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 氣候變遷下的水利新解,推動與水共存的永續生活 今年,7 月凱米強颱侵襲臺灣,為臺灣帶來充沛雨量但卻也在各地造成災情。近年來,強降雨現象愈發頻繁,在全球各地屢見不鮮,而這一切歸因於全球暖化。當地球升溫、海水溫度也會上升,改變洋流與大氣,進而影響強降雨、乾旱等極端天氣型態出現,根據歐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遷小組」(C3S)所發布的全球氣溫觀測數據資料顯示,截至 2024 年 8 月,全球已連續 14 個月創下全球升溫超過 1.5°C 的關鍵門檻,地球升溫1.5°C 已是不可避免趨勢。 2024年臺灣第三號颱風凱米強颱侵襲臺灣 以調適取代抗衡,面對氣候災害能更有彈性 為了解決臺灣水資源及用水問題,經濟部水利署早已超前部署,以全球升溫 2°C 情境進行治水與預防措施。經濟部水利署署長賴建信提到,各國討論如何因應氣候變遷災害時,大多採行「調適的策略」模式應對,而非倚賴水利工程治理無止境地對抗氣候變遷。 調適策略以保護、預防及快速復原,三大目標為原則,「這三大目標也是國際社會面對極端天氣事件時採取的基本策略。」賴建信進一步說明,當強降雨發生時,必須保證排水系統能在保護標準範圍內不會發生淹水,一旦超過,就必須採取措施將災害影響降至最低、避免人員傷亡,且讓關鍵基礎設施能抵抗災害,支持復原工作快速完成。 此外,賴建信也提到,氣候軌跡已發生改變,水利署過去紀錄每條河川的流量、降雨量的樣本不足以反映未來極端氣候情況。為此,水利署的工程師們也重新計算臺灣每條河川的流量,並納入不同極端事件的可能,模擬、評估各項風險並建立風險矩陣,「這些措施有助於面對極端氣候時,可以採取的行動且適時地調整應對策略,讓災害風險降低。」賴建信表示,在過去 3、4 年中水利署在全國各地主要河流進行相關風險評估與調整,早已累積相當多的經驗,在應對極端事件與水文變化上有更多信心與準備。 導入 AI 技術,提升整體社會對抗自然災害能力 由於臺灣多高山、地狹等地理條件,使得水文反應時間極短,「我們需要有更快速地機制來應對這樣的地理特性。為了做到這點,水利署與氣象署的合作至關重要。」賴建信說明,在全國北、中、南皆設立降雨雷達,可偵測如對流胞等潛在強降雨情形,就能做到及時預警並提前採取行動。 為強化水情監控與警報系統,水利署利用 AI 技術,開發一款 Diana 的人工智慧機器人,整合進「行動水情」App。不僅如此,水利署也將全國超過 9000 部的 CCTV 閉路電視攝影機即時影像也放入 App 中,讓民眾透過 App 查看即時的水文資料、警戒訊息,或是居住地接下來可能的降雨情形、附近河流水位狀態,甚至了解全國重要地點的即時情況,更好地因應突發狀況。「全面性的資訊整合,讓民眾在面對不確定的天氣與潛在災害風險時,能有更多準備與應對能力。」賴建信希望透過資訊揭露方式,協助大眾建立災害風險意識,並超前部署,將因氣候變遷帶來的威脅降至最低。 水利署利用 AI 技術,提升整體社會對抗自然災害能力 與水共生,以在地滯洪提升土地耐災、承洪能力 提升民眾災害風險意識外,強化土地的耐災度也十分重要。過去傳統的治水方式是以河道治理的蓄洪、分洪、導洪、束洪、排水等方式,但如果能讓土地儲存更多雨水,不讓雨水快速進入河道中以避免河道水位快速上升,進而讓淹水情形獲得控制。賴建信提出「在地滯洪」政策,針對中南部較低窪地帶旁的農田進行「在地蓄水」,透過加高田埂,讓雨水留在農地裡且不影響農地種植如甘蔗等作物。 