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最低工資審議登場,明年最低工資會再調嗎?平均月薪4.7萬創10年新高 最低工資審議主要是為避免勞資雙方隔空喊話無法交集,曾仲葳指出,面對即將召開的基本工資諮詢會,已有企業團體表態... 2024.06.27
焦點 做正職不如兼差?從最低工資看,兩者月薪相差近5千元 行政院已核定明年最低工資2萬8590元,時薪調升至190元,但長年來最低工資月薪累計調幅低於時薪,近9年兩者調幅差距高達逾15個百分點,勞團及資方皆擔憂,這會讓很多年輕人捨棄正職,而選擇打工兼差,因而加劇正職缺工。 依明(2025)年最低工資計算,若從事時薪工作,以一天8小時、工作22天計算,時薪可領3萬3440元,而月薪僅2萬8590元,中間差距達4850元。近9年來,最低工資月薪調幅達42.9%,時薪調幅更達58.3%,兩者差距達15.4個百分點。 全產總理事長戴國榮表示,時薪、月薪應該要能連動,這樣才有一致性。時薪跟月薪脫鉤後的調幅差距太大,反而造成年輕人寧可從事兼職工作,不願意投入正職,若時薪工作算下來竟比月薪高,恐會加劇缺工。 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代表在最低工資諮詢會中也認同這現象,認為必須想辦法改善,因服務業與餐飲業多屬中小企業,卻請不到正職,而正職人員對中小企業來說,卻是品質穩定的要素。 文化大學勞動暨人力資源學系教授李健鴻表示,時薪及月薪差異擴大,可追溯到前總統蔡英文因投入2012年總統大選,於2011年宣布將大幅調整時薪列為政見;當時總統馬英九下令勞委會(勞動部前身)提出時薪加成,接著在2012年、2013年大幅調升時薪,使時薪漲幅超過月薪10個百分點。 他觀察,公司運轉主要仰賴正職員工,時薪加成上路後,正職員工流動率明顯變高,無法補到人情況下,留下的正職員工要做更多工作,壓力更大,最後形成惡性循環,正職員工紛紛離職,或找不到正職員工補缺。 2013~2023年台灣非典型工作人口數量(萬人)。來源:經濟日報 時薪和月薪差異,使勞動市場出現微妙變化,李健鴻觀察到,現在很多批發零售餐飲業者大量雇用中高齡,從事兼職工作,因每月都有穩定打工時數,一開始就會協商以月薪計算發給,部分中高齡勞工也會接受,雇主省下這部分成本後,再轉加給值夜班時薪。 台大國發所副教授辛炳隆表示,最低工資時薪和月薪差異擴大,較令人擔心的是雇主會基於節省人事成本考量,將原本時薪制勞工,依工作時數按比例改以最低工資月薪計算。他建議,為阻斷雇主道德風險,可以考慮時薪制勞工固定工時到一定時數以上,才允許雇主轉改為按比例以月薪計算。 104人力銀行人力資源處資深經理林書伃提醒,雇主不應任意切換給薪方式,恐違反勞基法,且在實務上,打工時數在一定程度以上轉換為月薪制,對雇主才有利。 ※本文由《經濟日報》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2024.09.18
減碳ESG 週休3日,不是「把工作擠在4天完成」!B型企業示範勞資雙贏大補帖 整個歐洲面對能源及通膨高漲,英國民眾每年可能將支付高達3,600英鎊(約新台幣13萬元)的暖氣費用及電費。但英國從2022年6月起,展開全球最大規模的一周工作四天實驗,因其彈性工時所帶來的保育及通勤費用節省,有可能為深陷生活成本增加的受薪階級帶來極大的緩解。 減少生活成本,這些企業竟採彈性工時 英國的B型企業已有些走在前頭,他們回應此趨勢,並做出現階段的調整,以下是其實際想法:... 2023.12.03
國際 美東碼頭鬧罷工為什麼重要?一停擺恐打亂供應鏈、航運成本恐飆20%⋯ 法新社報導,儘管即將登場的罷工恐導致主要港口關閉並打亂美國貿易,總統拜登29日仍表示他不會介入這場碼頭工人的勞資談判... 2024.10.01
焦點 台中新光三越氣爆釀死傷⋯停工期間員工薪水怎麼算?勞動部給答案 勞動部提醒,如果雇主有處理不當衍生勞資爭議,勞工除可向勞動部1955專線申訴外,也可就近向台中市政府勞工局申訴... 2025.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