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商業周刊》1925期-訂戶雜誌寄送說明

心理障礙

共有 153 則相關文章

職場

在這個競爭激烈、節奏快速的現代社會中,許多人都在工作、家庭和社交生活之間苦苦掙扎。隨著遠距工作的普及,工作與生活的界限變得更加模糊,職場倦怠問題日益嚴重。 2022年1月,世界衛生組織(WHO)已將職場倦怠(Burnout)納入國際疾病分類,將其定義為一種「職業現象」,凸顯了此問題的普遍性和嚴重性。 倦怠並非一個明確的心理健康診斷,而是一種慢性狀態,且可能導致罹患憂鬱症與焦慮症的風險升高。識別倦怠的跡象,對於預防或扭轉這種狀態至關重要。 臨床心理師巴瑞特(Molly Burrets)告訴CNBC,倦怠的症狀可分為三大類:生理、情緒和行為。 生理症狀:最常見的症狀包括慢性疲勞或失眠,難以入睡或保持睡眠。此外還可能出現以下症狀:經常性頭痛、肌肉疼痛、消化問題、免疫系統功能下降。這些都是身體在提醒我們要放慢腳步。 情緒症狀:這往往是人們最容易注意到的倦怠跡象,且可能影響我們的人際關係與工作表現。包含:易怒情緒增加、失去對生活的動力,對曾經喜愛的事物也提不起興趣、感到疏離或情感枯竭、挫折感增加、對工作或照顧責任產生負面情緒。 行為症狀:如暴飲暴食、酗酒或增加藥物使用。此外,還包含拖延、逃避社交任務、與他人疏離、工作效率下降等。 專注於女性健康生活方式的《Health》整理出了「倦怠五階段」,也可以用來自我檢測: 蜜月期:人們對新的工作角色或額外的任務充滿熱情。你可能會感到充滿創造力、對未來充滿樂觀、能量。然而,此狀態可能導致承擔過多責任。 壓力開始期:你開始感到停滯不前,注意到工作佔用了比預期更多的時間。可能會出現頭痛、焦慮以及飲食和睡眠模式的變化。 慢性壓力期:沮喪感、壓力感增加。你可能會覺得有種ㄧ無力感,變得憤世嫉俗和冷漠。常見症狀包含持續的疲勞和精疲力竭。 倦怠期:正式陷入倦怠。你可能會持續感到失敗、不適任和無能。自我懷疑和悲觀情緒變得普遍。 習慣性倦怠:如果不從倦怠中恢復,它可能成為一種生活方式。你可能會經歷長期的悲傷,甚至憂鬱。 那麼該如何打擊或逆轉倦怠呢? 首先,諮詢醫生,確保這些症狀不是由其他潛在的健康問題所引起。確認無誤後,可以採取以下方法: 脫離: 減少工作量,為自我照顧騰出更多時間。利用帶薪休假、週末出遊運動。設立邊界,關閉手機的Email、Line通知,克制查看它們的衝動。盡量確保從事的事情不涉及「工作」,例如閱讀小說而非商業書籍,或和工作圈以外的朋友共度時光。 放鬆: 嘗試任何你覺得有幫助的方法,放慢腳步、遠離喧囂、享受獨處。 做擅長的事: 倦怠的特徵是感覺效率低下與無能,把時間花在你擅長的事情上,藉此建立信心、能量和情緒力量。 追求掌控權: 倦怠另一個典型,是感覺被困住、沒有成長機會,或感覺職涯未來失控。多做那些能讓你同時擁有意義感與控制權的工作。 社交活動: 避免孤獨。若你是內向者,這可能代表和一兩個好友、閨蜜共進晚餐;若你是外向者,這可能意味著參加派對,和一大群人去唱KTV。 看完這些症狀,你是不是默默在心裡檢測了一遍?如果在盤點中,你發現自己已經在倦怠的泥沼中打滾,請從今天開始,好好照顧自己!找回生活與工作間的平衡。 資料來源:CNBC、Health、Forbes 核稿編輯:吳和懋責任編輯:陳柏燕 ...

