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挑戰低溫、洋流與漫長的孤獨,台灣第一開放水域三冠王許汶而 訪問當天,台灣海泳好手許汶而剛從英國參加英吉利海峽游泳協會授獎儀式回台,提及此事她臉上一派淡定冷靜,和行囊裡熱騰騰的證書與獎座形成對比。今年7月她從英國海岸出發,克服低溫、洋流、水母和無盡的孤獨,共花了12小時17分8秒的時間泳渡英吉利海峽,抵達法國土地,寫下台灣第一。 {DS_BOX_38624} 事實上,今年許汶而摘下了許多「第一」。8月與10月,她又分別泳渡加州卡塔利娜(Catalina)海峽與環曼哈頓20座橋泳渡挑戰,加上之前完勝英吉利海峽,許汶而在同年成功摘下「開放水域三冠王(Triple Crown of Open Water Swimming)」,同樣寫下台灣第一。 「我游的不是泳,而是人生。」許汶而說:「人生充滿許多難以預料的事,機會來了,就要把握住。」她年僅30,說話卻帶著超齡感。泳渡英吉利海峽的國外前輩們曾告訴她,游過這一趟,人生會徹底變得不一樣。起初她對此難以理解,但經過這密集訓練、連續挑戰的一年,她很肯定的說:「每一次到新的地方游泳,就是展開新的人生,到此為止我的人生已經翻3遍了。」 這是因為,成功抵達海峽彼岸那一刻閃閃發光的殊榮,背後是由許多漫長艱辛且孤獨的時刻堆疊而成的。想挑戰開放水域長距離游泳,需要的是扎實技術與超強心理素質。前者對從小就是游泳隊、目前又以游泳教練為業的許汶而來說是標配,後者卻是要在她對自己立下戰書那一刻起,才逐漸養成。 高額的參賽經費,也是另一道門檻。她單槍匹馬跑到英國和美國,一待就是大半年。這期間她不但沒有收入,還要把錢花在賽前訓練的生活費與參賽時雇用戒護船的支出。 許汶而在獨木舟領航下,順著曼哈頓天際線向前游,終於二度挑戰成功。來源:許汶而提供 每隔一小時在海上進行補給,物資由戒護船人員拋向水中。來源:許汶而提供 在卡塔利娜海峽練習海泳時,跟海獅打招呼。來源:許汶而提供 進行卡塔利娜海峽泳渡挑戰時,戒護船上飄揚著國旗。來源:許汶而提供 再來是讓自己提前適應當地水溫與長距離耐力。英吉利海峽長年保持在攝氏15度上下,對來自亞熱帶的台灣泳者來說是一大挑戰。協會規定泳渡過程中必須徒手游泳,身上不能穿戴防寒衣或其他科技配備。為此許汶而提早在台灣進行「冰浴」,去賣場買來大堆冰塊放進水桶裡,然後不斷進出冰桶讓自己身處極度冷熱交替的環境。據說美國特勤局人員也接受這種冰浴訓練,以適應危急情況。 然而就算有再充足的訓練,從真正下水的那一刻起,迎面而來的不確定因素都一再考驗泳者的應變能力。像是英吉利海峽那籃球大的水母,或是環曼哈頓挑戰遇到的渦流。許汶而第一次挑戰環曼哈頓時,所有前輩告訴她是三冠裡最簡單的。「事後我學到很大一課,就是每個人只了解自己那一天游的泳,永遠無法理解別人的。」 游泳是世界上最孤獨的運動 那天她跟著導航的獨木舟出發沒多久,就卡在一個渦流中無法脫身,也因此錯過了最佳潮汐時間點。而當退潮開始後,對一路要逆流而上的她更是不利。雖然她當下不願放棄,但戒護船船長仍得宣布她終止比賽。「跟大自然比起來,人類是非常渺小的。」她回憶那天說:「而每次泳渡的成功,都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結果。」 「游泳對我來說,重要在於不是跟別人比,而是比昨天的自己更好。」第2天,休息不到24小時的許汶而毅然決定重新雇用戒護船再出發,這次才花13分鐘就經過了第一座橋,是昨天拚命游了一小時都還到不了的里程碑。「我當時心中真的在尖叫吶喊!」回想起來她仍不掩興奮。 泳渡挑戰的過程充滿的不只是艱辛,也有這樣許多令人感動的閃亮時刻。