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實用技巧

共有 12 則相關文章

焦點

通訊軟體LINE 12月5日公布2023年台灣用戶十大愛用功能,最受青睞的LINE功能是「主題自動輪播」,第二名為運用人工智慧(AI)技術自動生成個人照片的「個人檔案工作室」,第三名是台灣暨全球首發的「父親節聊天室特效」。 LINE發布新聞稿說明,根據LINE團隊觀察自2022年12月至2023年11月台灣用戶愛用功能,台灣用戶除了注重更便捷的功能之外,也很重視結合新技術的創新應用;而聊天以外的延伸服務,包括整合生活金融資訊的錢包頁面更新、LINE社群和LINE VOOM短影音等,也都有優化功能上榜。 LINE App台灣用戶今年最愛功能是「主題自動輪播」,只要設定一次,就能讓系統定時變換背景。 第二名為「個人檔案工作室」,在LINE應用程式中就能利用自己上傳的照片生成多樣風格的人工智慧AI人像圖片。 第三名為今年首次開啟的「父親節聊天室特效」,圖案中放入民眾常說的88節字樣。(編按:在今年父親節當週,只要輸入「父親」、「爸爸」、「把拔」等關鍵字,就會有特效出現。) 父親節聊天特效。來源:LINE台灣官方部落格。 第四名為「聊天室發送語音訊息功能優化」,用戶可以一鍵錄音,錄製完成後還可以聆聽內容,再決定是否發出。 第五名為LINE社群新推出的「Live talk」群聊功能,讓用戶能透過語音的方式與成員即時對話。 第六名為聊天室「所有相簿」功能,可以一次瀏覽散落在各個聊天室的相簿。 第七名是「發票管家」,用戶可以更方便與LINE好友分享發票明細,不擔心付款完刷了載具後,忘記要如何分帳。 第八名為LINE VOOM短影音的全新剪輯功能「VOOM Camera」,提供多款獨家特效、濾鏡、音樂與音效。 第九名是LINE錢包頁面優化,新增購物、LINE Pay、LINE Bank及生活優惠4個子分頁,提供更豐富的生活金融相關資訊以及捷徑功能。 第十名為今年11月LINE社群推出的「訊息摘要」功能,採用OpenAI的生成式AI模型,在固定時間自動彙整LINE社群聊天室的訊息摘要,讓用戶不被討論串淹沒,能快速掌握討論重點,並重新開啟與他人的對話。 責任編輯:倪旻勤 ...

