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吳淡如

共有 42 則相關文章

職場

人生中最有感的2個經濟學名詞,分別是「沉沒成本」和「機會成本」。沉沒成本關乎過去,過去已經過去,耽溺完全無益。機會成本關乎未來,所有的投資都是機會成本的考量而已。 就讓我們來談談人們最浪費機會成本的事情。可不是喝下午茶、追劇和滑手機、打電玩⋯⋯,這些小事都還有其樂趣。你真的不要對自己太苛刻。 對我來說,並不是每個人都必須兢兢業業、讓別人覺得「很有出息」的活著,而是只要做你自己想做的事情就可以。賈伯斯的人生使命在於改變世界,你的使命也可以在於活得像自己。只要你自覺活得好,不一定要往別人認同的方向去。 最浪費機會成本的事情之一,是後悔 答應了,又後悔,你不如不答應。 我念中文研究所的時候,除了靠獎學金過活,也常常和同學一起接案子,多賺些生活費。那時候有一間公家出版社請老師當主編,找我們寫清代的歷史人物,一人負責寫一位。本來說好,一個人寫7萬字,給7萬元的稿費。 那不是一筆小數目,比我們一年的獎學金還多。出版社請答應的同學簽約時,合約忽然變了,說是不能給一筆現金,只能給版稅的5%。 這種公家出版的書肯定不是暢銷書,一本書很可能最多印2000本,一本書如果是100元的話,那麼,寫了7萬字,最後拿到的應該只有1萬元。 礙於某老師的情面,當下還是簽了約。之後一群同學走出了出版社辦公室,我越想越不對,文學院的人都沒有在算的嗎?這是遇到了「奸商」吧?怎麼可以利用條約,把條件縮水那麼多呢? 我對著同學咕噥了一陣。怎麼可以這樣呢?越說越生氣,抱怨這真是不公不義。此時,一位學姊嚴厲的對我說:「妳就別再說了!如果不喜歡這個條件,妳可以不簽約;如果已經簽約了,就不要反悔。如果想反悔,就自己去談談是不是可以不要履約,他們也可以找別人來寫。不要說背後話,那是沒有用的!」 我當時很下不了台。這個學姊本來很溫和,講話細聲細氣,而且我說得明明有道理,有問題的不是我,為什麼要這樣教訓我呢?想了幾天,我知道她是對的。 是啊,我是念法律系的,明知條約與當時承諾不同,我為什麼要簽約呢?當場也可以不要簽呀,說自己再考慮幾天也沒關係,為什麼簽了約又來抱怨合約呢?資方條件改變,我可以不同意,在背後咕噥,又有什麼意義?我是以「小人」的行徑來回應「小人」的行為。 後來我決定跟出版社談放棄合約,出版社也爽快答應了,他們不在乎執筆的人是誰,此事就當沒有成。學姊的確明智。她一棒打醒我的猶豫性格。如果你不甘願,那就不要接受,浪費時間抱怨做什麼? 情商決定人生成就 會想起這件往事,是多年後的某個夜晚。公司的行銷主管小楊聊起,有個客人很有趣,他2年前買了一個枕頭,2年後才提出客訴,說記憶枕有一邊塌陷了。法定的換貨期只有7天,保固期也只有1年,這位行銷主管請廠商回收,廠商檢查了老半天結果沒問題,不過客人無論如何就是堅持要退貨。 其實生意做久了,你一定會明白,客人以產品有問題為理由退貨,不一定是產品有問題,很可能是他的經濟或其他狀況出問題。 「我解決了,」小楊說:「他用了2年,我退他一半金額,我覺得已經很不錯了。」小楊是個很值得欣賞的人,也是公司獎金最高的人,雖然他只有30歲出頭,卻很沉穩,很會解決事情。 這個客人被之前客服認為是「無理取鬧」,一直打電話來,曾把窗口氣到七竅生煙,掛電話之後在辦公室裡大罵。小楊安慰她說:「我們當然不能罵客人,在這裡罵也沒有用。這一個枕頭原價也不過是兩千多元,我們就想辦法處理到大家滿意,如果廠商不同意退,我賠。打5折一千多元,我可不願意為這一千多元傷害我一天的心情。」 趕快終結,因為機會成本很高。 他這個叫做「機會成本」衡量法。他雖然年輕,因為績效很好,每個月有30萬薪水。抱著「公司萬一不賠,我賠」的底線原則,他很會解決事情,不會因為遇到什麼客訴而心情壞3天,更不會把小事弄到變大事。 他處事很讓老闆放心,只要他出手,客訴通常會解決。如果跟客人講道理講不通,那麼就討論出一個你可以接受、我也還可以的方法,不會為了誰對誰錯爭論得面紅耳赤。 情商決定了人生成就,的確如此。他的學歷其實不耀眼,曾說自己讀書時沒有一科行,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但他做事勤奮,有條有理。就算被我罵了,也沒看過他發火,而且其實好幾次都是我的理解有問題,出錯的不是他,還跟他道歉了幾次,可見我的情商比他低。 把時間花在反悔、抱怨與生氣上,的確解決不了問題。公司是讓你來賣出能力的地方,是請你來幫忙解決問題,而不是創造問題。 把心思放在往後徘徊和往前進展,人生發展肯定不一樣,別老是跟已經發生過的沉沒成本計較。當別人很愛拿沉沒成本跟你計較時,你別拿機會成本跟他計較,可以想出止損的方法。不然,多麼划不來啊。 責任編輯:陳瑋鴻核稿編輯:倪旻勤 ...

