念,有機會就隨時去面試,試探自己的行情,如果找到更好的工作也能走。 忠於自己、學會取捨,你才有價值。當老闆覺得失去你有點痛,甚至還會求你回鍋時,你才知道幾年前離職的自己,是否真的被虧待! 最後,說了這麼多關於職場態度的建議,還是要回到實際操作面。站在前人資的角度,強烈建議那位Dcard網友,若想在職場上有好表現、想換好工作,反而不用考慮領不領年終,應該要在年前就走。 年後的缺,通常是年後轉職潮產生的缺,而非公司擴編產生的好缺!避開最多人離職的時間找工作,才有更多談判籌碼、提升錄取的機會,也更有機會找到優質的好工作。 更高竿一點的員工,還會先找到讓薪水加20%的工作,就算沒領到年終獎金,加入新公司也沒什麼損失。當然,要苦撐到拿完年終也可以,但好機會會不會等你,就很難說了。 責任編輯:倪旻勤核稿編輯:陳瑋鴻 ...

2024.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