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 「情緒勒索」變許多人無法勇敢的禍首...御姊愛:別給不重要的事阻擋自己的權力 也鼓勵所愛的人為他們自己的人生盤算,真正的愛,是鼓勵對方精采地過上一段人生,而不是彼此牽制,遺憾一生。... 2019.06.10
職場 中國打拚10多年,44歲回台求職碰壁1年...不論哪個年紀,生涯規劃都要做這件事 星期日參加御姊愛創辦的「A++ Club」舉辦的演講,同框還有劉軒,主題是講打造副業,談的是目前最火紅的... 2019.06.18
職場 「我覺得我值得,一定不讓你失望...」御姊愛:拿不出潛力,憑什麼要公司給到期望薪資? 別光怪老闆不加薪,問問自己,你是否曾給老闆一個好理由,讓他心甘情願說服自己為你加薪? 「你有什麼期望待遇嗎?」我問那個剛畢業,還全身菜味的女孩,她應徵的是行銷職務,過往沒有相關資歷,但當過某公司的人資助理兩年。「我希望的薪水是3萬3千元。」她說。 對於一個大學畢業,只有兩年不相關工作經驗的員工來說,這樣的數字有點超過我的預期。「為什麼你覺得是這個數字呢?」我把頭從她的履歷表上抬了起來。她的履歷表上寫著:前一份工作薪資26000。 「因為我覺得我值得,我一定會很努力,不讓你失望。」女孩用日本卡通人物般誠懇的眼神試圖打動我,我卻覺得自己像好萊塢電影裡的壞蛋,因為我心裡想的是,「不管你拿多少錢,不讓老闆失望本來就是應該的,但願不願意拿3萬3千元賭在一個還看不出潛力的員工身上,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這次面試讓我想起以前在職場,那時我們還是一群菜鳥,特別喜歡打聽同儕的薪水(雖然公司都禁止),「什麼?你居然起薪就3萬了?好高喔!」、「我跟你一樣啊,才兩萬八。」、「因為他碩士畢業所以多2千,反正公司就是重學歷啦。」 那時彼此之間多1千少1千簡直是天堂與地獄。原本像是好朋友的同期同事,每天一起午餐、聊前一天晚上看了哪部韓劇、哪個男明星好帥,卻因為比自己多了1千元的薪水而讓人越看越不順眼。 在廣告和媒體圈,不少年輕的員工總是靠著跳槽幫自己加薪,我們都遇過對方公司多出個五百元,下屬居然就跑掉的事。那時身為員工的我總是跟著忿忿不平,覺得老闆「好小氣,多給個1千2千薪水會怎麼樣嗎?」 現在當了老闆,總算知道答案。 答案就是…… 「我看不出你憑什麼多值那個1、2千。」 當然,公司的主管和人資通常不會那麼直接,他們會對新進員工說:「我們還需要觀察你的表現,再做評估」或是「試用期先這樣,等之後過了試用期我們再來談談」;對於一般員工則會說,「目前暫時沒有加薪的計畫」。 不管他們怎麼說,真相都只有一個,就是:根據評估,你的產值並不值得這麼高的薪水。 很傷人,是的。 如果你覺得自己的價值跟現在的薪水不成正比,有一種方法可以驗證看看,就是提離職(但切記,這招不要用超過兩次)。許多老闆確實是滿小氣,而且不見棺材不掉淚,員工循一般管道爭取加薪他們置之不理,但說要離職,老闆立刻腿軟,「加加加,別走就好。」 但萬一,我是說萬一,你提了離職,結果主管或老闆問:「你為什麼一定要走呢?」 而你回答,「因為我的薪水太低了,爭取加薪也沒有結果,我可能需要更多一點的收入來生活。」 結果老闆居然放你走了,留也沒留,那你就知道,是的,他們真的寧可重新訓練一個人也不願意多給你一點。 在抱怨之餘,我想讓你知道主管和老闆們是怎麼思考加薪這件事的。首先,部門主管跟公司老闆的考量點恐怕並不一樣。 大部分的部門主管都會清楚自己部門裡可以動用的人事薪水範圍以及名額,一個部門裡若是流動率太高,部門主管難辭其咎,很可能會被老闆懷疑領導力不佳,阻礙自己的仕途;再者,部門主管必須負責招聘和訓練新人(超級麻煩的過程,我們日後再說),換言之,只要你不是太差,部門主管通常會盡全力留你下來,但倘若你要求的加薪超過他能給的範圍,他未必能說服大老闆。 至於大老闆願不願意花錢留你?第一,你有沒有潛力?第二、你目前工作內容的「可替代性」高不高?第三、也是華人公司很常見的,投不投緣。 關於潛力這種事,可不是你自我感覺良好,老闆就會覺得你值得栽培,通常潛力有幾個指標: 1.