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台海戰爭

共有 51 則相關文章

焦點

不宜輕信「挾半導體令諸國」 政大台灣安全研究中心主辦的「2023 TTX區域安全兵推」初步報告日前完成,指台灣因應戰爭威脅重點是強化社會的堅韌性,不宜輕信「矽盾」而認為可以「挾半導體令諸國」;更嚴重、脆弱的是能源供應,戰備儲量燃煤至多42天、天然氣至多14天,電網關鍵樞紐集中3大超高壓變電所,一旦被毀就可能癱瘓。 此外,戰爭一旦爆發,估計軍人傷亡約為2萬~10萬人,平民傷亡5000~1萬人。但目前全台醫療人力物力根本難以承受。兵推主持人、國防部前副部長陳永康舉例,8年前八仙樂園大規模塵爆意外,一度將北部所有加護病房用完,如果重傷者是此10倍,病床與醫護人力如何因應? 模擬台海衝突 專家企業參與 「2023 TTX區域安全兵推」今年7月在台北舉行,邀請145位中外專家模擬台海可能發生衝突;這項民間版兵推規模之大,遠超過以往非官方兵推,討論範圍之廣,也高於國安會或國防部兵推。參與兵推專家中的40位外籍人士,部分來自各國駐台單位,台積電、長榮等企業也受邀派員。 想定中共犯台 軍事只占3成 陳永康指出,這場兵推雖以2027年中共對台動武為想定,但軍事行動只占其中3成,真正重點是封鎖前後各國撤僑、能源電網維持、經濟供應鏈、戰傷救治、網路與海纜維持等,推演使用的參數是非機密的公開資訊;外傳國防部與海巡署派觀察員,但其實是目前任職學術單位為主的軍中故舊,穿便服以個人身分旁觀。 一座「神山」護國?恐成盲段 兵推報告指出,台灣半導體產業雖占全球8成產能,但若以為一座「神山」就可支撐,可能成為堅韌性的盲段。更嚴重問題是能源,當前電力42%靠燃煤、戰備儲量40~42天,天然氣39%、儲量11~14天,核能8%,一旦遭遇封鎖,立即凸顯脆弱性。供電系統同樣脆弱,電網關鍵樞紐集中於3大超高壓變電所,一旦被毀就可能癱瘓。 針對社會安全情勢,若中共宣示封鎖,可能出現資金外移、房市跌價、物價高漲、搶購物資等反應。外島近年軍事價值雖不如前,但若遭封鎖或攻擊,會打擊本島民眾心理;國軍若為集中兵力,不採取應援措施,輿論與民意能否支持?也是兵推想定的狀況。 「戰爭不再只是國防部責任,社會、產業、民眾同受影響。」兵推共同策畫人、政大國關中心研究員劉復國說。兵推顧問、中華大學兼任講座教授杜紫宸也說,從推演可以看出,台灣面對戰爭最脆弱的並非軍事,而是能源、產業。 ※本文由《聯合新聞網》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2023.11.08

國際

美國國防部在最新發布的中國軍力報告中檢視北京近年透過軍事演習加大對台脅迫,包括模擬封鎖及增加共機擾台次數等。報告還列出6種可能促使中國對台採取軍事行動的情境。 美國國防部19日發布2023年「有關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軍事與安全發展」(Report on Military and Security Developments Involving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的報告。美國「新聞周刊」(Newsweek)隔天報導,報告檢視北京近年加大對台脅迫,包括彈道飛彈飛越台灣上空等軍事動作。 北京將台灣視為其中一個紅線,報告列出6種可能促使中國對台採取軍事行動的情境。 第一,正式宣布獨立。「新聞周刊」報導,北京數十年來一直放話,若台灣宣布法理獨立,就會對台發動戰爭,中國於2005年通過「反分裂國家法」,意在反獨促統。 第二,未下定義的台獨傾向。「新聞周刊」分析,台灣當局刻意避開直接宣布獨立,而偏向維持現狀。美國政策也偏好維持現狀的模糊性,自美國1979年與台北斷交、改與北京建交後,華府對雙方各別做出許多承諾,包括認知到北京的一個中國立場、確保台灣有足夠自我防衛。 總統蔡英文2020年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訪問也說,台灣沒有必要宣布獨立,因為「我們已是獨立國家」。 第3,台灣內部動盪。「新聞周刊」指出,中國已示意,若台灣發生內部動盪,將使用武力因應,雖然中國領導人經常將反統的政治領袖及支持者稱為「分離勢力」,但這當然也包含多數台灣人。台灣於1980年代末期踏上民主化道路後,社會整體和平發展,台灣目前也是全球最安全的國家之一。 第4,台灣取得核子武器。「新聞周刊」分析,台灣目前沒有核武,也沒有證據顯示會追求擁有核武。在中國取得核彈後,台灣曾於1960年代秘密發展核武計畫,1980年代末期被美國發現後,台灣被迫放棄核武。 第5,無限期延後兩岸統一對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10月在中共20大會議上重申,為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兩岸統一是必要且無可避免;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隨後也說,中國已改變對台海現狀的盤算,「決心追求更快統一」。 台灣民意教育基金會8月一項調查顯示,只有11.8%的台灣民眾支持與中國統一,48.9%支持最終的法理獨立,26.9%支持維持現狀。維持現狀也是目前執政的民進黨與主要在野黨國民黨的官方立場。 第6,外國軍隊介入台灣內部事務。台灣國防部去年發布的白皮書將外國軍隊派駐台灣列為可能催化中國侵台的因素之一。 美國政府8月批准提供台灣8000萬美元外國軍事融資後,中國也「嚴正警告」分離分子及外國軍隊,上個月也在台灣周圍舉行軍演。 就在共機持續擾台之際,美國前印太司令本週稍早示警,美國升級海軍及空軍軍備是為了2030年代中期可能發生戰爭做準備,但任何與中國的衝突很可能會在那之前爆發。 責任編輯:劉怡廷 ...

