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 4點下班、會議少開5分鐘⋯⋯一窺丹麥人高幸福感、高效能秘密 自日本移居丹麥的她,以社會學方法觀察社會,發現當地人真的實現了這個理想,在其新書《丹麥式幸福工作法》中揭露丹麥人如何做到高效工作... 2024.08.15
職場 職場高手都懂用!4個小技巧,「番茄鐘工作法」幫你提升工作效率、提早下班 最近許多人都在討論一個名詞——「番茄鐘工作法」(Pomodoro Technique),這是什麼... 2024.07.23
管理 小孩只想玩手機…90歲樂高如何靠AI數位轉型大翻身 樂高集團的轉型旅程第一階段聚焦於技術,該公司的IT部門升級了系統,讓技術人員能夠更好地合作,然後他們的技術團隊實行敏捷工作法... 2024.08.13
管理 「拜託大家6點下班!」丹麥主管的亞洲觀察:懂得享受私人生活,工作產能更高 丹麥人這樣想 04 留意在時間上「不勉強自己,也不勉強別人」 《丹麥式幸福工作法:為什麼丹麥人下午... 2024.08.27
職場 一個問題找不出解決方法⋯10年企業講師經驗談:你有水平思考嗎?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很容易往同一個面向尋找根本原因。以至於沒能完全解決根本問題,使得問題一再發生。 我分享一個實際案例:一家公司開創新的產品線,當年度營收只有1億,但設定的目標為3億,因此他們想找出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新產品無法達標? 他們用「5 why分析法」找原因。即針對一個問題,不斷的往下問「為什麼」,只要問5次以內,就可以找到問題的根本原因。 於是,他們推測的路徑是: 市場低迷是新產品營收不足的原因。 市場低迷是市場買氣需求不振。 消費者購買新產品的意願低落,造成市場買氣需求不振。 大環境不好,所以消費者會限制自己的消費支出。 這樣的分析雖然有憑有理,但會有很大的盲點。 在找原因的過程中,都是朝著單一個面向去思考。造成你們的新產品營收不足,除了市場消費端的影響外,有沒有第二、第三個面向的原因? Why-Why分析法 過去我從台積電學到的,也是企業輔導授課時常用的工具——「Why-Why分析法」,可以幫助你透過一次又一次的分析和思考,找到問題的根本原因,對症下藥解決問題。「Why-Why 分析法」的核心要點,就是要透過連續詢問多個「為什麼」,從一問一答中,找到可能的根本原因。 此方法運用「水平與垂直思考」來分析。舉例來說,垂直思考就是挖一個洞,然後越挖越深;水平思考是不要執著這個洞,再去挖掘第二個、第三個洞。善用水平思考,能讓你尋找原因的面向更廣闊;之後再利用垂直思考法,越挖越深挖,找到問題最深層的根本原因。 本質上來說,「Why-Why分析法」就是實踐打破砂鍋問到底。 概念雖然簡單,卻不容易用出效果。除了反覆提問、回答,在使用「Why-Why分析法」的時候,你還有一些細節需要留意,並且視情況結合其他工具,才能發揮它的價值。 回到前面的例子,用3步驟找出新產品營收不足的根本原因,分別是: 針對問題,思考2個面向以上的原因。 透過多次問答深入分析。 前後驗證、推理過程是否有遺漏。 步驟1:針對問題,思考2個面向以上的原因 善用水平思考法,例如:為什麼A產品的營收不足?一個原因是市場需求低迷外,也可以思考「產品的面向」,可能是產品沒有競爭力。 步驟2:多次問答深入分析 接著善用垂直思考法,也就是越挖越深找到最深層的原因。為什麼公司的A產品沒有競爭能力?透過連續詢問「為什麼」,從一問一答中,找到可能的根本原因。 根據我的輔導經驗,如果把一問一答算成一次,通常在經過3~6次的問答後,根本原因就會出現。 不過在這個過程中,我還是要提醒:盡量多方思考,找出更多可能的根本原因。在解決問題的時候,你才會有更多對策可以選擇。實際的做法是,你可以在結束每一次問答後,就多問一句「還有其他原因嗎?」來刺激思考。 步驟3:前後驗證,推理過程是否有遺漏 最後要快速檢查,這一問一答的過程,是否有邏輯不合理的地方?在檢查時,你可以把握機會多問幾次「還有其他原因嗎?」盡量多找出幾個可能的根本原因。 如果你遇到問題一再發生,主管、客戶都希望你能徹底解決問題,就可以運用「Why-Why分析法」。在思考可能的根本原因時,「Why-Why分析法」是一套思考全面又好用的工具。 責任編輯:陳瑋鴻核稿編輯:倪旻勤 ... 2023.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