你有沒有經手或負責過什麼讓人驚豔的案子? 2.你的畢業學校和語文專長。(特別適用於35歲以下的年輕人。雖然現實,但很抱歉,當老闆跟你接觸不多的時候,這些是他唯一能判斷的標準。) 3.是否曾有部門主管或客戶在老闆面前稱讚過你? 至少得要有以上三點其中之一,你才有可能被視為公司值得投資的潛力股。 不過潛力重要歸重要,台灣其實也不缺高學歷人才,你說台大挺厲害的,人家哈佛、劍橋回來的也跟你一樣在找工作呢!所以找工作的時候,得盡量找一些有點技術門檻,或是可取代性較低的職務,例如說,當一堆人念行銷碩士回來的時候,某個人專精的是資料科學,分析大數據,那做為老闆當然是得把他好好留下來,不然你以為滿街的人都會寫Python語法或建預測模型嗎? 又或者你做的是業務工作,而且手上的客戶都喜歡你,特別認你這個窗口,那你也算吃了顆定心丸,只要你老闆不是劉邦怕你功高震主,他肯定會給你好待遇的。畢竟商場上常常是「有關係就沒關係」,客戶愛你,公司就能省事很多。 總結來說,當你覺得公司真是小裡小氣,多給個1千2千像是公雞拔毛似的,不如想想,到底你自己有什麼能耐讓公司願意多給你點錢,不可否認,你的薪水或許不如想像中的高,但那很可能是因為老闆留了一手「預留空間」,這空間是讓你加薪、升官或是隨機給獎金用的,你的加薪要求若落在這範圍內,應該都是有得商量的,就怕你的自我評估和老闆不一致,一開口就想要到薪水界外圈,那麼就恭喜你,開始去找下一個工作吧! {DS_BOX_23296} ... 2018.12.06
職場 跨部門合作主動攬事,卻為自己部門帶來麻煩...御姊愛:做事不分輕重地位,表現再好都被主管討厭 跨部門除了要彼此合作之外,同時也不能「寵壞」其他部門,有些部門派出來的窗口勤奮,有些部門派出來的窗口則特別愛推掉工作... 2019.02.18
國際 騙前3個人難,騙第101個就容易了...御姊愛讀《惡血》:創投圈玩資本遊戲,利用的3種人性 《惡血》☛立即購書:商周store、博客來 ※本文獲「御姊愛專欄 Anita Hsu」授權轉載,... 2019.02.22
職場 走過離婚這條路...御姊愛:如果兩個人在一起只能擁有70分的生活,為什麼不珍惜95分的單身生活? 你也是獨身族嗎?是不是有很多人跟你說:「雖然你現在過得也不錯,但希望你趕快找到對象,人生就100分了!」呢?儘管你對生活也沒有什麼不滿,但又彷彿好像還不夠圓滿,我們都像是過著95分的獨身生活,然後外人總覺得,還差那5分,不如快快補上吧…… 今天的攝影棚不知怎地特別冷,估計應該不是跟主題有關,雖然「大齡女子單身不結婚」這題目確實讓人心驚,但曾幾何時,我居然成了人們口中的大齡女子。或許這麼說太樂觀,但34歲不是人生剛過三分之一嗎? 「所以,妳覺得自己找不到對象是因為眼光太高嗎?」主持人問。 「雖然不可否認有點這樣的成分,但我覺得這並不是最主要的因素。」我說。 「那麼是?」主持人追問。 「最主要是我實在太滿意現在的生活了……」我說的是實在話,一個人生活最迷人之處就是自在,全然是自己的。 例如說,工作了一整天之後,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到家,我幾乎已經累到再也不想說半句話,此時看著可愛的狗兒子瘋狂搖尾巴顯示歡迎,已經滿足了我「需要被需要」的微小慾望,再多一點也不行,畢竟「被需要」若是過多,不免就變得沉重。 此時我會為自己簡單地做一道營養不怎麼均衡,但口味極可口的義大利麵(例如香煎豬五花烏魚子、松露蘑菇搭炸蒜片乾辣椒之類的),麵條是上次一個人去旅行從佛羅倫斯市場裡採購回來的波浪寬麵,搭配朋友送的西班牙頂級橄欖油,配上一瓶香堤產區的紅酒或倫敦Fortnum Mason伯爵茶,用55吋大螢幕看著心愛的美劇,一集追過一集,「連續看會不會太過分了呢?」「還好吧,辛苦了一天了呢!」如此這般自問自答,約莫兩秒之間可以和自己達成繼續墮落的共識。 有時好姊妹或朋友會突然傳訊息問我方不方便聊天視訊,若還有點餘力,我便會回撥給對方,開心地聊上一整晚;但倘若今晚只想獨處,我便會將手機關成靜音,明日再回覆。接與不接之間沒有什麼準則,就是順從心裡的想或不想而已。