2023.12.06

財經

當你看到一位20歲的年輕人,駕駛著一輛藍色的藍寶堅尼經過,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人們對此可能有著不同的感受:羨慕、嫉妒、憎恨,或是對年輕人家庭背景的揣測。 這些情感背後,潛藏著我們的不滿、孤獨、恐懼、自卑和好勝心理。雖然好勝心本身不是問題,但當它引發嫉妒和比較心理時,就會轉化為負面情緒。這樣的心態會導致人們發出負面評論或詛咒他人,而不是保持積極正面的思考。這不是一種健康的心理狀態。 你認為如何應對這種情況,以維持積極健康的心態呢? 心中4個窮鬼阻財途,認清自我走向富有 當你感到不滿、孤獨、恐懼、自卑,並伴隨著強烈的好勝心時,這可能是心中「窮鬼」在作祟,阻礙你成為有錢人。擺脫這些心魔是致富的關鍵。 這些「窮鬼」都有哪些類型呢?大致可分為4種: 畏首畏尾型,害怕挑戰而停滯不前。 不想動腦型,只想不勞而獲。 莫名花錢型,盲目消費不知節制。 為人做嫁型,不懂如何有效的管理財富。 認識並克服這些心理障礙,是邁向財富之路的第一步。 1.畏首畏尾型窮鬼,勇於投資才能贏 這種窮鬼,源於天生的恐懼感,使人不敢投資,害怕金錢損失。芝加哥大學教授奚愷元在《別當正常的傻瓜》中指出,人們對失去1000元的痛苦,感覺比得到同等金額的快樂要強烈得多。 這種害怕,導致許多人選擇不進行任何投資,以免面臨損失。然而,這正是真正損失的根源。 如果你不投資,你的錢會因通貨膨脹而貶值,最終你的財富就會逐漸流失。這就是這類窮鬼的危害,它讓人錯失增值機會,同時也未能避免真正的損失。 2.不想動腦型窮鬼,智慧投資贏未來 第二種窮鬼就是,不想努力、只想快速賺錢而胡亂投資。這類型的窮鬼也不少,這些人最大的特徵就是:「喜歡跟」。他們喜歡跟大師、喜歡跟專家、喜歡跟身邊的人。 20年前的我,也是這種鬼。當初我曾經委託會計朋友幫我投資,過了一年之後,原本投入的300萬賠得慘兮兮;我也曾經跟別人買了某個建設公司,最後那些股票下市。所以,當你不想努力,只想搭別人的便車輕鬆投資賺錢,最後的結果通常是血本無歸。 3.莫名花錢型窮鬼,節流儲蓄開財源 第三種窮鬼會把辛苦賺來的錢,如流水般的花出去,也就是月光族。這類型的窮鬼消費慾望太大,所以無法守住錢財。 如果你是這類型的窮鬼該怎麼辦呢?其實消滅這類型的窮鬼很簡單,只要改變你的存錢順序就好。 大部分的人都是先消費薪資,剩下來的錢才用來儲蓄。但有錢人的存錢法則相反,他們會先把錢存起來,剩下的錢才進行消費。 舉例來說,如果今天你賺了10萬元,那就要幫自己先存2萬元,剩下的才進行消費;如此一來,你就不會把所有的錢都花光,然後一直當月光族。 4.為人做嫁型窮鬼,慎選投資保友情 最後一種窮鬼,是那些將積蓄投資於高風險項目,或輕易借錢給人的人。這種行為往往導致財務損失,甚至破壞人際關係。 以我自己為例,30歲前的我過於善良和天真,常借錢給不太熟的人,結果這些錢從未歸還,有些人甚至因此而與我失去聯繫。這些經歷讓我領悟到,不應該輕易借錢給朋友。 現在,如果朋友有需求,我會跟他說:為了我們的友誼,我可以跟你介紹利息較低的銀行房貸或小額貸款,我為了友誼長存,不會借你錢。 如果你心中住著這樣的窮鬼,請一定要堅定自己的想法,不要亂借錢或胡亂消費,這樣才能把辛苦賺來的錢留住。 *本文摘自時報出版《人生實用商學院:誰偷了你的錢?》 {DS_BOX_30910} 責任編輯:倪旻勤核稿編輯:陳瑋鴻 ...