但當獨自一人置身廣袤大海中,再極端的百感交集,終究只能自己伴著陣陣波浪吞下。因為,游泳可能真的是世界上最孤獨的運動。 一下水就是10個小時起跳,除了耐操也要耐無聊。問她怎麼度過這些單調漫長的時刻?「有趣的是,一開始我腦海會浮現一些小時候媽媽放給我聽的床邊故事歌單。」再過一段時間後,她會進入冥想狀態。「現在社會有太多繁雜資訊,讓我們無法靜下來思考。我覺得這是淨空心思、自我對話的機會。」到了第8、9小時以後,實在沒東西可想了,她這時開始全然專注於感受游泳這件事上。吸、吐、划、踢,每一個動作都讓她離彼岸更近一點。 因為處於海上的時間感相對薄弱,她只能靠著每個小時的補給,來提醒自己時間的流逝。在卡塔利娜海峽挑戰中,因為風向關係,她晚上10點出發,在暗夜中游過整片大海,低頭卻看見一整片發亮的藻類,隨她的划行而發出陣陣奇幻波光,像極了電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場景。 有時她看到美極的海上日出,聽到成群海豚從附近疾游而過,甚至聞到戒護船上飄來的菸味和早餐的培根香。在泳渡英吉利海峽那次,抵達法國端的許汶而正疲憊找尋適合的上岸點,一隻海豹從後方的水域冒出頭來,好奇的看著她的背影,或許把她當成某種同類? 儘管游泳本身是寂寞的,但完成這些挑戰的許汶而,其實從來都不孤單。當她在忙游泳時,戒護船上的夥伴會幫她更新臉書即時動態,把線上千千萬萬的加油打氣報給她聽。「我到每一個地方游完泳,回到港口一定有人迎接我,跟我喊加油,他們可能是我在當地才認識的朋友,歡迎我安全歸來。」許汶而說:「我覺得這是很特別的學習經歷,到每個地方學習當地的游泳文化,我也向他們介紹台灣,進行文化交流。」 {DS_BOX_38625} 在未來諸多計畫中,她除了放眼世界7大海峽挑戰(Oceans Seven),也心懷台灣的游泳教育。「我想讓大家知道,游泳重點不在多快或多遠,而是克服對開放水域的恐懼,培養在水中的自救技能。」她說。 即便頂著三冠王這榮耀,許汶而卻說她的人生充滿無限可能,沒有「頂端」這件事,因為頂端即是設限。 ... 2024.11.28
「魔戒新主人」 台灣之光謝安接掌魔戒、阿凡達製片廠Wētā FX 在全球矚目的影壇年度盛事奧斯卡金像獎即將登場之際,今年奧斯卡視覺特效五個提名中,最具眾人矚目的,就是Wētā FX一間公司就包辦了其中三個提名。而該公司也在同一時刻發布了重磅消息:好萊塢視覺特效製作公司數字王國(Digital Domain)前執行長謝安,出任Wētā FX 執行長一職。數字王國在謝安12年掌舵下,屢屢以AI虛擬人技術驚艷同業,他接掌這間曾打造《魔戒》、《阿凡達》、《猩球崛起》等經典大作的頂尖視覺特效公司後,已令好萊塢影視產業好奇,謝安何時會為全球影視特效產業,帶來全新的「AI時刻」。 數字王國前執行長謝安宣佈出任Wētā FX 執行長一職。來源:數字王國官網 紐西蘭最大民營企業Wētā FX 總部位於紐西蘭威靈頓的Wētā FX是該國最重要的標誌,也是全球最具影響力的視覺特效公司,於1993 年由魔戒導演彼得傑克森(Peter Jackson)所創立,該公司目前全球有2000多名員工,並擁有22座奧斯卡金像獎。 Wētā FX 成立 32 年來歷經變革仍屹立不搖,近日更宣布由謝安接任執行長一職,魔戒導演彼得傑克森在稍早的公告中表示:「我們很高興能任命謝安這樣的人才擔任執行長來領導Wētā FX,繼續專注於提供世界級的視覺特效。我們相信,謝安對電影和視覺特效行業的深入瞭解,加上他在金融行業的經驗,意味著Wētā FX團隊將增添一位優秀的成員。」 