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成大

共有 2141 則相關文章

管理

人生第一份工作的一位老同事,尋尋覓覓終於找到我,約在辦公室見面,聊了一下午,從過程的回憶,到一生經歷,其中談到他奇特的發財夢,以及被打入谷底的陷落經驗,頗發人深省,值得一見。 他談到在廿九歲時,賣了一些產品,都順風順手,存了一千多萬的財富,就在這個時候,遇到了自以為是千載難逢的發財機會。 有人拿了一塊漂亮的黑色石頭,告訴他是在台東的太麻里挖出來,是很高級的建材,請他投資開採。這位老同事為了求證還親自到台東察看,真的從礦區挖出黑色石頭。他帶著石頭到基隆專門經營墓碑材料的大盤商詢問,這位盤商問他,這石頭要賣多少錢?老同事估計一下,這石頭開採出來,一噸約三千多元,加上運輸及獲利,開價一噸八千元。 這位盤商說現在從南非等地進口,一噸要一萬三千元,如果他的石材只要八千元,這位盤商需求很大。 老同事得到鼓勵,但還是不放心,又去找其他的可能客戶,遇到一個日本人,也很有興趣,專程從日本飛來台灣看貨,看了也非常滿意,但有個要求,就是只要從地底下挖出來的石頭,這種原石才夠堅硬。這位客戶也強調,只要品質一樣,他的需求量也很大。 老同事覺得這是千載難逢的發財機會,就先拿出五百萬,進行開採,可是開採的結果是只採到灰色的石頭,沒有黑色的石頭。當地人告訴他,這裡應該有黑色的石頭,叫他再繼續嘗試。老同事也覺得第一次來的時候,自己真的挖出黑色石頭,所以深信不疑,又拿出五百萬來,繼續開採。 只是開採的結果,又是灰色石頭,仍然找不到黑色石頭,他十分失望,就在這個時候,他遇到一位通靈的人士,號稱能開天眼,看透世界事物。老同事於是請他到台東,看看哪裡才有黑色石頭,並按照他的指示開採,這時老同事已用完積蓄,是借錢投資,這是他的最後一搏。只是天不從人願,挖出來的仍然是灰色石頭,所有的投資都打了水漂。 老同事很傷心,無法釋懷,抱怨上天為什麼和他開這麼大的玩笑。這時候那位通靈人士告訴他:是他年輕了,積福未足,所以不能得到這個大財富,只要他努力做好事,積福德,未來仍會有好結果。 那時候老同事才卅一歲,聽了這話,終於釋懷了,決定重拾業務的本行,從最基層的業務員開始。 後來他轉換了幾個行業,最後遇到一家知名外商直銷公司,他全力投資直銷業務,現在已是這家公司最大銷售體系,手下擁有幾千位銷售人員。 這個故事說明了橫財是要積福才能得,而努力才是成功的道理,積福不足是不可能有橫財的。 部落格:https:feipengho.pixnet.netblog自慢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ofeipeng ...