2024.04.18

焦點

自從社群平台普及後,不論是企業或是個人都可能會遇到網路「炎上」的問題。什麼是「炎上」?,這個來自日本的名詞,指的是網路上被熱烈討論的「負面話題」。依照網路傳播的特性,只要炎上,就像在乾燥的森林放火,延燒的速度非常快;而且火一燒開,就不能輕易被撲滅、平息。 日本一家專門研究網路生態的公司發現,在日本發生的炎上事件,經常都是「標題」惹禍;加上許多人在看網路資訊時,都只看標題,沒有深究內文。這導致標題黨氾濫,錯誤的標題更容易讓人產生聯想,只要一個不小心,就會造成炎上事件。當事情發生,可以在短短幾個小時內,擴及到上百萬人的視野中。 日本企業漠視炎上事件帶來的威脅 現在網路生態是如此容易「炎上」。但根據一份日本的調查報告發現,在被調查採樣的2129位企業主管及公眾人物中,只有不到5%的人對於「炎上」事件有完善的對應方案。與此相反,一般消費者看待炎上企業的商品或服務,只有8%認為沒有影響。超過40%以上的受訪者認為,「只要企業發生炎上事件,會暫時不想購買炎上企業的商品或服務。」企業在社群媒體的炎上,確實會造成消費者購買意願下降。 即便如此,日本企業高層卻依舊不重視來自社群媒體的炎上風險。詢問受訪的主管:「公司內部是否應該設立一個對應網路炎上的處理小組?」只有3成左右的公司有意願,呈現出消費者與企業經營者之間的落差。 除了3成願意成立處理小組的企業外,大部分的企業會委託給專業的公關危機處理公司。這些負責企業公關危機的公司,會有一整套網路關鍵字的監控系統,不但能迅速的發現炎上的源頭,更能預測炎上的方向以及趨勢;並且針對每個不同的炎上事件,提出個別的建議與解決方案。 不過,俗諺:「敵人就在本能寺內。」*很多企業的炎上火苗來自內部員工,有些員工會把自己對公司不滿的情緒寫在社群平台發洩,結果造成企業炎上。在調查中,約有17%的員工會「經常在社群平台上,發洩對公司的不滿」。另外22%的受訪者表示,「雖然很想把不滿寫出來,但是還沒有寫過」。不過也有些員工,原本是想要幫企業說話,卻因為沒有統一的對話口徑,反而成為炎上的另外一個火苗。 編按:出處來自日本戰國時代雄霸一方的織田信長,在京都本能寺下榻時遭遇自己的部下明智光秀謀反背叛,被討伐身亡。此處借喻為內部的威脅。 面對炎上事件,第一時間及時溝通是關鍵 在應對炎上的問題時,「時間」是第一、也是唯一要掌握的關鍵。只有在最短的時間內,撲滅炎上的火苗,才不會出現暴走的意外。千萬不要抱著讓子彈飛一會兒的心態,這顆子彈往往會無法預期的亂竄。 日本專家的建議是,迅速找到炎上源頭,及時溝通,切忌繼續添加柴火、提供彈藥。在網路社群上保持低姿態,謹慎發言,才有可能讓風波儘速平息。 一項針對企業炎上對策的調查當中,有30.5%的企業認為面對炎上事件,當天就應該立刻處理;另外有27%認為要在3天內有效把炎上的火勢撲滅。除了要注意對應時機外,還要注意出面道歉、解釋的內容,不可以顛三倒四。凡走過必留痕跡,想好要說的內容抓準時間,才能讓炎上事件盡快平息。 責任編輯:陳瑋鴻核稿編輯:倪旻勤 ...