2023.12.08

職場

有同學問我「Joy老師,我每次在寫Email時,常不確定句子到底寫的對不對,用Google翻譯後,又擔心句子不夠道地,該怎麼辦?」巧的是,我去台北一間科技公司進行企業內訓,下課後也有同學提到,網路上可以看到很多文章,標題大多寫著「你知道xxx的英文是什麼嗎?」又或者是「xxx的英文怎麼說?」同學說了,這些教學文章沒半個在講我工作上的內容,我還是不知道怎麼用英文描述我的問題啊。 這種感覺,就好像在網路文章看到「5倍券」的英文是quintuple stimulus voucher,但回頭看著電腦上的Email,你還是不知如何用英文跟外國老闆解釋,如何用臺灣5倍券購買自家產品的行銷細節。 有人可能會說:「這還不簡單嗎?就直接用Google翻譯啊?」只要先用中文把想法或句子打在螢幕上,全部貼到翻譯框後,直接出現英文翻譯,然後再複製貼上到Email裡,好像挺快的。雖然google翻譯已經有了日新月異的進展,但是翻譯得不恰當的狀況,還是時有所聞。又或者,外國人真的會這樣表達嗎? 今天這篇,喬伊就要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寫作小秘訣,不只可以快速寫出英文句子,同時還可以讓句子多些變化喔! 其實這個方法也跟Google有關,不過不是用翻譯的,而是用「搜尋的」!為免有失公允,讓我找個不熟悉的領域示範給大家看。嗯,就來講手機問題好了:主機板發燙。例如有工程師要跟老闆或客戶解釋手機的主機板之所以會發燙,造成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是:「在充電狀態下,電池會產生熱量,屬於正常現象。」這句英文要怎麼寫呢? 1.關鍵字大搜查 先把中文句子裡的關鍵字找出對應的英文,然後在Google搜尋英文關鍵字。我知道充電是charge、電池是battery、熱量是heat、正常是normal,但完整句子要怎麼寫才道地?直接搜尋吧! 把你會的「關鍵字」英文,按句中順序用Google搜尋,然後就會看到最上頭的解釋一大串,耶~答案出來了: "It's normal for a battery charger to have standard heating-up when charging a mobile phone." 這樣是不是快多了?這個「找答案」的原理非常簡單,只要「關鍵字越多,搜尋結果的範圍就會縮小,範圍越小就越靠近你要描述的細節」。倘若這個句子「在充電狀態下,電池會產生熱量,屬於正常現象。」只搜尋battery heat,又沒提到是什麼情況下(充電中)或是補充描述(是正常的),跳出來的搜尋結果就會五花八門,要找到更接近你想表達的,就會像大海撈針一樣困難。 所以,大家至少要知道自己要表達的句子中,關鍵的主詞、動詞、或名詞英文是什麼,接下來就讓網路去幫你組合。要知道,你在做的事或想寫的內容,在這世上可能早有人比你先經歷過,就連「發射火箭送人到外太空」這類的業務,也不止一家業者在競爭,所以,遇到要寫英文句子時,你並不需要憑空想像,借力使力以直接搜尋會快很多。 不過在這也要提醒大家,若要直接照抄但又涉及商業利用等公開發表的話,就要小心不要違反著作權,但若是一般通用議題,像是解釋問題怎麼發生、客訴如何應對等就能避免大部分的敘述錯誤。 2.限定搜尋法:用「雙引號」以及「星號」來限定搜尋範圍 首先,有兩個符號先介紹給大家認識。第一個是「雙引號“ ”」,在Google的搜尋欄位輸入關鍵字的前後補上雙引號“ ”,例如“thank you for”就會「限定」在浩瀚的Google大海中,只能出現跟這3個字有關的搜尋結果。