2025.06.12

財經

坐落於台南市中⼼的成功⼤學辦學近百年,在府城醞釀深厚學術基底,不僅是台南⼈的驕傲,更是台灣政商界領袖的搖籃,豐沛⼈⽂學識環境,半導體研究中⼼南部基地扎根,為半導體、光電產業廊帶孕育⼀批批優質⼈才,陪伴台南成長茁壯,共同迎來AI科技新盛世。然而市中⼼⼤⾯積⼟地供給稀有,最新指標⼤案「成⼤之森」空降成⼤第⼀排,連同台南公園合計約30萬坪綠海林蔭環繞,緊鄰城中樞紐的台南車站鐵路地下化⼯程已屆完⼯,全案⼀露出預告便備受矚目。 成功⼤學位居正市中⼼,綠意⽣活、繁華機能為台南仕紳居住⾸選。 成功⼤學培育全台頂尖⼈才,⼀代代「成⼤⼈」為台灣做出的貢獻,成就產業邁向繁榮,世代的傳承、不變的堅持,「立足台南、放眼世界」,形塑優質菁英聚落,而成功⼤學⼀系⼀院、廣闊綠意、繁華與⾃然兼備的⽣活圈,令不少老台南⼈、成⼤校友「只要住過就離不開」,培養⽣活品味、成功特質、⼈脈存摺的環境,更是許多購屋者⼼目中的富⼈區。 「台南車站城中樞紐計畫」將帶領台南邁向新世代城市。 除了⼈⽂書香環境,鄰近的台南車站近年在沙崙科學城、南科園區雙引擎加乘下,位居科技產業廊道最中⼼地段,每⽇⼈流達十萬⼈次,15~25分鐘內銜接雙園區,透過城中樞紐再造計畫,台南車站專⽤區8公頃開發,打造3⼤棟、8萬坪商業空間,城中樞紐更預留捷運綠線台南車站連通⼤樓,目前車站站體已經逐步成型,預計2026年完⼯啟⽤,軌道騰空後,更將串連南台南車站、台南車站、⼤橋車站改造成長達八公⾥的「鐵路地下化」,形塑⽂化、綠意兼具的⼈本⽣活!而捷運綠線規劃則是台南市捷運整體路網中重要的東⻄向路廊,透過軌道可連結平實轉運站、舊城區與安平地區,台南車站即是其中關鍵站點,未來台鐵、綠線及公車轉運系統將形塑台南的三鐵共構樞紐。 「成⼤之森」擁有成功⼤學、台南公園30萬坪綠海環抱,絕無僅有的立地條件,吸引優質菁英關注⽬光。 成⼤⽣活圈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政府建設加乘,出類拔萃的馥郁⽣活,是台南⼈住了就捨不得離開的優質環境,而「成⼤之森」擇址成⼤第⼀排,眺望校園公園濃蔭樹海,合計30萬坪綠地環抱,1862坪獨立街廓開發,24層全新地標為台南再添⼀筆壯麗天際線,與香格⾥拉飯店相互對望,全案主推22~34坪,稀有立地優勢,完⼯將成為成⼤⾸排最具代表性的城中地標。 {DS_BOX_39149} ...

