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太太

共有 2936 則相關文章

職場

林玉花,我的大學同學,50歲那年,她不出走則已,要做就轟轟烈烈。 她一個人展開絕妙而精采、四十多天徒步完成799公里的朝聖之旅,也就是著名的聖雅各之路(Camino de Santiago),據聞這是世界上最美的步道。 「為什麼想做這件事?」我問。 玉花的答案,跟我,以及多數大半輩子全心為家奔忙、幾乎忘了自己是誰的中年媽媽一致,就是「疲憊已極,累了,對生活失去熱情」。 「想做好母親、好妻子、好媳婦的鎖鍊,把自己層層捆住,我需要暫停一下,喘口氣,去找找自己,想想自己。」玉花說。 「那時剛好看到一部德國電影《我出去一下》(I Am Off Then),第一次知道聖雅各朝聖之路,我就想,Why not?不正是送給自己最好的50歲生日禮物嗎?於是跟先生小孩商量後,積極準備,3個月後就走在朝聖路上了。」 《我出去一下》主角哈沛是個知名喜劇演員,他是工作狂,生活緊張忙碌,但又不愛運動,也不保養身體,長期的緊繃狀態,終於讓他吃不消,後來因心肌梗塞而送急診,最後切除了膽囊。他這才發現身體過度耗損,於是,決定放自己半年假。低調的跟好友們說了句「我出去一下」,便踏上朝聖之旅。 「電影裡的風光好吸引人,每個角色在大山大景裡探索、療癒了自己,打動當時非常低潮的我。」 那時,玉花的女兒高二、兒子國一,兩個孩子都處在青春期。原本乖巧柔順又用功的女兒,大把時間都花在課外活動,甚至擔任資優班專題研究成果發表會的總召,每天忙得不可開交,功課大受影響,這讓玉花感到非常焦慮,母女常為此爭吵,關係緊張。 婆家也處於多事之秋,原本在職場相當傑出的玉花,養成凡事面面俱到的個性,因此,對於婆家的難解習題,身為媳婦的她覺得不該視若無睹,也想為忙碌的先生分擔責任,主動介入幫忙卻是吃力不討好,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越陷越深,真的很挫折。 她很想改變先生面對問題卻放任不管的心態,也想跟先生好好溝通內心的壓力與感受,但先生的消極回應總是讓她很受傷。 20年職場生涯,10年家庭主婦,每天從早到晚都在為生活與家人奔波,但每個人卻都視她的付出為理所當然,沒有珍惜與感謝。玉花感到茫然,也懷疑起自己的付出是否值得,人生似乎走到了一個十字路口,不知道接下來的方向。 「拋夫棄子」四十天 「可是,你是一個習慣事事顧全的媽媽,怎麼放得下心?我連出去5天,都得擔心我家男子宿舍變成垃圾大山了,你出去四十多天欸!」我好奇的問。 「當然有和先生小孩溝通過,也預先做了一些安排:家事主要是洗衣服、三餐及倒垃圾。兒子女兒都改搭校車。每週請打掃阿姨來家裡一次。不過,先生臨時必須去歐洲,親戚都住外縣市,緊急請朋友就近幫忙。比較麻煩的是兒子家庭聯絡本沒人簽名,也只好讓他拿我的印章蓋。」 「那你出去這四十多天,真的沒有擔心過孩子和老公嗎?」我問。 玉花非常明快爽朗的回答:「哈哈,還真的沒擔心過。一方面是已經離家半個地球,擔心也沒用,一方面是事先都盡力安排了。我也沒有特別想念孩子和先生,有時連電話都忘記打回家。 反而是先生小孩比較擔心我,他們從一開始就告訴我:『走不下去就趕快回來喔!』」 「我也很努力把自己照顧好,讓他們放心,也避免半途而廢的意外情況。當先生孩子不再是我生活的重心,我只要顧好自己,好像回到單身狀態,生理心理都覺得輕鬆多了。 事實上,我也沒有空反省什麼拋夫棄子的內疚感,每天忙於規劃行程,找住的、找吃的;頂著風吹日曬雨打,走不完的爛泥水坑,看不完的好山好水;還要探索異國文化,認識來自全球各地的朝聖路友,每天都覺得大開眼界,好新鮮好充實。」 朝聖路上面對自己的心結 其實,會來走朝聖之路的人,除了宗教信仰者之外,多少是心裡有些結吧。