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對手

共有 8556 則相關文章

焦點

當中國將別國的石化業變「慘業」,日、歐有兩家企業,紅色供應鏈再大也奈何不了它們,市值仍不斷創高。 它最好時想最壞,還反向赴美投資 第一家是王永慶終其一生的挑戰對象、日本第五大石化業者,信越化學。 五年來,即便中國石化業瘋狂擴產破壞市場,信越股價仍成長近一九○%,迄今仍不斷刷新歷史新高。 圖表製作者:侯良儒 「信越看得到自己的優勢,更重要的是,它勇於捨棄、改變自己的弱點,」日本銀行農林中金投資長奧野一成描述。 事實上,信越與台塑曾有一段激烈競爭,在聚氯乙烯(PVC)這項產品,台塑長年的目標之一就是「打敗信越」,王永慶也確實曾帶領台塑超越信越成為全球第一,因而被稱為PVC大王。 遭受激烈競爭的信越,沒有硬碰硬,反而將當年規模仍不大,但自身擅長的電子化學品,譬如矽晶圓片,視為發展主軸,同時還花六年時間,投入光阻劑的研發,即便當時它是最晚進入該產品的業者。 而今,信越不只坐穩矽晶圓片全球龍頭,更是極紫外光(EUV)曝光光阻劑市占率第一名的企業。沒有它,台積電三奈米晶片就無法量產,目前,該公司近四成營收來自這兩項產品,與PVC相當。 信越傳奇社長金川千尋曾說,「即使在好的時候,我也總是想到最壞的情況,我專注於消滅危險的事情。」面對成本不如人的PVC事業,他祭出的策略,不是到中國,而是到美國,並減少在日本的產能。 一五年,它啟動消滅「弱點」大作戰。就在中國制定十三五計畫、欲開放民營業者做一貫化石化廠的那年,信越砸下十四億美元,前進美國建立一座乙烯廠,創下日本業者在美國生產乙烯的首例,徹底從源頭解決,它過去PVC輸人的原因之一,就是沒有掌握原料乙烯的劣勢。 現在的信越,有超越七成的PVC在美國生產;另一大事業:電子化學品,則因它在一八年砸下兩百億元擴大布局,迄今已成公司近五成獲利來源。 圖表製作者:侯良儒 它賣光陸廠,20年轉型攻兩大新支柱 第二家,是荷蘭的百年企業,帝斯曼集團(DSM)。 成立一百二十二年的帝斯曼,是做煤礦業起家,而在一九六○年,它有感於礦業的沒落,決定撤出煤礦,專注發展石化業,後來一度成為歐洲第二大化工業者,僅次於德商巴斯夫(BASF)。 「但現在的DSM,沒有一毛錢是從石化業來的,它現在最大的事業,是生技跟香精!」曾任DSM紡織中間體事業全球總裁的許渝化向我們表示。 這是一場二十年的轉型路。二○○○年初期,DSM做了一個現在看起來仍十分大膽的決定:它將產品差異小,但投資金額龐大的輕油裂解廠,賣給沙國石油公司並且拿這筆錢購併了羅氏的維生素事業,按下第二次轉型的首部曲。 「當時內部有很多的辯論,」許渝化回憶,「它認為,它沒原油、沒技術、沒市場,繼續做這個(上游石化)事業,能夠做多久?」 轉型路到了二○一五年。當年,DSM宣布將紡織中間體事業的六五%股份,出售給私募基金CVC,近幾年,它又陸續把樹脂事業、以及連蘋果都要跟它採購的工程塑膠事業,賣給歐洲同業。 原本,DSM在中國有近二十座工廠,「後來,一個都沒了,全賣掉了,」轉型如此劇烈,關鍵考量就是它認為,中國石化業必將崛起,「以前是歐美、日本、台灣的業者,把石化產品賣給中國,當他們業者起來了,你要賣給誰呢?」許渝化說。 逐步撤出石化業的同時,DSM沒有忘記打造另一支新支柱。一五年迄今,它發動了至少八起對生技公司的購併案,其中,最大的一次行動,就是二○二二年,它砸下超過兩百億美元,購併瑞士香精公司——芬美意(Firmenich)。 這次轉型的成效是,過去五年來,它的稅後淨利率,從原本的八%大增近十二個百分點、來到二○%。 「時代變了,你不能停在原地,」許渝化向我們解釋,DSM不斷求變的思維是,「每一個時間點,你要做的事情都不一樣,公司不能一直停在原來的地方。」 ...

2024.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