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侯康配

共有 10 則相關文章

焦點

前總統馬英九接受德國之聲專訪,表示緩和兩岸緊張須用和平方式對話,而非著重武力備戰;當被追問是否信任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時,馬英九說就兩岸關係而言「必須相信」對方。 侯友宜:想法跟我有些不同 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10日說,馬英九這番想法,跟他有些不同;他對大陸的意圖,從來沒有存在不切實際的想法。 侯友宜10日下午到高雄車隊掃街,他受訪時表示,馬英九這番想法,跟他有些不同,他從以前到現在,都是主張3D戰略,包括嚇阻、加強國防軍備、提升自我防衛能力,以及對話與交流,尤其他對大陸的意圖,從來沒有存在不切實際的想法。 侯友宜說,他在兩岸關係上,一定堅守台灣的民主、自由制度,反對一國兩制,更重要是要保有台灣人民的生活方式,不會因為中國單方面有任何想法,就有不切實際的想法。 國民黨副總統候選人趙少康10日下午參訪板橋動物之家受訪時表示,馬英九是前總統,馬英九的講法不代表侯友宜的講法,未來要以侯友宜的講法為準。 趙少康指出,兩岸互信很重要,如果彼此不信任還談什麼,但是信任也不是無條件的信任,應該是有條件的信任,大家常說「聽其言,觀其行」,信任對方,也要看對方是否有誠意,觀察對方做的事情是否對台灣有害。 趙少康表示,跟中國比起來,台灣在各方面都很小,所以要很謹慎小心,任何事情要先保護好自己再說。目前中華民國憲法就是一中憲法,但憲法也沒規定兩岸到什麼時候就要怎麼樣,所以還是要看中國。希望台灣發揮民主力量,台灣自己要相信民主、政治制度跟生活方式。 賴清德:習近平不能信 請選信賴台灣 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10日晚在苗栗造勢晚會說,習近平主張九二共識就是一個中國原則,「不能相信習近平」,呼籲民眾票投賴清德、蕭美琴,就是選擇相信信賴台灣,迎向世界。 賴清德致詞時表示,2024台灣大選全世界都在看,這場選舉是在中國運用各種文攻武嚇、經濟威脅、假訊息、認知作戰等手段介入下進行的選舉,若中國介入成功,台灣的民主將蕩然無存。 賴清德指出,如果他和蕭美琴高票當選,就代表台灣民意沒有畏懼中國的威脅,並展現守護台灣民主的決心,「在這種狀況下,未來的中國就有機會檢討兩岸政策」,也會為印太地區的和平穩定開創新的局面;反之,若這次讓他們得逞,未來只會變本加厲。 賴清德提及,前總統馬英九接受外媒專訪時說「就兩岸關係而言,要相信習近平(中共總書記)」,且訪談中不斷強調兩岸關係要回到九二共識基礎上,他問大家「要相信習近平嗎?」台下群眾紛紛搖頭,他也強調「不行」。賴清德說,習近平過去所稱九二共識就是一個中國原則,台灣走向一國兩制的方案,因此,這場選舉是「信賴台灣」和「相信習近平」的選擇,選擇他和蕭美琴就是選擇相信信賴台灣、讓台灣迎向世界。 賴清德表示,總統、副總統是握方向盤的駕駛,立法院是引擎,民進黨人數足夠,引擎才夠力推動國家進步,因此民進黨不僅總統要勝選,國會也要過半,若讓藍、白掌控可能會在立法院杯葛、扯後腿。 柯文哲:相信自己比較安全 對於馬英九稱兩岸關係須相信習近平;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10日陪同民眾黨立委候選人李有宜拜票時,面對媒體詢問此事,他做出驚訝表情,僅說「相信自己比較安全吧」。 責任編輯:劉怡廷 ...

2024.01.11

焦點

「大選可能變危機」,世新大學傳播博士學程教授游梓翔在臉書表示,台灣大選最近在國際危機組織(International Crisis Group, ICG)首頁被置頂,登出該組織研究員的分析;針對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或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勝選,ICG都提出建議。 游梓翔表示,ICG的使命是「避免戰爭、形塑政策、促進世界和平」。首頁下方是大大的「以色列/巴勒斯坦」和「烏克蘭/俄羅斯」,這告訴你在ICG眼中,台灣選舉可能成為潛在危機。 他說,但台灣部分媒體,卻選擇「報喜」多於「報憂」,說ICG分析台灣大選結果「會是改善兩岸關係的機會」。要避免危機,不能不了解ICG對「如何避免選後緊張升高」具體提出了哪些提醒。 ICG只給了民進黨和國民黨建議,游梓翔表示,因為文章說「民眾黨沒有現實的勝選可能」(the TPP has no realistic prospects)。 如果是賴清德勝選。游梓翔表示,ICG建議,一,私下和北京溝通,表達願以兩岸能接受方式維繫關係。二,如上述無共識,就重回2016路線,承認1992歷史事實,並表明遵守現存法律框架。三,訴求北京對推進兩岸關係的興趣,表達在開放觀光、學生交流,以及執法和海上安全上有合作意願,並以此為條件要北京降低對台軍事經濟施壓。 若是侯友宜勝選,游梓翔表示,ICG建議4點,一,兩岸將重回92共識,兩岸關係至少獲得一段時間改善。二,換黨執政讓北京找到重啟兩岸對話的台階。三,國民黨應管理北京預期,強調兩岸進展須以台灣社會接受,包括降低大陸軍事活動之方式進行。四,國民黨應讓美國知道會強化威懾並續推防務改革。 游梓翔表示,看完這些建議,他的結論是,賴清德如果要這麼友善,又要找「兩岸可接受」方法、又要具體朗讀「蔡英文台詞」,又要推「兩岸合作」,不必等選後,現在就該做。但「台獨工作者」想只靠連蔡後來都不再念的台詞,卻不說出「兩岸可接受」的共識是什麼,降低緊張的難度很高。 至於ICG給侯友宜的建議,游梓翔表示,都是侯友宜明白宣示,且不難做到的,要降低兩岸緊張,可行性高得多了。游梓翔說,ICG不想被說「介選」,所以文章說藍綠無論誰當選都是兩岸關係改善的「機會」,但讀完之後,很多台灣選民恐怕不難讀出「風險」在哪裡。 ※本文由《聯合新聞網》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2023.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