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碳ESG 川普關稅戰當下,給中小企業老闆的投資忠告 自從川普關稅戰後,中小企業老闆可真是不好當。受到最嚴重沖擊的海嘯第一排自然是平常外銷美國市場的公司,隨著國際經濟情勢的不確定,經濟放緩的可能性將擴大影響到所有公司。由於投資需要考慮多年後的報酬,現在經濟的不確定性這麼高,一個投資案的預估投資收益變動程度變大,老闆很容易決定暫緩投資,決策傾向追求短線、求速效的生意。 以表後儲能為例,雖然現在人人都知道電網的狀況很危急,需要儲能作為救援投手,且投資工廠的儲能系統IRR超過8%,比太陽能案場投資效益更好,但這畢竟是一個總投資年限超過十年的投資案,要七、八年才能回本,又怕電池突然燒起來,公司開會時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不想承擔這個風險。 風險是繞不開的,正是因為不想要承擔風險,才應該把風險承擔起來,然後再分散風險。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你可以誠實檢視自己的公司,若你評估在短期之內公司仍能有正的現金流、或是手上有長期合約保障收入,也有信任你的團隊,願意長期跟隨你,這時你應該翻轉思維,不只是表後儲能可以投資,你還可以這樣思維投資。 讓全市場的公司幫你一起賺錢美國整體股票200年來漲了13,480,000倍,平均每年的報酬率有8%,這其實比許多公司的投資案報酬率還高。且在過去任何時候開始投資美股,投資一年賺錢的機率是68%,投資十年是88%,當你投資美股二十年,你就百分之百賺錢。舉美國這個例子現在看起來有點不合時宜,其實不需要是美國,一般來說10~20年,許多國家的整體股票指數年均報酬率都落在6%~10%之間。投資整體股票指數不用擇時也不用選股,讓全市場的公司替你賺錢,是一個很合理的分散策略。 讓槓桿助攻你賺更多錢面對一般投資案,我們都會考慮用銀行融資來放大報酬率,對於整體股票的投資當然也需要這麼做。槓桿可以當成是調整我們投資組合風險報酬的工具。假設你面對下表這三個投資組合,你想要有20%的報酬率,卻不想要有第二個投資組合中20%的風險,你就可以利用槓桿把第一個投資組合的報酬率放大兩倍為20%,同時發現他的風險變成10%,還是比第二個投資組合的20%來得小。 (表一)投資組合槓桿調整試算圖表製作者:綠學院整理 當然槓桿的前提,要有完善的配套措施:1. 有穩定現金流收入,你才能還得出錢2. 投資標的之風險要低,你才不會虧光一切3. 槓桿成本要低,借錢才會劃算、有利可圖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獲利公式 Lifecycle Investing》這本書中建議我們槓桿買股的比例不超過兩倍,並隨年齡增長逐漸降低。其實在這本書截稿時,有一項好用的槓桿型ETF尚未成熟,因此沒有被寫進書里,那就是UPRO,美國SP500指數三倍槓桿ETF。相比於其他槓桿買股的手段,不管是向銀行貸款、向券商融資、買期貨、買選擇權,槓桿型ETF最大的優勢就是你不用擔心輸光了還倒賠的問題。因為槓桿型ETF的設定是每天的報酬率為追蹤指數的某個倍數,這里的重點是「每天」。每天的股價有漲跌,如果基金不去調整槓桿比例,他隔天的漲跌幅就會與基金承諾的倍數不一致,因為基數已經因為前一天的漲跌而變化了,所以槓桿比例就要相應調整,才能維持每天兩倍或三倍的報酬表現。這樣的好處是,如果股價一直下跌,那基金天生就會每天幫你下調槓桿比例,當股票一直下跌,最慘最慘的情況就是你的投資歸零,因此你不會負擔著輸光本金還倒賠的問題。 假設你是一個非常好運的投資人,在UPRO成立時,剛好是金融海嘯過後的低點20090623買進,持有到現在,你的資產會變成當時的將近60倍,當初投資50萬,現在有了將近3,000萬。如果你沒有那麼幸運,在20151231的10.44價位買進,到2025523時的75.92,相當於變成7.27倍,算下來年均報酬率還是高達23.47%! (圖一)UPRO的報酬率來源:UPRO 承擔風險,再用資產配置分散風險公司通常都會有好幾個BU,這其實就是一種分散風險,不把公司單壓在一個生意上。在投資上也是如此,下表是各個資產類別的年均報酬率以及最大下跌的幅度: (表二)各類資產長期風險報酬來源:《 Triumph of the Optimists, P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2、公眾號-新全球資產配置,1973-2017資料、張瀟雨-個人投資課》 除了公債以外,各類資產最慘的跌幅都比股市還慘,就連最安全的美國十年期公債也曾經跌20%。所以想要降低投資的痛苦,只買單一一種資產大概是做不到的。市面上有幾個簡易的資產配置組合,分別是: 6040組合:股票60%+公債40% 永久組合:股票+公債+黃金+現金,各25% 全天候組合:股30%+公債55%+黃金7.5%+大宗商品7.5% 斯文森組合:股50%+公債30%+房地產20% 下表是各個組合的實測結果: (表三)各種投資組合的風險報酬來源:《Triumph of the Optimists, P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2、公眾號-新全球資產配置,1973-2017資料、張瀟雨-個人投資課》 可以明顯看到雖然各個組合都會降低一點報酬率,但是報酬率下降百分之1到2%,就可以讓帳面最大虧損從50%下降到15%甚至是12.4 %,對於害怕帳面虧損來說是相當劃算的。所以當你的資產越來越高,或是某些不喜歡波動的機構投資人,就可以利用資產配置來降低風險。 藏在這篇文章背後的寓意有沒有覺得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為什麼從公司變成談老闆個人的投資理財?難不成要讓公司倒了,見好就收,來確保老闆的財務安全? 非也。我們真正想說的是,你怎麼思維自己的投資邏輯,就會反應在公司的決策文化。當我們看到前段說「美國整體股票200年來漲了13,480,000倍」,我們覺得是個笑話,因為長期來說,我們都死了,誰賺得到這些倍數!但是,追求短線、求速效的生意,一天到晚都有嗎?綠學院追求了十年,也不過找到了三個,人生有幾個十年? 看完這篇文章我們得到了三個認知升級:1. 讓全市場的公司幫你一起賺錢:反映的是長期思維2. 讓槓桿助攻你賺更多錢:反映的同樣也是長期思維,加上帶著槓桿3. 承擔風險,再用資產配置分散風險:反映的是分散風險思維(因此可以投資表後儲能),例如綠色轉型本身就是抗風險 願所有的中小企業主都能從這篇文章中看到我們的嘗試,讓健康的財務成為你堅持下去的後盾,讓公司的決策更能反映長期思維,而不僅僅是生物本能。 {DS_BOX_34651}{DS_BOX_37128} *本文獲「綠學院」授權轉載,原文為:想辦法讓老闆看見這篇文章,你將改變公司的決策文化 責任編輯:管婺媛 ... 2025.06.12
職場 逃離華爾街卻甩不掉過度工作,49歲金融菁英的自省:幸福生活其實不難達到 我們可以溫柔的謝謝他們的忠告,但仍選擇過著財務健康與情感財富兼具的均衡生活,我們都可以選擇活在「心富」... 2024.10.26
職場 「辛苦賺來的BMW,不會到安養院來看我…」一位老先生的告白:別花太多時間追求物質生活 生命中的最好忠告―多花時間陪陪你愛的人 看到這裡,我想你一定會覺得這個道理很簡單——把「人」擺在第一順位... 2024.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