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內需

共有 1859 則相關文章

焦點

儘管國際非紅鏈無人機需求成長快速,但台灣相關產業鏈發展,在第一線仍有諸多考驗需要跨越,其中最主要的痛點,就是國內現有無人機市場需求不足。 一名打入軍規無人機市場的不具名業者指出,儘管國防部在2024年開出近70億元的標案,但有取得訂單的業者仍屬少數,沒拿到訂單的大廠,營運上可能面臨壓力,勢必加速轉向海外市場尋求突破。 這顯示,雖然政府有持續釋放資源,但台灣國內既有的需求,仍難以讓多數業者取得營運上可接近獲利的訂單量。 其次,則是嘗試的空間有限。 中保科智慧城市本部執行長周興國指出,現行禁航區設置方式,以及相對繁瑣申請流程,實務上部分限制了業者去執行商業任務與累積飛行經驗的空間。他呼籲政府適度鬆綁規範,為產業發展釋出更多彈性空域。 中科院航空研究所副所長邱祖湘點出,國內現有的無人機飛行測試場地也相當有限,由於無人機開發需要搭配實際飛行來回校正,不同於大企業可以買地自建場域,資本有限的新創,在開發效率上就會因此受限。 為此,中科院也正在籌畫開發位於嘉義的民雄航太無人機產業園區,希望能藉此讓業者擁有一條龍研發與作業的產業聚落。 最後一點,則是缺乏關鍵產業鏈技術。 商周採訪多數業者,也得到一致回答,他們皆認為,在主要飛控軟體,仍是多數本土業者難以突破的技術關卡。 在行政院的政策目標中,有明確點出「3晶2軟」也就是飛行控制、通訊、衛星定位晶片及模組,以及飛行控制與地面控制軟體,是目前台灣該致力培養本土業者的關鍵供應鏈環節。 ...

2025.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