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menu
帳號頭像 帳號選單下拉箭頭
/
熱搜內容

低潮

共有 1159 則相關文章

財經

巨城,是新竹人週末一定會去的地方,也是全台最賺錢的百貨商場之一,年營收超過一百七十億元,排名全台第七;然而,這座人氣百貨裡,卻有一塊閒置逾十五年的旅館樓層,過去彷彿被遺忘。 這塊空間,原是巨城前身「風城」預留的旅館大樓,多年來不少飯店業者與遠東SOGO洽談租賃未果,直到今年六月二十三日,遠東SOGO終於與高雄承億集團簽約租出,預計兩年後開出「新竹承億酒店」。 這場合作引發許多疑問與討論,「新竹還缺飯店嗎?」、「商場生意好會等於住宿生意好嗎?」、「為什麼開飯店的主體是SOGO、而不是本來已經有飯店的遠東?」 原來這個等了十幾年才成功的合作案,背後,是百貨業正面臨升級與突圍的關鍵時刻。 根據經濟部統計,百貨業近一年來營業額成長放緩,從去年週年慶到今年母親節檔期,買氣低迷。 圖表製作者:方歆婷 SOGO一站式滿足拚差異化 關稅戰使內需市場難以倖免,面對市場不確定性,百貨業者更加繃緊神經,極力想做出差異化、擴大收入來源,因此原先「不急」,閒置十多年的旅館案,如今也變得好談了。而品牌策略上也轉向本土合作,以降低國際品牌可能漲價或合作變數的壓力。 回到巨城本身,即使已是區域霸主,但因樓地板面積固定,且無法像Outlet(暢貨中心) 分期擴建,業績再強也難突破天花板。當空間無法擴大,就得想辦法增加現有空間的使用效率,才能持續成長。 種種推力下,讓SOGO即使身為百貨界的老大哥,也得持續演化。 「SOGO從3.0國際時尚,再到4.0購物中心,現在來到5.0的消費聚落,台北大巨蛋就是一個例子,」遠東SOGO百貨董事長黃晴雯說。 她指的是,過去的百貨強調「一站式購足」,而SOGO5.0強調的是「一站式滿足」,已經不只是購物,還包括休閒娛樂與人際互動。換言之,百貨要提供的是更全面的生活體驗,包含旅宿。 「近年新竹產業結構變得多元,吸引各類人才移入,帶動吃住需求,同時也補足旅宿業最缺的人力,」台灣高力國際業主代表服務部董事黃舒衛指出,飯店不像百貨只啟用幾層就能營運,動輒上百間房的維運能量要求高,唯有人口成長,才有支撐旅館投資的可能性。 承億用年輕人視野挑戰商旅 巨城重啟旅館大樓,接下來的問題是,遠東集團旗下也有遠東香格里拉飯店,但為何最終選擇與承億合作? 「這代表傳統五星飯店的商業模式可能已行不通,」老爺酒店集團執行長沈方正指出,傳統五星飯店包辦客房與餐廳,若還要負擔租金與裝修,財務壓力沉重。另一方面,新竹市區的飯店,幾乎是商務旅館,市場已經飽和,難以再用傳統模式切入。 高雄承億酒店經營策略靈活,飯店內餐廳涵蓋Buffet、餐酒館、日本料理、鐵板燒、火鍋、酒吧、烘焙坊等多元業態,更跨足藝術策展,多角化經營具彈性。 「如果餐飲招商招得好,新竹承億很有前景,會打造出飯店經營的新商業模式,」沈方正說。 承億副董事長戴淑玲透露,新竹承億酒店的空間規畫為六成餐飲、四成客房,餐廳主要鎖定在地客群,「新竹消費力高,卻缺乏有深度內容的體驗型商品,承億的加入將為他們提供更多選擇。」 至於客房客群,高雄承億擅長以地方文化和創新,來吸引高端國旅客,但新竹以商務客為主,戴淑玲坦言,這是挑戰,但也看到市場缺口,城市型度假旅宿可為高端商務客量身打造新體驗,滿足他們的城市探索需求。 未來新竹承億要競爭的,是在地老牌商務飯店,各有各的優勢,如老爺鄰近竹科,有地緣優勢,而喜來登則主打國際會員點數,福華、煙波等房價多落在兩、三千元,具價格競爭力。 沈方正指出,新進者不可能完全搶走這些客群,「這代表他們瞄準的是目前不存在的市場,新市場開發,是最大的挑戰。」 對此,戴淑玲有不同觀察。她認為,現在的商務客不再中規中矩,許多年輕人有自己的旅行想像,市場早已改變,不能再用取悅老派商務客的思維看待。「我們集團內多是三十多歲的年輕員工,更貼近新世代需求,我們要用年輕人的腦袋,賺年輕人的口袋!」 一場讓很多人「看不懂」的合作,不只是活化一塊閒置空間,更是百貨轉型、飯店創新的實驗交會。 ...

2025.07.03

職場

中年人生最重要的能力是,知道你想從人生得到什麼。在人生的上半場,我們花了太多時間按照世俗認知、社會壓力和對家人的責任來品嚐人生,難怪我們因為被誤導而做了許多關於愛、工作、家庭和友誼的錯誤決定,一路活到四十多歲。 比起才華或努力工作,了解你真正想要什麼,能讓你走得更長遠。它會給你主導力,當你感受到那種影響力,你就有能力處理人生中令人失望的事,因為你明白,你的行動是出於你自己的主張,而不是別人的主張。一旦你知道你想從人生得到什麼,你就更有能力對人生做出一些回饋。 年輕的時候,我們的生活方式大多被別人決定。在我的成長過程中,我以十誡作為「活出美善人生」的指引,我猜,你們當中許多人也和我一樣。 我的10項承諾 到了中年,我決定根據我後來下定決心要做的事,訂下「我的10項承諾」,這10項承諾後來成為我選擇如何過此生的情感指引。我覺得,我在30歲的時候應該想不出這樣的清單: 1.我承諾,我這一生要為我的葬禮上的悼詞而活,而不是為我現在的履歷表而活。 2.我要熱情的投入生活,因為如此一來,人們注意到的是我的活力,而不是我的皺紋。 3.我要先假定每個人都心懷善意,除非他們的言行證明他們不值得信賴。 4.我要遵行「珍惜人生,彷彿生命只到明天。熱愛學習,彷彿生命能夠永恆」這句格言。 5.我要保持好奇,而非評斷他人(支持影集《泰德拉索》中橄欖球教練泰德·拉索(Ted Lasso)的哲學觀)。 6.我追求具有價值或意義的活動,目的是為了探索和發現新的事物(雖然我很可能會犯很多錯)。 7.我要從錯誤中學習,因為這是我增長智慧的方式。 8.我要接納我的情緒,因為我的情緒是最好的證明,證明我活著。 9.我不追逐幸福。我練習感恩,幸福是隨之而來的結果。 10.我要記住,我最有價值的資產是我的幽默感,因為即使我失去一切,我依然會保有幽默感。 我們的處境不一定會隨著年齡增長而變得輕鬆一點,但我們的回應會大幅改進。我們會變得不那麼容易產生反應,會有更多的自我覺察,同理心也會大幅躍升。有誰不會覺得,這個人生階段其實比過去幾十年好多了? *本文摘自天下雜誌出版《中年的選擇》 {DS_BOX_38676} 責任編輯:倪旻勤核稿編輯:陳瑋鴻 ...

2024.12.11