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商業策略

共有 5020 則相關文章

財經

近日Meta執行長馬克.佐伯格(Mark Zuckerberg)度過了他的40歲生日,不過除了那場在豪華遊艇上舉辦的派對受到外界矚目外,佐伯格本人的變化更是被大量議論,各家媒體紛紛直言佐伯格「變酷了」,過去生硬的書呆子形象已不復存在。 5月14日是佐伯格的40歲生日,他邀請多位親朋好友在價值3億美元的豪華遊艇上,舉辦了一場生日派對。就連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也親自出席,與佐伯格坐在佈置成他們大學宿舍風格的房間內合照。 不再是機器人,佐伯格變潮了 佐伯格的妻子普莉希拉.陳(Priscilla Chan)在派對上為他拍攝了一張照片,也正是這張照片讓外界驚覺,佐伯格已不是當年的書呆子形象,造型完全煥然一新,如今已是個任誰都難以否定的型男酷哥。 照片中,佐伯格坐在打造成童年臥室模樣的房間裡,身邊擺放復古的CRT螢幕、獎盃、厚厚的程式書籍,以及放著小時候照片的相框。而他披著一頭捲髮,脖子上戴著搶眼的金項鍊,身上的黑色T恤,印著哥德風拉丁文、寫著古羅馬政治家老加圖的名言「迦太基必須毀滅」(Carthago delenda est)——這也是Facebook以前與Google較勁的奮鬥口號,有前Meta員工回憶的這句話一度張貼在公司園區各處。 題外話,佐伯格本人是狂熱的古羅馬粉絲,他的3個女兒全是以羅馬皇帝為名,大女兒Maxima源自西元三百多年間的馬格努斯.馬格西穆斯(Magnus Maximus);二女兒August則是紀念羅馬第一任皇帝屋大維;去年誕生的三女兒Aurelia則是取自羅馬五賢帝之一的奧理略。 理所當然,佐伯格並不是突然改頭換面。今年4月他介紹Meta全新AI模型Llama 3時,就已是類似的打扮,當時也有網友驚呼佐伯格怎麼這麼有型,但這次的照片更進一步讓外界意識到,佐伯格不一樣了。 過去佐伯格總是理一頭短髮、穿著簡單的T恤或西裝,被外界認為是矽谷書呆子的標準模樣。佐伯格2018年出席國會質詢時僵硬的舉止回應,更被外界戲稱他是個機器人,從來沒有人將他與潮、有型等形容詞搭上關係。 「我不是一個很酷的人,也從來沒嘗試過把自己變酷。」實際上,佐伯格2014年曾經透露他對打扮不是很在意,希望將時間投注在工作,「如果我把精力花在愚蠢或無聊的事情上,就會讓我覺得好像沒做好自己的工作。」 或許很難定一個佐伯格究竟是什麼時候開始改變形象的時間點。今年2月他去日本旅行時裝扮也獨具風格,戴著Meta與雷朋合作的智慧眼鏡,身披據說價值1000美元羊毛大衣;1年前他與馬斯克「約戰」,傳出可能兩位企業家將進行格鬥比賽時,他曾發布自己接受訓練的肌肉照,當時也在Instagram上獲得超過200萬次按讚。 執行長形象與公司息息相關 討論佐伯格的打扮,或許對有人來說很無聊,但無論他只是心血來潮想讓自己變得好看點,又或者有其他用意,當身為一間有著30億用戶公司的執行長,形象的變化將可能帶來巨大的影響——無論好壞。 佐伯格與Meta幾乎是綁定關係。2021年,Meta指出為佐伯格支出接近2700萬美元的安全費用,令外界嘩然,這個數字遠遠超過其他科技公司執行長,花費第二高的Google執行長桑德爾.皮蔡(Sundar Pichai)也只用了430萬美元。 當時Meta給出的說法便是,佐伯格已經是Meta的代名詞,並且越來越受到媒體、監管機構的高度關注,「對我們公司的負面情緒時常關聯、甚至直接轉移到佐伯格先生身上。」 反之亦然,假如佐伯格有著更親民的形象、時尚的外型,也可能降低外界對Meta的敵意,又或者能減少Meta受到的監管束縛? 尤其Meta近年受到越來越嚴格的審視,美國政府重新調查起當年收購Instagram、WhatsApp是否有壟斷之實;Instagram受到兒童性剝削的指控,今年1月底佐伯格為此在聽證會上起立道歉;平台上充斥假新聞的抨擊更是從未間斷過。 「個人風格是一種溝通工具。」時尚網紅、行銷平台LTK創辦人Amber Venz Box指出,「我們的外表會傳達出很多訊息,進而影響人們的看法。」 目前尚不知佐伯格個人風格的轉變,能否為Meta帶來有形的收益,但至少比起過去被外界嘲笑他像機器人、書呆子,現在的形象也確實為他帶來網友及媒體的更多好評。 資料來源:TechCrunch、Business Insider、衛報 *本文出自《數位時代》,原文標題:祖克柏變潮了!一張生日派對照驚豔世人,擺脫書呆子形象可能別有用意?...

