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商周集團 2025年春節期間出貨及服務說明

商品

共有 10000 則相關文章

國際

通膨正逼企業要變得更有創意? 過去,止汗劑多建議只塗抹在身上容易出汗的部位,但今年,美國市場多個大眾品牌都推出「全身止汗劑」,而且價格更貴,原因和最新消費趨勢——上漲型通膨(Upflation)有關。 所謂上漲型通膨,是家用品大廠著手開發原先他們認為消費者不需要的用途,提高價格後推出新品的策略。 彭博指出,過去四年受通膨、疫情影響,人們對個人護理產品需求降低,刮鬍刀、洗髮精銷量分別下滑二○%、一六%,止汗劑銷售也不如以往。 過往,PG、聯合利華等產業龍頭祭出「縮水型通膨」(Shrinkflation)策略,即價格不變,但容量變少,以穩住毛利率。 但這樣的做法,在通膨持續、消費者更精打細算下,也慢慢失效,使家用品大廠連續多季營收持平或衰退。消費者最終轉向更便宜的通路自有品牌。 為吸引消費者,近半年,各大廠均發動上漲型通膨。 洗髮精減塑,貴一倍 不只全身通用的止汗劑,洗髮精也透過重新定位拉抬價格。例如洗髮精海倫仙度絲雖以對抗頭皮屑聞名,但消費者認為其含有化學、藥用成分,不敢每天用。 因此,PG在今年一月推出新版海倫仙度絲,一樣標榜抗頭皮屑,但成分只剩下過去不到一半,包裝減少四五%塑膠、可回收,瓶身也設計為可擠壓,讓消費者用到最後一滴,但價格十二美元足足是舊版的兩倍。 利用行銷手法為產品增加使用情境,也是上漲型通膨的一種。例如,生產多力多滋的百事公司(PepsiCo Inc.),就鼓勵消費者用玉米片做沙拉,甚至用辣味玉米片做義式麵疙瘩。「這是相當大的品牌重塑,」彭博直指。 個人理財平台SoFi分析,在通膨年代,消費者選購真正想要的東西時,會稍微奢侈一點;一般生活必需品,則希望物超所值。 這顯示企業操作上漲型通膨成功與否,將取決於產品是否真正滿足消費者需求。 ...

2024.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