令外界關注的是,該公司董事會成員有 Wētā Digital 前執行長 Prem Akkaraju、Facebook 前總裁 Sean Parker,現兩人分別為 Stability AI 執行長和執行董事,再加上謝安在AI虛擬人的發展經驗,令全球影視產業對 Wētā FX 接下來的AI布局動向有所期待。 Wētā FX 是曾打造《魔戒》、《阿凡達》、《猩球崛起》等經典大作的頂尖視覺特效公司。來源:Wētā FX 官網 全球三大視覺特效公司包辦兩巨頭謝安接掌領軍,AI 時代下後勢看漲!未來發展現曙光 好萊塢三大視覺特效公司工業光魔(Industrial Light Magic,ILM),Wētā FX和數字王國分別由三位史詩級導演喬治盧卡斯、彼得傑克森以及詹姆士卡麥隆所創立。台灣人謝安迄今已接手過其中兩間。 台灣出生長大的謝安,當年不到 30 歲的年紀成功拯救瀕臨破產的數字王國,後來更接手成為好萊塢最年輕的 CEO,執掌 12 年來面對無數挑戰,一路帶領公司走過疫情衝擊、好萊塢罷工行動等,不斷尋求新的機會重返榮耀,同時致力於科技創新,引領公司成功發展多角化經營,並在 AI 虛擬人技術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拓展多元應用及創新商機。 日前他接受媒體專訪時提到,現階段的數字王國無論是在公司營運、技術、人才、股東結構、資本市場等各方面都具備了良好的條件。是否因此選擇現在加入 Wētā FX,外界無從得知。他透過官方公告表示,將在 Wētā FX 的卓越成就上持續努力,並盡快與眾多客戶及夥伴展開合作。 ... 2025.02.06
焦點 逆風贏家3》從沒人看好到全球第二大浮吊船,揭密征服黑水溝台灣之光 當台灣不再堅持以製造業為主的「風電國家隊」,未來本土廠商在該產業能做可長可久的生意,將是負責風場安裝、維護的「服務業」。其中,台船環海擁有搭建風場的海事工程船,還能在八級陣風作業,他們將證明即便開放國外競爭,自己也有迎接挑戰的能力。 五年前公司僅20人如今拿下中能、海龍等風場訂單 五年前,商周曾報導過這家由台船、比利時商DEME合資的公司。當年的它,公司僅二十人,還在為爭取第一個客戶奮鬥;而今的它,不僅員工破三百人,更拿下中能、海龍、渢妙等風場訂單,還擁有一艘排名全球第二大的大型浮吊船,而該公司更將在今年迎接第一個獲利年度。 {DS_BOX_38360} 這天,商周採訪團隊驅車到台南安平港,當我們抵達碼頭,映入眼簾的是,就是這艘造價近百億的「環海翡翠輪」。這是一艘長度超過兩百公尺、甲板有一.三座足球場大的巨型海上型吊車,船上那支能夠三百六十度迴旋的吊臂,能夠一次把相當於三千台汽車、約四千公噸的重物,抓舉到三十層樓高。 動輒一千公噸起跳的水下基礎,就是要靠這種巨型浮吊船,在海上進行安裝,目前,全球風電需求大爆發,與環海翡翠輪同等級的船,全球不到十艘,「開發商必須提早三年訂船,否則風場根本來不及建,」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區域總裁許乃文說。 搶手的程度,讓浮吊船租金高漲,目前,歐洲浮吊船的日租金,已來到五十萬歐元(約合新台幣一千七百五十萬元),相較兩年前,租金已上漲一至兩成。「但現在,不是錢的問題,是你有錢都搶不到這種船,」一名國內風電業者說。 擁有自己的船,就是台船環海的第一道底氣,由於這也是台灣第一艘自有的浮吊船,你也可以理解為,這是台灣發展離岸風電,一塊不受制於外人的底氣。 然而,對於台船環海董事長曾國正來說,公司真正的底氣,是來自於在台灣海峽,這片俗稱「黑水溝」、海象險峻海域上安裝風機的實績。 