「讓防洪、治水與土地管理結合在一起,是必要的改變。將雨水視為一種資源,重新轉變以『防堵』水淹進家門的觀念,讓與水共生成為新的日常。」賴建信也坦言,起初推動「在地滯洪」時居民一時間無法接受,因此,一開始在高雄美濃溪上游地區的 3.7 公頃進行示範,並邀請居民到現場參觀在地滯洪的實際操作方式。在示範案例成功後,效應開始逐漸擴大,如高雄美濃地區每年持續提高在地滯洪簽約數量、雲林有才寮的在地滯洪面積增至1,150 公頃等,讓改變真實地被看見,引發更多參與及行動。 雲林有才寮在地滯洪 高雄美濃溪上游在地滯洪 首推森林碳匯專案,實踐 2050 年淨零藍圖 「水利署每天都在處理『水』的問題,目睹自然環境的強烈變化,感受到需要有迫切的策略來應對環境變遷的問題。」賴建信坦言,當前的世界環境情況是所有事物都是相互交織、相互關聯的,既然對於自然環境產生急迫感,就不能等著別人來做,於是才有了「東埔蚋溪綠美化土地」的碳匯專案。利用建置防洪設施產生的堤後土進行造林、植林,讓還未成為林地的土地,變成森林碳匯。除了東埔蚋溪外,水利署在桃園石門等其他地區也陸續開始碳匯計畫,碳匯面積已逾30公頃,「我認為,未來的我們還可以做更多,只要有土地、工程,我們就應該思考如何利用綠色工法來進行。」賴建信表示,即便是不符合環境部的碳匯認證標準,但只要對環境有益,那就值得做! 水利署首推森林碳匯專案,期望實踐 2050 年淨零藍圖 關於淨零碳排,賴建信認為思維轉變需要化為行動才有意義,為了使得減碳措施能與國際標準對齊,以三年為基礎,制定減碳計畫外,水利署內部同仁開發一款能計算出每種建材的碳排放量,透過碳預算進行每項工程的碳排放管理。截至目前為止,已減少 33% 的碳排放量,水利署也是全球第一個通過 PAS2080 認證的水利機關,賴建信盼水利署能作為企業、製造業或是相關部門在環境、減碳上的領頭羊,帶來更多影響力。 從治水策略、災害預防到減碳計畫,用更多元的方式面對未來的世界。「水利署除了技術層面精進外,也需要擴大社會溝通,跨域合作也相當重要。」賴建信表示,從既有的共識出發、結合創新思維並找到合作的突破點,能更有效地面對未來的挑戰,並找出更好地解決方式。 更完整內容,請收聽商周Bar 《未來新步,奏》Podcast 經濟部水利署廣告 ... 2024.10.15
減碳ESG 氣候變遷擋不住,那就找辦法與災損共存!「調適金融」是什麼? 試著把失速的列車擋下來」,而調適金融,就是「擋不下來,(列車)一定會衝出去,我們再看災損是如何,進而與他共存... 2023.11.11
財經 大陸建設「衡沐」板橋千坪公園為鄰 實踐ESG建築新潮流 Koichi Takada作品遍佈全球,擅長以自然有機的形式,融入包括森林、岩洞、樹木等意象,讓建築與自然和諧共存... 2024.07.03
焦點 三菱電機集團展出Diamond Controls®智慧大樓管理系統打造能源效率與舒適共存的建築新典範 想像,當你出門在外,點選手機或平板電腦上的APP,就能即時監測家中能源消耗情況,隨時遠端調整空調、照明等設備運作模式;透過居家環控結合智慧居家設備,還能進一步優化管理家中各種設備。簡單的小動作,人人都能為節能減碳盡一份心力。 這就是Diamond Controls®智慧大樓管理系統即將帶來的智慧建築新變革。 台灣三菱電機產業政策暨事業推進部部長吳力浩指出,Diamond Controls®智慧大樓管理系統透過Tridium的Niagara做為開發核心,具備落實碳盤查、實現碳中和目標等兩大核心優勢。 碳盤查新應用 即時能源管控 吳力浩表示,Diamond Controls®智慧大樓管理系統的碳盤查新對應功能,可以做到即時監測能源消耗狀態,並深入分析數據,找出能源消耗的模式、趨勢與原因,提出相應的優化建議。 