2025.03.05

國際

今年以來哪家中資最受資本市場歡迎?答案或許是比亞迪。這家中國電動車龍頭近來股價創歷史新高,這要歸功於它的「撈魚哲學」。 二○二五年以來,比亞迪股價已上漲兩位數,它的對手之一如特斯拉等多在下跌,為何電動車「東升西降」? 一個近因是比亞迪宣布,要在平價車款推出AI輔助駕駛系統,過去平價電動車是很少有這種配備的。投資經理高菲(Faye Gao)就對彭博表示,比亞迪「加速了基本款自動駕駛技術的商品化。」 可是此事還有一個意義,那就是比亞迪已湊齊「三駕馬車」。 《華爾街日報》稱,過去比亞迪在「車型多樣化」、「價格低廉」這兩方面,一直是行業領先,但在自動駕駛技術就沒有明顯優勢。 圖表製作者:楊少強 手機、iPad跨電動車成優勢 如今它做AI輔助駕駛,等於這第三塊拚圖或第三駕馬車,也被比亞迪湊齊了。雖然它技術未必比特斯拉更好,然而比亞迪貫徹人工智慧模型DeepSeek崛起的邏輯:夠用就好。不是每個客戶都想花大錢用貴森森的AI,花小錢用一般功能的AI就夠了。路透就引述野村報告稱比亞迪此舉:「智慧駕駛普及時代已經來臨」。 和對手特斯拉相比,比亞迪還有一個優勢:它是中國本土車廠,做自動駕駛AI訓練時,不用擔心國家安全。特斯拉要在中國推自駕,須用當地街景做訓練,然而北京不准外資把中國街景圖傳到外國。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今年一月就坦承,該公司自駕在中國上路「面臨監管障礙。」 除了這些外在因素,比亞迪還有另一優勢,這就是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Adam Smith)說的「無心的結果」。 比亞迪過去以代工起家,累積了製造的經驗與能力,再跨足汽車等行業,它是少數能夠「品牌」與「代工」二者皆做的企業。 《華爾街日報》認為,這種結合是有意義的,因為這幫助比亞迪培養「以低成本生產精密設備的核心競爭力。」 例如,蘋果的iPad,比亞迪就是主要的代工廠之一。它也和蘋果的對手三星合作,生產折叠式手機等相關零件。 比亞迪甚至還為對手服務,例如小米也在做電動車,和比亞迪是競爭關係。但小米創始人雷軍表示,比亞迪幫助組裝小米手機。華為也在做電動車,然而它也是比亞迪的客戶。 從手機、iPad代工,再跨足電動車,這種「斜槓」並不是撈過界。「電動車就像『有輪子的智慧型手機』,因為兩者都依賴電池、晶片和軟體。」《華爾街日報》如是說。比亞迪也表示,下一步計畫是和輝達合作,為工廠開發人工智慧機器人。 孔子曾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這就是所謂的「做中學」。因為什麼活都做,別人看不起的他也做,在跨領域時就能駕輕就熟。比亞迪也是類似。 然而人不可能預知未來。比亞迪做這麼多業務,也不可能預見哪些會成功,因此該公司奉行「撈魚哲學」。 它池塘養很多魚,成熟再撈 比亞迪電池部門高管王皓宇曾表達經營理念:「這就像我們在一個池塘裡養很多魚,說實話,我們無法確定未來哪個市場會成熟。」他們能做的只是:「當魚成熟時,我們再把牠撈出來。」 這就是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Adam Smith)所說的「無心的結果」:一個人想要完成A計畫,在努力過程中,卻意外達成了B計畫。「宛如被一隻看不見的手引導,增進了意圖之外的目的。」亞當斯密說,這比當初此人若全力想達成B,結果還要好。 這種「無心插柳柳成蔭」,在商業史上屢見不鮮:一九八九年,輝瑞(Pfizer)推出一款新藥,原本只想用來治心臟病,最後卻變成壯陽神藥威而鋼。 另一例是肉毒桿菌毒素(Botulinum Toxin),一九七○年代,醫師原本只是用它來治療斜視、肌肉痙攣。今天卻成為整型必需品Botox。 還有輝達,當年是做電玩顯示卡起家,如今成為人工智慧晶片龍頭。至於諾和諾德(Novo Nordisk),這家丹麥藥廠本來只治療糖尿病,它的新藥卻成為近年來減肥神器。 比亞迪也是如此,它一開始做代工,並沒有預料哪個領域可以開花結果,如今它卻成為中國電動車龍頭。這個「無心的結果」,比它若一開始就想打造成全球第一電動車品牌,結果還更好。 這個啟示在於:不要用太功利的角度看事情。沒有人能預見未來,現在我們看不起的小事,未來可能大爆發。 對企業而言,經營者保持開放的心胸,不要低估任何事物未來的發展潛力,或許才是生存之道。 ...