相遇的朝聖客,最常問對方的問題就是:「你為什麼來?」 朝聖路上,大家萍水相逢,有些人走著走著再三巧遇,談得來的就結伴而行,互陪一段;有些人即使相談甚歡,分道揚鑣後卻再也不見蹤影。 大家都是過客罷了,反而能讓人毫無顧慮的吐吐苦水、大倒心裡的垃圾,這就是交淺言深吧。在陌生的土地上,和陌生的人,大膽的把自己的心裡垃圾清一清,很舒坦!」 出發前,我帶著自己的問題,比如對先生累積了很多怨懟、對青春期孩子的無力感,更重要的是回頭檢視過去五十年、想想如何面對未知的下半輩子。 某天,我獨自走著,這些問題一個一個冒出來:人生在世,都扮演著多重角色,每天睜眼,哪一個角色要先上場?哪一個角色要用什麼台詞動作?哪一個角色要用什麼情緒?別人給你出問題,你要怎麼回應?你的心受傷了,你要怎麼療傷止痛? 然後,「寬恕」兩個字出現了。彷佛有誰在跟我對話,用這兩個字回應了我的問題。當下,我全身上下都緊繃起來,因為這不是我自己說的,也不是我的慣用語,我馬上反問:為什麼要寬恕?我能做到寬恕嗎? 雖然沒有再出現任何回答,「寬恕」提供我一個出口,糾纏多時的壓力瞬間宣洩,讓我如釋重負。 原來,面對先生的不體貼、面對他人的傷害,乃至面對無法達成自己的預期,答案就是如此簡單而明確。解決問題的關鍵就在我自己。 或許長時間獨處,不斷行走的過程,很自然就把心回歸到自己身上,我深刻感受到,把身體操練到最疲累的顛峰時,心靈會達到一種前所未有的空靈狀態。 這時,我感覺腦袋澄澈,能夠通透自己最內在的想法,在朝聖路上遇到多位獨行的朋友,也都有一些難以解釋的神奇經驗。有人用神諭或奇蹟來稱呼,但這種頓悟之感,也可能是最深刻的自我覺察與自我對話的結果。 轉變、和解,與放手 當然,我最關心的,還是一個多月不在家,玉花的先生和孩子是什麼感受,有沒有產生什麼微妙變化呢? 「我回到家,發現老公孩子也有成長。這段時間,他們什麼都要自己張羅,也沒人關心生活起居,這才有機會去感受我的辛苦。兒子說,已經吃膩便利商店的早餐,搭校車要好早起床。 我也轉變很多,回來後跟女兒道歉,告訴她之前媽媽心情低落,又擔心她的未來,情緒不是很好,可能說話態度讓她難以消受,希望她能原諒。沒想到女兒回答她態度也不好,知道媽媽是為她好,不怪我。本來僵持的母女關係居然就和解了,變得更珍惜彼此,關係更緊密。」 除了找回自信、讓家人有感、珍惜並和解,玉花也在旅程中得到一個很清楚的答案,那就是出發前把她搞得烏煙瘴氣的婆家難題,她必須「放手」。既然她解不開別人的結,就不要再攬在身上,不要扛著什麼好媳婦的枷鎖了,放過自己吧!於是,她不再過問婆家事,一切都請先生去處理。 這個改變,也讓先生重新擔負起人子的責任,檢視原生家庭父母手足間的問題。看到先生的轉變,她很高興:「如果不能先改變自己,我還能期望改變誰呢!」 儘管做為全職媽媽很辛苦,也有很多委屈感,但玉花覺得一趟朝聖之旅,就是一趟深度的思考之旅:「我想清楚了,即便我在職場也有一片天,但離開職場、回到家裡,純粹是因為覺得孩子更重要,想專心一意陪伴他們長大,這是我自己的選擇,也很感謝有他們陪伴我。 玉花說:「回到家,真的有一種充飽了電的感覺,找回原本的自我。這種心情非常美好,以此心態來看待孩子,也期望看到孩子能清楚自己要什麼,好好做自己。這趟旅程讓我知道,把自己顧好,一切才會好。正所謂『有快樂的媽媽,才有快樂的家庭』。」 我必須說,我們大半輩子都不是在做自己,都在為別人活,然後,對自己想做的事情,都失去了動機、失去了膽量。 媽媽們,孩子長大了,真的放膽懷抱夢想吧,我們都不年輕了,想做什麼,就勇敢去做吧。只要做了,就會發現自己的勇氣和能耐都在,母親的強大永遠存在、潛力無止境。 *本文摘錄自遠見天下文化《五十歲後,我出去一下》 {DS_BOX_37106} 責任編輯:陳瑋鴻核稿編輯:劉怡廷 ...