2023.10.23

財經

政府長久以來,把台積電當作「護國神山」,現在這個幻象已經破滅了。上週台積電崩盤,顯示台積電無法護國,政府想要「國護神山」也不可能,因為台積電處在中美地緣政治鬥爭漩渦的核心,受美國牽制。 近期幾件事情一起發生,進一步提升了危機。首先,紐約時報表示,美國正計劃把台灣變成一個「巨大軍火庫」,這是參考烏克蘭經驗,為中共攻台時無法緊馳救援做準備。 其次,彭博引述美國官員兵推意見,提到在戰爭發生時可能派專機撤離台積電工程師,並在戰爭緊要關頭時摧毀台積電,以免落入中共之手。事實上,去年底美國陸軍戰爭期刊中即有專文,建議如果台灣被中國占領,美國將提前一步摧毀台積電,當時還有人認為這很天真,不可能發生。 再者,上週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在接受美國《CBS》專訪時表示,如果「那個人」重視人民經濟福祉,他不會攻打台灣,但當主持人問,「萬一」台積電被「國營化」,變成中共的一個企業,那又會如何?張董提出預言式警告:「一旦開戰,它會被摧毀,一切都將毀滅」。 這不是說台積電和台灣會變得像烏克蘭一樣,烽火連天、支離破碎;也不是台積電現任董事長劉德音前一陣子所指,就算老共拿下台積電也無法運作,因為台積電和全世界供應鏈緊密相連在一起。 對美國來說,任何在半導體上能讓中共變得更強大的情境,對美國都會造成傷害,到時候倒過來被中共「卡脖子」。 未來最關鍵是「人才」,如果美國能夠網羅台積電人才,將來到美國還可以東山再起。但半導體行業關鍵之一是設備,特別是最高端的EUV光刻機,現在全世界都缺貨,但台積電有很多台,光這點就價值連城,短期無法複製,美國當然不希望落入老共手中,否則就算美國接收台灣人才,沒有設備也無能為力。 台灣下一座護國神山 未來戰爭不再是只在戰場上,更從經濟、金融、科技、地緣政治等各層面,發展成「極限戰」。任何能讓攻擊方獲利、對手受害的手段都可使用,這是一種綜合性資源戰爭,中間會犧牲很多第三方利益。以俄烏戰爭為例,歐盟全力挺美國制裁俄國,卻成為能源危機的受害者。 經濟部長王美花上週率團赴美,表示台灣半導體關鍵地位無可被取代,「世界需要台灣,台灣需要世界」。這絶對是事實,但也是全世界現在努力想改變的現況。地緣政治危機升高,將影響未來外資投資台灣的意願。美國制裁俄國後,俄國境內美企資產均被國有化或出售,未來若美國制裁中國,也會有類似後果。 台灣不需陷入半導體的口水戰,這盤大棋是美國在主導,全世界都只有配合的份。台灣真正要思考的,是下一座護國神山在哪裡? 責任編輯:倪旻勤核稿編輯:陳瑋鴻 ...

2022.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