雙引號可獨立使用,或是搭配星號一起搜尋,用在英文寫作上,有兩個主要的功能: 功能1、驗證:不確定哪個寫法才對?看哪個搜尋結果最多吧! 很多人在寫句子時,常搞不清楚介系詞要用in, on, at, of, to, for哪一個,有時用錯句子的意思又差很大,這時就可以看看哪個用字在Google比較多人支持。例如這句話「測試設備放在桌下」,請問「放在桌下」是要用under還是below?這時直接用雙引號搜尋吧,結果發現: “put under the desk” 有763萬項結果;“put below the desk”卻只有10項結果。under完勝! 上班族平常就忙到不可開交,想要「從零打掉重練文法」實在太難,這時不妨用眾人的力量,直接找答案比較快。喬伊老師還是得說,儘管搜尋結果比較多,還是要在搜尋結果頁面往下滑個幾秒,確保大家寫的就是你要表達的內容,例如put under the desk不只在這世上有一堆人都如此描述,畫面甚至還跳出「圖片」的結果,應該就是你要表達的意思! 功能2、變化:不想千篇一律?搭配星號搜尋看看吧! 第二個符號是「星號*」,只要在雙引號的字串中任一位置輸入星號,就會出現所有那個位置可能的用字,例如我們想要在信上表達「感謝對方的回覆」,這時在Google輸入“thank you for your * response”,就可以看看在your和response之間會有哪些單字或表達。跳出來的搜尋結果有: 1.thank you for your prompt response 2.thank you for your positive and timely response 3.Thank you for your consideration and forthcoming response 上述例句的粗體字都是「星號*」可以填寫的英文字和片語。大家在輸入星號時,要記得在* 前後要留半形的空格。另外,大家也可以隨意移動星號的「位置」和「數量」去找其他答案,例如輸入 “thank you* your *response” 一來是找到中間到底要用何介系詞,二來則是找到名詞前面可以用的其他形容詞。 在這裡喬伊出2題給大家試試看: 【題目一】 年底將近,很多人這時會寫信給給主管、客戶、廠商或其他部門同事,感謝過去一年的支持和幫忙,可以寫We appreciate your support.但若不想落得千篇一律的寫法,這時就可以針對 support這個名詞來點變化,輸入“we appreciate your * support"看看support前面還可以寫什麼? 【題目二】 你想在面試時做準備,想要跟面試官說你「對於貴司的職缺非常有興趣」,這時你只知道要講I am interested in this position,那要如何表達那個「非常」的程度呢?very嗎?用Google搜尋 “I am * interested in this position” 試試吧。 最後要說,雖然以上的方法很好用,但有些同學可能會發現搜尋的結果不如預期,這時可能就要想是否該增加關鍵字,讓搜尋範圍再縮小,才能找到更貼近的表達。 另一方面,這也代表搜尋的內容可能是錯誤表達,大多時候出現的是中式英文的問題,例如很多人在工作上常會聽到cost down這兩個字,因為成本考量所以會遇到很多人事物的調整,搜尋“cost down”……結果跳出一堆頁面告訴你cost down是錯的,外國人不是這樣講的,這時你可以做的就是換其他「降低」成本的英文字再重新搜尋一次,然後你就會發現原來可以說reduce the cost或是cost reduction喔。 *本文獲「我是黃喬伊」授權轉載,原文:懂得這樣用Google,快速形成道地英文商務句! 責任編輯:易佳蓉核稿編輯:鍾守沂 ...