2023.02.15

財經

年輕的時候,我曾經否認過,我們生活得快不快樂和金錢有關。當時我太相信一簞食、一瓢飲,就可以自得其樂的道理。在經過現實的種種折騰後,我也同意:「如果是錢能夠解決的事情,那就算是件簡單的事情。」 的確,不知道明天三餐在哪裡也是可以快樂的,如果你還很年輕,但當你身上扛的擔子不只你一人時,你就不得不煩憂。 錢可以解決的事情就是簡單的事情,這絕對不意謂著錢可以解決所有的事情,只是要告訴你,你不必把所有的經濟重擔都扛在身上,還要自己一個人操勞大小事。你可以選擇你最想做的事,其他交給社會分工解決,也就是「有些錢讓給別人賺」,每個人各適其所,才能享受比較悠閒的生活。 不管你是不是文青或憤青,或是已經開始擔憂可能不被未來社會接受的中年人,我虔誠希望我能夠寫下我所知的投資和資產的基本觀念,避免你踏入顯而易見的理財陷阱。現在的詐騙集團太多了,有的還不是故意的,比如那些想吸引你和他一樣把錢交出去給陌生人以得到高報酬的好心親友。請自己處理自己的錢,放在自己名下,不要因「一時興起」來揮灑它。 放心,你不是唯一面對金錢糊塗過的人,我也是。就因為我曾經篤信有氣質的女生不要太在意錢(到底誰教我的?)。如果你想要得到慰藉,在這本書中,我也認真的寫下我自己的理財黑歷史,說真的還滿像人生的悔過書。我還寫了一些我認為對我最有用的商業知識。就算你不做生意,也要懂得別人是怎麼做生意,至少你不會誤中詭計,花掉本來可以讓你高枕無憂的畢生積蓄。 請讓我再度強調:我也曾經什麼都不想搞懂,反而被自己的不想懂搞得很辛苦;也曾經自以為聰明,然後「機關算盡太聰明」,搞了很多年發現自己其實什麼也沒有累積。 到頭來我發現:理財,就像蓋房子一樣,把地樁打好最重要。理財很簡單,而且越簡單越不刺激才是對的。任何複雜的原則,都將敗給時間;任何自作聰明,都將敗給黑天鵝。有被時間證明過的觀念,注重長期效益,累積被動收入,才不會非常辛苦的在跟時間賽跑。 你當然要持續投資自己的人生愛好,還有投資自己的健康;如此,科技醫療所帶來的長壽對人類才是一種祝福。 理財,不是敗給「不會」,也不是敗給「不想」,而是敗給「不做」。誰都可以做到!不過,真正實行的過程也不是那麼簡單。套一句賈伯斯的話說:當你要對1件事情說Yes,表示要對100件事情說No。你要相信你能。 理財的力量也是一種心靈的力量。世界變化多端,永遠不要陷入宿命論,誤以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天命、什麼也改不了。無論你的生活狀況如何,你總是可以做些什麼,至少可以相信自己的想法,掌握自己的行為方向,運用你手上的金錢善力,保持對生活的興趣與熱情。 {DS_BOX_33543} 責任編輯:李頤欣核稿編輯:易佳蓉 ...

2022.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