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傾聽

共有 1511 則相關文章

職場

大家都知道稱讚很重要,但是對於如何正確稱讚都表示困難。我個人是主張可以不吝稱讚,但是與其根本不了解對方就胡亂稱讚一通,倒不如不要稱讚。 比方說,一開始見到人就馬上找到了值得稱讚的地方,結果卻發現是自己誤判的話,氣氛就會頓時降到冰點;像有人的鼻子看起來很有福氣,你認為很帥,所以說了一句「哇,你有個福氣鼻欸!」結果卻發現原來這一直是對方不甚滿意的部位,那該如何是好? 先讓對方成為主角,拉近彼此關係以後,再尋找值得稱讚的話題,會不會是相對安全的稱讚方法呢?要是在都還不是很熟悉的狀態下就貿然一陣猛誇,對方也很可能會認為你很虛偽。 除此之外,隨著觀點不同可能會有不同感受的稱讚,也很容易帶來反效果。比方說,我們很容易從對方的外表尋找稱讚之處,但是聽說現在的十世代(編按:X世代)年輕人會認為漂亮也是在評價一個人的外貌,所以會感到排斥;但其實在我們這一代,漂亮是最好的稱讚。 如今已是人人都有嘗試過減肥的時代,假設有個身材非常纖瘦的人在你面前,於是你對他說:「天啊,你好瘦,好好喔~我的心願就是能像你一樣這麼瘦。」 明明是基於稱讚而說的話,但假如對方是不喜歡自己太瘦,反而羨慕前凸後翹身材的人呢?你們可能連拉近關係的機會都沒有就直接關係破裂吧,對方會當場關上心門,就算試圖讓對方重新敞開心房接納自己,也會需要花費好大一番功夫。 人際關係之所以處理起來棘手困難,是因為難以做到換位思考。還是先設身處地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再來想想稱讚的元素吧。比起那些老掉牙的稱讚,不如找出對方真正想聽的是什麼才是關鍵。 我們活著,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賺錢。若要賺錢,不論是做生意還是演講,都得先擄獲人心才有辦法成功。而任何人都難以否認、使人心情愉悅的稱讚,正是抓住人心的開端;但是切記,千萬不要貿然以自身觀點出發去稱讚別人。 開啟對方感興趣的話題,接著只要帶著好奇心附和就好 凌晨1點左右結束聚餐後,我叫了代理駕駛。雖然的確帶有一點醉意,但是因為不想要和代理駕駛司機一路尷尬的回家,所以還是試圖主動搭話。 「您工作到很晚耶。」我只是起了個頭而已,後來就不用我再多說什麼,司機大哥便與我侃侃而談。他說孩子都大了,孫子還出國留學,年紀大了還沒到深夜就會想睡覺,一覺醒來到早上都很精神,所以出來開車1、2個小時以後回家又能再重新睡個好覺,他把這樣掙來的錢存下來當作生活費,偶爾匯一點零用錢給孫子……,就在那短暫的時間內,他把自己家裡的家庭史幾乎全告訴了我。 像這樣把對方認為重要的人生一部分,像拉蜘蛛網一樣抽出一個線頭,就會接連拉出一整串的故事。 「您真的好了不起。」我適時的附和了一句,於是司機大哥又開始滔滔不絕,告訴我要趁能賺的時候多賺一點、工作是一件多麼愉快的事情、自己多愛老婆等。 面對一名帶著好奇心聆聽的人,怎麼可能不面帶笑容?既然都難掩欣喜的想要與人分享自身故事了,彼此之間的距離感自然也會拉近不少。 明明只是隨口拋出一句話而已,要是在那句話當中感受到自己有被認可,大部分人就會想要讓對話延續下去。 假如你有發現自己身邊不容易聚集人,不妨試著回首檢視一下平日自身態度,是不是沒有默默聆聽,一直急著想要提供解決對策給對方;是不是沒有默默觀看,一直想要干涉、嘮叨,然後最後也一定要做出誰對誰錯的結論。這些都是我們容易在無意間犯下的說話失誤。 明明有人已經在嘗試靠近自己,而你卻裝出一副好說話的樣子,實際上是在妄下評論並豎起圍牆。 永遠不敗的稱讚技術 1.主動察覺型稱讚 對於外表,我們容易把稱讚和許價搞混。假如是想要稱讚對方,卻令對方覺得自己被評價感不好了。比起用「這個髮型好適合你喔!」來稱讚,用「喔?你換新髮型了欸!」會比較不容易讓人有被評價的感覺,卻又同時傳遞著我對你有興趣,想要接近你的信號。 2.安慰型稱讚 我們可以學第一句話就同時給予安慰與稱讚。舉例來說,有個人一天走不到1萬步好了,只要對他說「你都走6000步了嗎?太厲害了吧」,就能同時提供沒能走到1萬步的安慰與走到6000步的稱讚。 3.具體型稱讚 太棒了、很好、謝謝,在如此類的簡短回答前面一一增加修飾語,假設有人準時赴約,就具體向對方表示:「怎麼能這麼準時!好棒喔!」 *本文摘自新樂園出版《Force Making打造氣場》 {DS_BOX_39064} 責任編輯:倪旻勤核稿編輯:陳瑋鴻 ...

2025.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