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募資

共有 1333 則相關文章

管理

投遞職缺如石沉大海、參加面試過程順利卻總是銘謝惠顧⋯⋯。其實,工作難找可能不是錯覺! 不少美國人力資源公司都在今年的調查中發現,有相當比例的企業在求職網站上張貼了幽靈職缺。例如,Resume Builder的調查指出,有約4成企業曾開出幽靈職缺;而MyPerfectResume的調查結果則更為極端,有81%人資坦承貼過幽靈職缺,換算下來有36%的職缺都是假的。 幽靈職缺並不是什麼新奇的作法,但Resume Builder提到,幽靈職缺的規模正不斷擴大。人力資源公司Revelio Labs同樣提到,過去5年裡各個職缺的招募率大幅下滑, 2019年平均10個職缺最後可以創造8個工作,而到了2024年平均10個職缺只能創造4個工作。 Resume Builder還指出,許多開出幽靈職缺的公司,並不是職缺在網站上放著便罷,84%企業收到合適履歷後會聯繫求職者,其中又有85%會進到面試的流程。 但這樣不但花費人事成本,又給予求職者錯誤的期待,看似損人不利己的作法,為什麼許多企業卻持續跟進? 開出幽靈職缺,對企業真有好處? 總的來說,企業決定開出幽靈職缺可說各有理由,但最終目的多是為了塑造公司更良好的虛假表象。 原因1:營造成長假象 有人資透露,網站上多掛著一些職缺,可以讓公司看起來比實際成長得更快速,還能為公司營造廣納人才的形象。有些時候企業甚至正處於凍結招募的困難時期,仍會透過幽靈職缺讓公司看起來更「體面」一點。 原因2:試圖影響員工看法 不只是對外塑造公司形象,幽靈職缺對內也有一定意義。有人資坦承,開出職缺可以讓工作負荷過高的員工,相信可能很快就有援軍到來,願意再多撐一下,起到望梅止渴的作用。 另外,職缺持續開著對員工也是一種嚇阻,讓員工認為自己的工作可能隨時被應徵者取代,進而工作得更賣力。 原因3:儲備人才資訊 也有企業單純把幽靈職缺當人才補蚊燈,即使眼下並沒有招人打算,仍希望在平時儲備可用之材的資料建檔,以備未來不時之需,並透過持續與求職者的互動,了解最新的人力資源市場行情,甚至是同業的動態。 整體而言,高達77%受訪者認為幽靈職缺提升了生產力、68%認為對營收帶來正面影響、65%相信提高了公司士氣。 但幽靈職缺真有這些神奇功效?事實上,無論企業開出幽靈職缺的理由為何,這種作法都是在透支求職者及內部員工的信任,公司最終會受到反噬。 洞察:損人不利己,恐怕沒有長遠效益 開出職缺卻不雇人終究會穿幫,報告提到受訪者吐露,原本不知情的利害關係人,包括員工、求職者和投資者在內,有高達66%的人會知道真相。一旦謊言被戳破,幽靈職缺帶來的虛假士氣、公司形象都會頓時瓦解。 透支信任的代價,可能是員工不再願意認真工作,因為賣命只會換來公司的欺騙及不尊重;對應徵者來說,可能直接將開出幽靈職缺的公司黑名單,沒人想在耍了自己的地方工作;而投資者更不會想要投資一間試圖欺騙自己的公司。 如何辨別幽靈職缺? 那對一般求職者來說,怎麼避開幽靈職缺這個大地雷,以免浪費自己的時間精力?研究調查及人資專家都給出了一些建議。 疑點1:職缺太久沒更新 公司對開出的幽靈職缺,往往不會積極維護。Resume Builder調查指出,只有不到6%的企業會每週更新幽靈職缺,絕大多數幽靈職缺的更新頻率都是在數週到數個月不等。 疑點2:待遇太優渥 過於美好的薪資待遇也被認為是幽靈職缺常見特徵,畢竟企業並不打算真正招人。假如應徵的職位待遇遠高於同業水準,最好事先做功課打聽資訊。 疑點3:工作內容模糊 幽靈職缺往往只有設定大方向,並沒有具體的工作內容。如果企業沒辦法給出職位的細節、未來需要擔負的職責等,就有可能是幽靈職缺,企業只是想蒐集人才資料。 視訊面試平台Willo執行長尤安.卡麥隆(Euan Cameron)建議,求職者收到通知後可以立即致電企業詢問職位詳情,這麼做不僅能幫助求職者辨別是不是幽靈職缺,表達對職缺興趣也是增加錄取機會的手段。 資料來源:CNBC、Forbes、Fortune *本文出自《數位時代》,原文標題:幽靈職缺退散!簡單3撇步揪出「假職缺」:為何企業明明不缺人,卻硬要膨風?...

2024.11.22

管理

我可以講一句話,創業家可以有失敗,但不能放棄。 失敗也是成功的養分,下一次再起的養分,你可以跌倒,但是記得站起來。跌倒沒什麼可恥,坦白講剛開始我們什麼都不懂,國外供應商把你看得很扁,但是經過一家兩家把我們調上來,人家就不覺得我們差了。 我本來是農家子弟,要真的撐不過去,第一個本事就回家種田,其次我們創業夥伴們在中壢都把牛肉麵攤都看好了,要去賣牛肉麵。我們有一個採購主管,牛肉麵煮得非常好吃,要是我們失敗了,一起去開牛肉麵店。其實都不是重點,重點是家人的支持。’但是我們創業團隊每個家人都反對,沒一個支持的,包括我自己。 我從普考、高考、特考、電機、電匠、電信這些技師證照我都考過,我的證照非常多,創業後這些東西都沒用,我爸媽說你念那麼多書、熬那麼久,總算爬到這個位置,工作上有很多機會,但是我選擇創業。所以放棄絕對不可能,創業者如果在心裏面打算有放棄的可能,那你趕快投降,不要浪費時間。 但是可以失敗,而且失敗一定要把失敗的過程記錄下來,下次再起的養分來自於這裡。 另外,當CEO一定要懂業務 我希望每個CEO都要跟客戶黏得很緊,要有3Q精神—AQ、EQ、IQ都要有,抗壓力要好,大家夠聰明反應夠快,情緒管理要穩,要經過被客戶糟蹋過的歷練,當CEO才會得心應手。 我曾經去大陸,人都還沒到辦公室才看到我一直罵到進辦公室,還叫出去罵,那時候我們真的做不好,我是帶著誠意去道歉的。被罵完以後,我要求我們負責的單位做完整大調整,從此以煥然一新。如果我沒有被罵,怎麼知道哪裡做不好,而且他罵得很兇,才感覺印象深刻,才有那個決心。這就是作用力、反作用力,你不會痛就不會成長,溫室怎麼可能茁壯? 不是每個人都要經歷這麼多坎坷,但至少坎一定要有,沒有大坎可以,至少小坎要經過幾次,不然看不到你後面整個事業的發展。 ...

2023.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