2025.02.20

財經

台南首條捷運蓄勢待發,第一期藍線環評日前已通過,市府力拚2026年動工、2031年通車,而第一期藍線計畫設置10座車站,其中就以「平實轉運站」最受注目,不僅有已動工的複合轉運站大樓,更是捷運藍線、綠線交會點,將配合安平港開發計劃成為捷運綠線起始站,讓本就位於台南繁華核心的平實轉運站,未來還有雙捷運加持,區域發展不可限量。 跟著軌道經濟走,是每座城市發展的不變定律,台南即將迎來首條捷運路網,第一期藍線瞄準人口密集區域,規劃行經永康區中華路、東區中華東路、東門路及仁德區中山路等區域,全長8.39公里,將採高架式單軌系統,其中,「平實轉運站」可望複製台北轉運站、信義轉運站的發展經驗,位於城市核心,又結合捷運、高檔商場百貨、轉運站,也讓平實重劃區周邊房市關注度飆升,不只區域客搶進,全台置產族也密切注意。 台南捷運藍線路線規劃圖,平實重劃區座落在B4及B5站。圖台南市捷運工程處 市場分析,在南科蓬勃發展下,外來就業人口、高收入科技人移居台南,人口紅利、住宅剛需帶動區域房市發展火熱,基期低、前景佳,更助攻台南房價穩健向上,如新市、善化等區域,極短時間內就從1字頭房價來到4字頭,反觀台南商業區、城市核心如東區,房價目前約在5字頭,在捷運等重大建設話題帶動下,市場預估補漲效應可期。 事實上,位居台南東區核心的平實重劃區,絕對是台南城市發展的重中之重,占地42.4公頃,規劃14公頃的住宅區、7.4公頃商業區及8公頃公園綠地等,規劃結合低碳、綠能,保存原有樹木、帶動流行創意等目標,完美回應現代對永續環保ESG理念的追求,讓平實重劃區發展方向朝多元商業活動、高居住品質前進,區域指標建案「浩瀚無極」雖然實登尚未揭露成交資訊,但根據新聞消息台南地政局已證實最高成交價有達66.9萬元坪,更顯示區域價值性。 因此,深耕建築開發近30年、累積119座國家建築金質獎殊榮的品牌建商豐邑機構,瞄準台南城市核心,選址平實重劃區、南紡首席3600坪角地,推出區域旗艦大案「浩瀚無極」,集結豪宅開發經驗與五星級飯店經營美學,從外觀設計、社區多元公設等,都以最高規格打造,「浩瀚無極」作為區域地標飯店宅企圖明顯。 豐邑建設「浩瀚無極」在南紡正對面打造28層擎天鉅鑄。圖業者提供 為滿足現代居住者對於住家的需求,豐邑機構將五星級飯店的服務品質社區化,移植國際喜來登飯店美學,讓住戶返家就有如住進五星級飯店般,從戶外到室內,讓公設空間成為老少咸宜的享樂時光,挑高迎賓門廳、花園中庭、高爾夫球VR練習室、健身房、空中泳池、SPA、KTV俱樂部、瑜伽教室、廚藝教室、Lounge Bar等設施應有盡有,在家就能享受頂級私人會館的空間與服務。 豐邑機構將五星級飯店的服務品質社區化,移植國際喜來登飯店美學,讓住戶返家就有如住進五星級飯店般。 地段精華外,坐擁完整學區、百貨商圈、交通生活網絡等兼備,再加上擁有多元豐富公設,讓「浩瀚無極」一案磁吸自住客、置產族目光,特別是超大基地完整開發,地段價值更甚以往,在這波房市討論熱潮中獨占鰲頭。 官網網址:https:pse.is6378ca ...