2024.03.16

職場

我問了數百位年長者,要維繫長久、幸福的婚姻,最重要的是什麼? 基於他們長期在戀愛關係裡外的經驗,他們要教給我們的第一堂課是:如果你和伴侶的本質相似,你們會更有可能白頭偕老。 最重要的是,專家們相信,如果對方的人生方向與態度跟你南轅北轍,要維繫婚姻就困難得多。伴侶彼此相像的方式有很多,但專家們特別聚焦於一個面向:核心價值觀相近。 墜入愛河的理由千百種⋯想長久,「價值觀」應該要追求 這麼多年來,我和許多走入婚姻的朋友聊過,聽過各式各樣墜入愛河的理由。對20來歲的人們來說,理由包括感興趣的對象幽默風趣、收入不錯,當然還有外貌出眾。搜尋記憶,我想不起有哪個人說:「噢,我遇見最完美的人了。最棒的是我們有同樣的核心價值觀。」但專家的建議是,如果我們想要幸福長久的婚姻,價值觀正是我們該追求的事物。 對此,長者的觀念格外強而有力。專家不會站在羊腸小徑的起點,看不到第一個彎以後的情景,他們會全面了解地勢;什麼能讓這段漫長旅程輕鬆愜意,又有什麼會徒增艱辛,甚至使你無法走完全程。那就是共同價值發揮作用之處。 以艾瑪.席維斯特為例,現年87歲的她已經結婚58年了。她笑著說:「這是挺不賴的成就。」 結婚的時候我不知道這回事,但回過頭來看,我覺得擁有相同的基本價值觀相當重要。換句話說,如果你花錢無所節制,請和能理解這習慣的人結婚。如果你節儉成性,也必須找個能體諒你的人,因為金錢正是婚姻的一大絆腳石。所幸我們對大部分事情的價值觀雷同。 正因如此,我們真的沒吵過架,不曾為什麼事情苦惱。只要了解我們的目標大致相同,就能做成決定。我們都相信教育,同樣遵照社會道德標準,都想將子女養育成好公民,也都想撙節開支,做好財務規畫。 這裡的關鍵句是「我們真的沒吵過架」,和「不曾為什麼事情苦惱」。專家告訴我們,看似微不足道的議題也會引發爭執,因為它們其實反映了潛在的價值觀。妻子要不要買昂貴的高爾夫球桿,或丈夫要不要買新上市的電玩,都不是引發激烈爭吵的核心議題。真正的核心議題是,內心深處對「金錢」抱持的態度:它的意義是什麼,該怎麼花,以及財務規畫是否比滿足個人興致來得重要。相似的核心價值觀,就像是防止爭吵的預防接種。 你或許會懷疑在婚姻上強調相似,是一種保守、物以類聚式的心性。但這種觀點實則貫穿所有族群,包括經濟、政治、地理及種族,例如71歲的艾波。 艾波和丈夫史提夫結婚47年,直到史提夫在訪談前1年去世為止。艾波是備受敬重的社群領導人,主持數個地區性組織,史提夫則是當地知名的心理治療師。他們自始至終深愛著彼此,艾波至今仍未適應孀居的日子:「我20歲時,就很愛很愛史提夫了。現在,雖然我知道在他死後我仍能向前走,但一談到他,我還是泫然欲泣。」他們的婚姻生活非常愉快。「我想我們塑造了美好的婚姻,我們的孩子甚至說,那對他們也很重要。」 這聽起來簡單,但你們必須喜歡彼此。先做朋友,試著超越一開始的紛紛擾擾,確定你們之間有深厚的情誼。我不覺得你們一定要有一模一樣的興趣,但你們必須有相同的價值觀。那十分重要,事關重大。沒錯,我想價值觀就是最重要的東西。 在被問到他們有哪些相同的價值觀時,艾波回答: 政治價值觀,覺得生活不要鋪張,有關對他人的信念,以及自己的信念。我們固然有不同的特定信念,但都深深覺得我們有所虧欠,我們的日子能過得這麼好,不只該感謝資源,也要感激時間。我們都愛旅行,也都具備冒險精神。我們喜歡同樣的人,我認為這很重要。對於朋友,我們的看法很少不一致。對於養育子女當然也是。對於我們的孩子,以及對他們的期許,我們的價值觀非常類似。 她停頓了一會兒,想了想,然後若有所思的笑了,補充說: 我想,你們也必須有類似的幽默感。