2021.12.22

職場

一個人,被越多的人愛著,就越容易感到幸福。小孩子也不例外,除了爸媽,最愛他們的恐怕就非阿公阿嬤莫屬了。可是他們對待孩子的方式跟你太不一樣了。你明明規定了一天只能看半個鐘頭的電視,可孩子一到阿公阿嬤家,就能在電視前坐兩個小時;你明明說了今天不可以再吃餅乾,可是阿公阿嬤一來就給孩子吃了好幾塊;你明明告訴了阿公阿嬤孩子中飯過後需要睡一覺,結果晚上把孩子接回來的時候,發現孩子根本沒有睡午覺,在你面前鬧情緒讓你抓狂;你計劃了很久,打算下一個節假日小家庭一起出遊,結果阿公阿嬤打電話來讓你們放假的時候帶著孩子去看他們...最糟糕的是,這所有的一切,你都沒辦法說出來,因為,那是你(或者配偶)的爸媽啊。難道,只能忍嗎? 祖父母為什麼寵孩子? 你可能也會奇怪,明明小時候你爸媽對你很嚴厲,到了你的孩子,卻這麼寵溺。為什麼呢?其實原因很簡單,他們想要單純享受養孩子的樂趣。在你小時候,他們要擔上父母的責任,怕寵壞你,現在做了祖父母,沒有這個責任的壓力了,因為任何惡果,都是你這個父母在承受。這是父母和祖父母同樣愛孩子、但行為方式往往很不一樣的根源。 還有一層,爸媽們也要注意到,就是立規矩容易,執行起來難。要執行立下的規矩,父母必須有一定的意志力和精力,才能抵抗孩子的軟磨硬泡。但阿公阿嬤畢竟上了年紀,不像你還年輕,有力氣和孩子拉鋸,於是他們往往會「屈服」於孩子的慾望。 以下五個技巧,可以幫助你處理和祖父母在對待孩子上的糾紛。不過爸媽要記得,這種情況,總免不了要「忍」,無非是忍多少的問題。忍字頭上一把刀,確實辛苦,不過除非你一天24小時獨自看住孩子,否則你無法永遠擁有絕對主導權。 誰帶孩子,誰說了算 如果你只是偶爾請阿公阿嬤幫忙照看一下孩子,比如週末臨時要加班,隔幾個月才會帶孩子跟祖父母小聚一下,這種時候,祖父母要塞給孩子很多零食、玩具,讓孩子看電視,晚上可以晚上床,要麼你就強勢到底,一定要按照你的規矩來,但如果你做不到,乾脆就全忍了,反正都只是偶爾的情況,就讓老人孩子都放縱一下子。 如果你需要阿公阿嬤長期幫你照顧小孩,比如一週固定幾個白天,甚至孩子根本就住在阿公阿嬤那裡,反倒是你週末才會過去看看孩子,這種時候,其實阿公阿嬤代替你行使了父母的責任,他們才是孩子的主要照顧者,那麼,怎麼帶孩子,當然由他們說了算。 只有整天都帶孩子的人才有體會,很多時候不是你想怎樣就能怎樣,而是要配合小孩子的情況。爸媽既然把孩子交給祖父母長期照顧,就必須信任他們的方式。想想看,如果是你整天照顧孩子卻被別人指手畫腳、說三道四,你會不會生氣?更何況,你有意見又如何,孩子不在你身邊,你總不能搞一個隱藏的攝像頭來監視老人。你的育兒理念,只能自己照顧孩子的時候實施,否則就應該閉嘴,也只能閉嘴。 抓大放小,誠懇溝通 你對上面說的不服氣吧?難道自己的孩子自己都不能作主了?好吧,如果你真的對什麼事情看不過去,那就說吧。說之前,要先多想幾次,選擇你認為最重要的事情,其它的就忍了,免得讓阿公阿嬤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談的時候,態度要誠懇而尊重,最好讓阿公阿嬤覺得你是和他們一起商量解決方法,而不是在指責他們。比如,你經過仔細考慮,覺得孩子甜品吃得太多,你可以同祖父母說:「爸媽,我上星期帶孩子看過牙醫,醫生發現他的牙齒有一點蛀的徵兆,需要我們勤刷牙,並且改善吃東西的習慣,你們覺得應該怎麼辦?」 另外,一般情況下,應避免媳婦和公婆/女婿和岳父母直接交鋒,誰的爸媽誰去談,因為父母子女之間,說話的人可以比較放鬆,聽的人也不容易胡思亂想,就算想了,也不容易跟自己的子女記仇。 不同的屋簷下,可以有不同的規矩 除了和祖父母溝通,爸媽也要在孩子身上做文章,要讓他明白,在阿公阿嬤家可以看電視,不等於回來還可以繼續看。小孩子適應力很強,只要父母堅持,小朋友也會自動調整自己的行為。 感恩與體貼 無論怎麼樣,阿公阿嬤都是愛孩子的,你把孩子交給他們,總比外人帶著要放心吧?祖輩都是幾十歲的人了,養大了自己的孩子,現在又要辛苦照料孫輩,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他們愛孩子又辛苦的照顧孩子,你對他們表達過感謝嗎? 長期幫忙照顧孩子的,或者爸媽應該付一些金錢上的補償。你還應該多注意老人家的身體和情緒狀況,適當的為老人減輕負擔,在自己可以照顧孩子的時候,就把孩子接回來照顧。比如孩子白天在阿公阿嬤那裡,晚上還是可以接回父母家,這樣老人家至少能睡個好覺。沒錯,這代表你下了班還要繼續辛苦,可是,這畢竟是你的孩子、你的責任啊。另一方面,祖父母感受到了子女輩的感激和體貼的回報,也會更願意配合你的方式。 必要的時候,可以強勢 不可否認,很多時候,祖父母身體不錯、時間空閒,又把感情寄託在子女孫輩身上,往往對你諸多要求,讓你覺得小家庭和私人空間遭到侵入,這種時候,你完全可以強勢起來,別被一些世俗觀念綁架,為你自己的小家庭贏得你想要的空間。比如,提前和配偶/雙方祖父母做好計劃,節假日如何輪流安排,外公外婆、爺爺奶奶、自己的核心小家庭都可以分得一些時間,沒有意外情況,大家都要遵守約定。 另外,在極端情況下,你確實不放心把孩子交給祖父母而祖父母卻強烈要求帶孩子的時候,你一定要守住底線。記住:把你的孩子送給自己/配偶的爸媽,不等於孝順。 {DS_BOX_13800} ...

2016.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