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品牌力

共有 317 則相關文章

財經

從事服務業,有什麼一定要掌握的必勝原則嗎? 這個問題,或許每位業者的答案都不盡相同,但我最近觀察到一個品牌,完全符合我心目中理想服務業的定義。 它叫「田媽媽」,是農業部從民國90年開始輔導各地農民,鼓勵大家運用自行耕種的特色食材,搭配農家媽媽們自己的獨門手藝,再結合專家學者指導,所創立的餐飲品牌。 目前,全台灣已經有上百間田媽媽,分布在各縣市,儘管品牌相同,但每一間的經營者和餐點都不一樣,非常有特色,所以也變成我到各地出差或旅遊時,會繞過去嘗鮮的店家清單之一。 我最常造訪的田媽媽有3間。一是位於新埔的農會田媽媽餐廳,它的燜筍控肉、炒粄條、黃皮白斬雞配客家桔子醬,堪稱是當地名產;二是位於台中的飛天豬生活館,因為當地飼養的豬肉品質極嫩,吃起來像飛天一樣而得名;三是霧峰的議蘆會館,它的地點很特別,是以前省議會開會用餐的地方,它的蕈菇類餐點、益全香米、農會生產的清酒都很棒。 除了好吃、菜色變化多,他們還有什麼特殊之處?在我看來,他們達到消費者最重視的「三位一體」:本位、定位、到位與體驗。 首先是本位,也就是做這個品類就必須要有的基本條件。對餐飲來說,就是好吃、健康、安全,你不用擔心味道不一樣,甚至踩雷。 其次是定位,也就是這個品牌針對使用者需求,為自己定錨的競爭力。對田媽媽而言,它的定位就是婆婆媽媽的手藝,以及本地化食材和料理手法。所以,儘管每一間的菜單都不同,但他們全都符合這樣的定位——你可以看見大甲芋頭、霧峰益全香米、新埔烏骨雞等在地新鮮食材,用最在地的方式料理。 緊接著是到位,意思是每一次都能提供「符合消費者預期」的服務。對餐飲來說,就是品質穩定,這些媽媽們或許不是名廚,但是每次端上桌的菜色,都有一定水準,甚至帶點家常私房菜的味道,才令人願意重複回訪。 最後,是體驗。這些田媽媽都是農家出身,店面通常就在產地附近,因此從抵達、進門、用餐、服務過程到離開,有非常完整的五感體驗。例如,位於花蓮的達基力部落屋,是一位太魯閣族的田媽媽原民所開設,從你踏進去時欣賞餐廳內的布置,嗅到的料理香味,到看見端上桌的竹筒飯、鹽烤鯛魚與煙燻全雞,不就是層層堆疊、令人難忘的體驗? 田媽媽都是在地小店,沒有知名大廚,卻依舊能透過貫徹這三位一體的概念,成就一個具有競爭力的品牌。 ...