2024.05.24

管理

前幾天跟一個同學聊天,他做建築材料的,他找了一個非常受歡迎的室內設計師當合作夥伴。那位設計師受歡迎的程度,是當他出現在展覽場時,會有很多人跟他要簽名。同學想,這位設計師這麼受歡迎,一定能夠帶來生意,於是就和設計師簽了約。 簽完約後,他發現和設計師合作,竟然沒幫他帶來什麼生意。同學很鬱悶,不知道到底哪裡做錯了。 我和他說,你最大的錯誤,就是不應該跟那些不「以此為生」的人合作。你是個新品牌、產品很好,合作的設計師雖然看好你,但他不以此為生。 什麼叫不以此為生? 你去看看設計師的工作室,你會發現堆滿了各種的樣品,因為他是一個鏈接消費者的入口,有無數人想跟他合作。他的心態可能是什麼?用戶喜歡什麼,我就推什麼給他;如果不喜歡,那就先放著。反正不管用戶買哪款產品,我都有抽成。 他有太多的選擇了,你的產品對他來說不是唯一,不過跟你合作讓他的選擇更豐富了、讓他在用戶那更受歡迎了。 但他不以跟你合作為主、他沒辦法直接為你提供價值,你其實和其他品牌在同個平台上,處於同樣的競爭環境。所以和他的合作,並不會讓生意變好。 和以此為生的人合作,這件事為什麼很重要呢? 我們分別來看幾個例子:餐廳包廂裡的酒架、酒促、超市促銷員,和微商。 你去飯店吃飯的時候,會發現有些餐廳的包廂裡會有一個酒架,上面可能擺滿了各種酒,這些酒是各個品牌商推薦給飯店的。對飯店來說,客人吃飯的時候注意到了,順便買個幾瓶,飯店就能抽成;沒人注意到,沒賣出去也無所謂。 因為飯店不以此為生。他的主業是餐飲,投入人力、物力、財力,是為了把餐廳開好。賣酒這件事,對他來說是順帶的事情,能賣出去更好、賣不出去也無所謂,所以他不會花更大的精力來做這件事。 這就是不以此為生。他不做這件事沒關係,因為還有別的選擇、還有更重要的事,所以他不會在和你的合作上全力以赴。 什麼叫以此為生? 你看那些在熱炒店、PUB的酒促,到處推銷酒,甚至會熱情的幫客人點餐。點完餐之後,客人覺得這酒促服務不錯,就順手買兩瓶酒。 酒促做的事情,就是以此為生的事。她以賣酒為生,拿的是賣酒的傭金,沒有更多選擇。所以她一定會拚命做好這件事,像是幫客人點餐,她也是藉著餐廳把酒賣出去。 超市裡的促銷員,做的也是以此為生的事。 品牌商的商品在超市流通後,真的會有很多人買嗎?不一定。超市有那麼多禮品、那麼多洗漱用品,用戶到底買哪種?你會發現很多超市都有品牌商找的促銷員。像是你要買優格,一整排優格到底要買哪種? 正當你猶豫不決的時候,促銷員可能就很熱情的來拉著你說,你看看這款優格,零糖、零添加,非常好吃!而且最近在做活動哦,打7折非常划算。 促銷員會很賣力的推薦,為什麼?因為她就是專門做促銷優格的人、以此為生的人。 但她也不會傷害超市,你問醬油在哪、面條在哪、花生瓜子在哪,她都會很熱情的告訴你。因為她跟超市是共生的關係,如果她不理顧客,顧客會覺得這個超市服務態度很差,下次就不去了,那超市可能也不會讓她在那促銷。 她做的所有的事情,服務顧客、為顧客指路,都只有一個目的,就是把優格賣出去。如果賣不出去,她就賺不到錢了。 同樣的道理,微商為什麼那麼紅?因為很多做微商的人,都是以此為生的。像是,婆媽這個群體,她們可能也是職場女性,但是因為生孩子,就離職在照顧孩子。想回到職場的時候,卻發現回不去了,或者說沒辦法回去,因為還是要顧小孩。 但她們還是想做點什麼事來豐富生活、證明自己,讓自己有家庭地位,也別跟社會脫節。婆媽是微商中非常重要的群體,因為她們都以此為生,就會特別賣力。 微商做到後來,會出現其他的模式。像是,我給你傭金,你幫我推薦給別人。1個人推2個、2個人推4個、4個人推8個。這個模式,會有點像我開頭提到的建材同學,當你找不以此為生的人賣產品,他們可能也有自己的工作,想起來就推薦、想不起來就不推薦。 甚至有時候,他會有心理壓力,怕別人想,你是不是收了押金才推薦、會不會產品本身沒那麼好? 如果靠推薦能賺得比薪水多,他可能會想,別人愛怎麼說就怎麼說吧,反正我賺正正當當的錢。但大部分人1個月可能只推薦1、2次,只賺幾十元,那他就覺得沒必要。 所以這就是一個不以此為生的通路模式。如果你是品牌商,這種通路模式,只能成為你的補充。在你選擇的通路裡,必須要有一群人是以此為生的,千萬不要把一個不以此為生的通路,當成你的主要通路,那會靠不住。 *本文獲「劉潤公眾號」授權轉載,原文:和那些以此為生的人合作 責任編輯:倪旻勤核稿編輯:陳瑋鴻 ...

2022.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