同時,具備即時告警功能。管理者可依據需求設定閾值,當監測系統發現能源消耗異常或超過預設值,會自動發出告警與提醒,並以顏色區分風險等級,以利管理者判斷優先處理次序。不僅如此,亦可連動控制系統,根據監測數據,即時調整設備和系統運行參數,以達能源最佳利用效率。 目前坊間智慧大樓管理,至多做到弱電設備監控,諸如影像監視系統、門禁管控等;台灣三菱電梯行銷技術部經理游清奇指出,植基於電梯本業專長,有效整合台灣三菱電機自有的空調換氣設備與關係企業士林電機、合作夥伴東亞照明,讓Diamond Controls®包辦電梯、空調、照明、能源管理到安全監控等物聯網設備,達成全面有效監控。 台灣三菱電機產業政策暨事業推進部部長吳力浩指出,三菱電機對碳中和目標不遺餘力,透過Diamond Controls® 智慧化管理,實現能源效率最佳化與再生能源整合,減少能源浪費和碳排放。 制定節能優化策略 達成碳中和願景 2050年之前達成淨零排放的目標,已成為國際共識。三菱電機長年在台灣智慧建築產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2022年,集團也將「實踐永續」設定為經營方針的骨幹,並規劃具體的事業活動。Diamond Controls®在實現碳中和方面亦具有相當效益。 游清奇說明,透過碳排放監測報告,Diamond Controls®可以識別碳排放的來源和趨勢,進而制定管理策略以優化能源使用;例如建築物最耗電的空調設備,可以根據使用趨勢,設定夏天、冬天最舒適溫度,有效節能。同時,亦能整合太陽能、風能等再生能源,達到對建築物的自給自足。透過標準化控制和管理,極大化再生能源使用率,減少依賴傳統能源,以降低碳排放。 例如三菱電機在日本神奈川縣的辦公大樓「SUSTIE」,即投入ZEB(net Zero Energy Building)相關技術,並裝設太陽能板作為能源輸入,整體能源消耗降低了115%。吳力浩表示,三菱電機集團自有工廠、辦公室,針對碳中和的目標調整空調設備、內部人員動線等,都會先經過反覆實證實驗再推出。 台灣三菱電梯行銷技術部經理游清奇提到,在居住品質意識日漸受民眾重視下,三菱電梯更進一步將最新技術導入智慧大樓管理,提供台灣民眾更加安全、舒適、便捷的居家品質。 綜合電機製造商三菱電機X能源管理系統解決方案平台大眾電腦 歷經多年技術升級與優化,Diamond Controls®智慧大樓得以順利在智慧城市展出展,吳力浩表示,隨著淨零碳排與人工智慧等議題發酵,台灣民眾更重視建築物的智能與機能,與開發商接洽時,能更有共識從初期就全盤規劃建物的特性與住戶的需求,客製化打造智慧大樓管理系統。 三菱電機長年專注空調、家電、電梯與電扶梯等建築物的核心電機,在台深耕已70多年,而大眾電腦作為專業的能源管理系統解決方案平台商,此次強強聯合,借重彼此專長,可以預見,未來兩大領導品牌,將持續帶給台灣建築更多元化的智慧監控與管理應用服務。 台灣三菱電機、台灣三菱電梯與大眾電腦19日在2024智慧城市展共同發表展出智慧大樓管理系統Diamond Controls®,協助實現台灣智慧城市的願景,使民眾享有更高品質的智慧生活環境。圖左至右,台灣三菱電機 吳力浩 部長、台灣三菱電梯 劉金汶 總經理、台灣三菱電梯 高駿殿 董事長、台灣三菱電機 川合敏生 董事長、大眾電腦 狄建暉 總經理、大眾電腦 黃賀詩 行銷長 ... 2024.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