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勞退新制第一季大賺3331億,每人平均分紅2.6萬元!這筆錢進到你哪個戶頭? 2023年度新制勞退基金績效佳,收益數為4785.6億元,勞保局已於2024年3月4日完成收益分配並揭示於勞退個人專戶... 2024.05.02
職場 你不在場時,主管會捍衛你還是放生?觀察這5件事就知道 幫忙主管分憂解勞理所當然,但畢竟工作有時間跟重要性的排序,主管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判斷在有限的時間跟資源下,該如何分配團隊內的人力跟任務... 2024.04.27
生活 億萬董事長「口頭交代」遺產分配,子女花千萬爭產⋯一個案例看不預立遺囑的後果 長久以來,人們沒有審慎思考財富傳承這件事,生前沒有做好妥善的規劃、建立好分配的秩序,哪天離開人間,孩子們就會去搶... 2024.08.16
財經 沒子女、遺產不想留家人,該怎麼辦?打破遺產分配規則的3大解方 頂客族的遺產只想留給配偶、不想留給兄弟姊妹,並不是什麼大問題,更大的難題是——兩人都離開後,遺產還是給了配偶的兄弟姐妹,或自己不愛的家人手裡。讓大多數頂客族更心痛的是,最後遺產都充公! 頂客族逝世,遺產只能留兄弟姐妹或充公?還有一選擇:發揮大愛捐贈公益團體! 一對白手起家的夫妻,沒有生小孩、父母都不在了,夫妻跟兄弟姊妹間沒有深仇大恨,只是沒有感情,也不想把遺產留給各自的弟兄姊妹。 假設先走的是丈夫,丈夫可以透過遺囑和保險,讓太太取得大多數的遺產。但太太也上天堂後,丈夫已經不在世,若不給太太的兄弟姊妹,遺產還能給誰?你想要把錢給國家,還是你不愛的家人? 其實,只要善用法律的「例外」,法律的規則是可以打破的,頂客族便可將一生所擁有的錢財捐贈公益、發揮大愛。有3個步驟: 1.立遺囑 打破所有繼承人平均繼承的法律規則,並妥善規劃遺囑內容。例如,如果丈夫還在,一切都給丈夫;如果丈夫不在,就捐給公益團體,委任專業律師當遺囑執行人。 2.特留分 法律規定特留分必須保留部分財產給繼承人,但可以透過以下方式打破特留分的規則: 設置保險受益人:保險受益人的「順位」可將配偶設定為最優先,公益團體為次順位的受益人。 信託資產配置:部分資產用於保障退休生活,部分捐公益。 努力花錢:花光積蓄,享受生活。 親情喊話:請兄弟姐妹尊重你的意願,不要爭取特留分。 3.過養生的生活 夫妻倆活得比其他兄弟姐妹長壽,就沒有特留分問題,是最佳方案。 雖然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如果你覺得家裡的人不需要你的愛,就把你的愛變成更大的愛,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用行動打破規則,讓愛「活」下來。 雖然收養孩子可避免兄弟姐妹分到遺產,但可能衍生其他問題,需要個案判斷。另外,喪失繼承權必須要有確實事由才能有效,若沒有深仇大恨,也不太會有喪失繼承權的可能。 *本文獲「恩典法律事務所」授權轉載,原文 責任編輯:倪旻勤核稿編輯:陳瑋鴻 ... 2025.03.05
焦點 時隔30年再揭露!台灣家庭財富分配真相:窮更窮、富更富,貧富差距飆破66倍 睽違30年,主計總處今天再次公布財富分配統計,110年五等分位的家庭財富差距倍數擴大至66.9... 2024.04.30
財經 孩子買房,父母該不該伸手金援?向有錢人學習資產分配,放大錢的價值 「錢就是在你需要時不會來。」這句話是E先生說的。他的祖父和雙親都是公立國中的老師,而他今年67歲,兩年前從公司退休。談到自己從父親繼承資產的時間點時,他隱藏不了遺憾。 40年前,E先生在27歲結婚並蓋了房子。當時的房貸利率比現在高,每月的還款壓力很大,他尋求父親,希望對方提供金援。 由於他們家代代節儉,再加上知道父親在自己買房時的前一年,因祖母去世而繼承了一大筆財產,他以為父親會欣然同意援助他這個獨生子,但這個希望被徹底粉碎了。 父親一口回絕他說:「這是你自己的事,你要自己想辦法。」當他問及那筆遺產時,父親說:「那些錢我會好好保留,等我們去世後會由你繼承。」 E先生心裡想:「我現在就需要錢啊!」但他什麼都沒說。懷著不滿,他繼續過著節儉的生活還房貸。他盡量避免家庭娛樂活動,拒絕同事的午餐邀請,只吃家裡做的飯糰等,終於在退休前想方設法還完了房貸。 E先生在67歲時終於繼承了遺產,去世的父親享壽99歲。父親從祖母那裡繼承的錢幾乎原封不動保留著,E先生因此得到了三千萬日圓的資產。 他感嘆道:「如果能早點拿到……」超過30年的過往記憶浮現。他因當時籌不到錢,不得不讓孩子放棄夢想和想讀的學校。 向有錢人學習資產轉讓 E先生向我諮詢的是該如何使用這繼承來的三千萬日圓。他問我:「你認為這筆錢該怎麼用?」對此,我向他傳達了從富人身上學到的「有效的資產轉讓方式」。 這包括在確保今後生活和風險對策所需的資金後,盡可能使用資產來增進下一代的經驗和技能,同時逐漸進行轉讓。 「金錢會隨著年齡的增長愈來愈難發揮價值啊。」這句話是我從一位80多歲的富人身邊聽到的。這位老人家這幾年一直背痛難消,日常生活非常不便。 他說:「人變成這樣,有些東西就沒辦法體驗了,就算體驗了也很難打從心底去享受它。」 這句話不僅是情緒性發言,更是基於這樣的想法:即使我們獲得了知識或技術、經驗,這些東西也無法持續使用數十年,一旦自己去世,這些知識和技術、經驗也會隨之消失,這是非常可惜的。我聽到這番話時,對他能如此理性地思考感到非常欽佩。 那位富人說錢不只要花在孩子身上,還要用在孫子身上,給予他們能夠獲得新知識或經驗的機會。 他說:「我並不是只是給他們錢,我要求他們之後來談談用錢的感想和從經驗中學到的東西。如果他們得到的東西很少,我會要求他們退還相對的金錢,所以大家都很認真。」 我把這番話告訴E先生,他表示:「我也想做類似的事情。」於是我們進行了未來的收支模擬,將資產分為「留在手中的資產」和「轉給下一代的資產」。 我告訴他:「在這個百歲人生的時代,未來的時間還很長,請有效利用繼承的資產,不僅要為自己增加美好的回憶,還要活得健康愉快。」他笑著回答:「對啊!」 過了一段時間,E先生突然聯繫我說:「去年結婚的兒子要買房子了」「孫子今年出生,我希望兒子賺的錢盡量用在孫子身上。」後來,據說E先生提供資金協助兒子買房。 他希望自己過往承受過的壓力不要留給下一代,我感覺他用錢的方式非常棒,不輸給富人。 我想應該不是因為E先生出了錢的緣故吧,E先生兒子家裡有他專用的椅子,每次他去玩、去看孫子時,都可以悠閒地坐著看孫子。 ☛ 《有錢人教我的致富心態:學有錢人這樣想錢、生錢、存錢、花錢,他從月光族變身資產3億富翁!》立即購書:商周Store、博客來 {DS_BOX_38620} 責任編輯:高郁捷 核稿編輯:張勝宗 ... 2024.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