2024.10.03

焦點

尋找紐西蘭牛奶之旅,這一站來到台灣隨處可見的便利商店,答案藏在用來製作咖啡拿鐵、茶歐蕾等含有牛奶成分的飲料裡。 記者前往統一超商,碰上店員替換咖啡機裡用罄的牛奶空瓶,借來一看,使用的CITY CAFE專用乳,前兩大成分是水、冷凍濃縮牛乳(俗稱冰磚奶);而全家超商用的Let's Café專用乳,成分亦同,與大眾印象中,以一○○%純生乳製成的鮮奶,有很大差異。 圖表製作者:游羽棠 超商拿鐵、手搖飲背後都有它「冰磚奶」低價搶市輸出至全世界 事實上,不只超商,市面上許多咖啡廳、手搖飲店用的乳源,看似是大眾熟悉的品牌,細看會發現,品項不一樣!它們都不叫鮮奶,而是使用專供商用通路的「業務專用牛乳」,翻開成分,以濃縮牛乳為主,有些還會加入乳粉、鮮乳油等。 台灣前兩大冰磚奶進口來源,是距離台灣超過五千公里的紐西蘭與澳洲。 是的,如果每天來一杯咖啡或手搖飲,你很可能在不知不覺間,成了紐西蘭牛奶的忠實消費者。為什麼台灣這麼多酪農,乳品廠還要千里迢迢採購冰磚奶? 中華民國乳業協會秘書長方清泉直言,「便宜啊!」一噸冰磚奶加水還原後,可以得到四倍牛奶,「比起收購台灣生乳,成本最多可以便宜五成。」 紐西蘭是世界第一大牛奶出口王國,占全球出口貿易量逾兩成。該國以大面積飼養乳牛,生產成本比多數國家更低,但,它最大劣勢是運輸成本——牛奶八成以上是水分,萬里跋涉的遠程運送成本太高。 因此它發展出冰磚奶,去除水分後濃縮,冷凍運輸到全世界。相比奶粉,冰磚奶以冷凍保鮮,風味更貼近大眾認知的鮮奶,用途廣泛,近年進口量成長快速。 二○一三年簽訂台紐自由貿易協定(FTA)後,台灣生乳產量在消費者支持下,二○二三年比當年成長三成;但冰磚奶的漲勢更驚人,今年一到十一月累計進口逾一萬五千噸,是十一年前的一千倍!本土牛奶市占率也從十一年前高達九五%,降至如今計入商用與零售通路後,整體市占率約七七%。 這麼多紐西蘭冰磚奶,都去哪了?咖啡及手搖飲產業的支持,功不可沒。一位不願具名的咖啡館老闆解釋,一瓶九百毫升的鮮乳,只能做成三杯拿鐵,如果改用業務用牛乳,每杯就可以省下十元,在各項營運成本高漲的年代,是極大誘因。 農業部畜牧司司長李宜謙也坦言,「未來商業用途的市場,可能會由進口冰磚奶完全取代(本土鮮乳)。」 價格優勢,讓紐西蘭冰磚奶在台灣市場快速成長。但從酪農到同業公會都強調,他們不怕競爭,只怕標示不清。「餐飲業要揭露你用的是冰磚奶、奶粉還原還是鮮奶?不然消費者都用鮮奶價格跟你買,這是欺騙啊!」方清泉直言。 酪農們對前述的倡議寄予厚望,期盼進口與本土乳源標示有所區隔,但李宜謙坦言,政府跨部會溝通未果,只能鼓勵業者自主標示,無法強制要求。 農業部為本土鮮奶業者更新認證貼紙,鼓勵消費者認明,區隔進口。攝影者:程思迪 藍天綠地+悠閒乳牛奠定品牌印記紐國酪農,挾贏家心態打群架穩穩賺 紐西蘭進口乳品可不只會便宜搶市,下一站,來到超市,尋找冷藏櫃裡的紐西蘭進口鮮奶,售價不只比統一瑞穗、光泉高,還比小農品牌崙背、初鹿鮮乳更貴。 為什麼它的生產成本明明較低,卻能賣出比本土鮮奶更高的價格?因為紐西蘭以舉國之力在行銷它的乳製品,打造優質形象征戰全世界;而台灣官方面對紐西蘭進口奶進軍的心態是未戰先降,比起討論如何升級,更偏重砸錢補貼。 事實上,紐西蘭酪農的牧場規模與台灣相差無幾,同是小農,但它的強悍競爭力,是懂得集結群體力量面對挑戰。 多數國家對農業採保護主義,但紐西蘭政府對農業的補助是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國家中最低,二○二三年僅占GDP比率約○.三%,遠低於OECD會員國對農業平均支持水準。因為紐西蘭很早就走向公司化,集結超過一萬名小酪農成立恆天然合作社集團(Fonterra),酪農們都是股東,更願意積極理解市場需求,提升競爭力與收益。 也因為規模夠大,集結資源共同製造、行銷,共享物流、通路等。例如,大眾耳熟能詳的芝司樂起司、安佳奶油、豐力富等指標品牌,都屬於該合作社,有效打擊不同消費者族群。 它不只經營品牌,也懂得善用行銷語言,市面上眾多紐西蘭鮮奶產品,即使品牌各異,與消費者溝通的重點都是放牧、草飼,符合當今追求動物福利的潮流。 一名紐西蘭鮮乳代理商證實,該國鮮乳雖非市場主流,但他引進該品項四年,每年銷量都是穩定的雙位數成長,已有穩定消費客群,如今紐西蘭鮮乳在零售通路市占率將近二%。 全球第一的乳品出口王國紐西蘭,懂得為鮮乳打行銷戰、靠低價冰磚奶搶市,巨人壓境,台灣酪農還能如何生存? 下一站,帶你前進專業酪農區彰化福興、雲林崙背、彰化秀水,看三名酪農發展出有別於紐西蘭的精緻化生產,靠科技、育種、冷鏈反攻,讓生產有效率、風味有特色,走出屬於台灣的一片天。 ...

2024.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