那是我們共同生活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事實上,在他去世的前2個星期,我們聊了一整晚,他說了某些話,我不禁大笑起來,於是他得意的看著我說:「經過這麼多年,我還是可以讓妳開懷大笑!」他真的可以。 當然,這其中有個圈套:要確定2人價值觀一致,你必須先清楚自己的價值觀。 問一個問題確認雙方價值觀是否相同 82歲的傑羅.亨德利,則以具體且條理分明的方法,來處理這個主題。 我徹頭徹尾的仔細斟酌過才步入婚姻。這44年來我過得很快樂,之後因癌症失去了第一任妻子。然後我又娶了一個很棒的女人,所以我有2段非常美好而充實的婚姻。我在2段婚姻裡做的事情都一樣。我和當時的女友坐下來,列了7、8樣我所重視、且希望能從這段關係中得到的事物。 你需要列一張表嗎?或許不用。但在你要為一段關係許下承諾時,探索彼此的價值觀顯然是件有意義的事。你可以問這個問題:我們是否相信生命中的共通點舉足輕重?專家們建議在某個時間點——當雙方都認真看待彼此後,你們就該討論這個問題,弄清楚你們的核心價值是否相似。如果你們的關係發生問題,專家們認為,價值觀的差異可能就是問題的根源。 專家們的智慧與數十年來的研究發現十分吻合。研究婚姻的社會科學家長期尋找2樣東西:婚姻穩定(婚姻維持多久),和婚姻品質(滿意的感覺和幸福的伴侶經驗)。 研究結果相當明確:在經濟背景、宗教等方面屬於同類,且年齡相近的婚姻最為穩定,通常也比較幸福。研究還發現,具有同樣的核心價值觀可以促進婚姻穩定和愉悅。所以,我們的專家在呼籲你尋找與你氣味相投的伴侶這方面,其實是合乎科學主流的。 但另一方面,我們活在一個多元社會,它越來越重視多樣性,打破舊有藩籬,理解也欣賞差異。這兩者不相衝突嗎? 專家們(如同社會科學家)並未教你絕對不要和與你不一樣的人結婚——即使你深愛對方。他們只是希望大家認清這個事實:如果我們嫁/娶了各方面與我們大相逕庭、特別是價值觀分歧的人,我們在婚姻生活中遇到複雜挑戰的可能性便會大增。 別傻了!別再想著要「改變」伴侶 下課之前,且聽聽專家們的最後一段建言。我們已經知道,他們相信如果伴侶之間毫無相似點,婚姻就不可能長久。但在婚後,我們能否基於你可以改變對方的假設,放手一搏呢? 專家對此的態度非常明確:把它忘了!他們指出,懷著改變伴侶的目標走入婚姻,是傻人做傻事——婚姻還沒開始,就已經被你破壞殆盡了。 高齡88歲的蒂娜.奧利佛有豐富的婚姻經驗。她不僅有過47年的幸福婚姻,也看著她5個孩子結婚且無一分手。此外,她還和年輕人一起當志工,熱切的觀察他們嘗試追求心上人與建立長久關係的做法。 訪問蒂娜的是我們最出色的年輕採訪員之一。蒂娜逮了個機會問她有沒有男朋友、有沒有打算結婚。有男友的她回答:「有可能。很難說,現在事情發展得滿順利的,我沒辦法確定。」蒂娜回答:除非妳百分之百的確定,否則千萬不要!還有,妳不要改變他。如果他有某種行事方式是妳不喜歡的,完全不用去想,因為他是不會變的。他這個樣子、這種作風至少20年了,所以不會改變。會在婚後徹底改變自己的人很少、很少。 所以,在步入禮堂之前,你該仔細檢視,在蜜月期結束後,你的伴侶可能會出現什麼變化。 然後問自己,如果這些事情無法改變,你會有多在意。因為在專家看來,改變是不可能的事。事實上,比起改變你的伴侶,改變自己的觀感和行為的成功率還高得多。專家告訴我們,婚姻已經夠艱難了,所以為什麼要選擇一個態度或行為令你無法忍受的伴侶,讓它難上加難呢?如果你是懷著改變的意圖來發展一段永久關係,那麼你就走錯路了。 《如果人生重啟:1000位人生專家教我的生命功課,那些不做會後悔的事》☛立即購書:商周Store、博客來 {DS_BOX_35589} 責任編輯:倪旻勤核稿編輯:陳瑋鴻 ...

2023.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