2024.06.14

財經

2023年台灣整體零售產業規模達新台幣4兆5760億元,創歷史新高。與2022年相比,成長6.9%,僅略低於2022年7.4%的成長表現。 不過,受到疫情後民眾生活動線與消費模式轉變,以及企業多元化的策略布局影響,不同次產業別的規模變化與業者市占率走勢分歧。 2023台灣零售&電商產業市占率英雄榜。來源:未來流通研究所 綜合商品零售業中,百貨商場業成長重心轉向特定精品、Outlet及軌道生活圈,代表性業者台北101商場、漢神購物中心、環球購物中心及擁有MITSUI OUTLET PARK及LaLaport品牌的三井不動產集團,均擁有亮眼成長表現。 超商雙雄則持續藉由快速展店、跨業購併、服務滲透等方式,強化規模優勢,打造生活服務全通路的獨特地位,展現出台灣所有零售業別中最高的產業集中度,TOP 3業者合計市占率高達76.5%。 另一方面,受到消費重回線下影響,2023年電商產業的成長幅度顯著回落,拉升產業內競爭強度。 在本次調查的電商及直銷業中,大型綜合電商僅富邦媒體科技(momo購物網)維持1.3%的市占率擴張。部分有品牌溢價優勢的中小型品牌電商,則採取D2C模式,逆勢突圍、提高市占表現。 此外,2024年公平會宣布通過統一企業與香港商雅虎資訊結合案,統一企業將間接持有雅虎資訊80%股份,未來雅虎將授權雙方合資業務延續使用Yahoo台灣電子商務品牌,統一集團也將持續朝全通路生活品牌方向邁進。 可以看出價格折扣戰、業務重整轉型、企業購併及退出等競爭動向,不僅將台灣電商及直銷產業推進新一輪的板塊變動,也使長期以來穩定的市占結構出現鬆動與轉變。 超商雙雄積極展店購併,超市量販規模微幅衰退 1.便利商店產業:搶占生活服務全通路地位 在高強度的競爭環境中,台灣便利商店領導業者,近年持續針對大量生活服務與商品販售進行「超商化」,藉由全面滲透消費者需求,推動營收持續成長。 具體成果包括,超商咖啡銷售規模已成為台灣最大連鎖咖啡業態、超商鮮食銷售規模超越早餐店產業整體營業額等;由超商推出的會員載具功能,亦已成為加速雲端發票發展的重要推力。 2023年統一超商(7-ELEVEN)持續蟬聯市占率冠軍,微幅增至47.9%;排名第二的全家便利商店市占率同步增至22.8%。 分居第三、四名的萊爾富與OK超商,市占率分別下滑0.5及0.3個百分點至5.8%及2.3%。萊爾富創辦團隊光泉,於2023年轉讓股權並退出經營,由聯邦投資接下經營權。 2.超市及量販產業:全聯、好市多逆勢突圍 由於業者的跨業經營及實際合併,本調查將超市及量販產業數據合併分析。2023年超市及量販產業的規模較2022年小幅下滑0.4%,但領導業者受益於優異的經營績效及購併策略,營收規模與市占表現均逆勢擴張。 2023年超市及量販產業,由全聯實業位居首位,市占率增長2.1個百分點至34.9%;若合併大潤發計算,市占率達39.8。 台灣好市多(Costco)市占排名第二,2022年由美國母集團全資收購後,部份調整營收來源分類及認定。市占率成長4.1個百分點至23.9%,為本次調查所有零售業別中,單年度市占率攀升幅度最高的企業。 排名第三的台灣家樂福於2023年正式納入統一集團旗下,營業額因經營交接及營運調整,導致約17.4%的單年度營業額衰退,市占率降至14.8%。其他超市及量販業者市占率多呈現持平或微幅衰退。 百貨商場異軍突起,電商產業集中化、直銷電商快速成長 1.百貨商場業:台北101、三井集團、漢神購物中心成長強勁 2023年百貨商場領頭企業市占排名均出現小幅衰退,位居首位的新光三越下滑1.4個百分點至19.7%;排名第二的遠東百貨衰退0.9個百分點至13.7%;SOGO百貨亦下滑0.3個百分點降至11.1%;排名第四的微風百貨集團約略持平於7.7%。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開始積極布局台灣零售市場的日商三井不動產集團,2023年在台灣的4座商場合計銷售額年增42.5%至248億元,推升市占率自4.4%增至5.5%,排名第五,為本次調查中市占增幅最高的百貨商場企業。 排名第六的台北101,單一百貨商場就拿下4.5%的市占規模,較2022年增長0.5個百分點。其他入榜的百貨商場企業,2023年市占率與2022年相較多為持平。 2.電商及直銷業:momo市占持續擴張、D2C電商快速攻城掠地 位居電商首位的momo購物網,2023年拿下26.7%的市占表現,成長1.3個百分點,營業額與市占表現雙雙創下自身歷史新高,也是本次調查中唯一市占率維持成長的大型綜合電商平台。