它挺過台灣海峽試煉歷經六個颱風,依舊如期併網 之所以說險峻,是因為台灣海峽擁有全球十六個最佳風場,海面上的風力極強,「但是海面下,海水的流向又跟風向相反,等於一艘船,船身被風影響、水下船體被洋流影響,兩邊的方向都不一樣,互相拉扯下讓船很容易不穩,更不要說安裝風機、水下基礎這種大型的海上工程,」加入公司三年、環海翡翠輪船長陳至中說。 這也是為什麼,台船環海去年執行第一個客戶「中能風場」時,這支土洋聯軍並不被人看好,然而,結果是,當年歷經六個颱風打擾,該風場依舊如期併網,「重點不是遇到困難,而是遇到困難的時候,團隊怎麼去克服它。」曾國正說。 環海翡翠輪的二副許昕偉,對於他的第一個任務最印象深刻。當時,他們被派往風場,等待在興達港已完工的水下基礎,因為,該港口的吃水不深,浮吊船無法進港載貨,必須先靠一艘拖船、拉著一艘上面放有三座水下基礎的駁船,待駁船靠近風場,再用纜繩將環海翡翠輪與之固定。 船身寫著Green Jade的就是全球第2大浮吊船環海翡翠輪。攝影者:駱裕隆 船後方的黃色巨型鋼構,就是在岸邊等待上船、重達1,200公噸的水下基礎。攝影者:駱裕隆 這就是最難的地方,由於駁船並沒有動力,因此當它靠近環海翡翠輪時,會在海上漂來漂去,後者必須算準距離、拋出纜繩,如果距離太遠,纜繩拉得越長就越容易斷,但船若靠的很近,黑水溝水流湍急,又有兩船相撞的風險。 這時候,工作人員的團隊默契就非常重要,因為不僅控制船身速度的人與拋繩的人彼此要有默契,事後眾人還要不斷從自己的專業,提出如何讓下一次作業更快速與安全的想法,「一開始是老外帶著我們做,第一次花了一天時間,後來大家一起想辦法、找訣竅,後來最快四小時就能完成,」許昕偉回憶。 克服船上15國員工挑戰團隊力成為它核心競爭力 團隊默契,其實就是台船環海真正的競爭力。陳至中說,除了船上工作人員國籍達十五國、宛如聯合國,當進行一項風機安裝工作時,又必須多個團隊相互配合,譬如船身操作團隊、吊臂團隊、船身穩定團隊,三組人必須溝通順暢,才能把重達至少一千二百公噸的水下基礎,從船上舉起、再穩穩放到海床。 靠著團隊力,他們在去年創下一項紀錄,該公司在東北季風強勁、一般海事工程根本不會作業的十二月,依舊出航到風場作業,甚至有幾天還是頂著八級強陣風,曾國正說,當初沒有人認為,去年六月才拿到環海翡翠輪的他們,第一次安裝風場,竟能讓該風場準時併網,而目前該公司正在施工的海龍風場,也預計在這個月底如期完工,「這是一個勵志的故事。」 在國際上,如期完工,就是一家海事公司最重要的價值,因為工期每拖延一天,開發商每天租船的費用就是千萬元起跳,所以海事工程公司最被看中的,不是工程報價,「而是這家公司,能不能在期限內完成工作。」曾國正指出。 七年前,曾國正還是台船總經理時,曾對著三千名員工,用不轉型就等著倒閉的精神喊話,宣示公司跨足離岸風電,七年來,沒人看好台船這家五十一年老店,能站穩風電,有人甚至覺得它花百億造船是賭博,如今,它用一家五歲的台歐混血公司及一群二、三十歲的年輕人,證明只要不放棄,誰都有機會改變。 ... 2024.10.17
財經 長榮航空擔任【WBCQ世界棒球經典賽資格賽】官方指定航空公司 孫嘉明總經理與蔣萬安市長共同為開幕戰開球 與全民攜手為中華隊加油 長期贊助獎》雙料肯定,未來將秉持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精神,將資源持續投入台灣選手及體育賽事的贊助,讓台灣之光持續於國際體育舞台上發光發熱... 2025.02.24