2024.08.20

職場

《黑鏡》的編劇查理.布洛克(Charlie Brooker)經常會被問到如何創作,他這麼說: 「不要談什麼天分、運氣,你需要的是一個截稿日,以及一個不交稿就能打爆你狗頭的人,然後你就會被自己的才華驚訝到。」 這句話我太喜歡了。 以前專職寫作的時候,似乎不到交稿前最後一刻,就沒有靈感。每次都在想「下一次可千萬要早早交稿」,這樣就不用熬夜了,但很可惜,下一次還是會拖延。後來,和同事們聊到「拖延」這個話題,發現這是大家的通病,尤其是文字工作者最甚。 我不知道「拖延症」這個詞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流行的,但似乎戳中太多人的「痛點」了。看TED演講者蒂姆講拖延症話題的影片,一直以來都是平台上播放量最高的,就知道了。 微軟聯合創始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在內布拉斯加大學林肯商學院演講時,坦言自己「曾經是一個嚴重的拖延症患者」,在哈佛大學讀書的時候,他常拖到考試的最後一刻才開始複習功課。後來進入商界,他才逐漸意識到這是一個非常不好的習慣。 雖然如今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比爾・蓋茲表示,時至今日,自己仍在努力和拖延症做鬥爭,經常會有意識的提醒自己提高效率,不要拖延。 中國社科院的一項調查資料顯示,中國80%的大學生和86%的職場人士都有拖延症;50%的人不到最後一刻,絕不開始工作;13%的人若沒有人催,就不能完成工作。 看來天下真的苦「拖延症」久矣。從詞源學上來說,「拖延」(Procrastination)這個詞有兩個意思,一是把事情推遲到明天再做,二是做與更好的判斷背道而馳的事情。 那拖延的本質是什麼?有一本書叫作《拖延心理學》,是被視為能夠戰勝拖延症的「聖經」,據說作者拖了整整兩年才交稿。 裡面有這麼一個觀點:拖延的人往往都有失敗恐懼症,他們的內心,被一個錯誤的邏輯束縛: 做事失敗=我能力有問題=我是個沒有價值的人 因為害怕失敗所以不願意開始,導致拖延。拖延症最大的壞處不是拖延本身,而是「折磨我們」。在這個過程中,事情一直在那裡,無論做其他什麼事,心裡還是會惦記。 隨著截止時間臨近,痛苦程度也呈指數級增長。如果最後沒做好,我們也會懊惱,畢竟是自己一拖再拖,結果壞了事。大多情況下,產生拖延的原因有以下6個: 不重視這件事。 不喜歡這件事。 做不了這件事。 完美主義傾向。 常被瑣事打斷。 容易受到誘惑。 作為曾經的拖延症「重度患者」、現在的「輕度患者」,且基本處於已經自癒狀態的我,如何能在一年內出7本書,主業經營公司、管團隊,副業還要做社交平台、弄諮詢呢? 其實核心就9個字:立刻做、系統做、享受做。 1.立刻做:5分鐘行動法 我一直相信一個觀點:先完成,再完美。完美是相對的,處於概念層面;但是完成任務是必須的,是需要付諸行動的。你要先搭出框架,初步填充,再根據回饋進行升級,而不是苛求一步到位。 我也推薦一個方法,叫作5分鐘法則。對於自己不想完成的事情,強迫自己做5分鐘的任務,你可以告訴自己5分鐘後停止。但通常情況是做5分鐘後,你就會有繼續做下去的動力。 具體操作:深吸一口氣,設置一個5分鐘的鬧鐘,告訴自己,我就只做5分鐘,5分鐘後就休息。先易後難,不要做太難和複雜的任務,先做那種「一看就可以立馬行動」的任務。5分鐘很快就會過去,狀態會開始變得輕鬆,記得要給自己完成5分鐘任務的正回饋。 能5分鐘內做完的事情,為什麼要花1小時解決呢?能迅速搞定的事情就迅速解決。 2.系統做:番茄工作法 首先,列一個待辦事項清單。列出自己當下要做的所有事項和目標,然後根據時間管理四象限法則,去掉「不重要但緊急」和「不重要且不緊急」的事項,留下「重要且緊急」和「重要但不緊急」的事項。 針對留下來的幾個事項,把一件事情分割為多個25分鐘的番茄鐘任務。用甘特圖描繪一個表格,第一行標註時間,第一列標註重點事項。做完一個立馬就往相對應的表格打勾或者塗色,讓自己的行動與獎勵完美契合。 大腦不斷產生多巴胺,行動時就不會覺得累,反而動力十足。放大正回饋的力量,強化行動後給予的獎勵帶來的成就感,讓行動持續上癮,徹底擺脫拖延症。 比如你現在需要做一項重要且緊急的工作任務,但你一直躺在床上刷短影音,你就想,我做一項任務需要1小時,把1小時劃分為兩個25分鐘,中間休息10分鐘,然後把目標轉換為「我只需25分鐘,就能體驗完成事情的快樂」。25分鐘後立馬打勾,這樣持續不斷有成就感,將能鼓勵你繼續做下去,直到把整個任務完成。 那麼,為什麼是25分鐘?因為科學研究表明,25分鐘是一個人集中注意力的最大限度,所以你能專注25分鐘就夠了。 暢銷書《微習慣:簡單到不可能失敗的自我管理法則》的作者為了提升體力,一開始安排了豐富的健身計畫,但總是因為拖延無法完成。後來改變計畫,一天只做一個伏地挺身。作者說:「我意識到鍛煉正在變成慣性。即使是面對這麼微不足道的挑戰,我每天也都在做了不起的事情。」 整個過程無痛無壓力,還會讓你正回饋滿滿,一個反拖延的正循環就達成了。當我們用特別簡單的方式開始行動的時候,成就感就會特別容易獲得,開始行動第一步的問題立馬就能被解決了。 3.享受做:拒絕內耗,享受正回饋 拖延是因為自己在預想中,提高了完成事情的難度。把一件簡單的事情想得很複雜很難,於是自己的惰性慢慢上來,一直不想行動,時間越拖越久。 然後慢慢陷入內耗、愧疚,導致拖延症越來越嚴重。但其實無論是誰都會有拖延症,那些專家和大佬也一樣。 《拖延心理學》是本專門講「戰勝拖延」的好書。但有一件事可能很多人不知道,那就是作者患有嚴重的拖延症,所以圖書出版的時間比當初和出版社約定好的時間晚了2年。 連研究拖延症的專家都有拖延症,所以我們身為普通人,應該認識到拖延症是大家的通病,沒有必要愧疚,甚至產生內耗心理。 舉個例子,我之前經常賴床,我就結合5分鐘法則,把「只要先起床站起身來,就已經超過99%人了!」列印出來,張貼在床邊,一睜眼我就能看得到。從此我再也不會賴床了。給自己一個暗示:「先完成,再完美。做得再差也比不做好100倍。」 記住,最怕的不是你不會,而是你遲遲不開始。千萬不要把整個世界拱手讓給那些比你弱,卻比你努力的人。大家的能力水準其實都差不多,「迅速執行」才是拉開人與人之間差距的核心原因。我相信,當你開始擺脫拖延症時,你就會感受到一種從未有過的重生的力量。 *本文摘選自《逆襲人生21個底層邏輯:快速做出改變的高效率成長指南》,幸福文化出版。 {DS_BOX_37422} 責任編輯:陳柏燕核稿編輯:湯明潔 ...

2024.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