這間接反映出,在以規模經濟做為核心競爭力的綜合電商平台領域中,產業集中化的趨勢益發顯著。 市占排名第二的PChome,市占率降至9.3%,東森得易購、博客來與創業家兄弟,市占率分別下滑0.3至1.1個百分點不等。 除了以規模取勝的大型綜合電商外,部分具有品牌溢價優勢的中小型品牌電商,持續採取D2C模式逆勢突圍,周邊支援服務商同步迎來成長。 例如,旗下有PAZZO、MEIER.Q的美而快,主營Life 8的米斯特,代營運整合服務的欣新網等,2023年營收成長幅度與市占率表現均優於整體產業平均水準。 此外,台灣代表性直銷企業近年相繼採取數位轉型策略,並且開拓多元電商通路,以直銷電商做為打造產業的第二曲線。例如,台灣安麗引導30萬會員經營LINE群組及TikTok,2023年拿下2.9%的市占率;葡眾則推出直播模式行銷,線上通路營收貢獻度逾45%,2023年市占率達2.1%。 專賣零售:全國電子超越燦坤3C、和泰汽車市占率再度突破20% 1.3C家電零售業 2023年3C家電零售業產業規模年減4.9%至2601億元,顯示疫情期間因居家工作及遠距教學而高速成長的設備採購需求,已出現回落。 代表性業者燦坤、全國電子、順發2023年的本業營收均低於2022年水準。長期位居市占首位的燦坤3C,受2023年本業營收年減10.4%的影響,市占率下滑0.5個百分點至7.7%,首度為全國電子超越。 全國電子2023年本業營收雖同步下滑4.5%,但市占率約持平於7.9%。其他3C家電通路則以集雅社與新光三越全資入股的法雅客,市占率提升幅度較為顯著,年增幅度均約0.2個百分點。 2.美妝藥局零售業 2023年美妝藥局零售業產業規模年增4.6%至2245億元。美妝生活百貨業者寶雅蟬聯市占冠軍寶座,且受惠於持續展店及擴充商品結構等策略帶動。2023年寶雅市占率推進至9.8%,年增約0.7個百分點,為本次調查中市占成長幅度最高的美妝藥局零售業者。 市占排名位居第二的大樹藥局,2023年本業營收首度突破150億元大關,營業規模已與藥妝雙雄屈臣氏、康是美並駕齊驅,反映出在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的影響下,調劑藥局迎來快速成長,2023年市占率達7.1%。排名第三的康是美,2023年市占率達6.6%,小幅攀升0.1個百分點。 3.家具家飾零售業 2023年家具家飾零售業產業規模,在2022年攀升8.0%的基礎上持續成長4.9%至2066億元,首度突破2000億元大關。位居首位的特力屋2023年市占率下滑1.3個百分點至6.4%,分居第二、三名的無印良品(MUJI)及宜得利家居(NITORI)均為日本大型零售集團,2023年市占表現分別成長至3.1%及2.1%。 其中,無印良品看準家具家飾業網路銷售額的成長商機,與91APP合作於2023年推出台灣官網購物功能,跨入快速成長的D2C銷售領域。 近年積極布局台灣市場的宜得利,在台店鋪數量已超過60家(台灣是宜得利最大的海外市場),並宣布2024年開始將以每年10家門市的速度加速展店,同時規劃建置大型全自動物流中心,以支援在台展店至200家的規模目標。 此外,2023年家具家飾零售業市占結構中,其他類占比自85.9%增至86.9%,相當於約20億元的營業額規模,反映出新興家具家飾品牌近年蓬勃發展的產業商機。 4.汽車零售業 2023年汽車零售產業規模大幅增長15.4%至7872億元,全年汽車(客車、商用車)新車領牌數年增11.0%至47.7萬輛,創下2004年統計起始以來的新紀錄。 市占率方面,位居首位的和泰集團橫跨新車及中古車銷售、車輛租賃、汽車金融、共享車輛、車用品銷售、支付與點數等領域的多元布局,2023年市占率攀升1.4個百分點至20.5%。 汎德、汎德永業、中華賓士等進口豪華車輛銷售商,市占率介於5.0%至6.5%間,市占表現與2022年差異不大。 其他日系品牌及日系汽車經銷商市占排名持續位居前列,如同為TOYOTA豐田體系下的國都汽車、中部汽車、桃苗汽車、北都汽車、高都汽車,以及NISSAN體系的裕隆日產等,市占率均高於3.3%。 *本文獲「未來流通研究所」授權轉載,原文:【商業數據圖解】2023台灣「零售與電商」產業市佔率英雄榜 責任編輯:倪旻勤核稿編輯:陳瑋鴻 ...

2024.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