生活 關鍵聯結 三聯科技從台灣出發在國際舞台書寫歷史新頁 掌握先機以三代累積的調和智慧 關鍵聯結國際在美國生活了十餘年,深受到矽谷新創文化影響的林大鈞,回到台灣面對的卻是創立已逾半世紀的家族事業,從第一線工程師開始做起的他,在邁向而立之年之際接下董事長一職,是台灣少見的三代接班。為了讓自己能夠蛻變成新世代的領導者,林大鈞所面對的挑戰不單只是家族企業的永續傳承,還有如何在新舊間調和出屬於自己的領導哲學。 不同的世代有著不同的課題,「921大地震是三聯的關鍵轉捩點。我們花了十幾年時間與台大產學合作,把自製地震儀產品依照台灣地震預警防災的規格做出來,長年以來,台灣飽受颱風與地震威脅,在災難下衍生出的智慧,讓三聯有機會從這個立基點出發,跨展國際市場。」林大鈞說。 2018年在林大鈞的帶領下,與法國夥伴OSMOS完成聯合併購義大利公司SIAP + Micros Holding S.r.l.作業,跨入氣象儀器產業,這也讓三代接班的他繳出一張亮眼成績單,以三代累積的調和智慧,引領三聯關鍵聯結國際,如同皇家禮炮23年由皇家禮炮首席調酒師Sandy Hyslop與皇家禮炮創意顧問Barnabé Fillion曾為愛馬仕「調香」的經驗,攜手寫下「調和世代」的新故事,以台灣風味連結西方威士忌的創意為全球首創之舉,掌握了消費者對風味威士忌潮流的先機,並獲得國際競賽雙奬,為台灣在國際市場上刻烙下傲人成就! 在自然與時光的淬鍊下 持續讓台灣DNA發光發熱為擴展業務範圍,三聯在美國成立子公司,搶攻龐大基建商機外,併購也成為三聯拓展世界版圖及擴大世界影響力的策略。「凡和環境監測及面對全球暖化相關傳感器有關的公司都是關注目標,不只歐美,我們還會藉由策略夥伴在全球插旗,如泰國、新加坡、越南、菲律賓及雙印(印尼印度)等地。」林大鈞自信地構築三聯的嶄新未來,期許如同皇家禮炮23年融合的台灣DNA風味驚艷國際,持續以台灣DNA在國際發光發熱。 「監測設備產業跟酒廠或酒莊很類似,除了許多都是家族企業經營之外,風土與時間可說是兩者共同面對的挑戰,也是機會。」林大鈞說,「自然環境與氣候對製作威士忌至關重要,隨著時間的推移,酒液與橡木桶會產生一種獨特的共生關係,其中皇家禮炮的酒液陳年最低年份為21年,讓皇家禮炮的威士忌更顯珍貴,且風味飽滿;而發展地震儀設備的公司全世界不到十家,也因為進入門檻很高,需要十年、二十年的經驗累積,大量數據和不斷地反覆驗證,才能研發出最好的產品。」 極致調和工藝成就經典 深入滲透新奢世代身為領導者,在繁忙緊湊的日程中,在晚餐前,為自己倒杯威士忌沉澱心情、放鬆情緒,是林大鈞相當重視的儀式,「15年以下的威士忌,我會加冰塊飲用,至於像皇家禮炮這種高年份的威士忌,則是直接純飲,這樣的方式不僅能瞭解威士忌本身特色,也可以深刻感受到首席調酒師想表達的層次風味。」身為威士忌愛好者,在眾多威士忌品牌中,林大鈞認為皇家禮炮象徵著極致品味的追求與傳世的經典,「從小在父親宴請客人的場合中,會看到皇家禮炮的身影,一直到現在,我自己的工作或生活,它也沒有缺席,便是因為皇家禮炮始終持續不懈,對每道製酒調和細節追求完美、勇於改變突破才得以全新境界立足於威士忌的殿堂,並深入滲透於每一個世代。」 初嚐皇家禮炮23年的林大鈞,相當驚豔於它的豐郁口感。層次豐富的天然果香伴隨著台灣東方美人茶的高雅香氣,入口香氣纏綿,還有悠久綿長的細緻餘韻。「由於它有相當強的台灣DNA,非常適合與重要的國際合作夥伴共飲分享!」他強調,「就像在餐廳吃飯,厲害的饕客會吃食材、也會品廚藝,而調和威士忌就是食材與廚藝的集大成,『皇家禮炮』則在大師的極致調和工藝下,將來自不同酒廠、各具風味特色與性格的高年份珍稀酒液,調和成最值得細緻品味的佳釀!」 ... 2023.11.14
財經 品牌轉型典範!「品牌大王」李俊輝(Kevin)攜二代李沛諭(Molly),引領「皮爾卡登」打造最受歡迎的寢具王國 李俊輝大方分享「品牌轉型年輕化」的秘訣,期許台灣更多廠商有機會轉型、一起成就台灣之光!... 2024.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