看完電視通常就是看書或上網的時間,報名了幾樣線上課程,不斷吸收新知的感覺讓人特別愉悅,或是查查下一個想出國旅遊的景點,我的旅行通常很隨興,前一個月才說想走,下一個月就立刻行動,不需要向誰報備。 一個人的生活像個自治區,你說好,就好了。沒有人會擺臭臉給你看、沒有人會白眼你、沒有人會唸你浪費、沒有人會酸你兩句、沒有人會說他不喜歡你就得配合。 「有沒有哪些時刻會讓妳特別想要結婚有個伴呢?」主持人又問。 主持人的問題其實有些陷阱,對現代人來說,「結婚」和「有個伴」是不同的。很多人有個伴但不想結婚,當然也有很多人明明結了婚,卻孤單得好像沒有伴。 「想有個伴」這種念頭確實偶爾會出現在我們這種獨身生活的人腦中,特別是在生病期間。 那是某個冬季深夜,我正趕稿趕到一半,不知怎麼突然覺得心臟揪緊,很不舒服,需要大口大口地呼吸。我試著側躺在沙發上讓身體稍作歇息,但因為實在太難受了,眼淚止不住地滑落,後來甚至覺得冷,身體忍不住顫抖,瀕死感出現在我的腦中揮之不去,用盡所有的力氣拖著身體,奮力伸長手臂,終於抓到暖氣的遙控器……當我再次睜開眼的時候,已經是第二天的清晨,究竟前一天晚上是昏倒還是睡著,我至今仍然無法確定。 又有一次,因為吃了不乾淨的海鮮,居然全身起了大大小小3D立體的蕁痲疹,半夜緊急掛醫院急診,挨了一針抗組織胺,當晚好睡是好睡了,第二天紅疹居然不敗,繼續纏鬥,從原本的手腳關節附近,逐漸蔓延開來,連肚子、臀部、脖子全都是,眼看著就要爬到臉上,我簡直急得要瘋了!吃藥無效,而蕁痲疹偏偏每到半夜發得更為嚴重,一入夜我總要掙扎該不該再去急診打一針?第三天挨了一針類固醇,第五天再挨一針,就這樣最後全面淪陷了一週,什麼正餐都不能吃,狂吞藥,一週後大概因為打針吃藥的關係,全身浮腫、體虛,但蕁痲疹總算消了。 在這樣的時候,確實會讓人思索,如果能有一個伴在身邊確實是挺不錯的。無奈這種心情通常持續到病癒就會煙消雲散,對我來說,獨身不代表不談戀愛,只是戀愛的終點不必然要是婚姻。 不夠明白世事的時候,我們的戀愛觀和婚姻觀都是從別處道聽塗說而來,因此很多人對戀愛和婚姻抱著截然不同的期待,前者是兩相情願,後者是你自己甘願。「你都已經結婚了,當然應該要如何如何……」或相反地:「你都已經結婚了,當然不可以如何如何……」每對已婚的佳偶當初都覺得自己領到愛情證書,甜甜蜜蜜地走入婚姻,但前方等著的卻是滿滿責任義務的婚姻,反倒像是懲罰這段美好愛情般存在。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自己之前曾走過這段路,如今我對愛情與婚姻看得特別淡然。婚姻有兩種意義:「實質層面的法律意義」和「精神層面的神聖意義」。就法律層次來說,婚約保障得了權利義務,卻保障不了彼此的愛情永續;就精神層次來說,你得讓一個人用他最自在的方式活著,這段婚姻對他來說才是幸福。若彼此都能尊重對方的生活方式,說真的也不需要用婚約綁著了,我們都明白,將沒人能取代這段自在的關係。 「希望有一天妳會找到對的人。」這是我常常聽到的一句祝福,儘管我的獨身生活已經美好得宛如95分,但很多人總希望我能找到某個對的人,再加個5分湊成100。恕我掃興地這麼說,事實上這樣的期待是不實際的,正是因為沒有另一個人,所以目前的生活能有95分,若是非要兩個人組成一個單位,恐怕不會變成100,而會變成70分,例如你想做的不能做了,對方想做的你偏不想讓他做;你不想做的對方期待你能去做,對方不想做的,你覺得他若是在意你就應該去做。 與其兩個人在一起卻只能擁有70分的生活,為什麼不好好珍惜目前自己擁有的95分獨身生活? 或許吧,哪天真會出現那麼一個人,讓你甘心樂意地想交換現有的狀態,「即使變成70分我也願意!」那表示你真的準備好了,就儘管放手勇敢去愛吧。 {DS_BOX_20836} ... 2018.01.04
職場 被要求和直播辣妹一起「原地胸部彈跳」...御姊愛:這輩子最屈辱的一刻 而且可能無法吸引更多的點擊率,因此將原本的來賓預算改成邀請四、五位素人直播辣妹,這些辣妹有的專門以性愛姿勢挑逗觀眾聞名... 2017.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